粤教版必修1全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22 01:38: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语文 目录 第一册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1.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精粹教案集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体味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我人生目标和道路 教学重点 、难点:

把握课文深邃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讲课类型: 教读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 名言指路,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名言:(打开幻灯片1:名人名言)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东坡 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面对它,我们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 2、 (打开幻灯片二:标题与作者 幻灯片三: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二 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打开幻灯片四:问题) (1)文章大致写什么内容?

明确: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严谨:采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先是从自我作诗填词谈起,逐步推进,依次谈到了人的自身本质、历史名人、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发展等,用很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生中一个抽象、深奥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2)全文结构思路如何?请简要概括。 明确: (板书)

(3)找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三 探索、研讨

1、作者从自己的、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 提示:可以在文章的第2段中找到答案

明确: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

的路径走。”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提示:可以围绕人应该克服惰性,有坚强的意志力,不怕吃苦这方面谈

明确: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4、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提示:可以从人的本身,历史的角度,现当今的角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角度结合起来去谈 四 课 后 作 业

1 抄写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2 熟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结构特点和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第 二 课 时 一 导 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 二 品读鉴赏,各抒己见

1、 理解“人生来是精神所附丽的物质,免不掉物质所常有的惰性。”这句话的含义

指导: 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因此具有一般物质所具有的惰性。而人又是有思维、有精神的,这就是人与其他物质的不同。

2、 “我觉得这几句话最沉痛,最伟大”,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指导:从上文孔子的话,作者认为自己不是鸟兽,是人,是人就应该有改革世界的抱负,就应该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雄心,所以作者觉得这几句“最沉痛,最伟大”。

3、作者认为,人如果“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就会“失去最高生命的价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以结合着文章的第4段以及文章中从人本身、历史、现当今社会、国家民族的角度正反两方面去谈。(集体朗读,回答) 三 联系实际,展开讨论

1、根据课文,弄清楚“抵抗力”的特定内涵。从生活、学习、社会、自然、自身等各个层面去发现列举为我们平时所碰到的所忽略的各种“抵抗力”。

2、你认为自己面对各种抵抗力的时候,那些做法是符合课文的精神的?那些不是? 3、就自己面对各种抵抗力的态度,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能就某一方面说说吗? 4、今后再面对那些抵抗力的时候,你打算怎么办?为什么? 四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课后,你对“认识自己”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提示:重点在题目的寓意(即主题),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目的。

2、意志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心理要素,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圆满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遇到了抵抗力,懂得怎样去战胜困难,懂得怎样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附注: 板书

一 (1~2) 提出中心论点: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引论) 二 (3~9) 正反举例论证中心论点。 (本论)

三 (10)号召青年们要明白责任,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 (结论)

2.我很重要·精粹教案集 《我很重要》教案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2.拓宽学生知识、情感领域,转变学生认知世界的视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深邃的思想:对个体生命与生存价值的认识、评判及作者个性意识的复苏。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 MTV:《为了爱》(抗击非典 珍爱生命)(幻灯片一) 宣布上课后启用幻灯片二(幻灯片二:赞化课堂) 一. 名言指路,引入新课

同学们,古今中外,世界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几位。 (幻灯片三:名人名言)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 罗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鲁藜《泥土》(短诗)

提问:这三句名言有什么共同之处? 强调谦虚,认为自己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历来都称颂谦谦君子,大家也就习惯地说“我不行”、“我不重要”了;同时,我们也听惯了别人说“我不重要”了。但是,现在却有一位女性勇敢地发出了“我很重要”的宣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她的呐喊。

(幻灯片四:标题与作者)(学生朗读一下文章标题和作者) 二. 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幻灯片五:填空题)

本文以“我很重要”为线索,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的“我不重要”的思想出发,引出了“我很重要”的观点,最后又勇敢地宣布了这一主张。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2.学生回答填空题。

文章为什么开篇写“我不重要”? (欲扬先抑)

人们为什么不敢说“我很重要”?(因为自古以来就强调谦虚,这样会被人觉得狂妄自大、大言不惭,遭到攻击。因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三.品读鉴赏,各抒己见。

1.赏读文章第二部分。(幻灯片六:课文赏析) 作者从哪几个层面揭示出“我很重要”? 主要从亲情、友情、事业三个层面揭示。 你觉得哪个层面写得最好?(幻灯片七:赏读)

归纳:作为孩子,我们是父母生命的组成和延续,父母给予我们情的倾注和爱的奉献,我们的身上,聚满了亲人关注的目光(爱的承载)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遮风避雨的大伞,是温暖他们幼小心灵的太阳(爱的传递)。我很重

要,不只为父母,还为了孩子;不只为爱的接受,还为了爱的付出。

作为朋友,我们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知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有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美谈,才有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对于事业,我们应该是自己的主宰,有自己的主见,而不应“人云亦云”,迷失自我,丧失自信,缺乏创新。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能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羊肠小道;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很好,却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

2、范文欣赏。(幻灯片八:配乐朗诵)

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感受,很有道理。读了这篇文章,我也深有感触,一下子认识到我对于父母的重要性,写了一篇文章《今夜想家》,这里,我选择了其中的几小节,也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望着爸默默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感到一种失落、一阵心酸。是的,爸妈老了,不中用了,做子女的便撇下了他们,另寻了自己的安乐窝,只留下他们守着那个空荡荡的家。

听邻居大婶说,在我搬家前的那阵子,爸妈因舍不得我离开,常常背着我而暗自垂泪,并不无忧怨地感叹:生了子女仨,到头来却剩下他们两个老而无着,守着那个空落落的家。 然而,即便是在短暂的相逢中,我们也总是互相关心。爸妈总询问我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我也总要问问他们的健康状况、饮食起居等。在相敬如宾的相处中,延续着家的概念。 回想过去,现在我才知道,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记在了父母的心里,我的欢笑融入了父母的喜悦,我的泪水又牵动着父母的感伤。我,是父母的影子;我,是父母的全部。 四、联系实际,展开辩论。(幻灯片九:辩论赛)

看来,“我“重要还是不重要,是要在现实生活中用心感悟的。下面我倒想起一个问题来:孟子老先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提示:如果你认同作者,可就作者提到的“我很重要”的理由或其它理由来谈;若不认同,可想想还有什么比“我”更重要的东西?) 1.写感想,准备辩论。 2.展开辩论。 3.教师评价。

其实“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的观点都有道理。前者主要是从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谈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谈的。可见,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五、 提炼升华,明确中心。(幻灯片十:想一想) 意识到“我很重要”,有什么好处?

要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因为“我很重要”。(中心) 六、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有着不同的量和质。生命中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呢?一句话:活着就好!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活着,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自身的价值,因为你并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一株小草,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下面,我提议,我们一起来朗读一段文字,作为我们的生命宣言: (幻灯片十一:相关链接)

我,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往往令我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却在于我自己掌握。我郑重许诺:绝不辜负生命

3.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精粹教案集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分析文章开头部分和第一、第二部分。 2.了解不同部分里“我是谁”。 3.体会文章里的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在看大家星期三写的作文时发现,不少同学都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自我。也有一些同学参照了第三课《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来写。但是,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表达方式和技巧,可能大家都还没有发现到。这些写作方式和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记下来,在以后的作文里运用。(板书课题) 二、学习 1.开头

在这个部分,有些字词大家要注意:

h?ng ya hún a qūnxún 横 行 呜 咽 浑浑噩噩 逡 巡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逡巡:往来巡逻。

相信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都能发现,这篇文章是围绕“我是谁”来写的。那么,文章的一开头,“我是谁”呢?

让学生思考,教师作如下引导。

文章开头,作者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她是从什么事件说起的? 引导学生回答:是从高考成绩出来,自己成为理科状元开始说起。 那么,在众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人?以课文中的话回答。 我是今年四川省理科状元。 一个“状元”。 考试考得很好的人。 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

那么,作者同意这种看法吗?不同意。 她通过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等。 作者是觉得自己是谁呢?

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们看课后第一题的第一小题,大家读出来。现在知道怎么回答吗?

学生回答。我不止是个高考状元,我能够引人注目,还有其他的原因。我是个有故事的人。 课文中,在推出“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句话前,作者用了一句很优美很有文采的句子。大家一起把它读出来:

. 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记忆”比喻成“浅海”,把“有价值的东西”比喻成“闪亮的贝壳”,把“困惑和思考”比喻成“沙砾”,浪漫又生动,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谦虚、任性和骄傲。我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可以学习她的这种写法。我发现有一些同学在他的作文里已经开始运用到了这一点,但要达到作者这样浪漫还有一定距离。加油哦。 现在,我们就能够回答在文章开头“我是谁”了。大家一起总结出来。 (板书) 2.第一部分

这里也有一些字词要注意的: bi? l?u zhuōlia 干 瘪 丑 陋 拙 劣

好,我们现在进入课文第一部分了,大家一起把标题读出来——奶奶拂袖而去。 大家迅速阅读这一部分,然后请同学上来回答:这个部分里,“我是谁”?

我是一个被奶奶歧视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我的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我不美丽,也不灵巧。我没机会在奶奶面前证明自己,一直很遗憾。 这里从作者的出生写起,写了她并不是作为一个快乐的天使出生,而是一个——拙劣的小偷。那么她心目中的“我”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我们可不要小看了这句话,这里包含了很多诗词的。 金戈铁马: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醉卧沙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可见作者文学底蕴是很深厚的,能够学以致用。这点,值得我们学习。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古典诗词那么多,我哪里能全部背下来?其实,只要能把我们从以前到现在学到的古典诗词记住,融会贯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也不是很难啊。 从这句话,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熟读古典诗词。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完整地归纳出在第一部分里“我是谁”了。请学生再次归纳,板书。 3.第二部分

这里也有一些字词要注意的: cu? zuàn jì m?ng 挫 败 攥 住 系气球 懵 懂 注意“攥”和“抓”的区别: 攥:握。

抓: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

在学习第二部分“我比想像的灵巧”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从前,一个很厉害的科学家去他以前的母校参观。那是一间普通高中。他进了一个很普通的教室,在听完他们上了一节课后,班级老师请他发表对学生的看法。他只好随意点了一些学生,说,这些人以后都能成功,他们都是很有潜力的。

被他点名的学生里,有好几个是平时成绩一般,又没什么突出才能的,更有好几个是“问题学生”。十年后,这些学生却真的成功了,有的成为科学家,有的成为音乐家,有的成为画家,有的成为作家??当他们在学校举办的一次聚会中遇见当年那个科学家时,激动地对他说,谢谢你当时发现了我。

科学家说,我当时并不认识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更别说发现你们的才能了。其实,是你们被我的那句话所鼓舞,一直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这种现象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你们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启发?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能得出评价性的话语不要随便提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便可。 在课文里,作者讲了她小时候在幼儿园的另一个挫败,因为老师的无心的一句话,她自卑了很多年。那么,在这里,“我是谁”呢?(请学生思考后回答。)

我是一个被老师否定的小孩,因为老师一句无心的话而自卑。直到初中,才发现自己其实很灵巧,从此变成一个相信潜能,相信不同的态度能决定做事成功与否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1.分析文章第三、第四部分。

2.联系自身实际情况理解文章里“我是谁”。 3.体会文中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4. 第三部分

这里也有一些字词要注意的: yù yú 李煜 虞美人

在很多同学的文章里,大家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大多数同学都是有着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家里人宠爱,要什么有什么。但我们来一起读出第三部分的第一段:我的童年并不是阳光灿烂的??

你们觉得作者的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用在你们身上,你们会接受吗?这样的教育方式好吗?请大家看完这一部分再回答。

根据学生意见分成两组,一组赞成一组反对,在辩论中得到认识。

用课文中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种教育: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

引导学生学习这句话的形象性: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习惯给作者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部分,我是谁?(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我是一个从小就受到父母严格教育的人。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让我长大后对任何事都很努力认真的去做,另一方面使我害怕出错。 4.第四部分

在大家的作文里,我经常被一种感觉围绕:年轻真好!虽然我现在比你们才大不了几岁,但高中和大学还是有差别的,成年前和成年后也是有区别的。你们现在就可以尽情地享受青春的美丽。我们一起来读作者的高中生活这一部分,再来列举作者在高中经历了多少事,如何享受青春的美丽的。

我们可以在??“打发时光”,小姑去世,在艺术节??写周记

老师把作者这些“事迹”列举出来,大家见板书。可见,作者的高中生活是丰富而充实的。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句的技巧,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那么,在高中,我是谁?(请学生回答。)

我是一个尽情享受青春的美丽的人。我笑对生活,接受生活的磨练和打击。 5.第五部分

最后,作者终于到了高考前夕。刚刚经历过中考的你们,觉得她里面的描写和你们当时的心情有相似之处吗?

请同学上来交流中考心情。

虽然我们只是参加中考,竞争也没有高考激烈,但刚刚经历一次人生大转折的我们,多少都可以从中学到东西。 我们看这两个句子:

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真实地展现了作者当时迷惘的心态。

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充分表达自己不确定又很希望实现梦想的矛盾心情。 这些技巧我们在以后的作文里也可以运用。 这一部分里,我是谁?

我是一个有着美丽又羞涩的梦想的女孩,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但是,对未来的不可知,又使她有些迷惘。 6.深入理解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考上北大的学子,一个高考的状元,她的成长之路是多么的不平坦,她的学习生活又是那样的充实、丰富。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的北大梦为什么又美丽又羞涩呢?请同学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到时交上来。

引导:她从小就怀有这个梦想,因而美丽。她以前一直是被别人否定的,因而羞涩。

我从大家的作文可以看出,很多同学也怀有一个美丽又羞涩的梦,就是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一方面,现在的大学有很多很多,就算你的高考成绩很低,也有学校录取你。但是,在入学分数高一点的学校,学的东西更有用,学费也低一点,学校的管理反而不会很严格,接触的人和事就多一点,可以参加的活动也多一点。而入学分数低一点的学校就相反了,学的东西比较浅,学费很高,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活动的范围相对小了一点。另一

方面,我相信大家都是很有潜能的,只要大家都努力学习,认真学习,真的就可以像我和你们讲的故事里一样有所成功的。要相信自己!就算到时考得不好,但我们只要尽力了,至少可以少了些遗憾啊。不要再重复一些同学中考前没认真学习中考成绩名落孙山的悲剧就行了。 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围绕“我是谁”的话题,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她的经历和她的思考。那么,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

其实,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了并已经运用到了作文里,就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文章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而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已经找到不少好词好句,所以,概括起来,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就是生动活泼,富于青春气息,浪漫有文采。大家要多多学习! 三、作业:

1.写一篇心得。字数300以上。 2.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四、板书

我是谁 我是高考状元

在众人眼中:考试考得很好的人 很会考试, 考得很棒 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是谁 现实中的我:我是一个被奶奶歧视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我的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我不美丽,也不灵巧。我没机会在奶奶面前证明自己,一直很遗憾。

心目中的我: 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

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真实的我: 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 我是谁

我是一个被老师否定的小孩,因为老师一句无心的话而自卑。 直到初中,我才发现自己很灵巧。

我从此变成一个相信潜能,相信不同的态度能决定做事成功与否的人。

第二单元 传 记

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精粹教案集(3则)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 教学对象:普通高中高一学生 课型:教学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凸显人物丰满个性的创作方法。 2引导学生紧扣关键字眼,在理清文章层次后把握文章主要脉络。 3通过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熏陶,升华学生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要脉络;丰富学生人文体验。 教学方法:,讨论,演绎,归纳 教学流程:一布置预习 二课堂教学

三课后作业

一布置预习

收集有关孙中山的资料,包括他一生中重要的革命事件,奋斗历程以及人生历程中的各种趣闻逸事。资料形式可多样化,可以是文摘或图片,展示资料既可以使用多媒体也可以自己读。 二课堂教学

(一)资料展示: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收集的资料。(老师在此会引导学生展示人物不同方面的资料,避免信息重复,达到教学时间上的优化,并自己补充资料。) (二)文本学习:

1导入:相信在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后,大家对孙中山先生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大家又是怎样理解“布衣总统”这个称号的?

首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布衣总统’孙中山”这个短语是什么结构?(并列短语,这说明“孙中山=布衣总统”)

而“布衣/总统”这个短语又是什么结构?

偏正短语,“布衣”是老百姓的意思,那么孙中山既为总统,又何以称为布衣?作者企图表现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本色特征?换句话说,在文章中“布衣总统”有着什么含义?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2作者及文体知识介绍:

作者: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先后出版了《皇天后土》,《孙中山大传》,《许世友传奇》三部曲以及《宋氏三姐妹》等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 文体:人物

定义: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简称为“传”

第一人称:自传

叙述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人物传记 写传主一生

叙述方式 单纯记叙

夹叙夹议:评传

根据上面的知识,大家是否知道本文是一篇怎样的传记?

(叙述上采用第三人称,着重写人物的某一侧面,并且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评传”,大家可在文中找出作者对孙中山先生评论的句子) 3课文讲解:

(先给十分钟,让学生将文章分段落,概括每一段的段意,并说明此段阐释了“布衣总统”什么含义)

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4)

第二部分(5—14) 第三部分(15—17) 第四部分(18—25)

段意 这个称呼的来源

第二部分:介绍孙中山先

生的俭朴作风

第三部分:孙中山先生

热爱布衣

虽为总统,却保持布衣本色 “布衣总统”四层含义 虽为布衣,却胸怀总统大志

第一部分:介绍“布衣总统”

切入角度 某一阶段

分类 某一侧面

外出情形

第四部分:群众对孙中山

先生的拥护

第一部分:(1)“布衣总统”这个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

(来自孙中山先生给张之洞的回帖:“布衣亦可傲王侯”) (2)孙中山先生在与张之洞的交往中,体现出什么品性? (不卑不亢)

第二部分: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孙中山先生的俭朴? (从三大方面写:住所,衣着,饮食) 住所:着重写房间狭小,摆设简单 衣着:“中山服”的由来—改造流行学生装

饮食:作者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

作者又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从总体到个别

别与唐绍仪,伍廷芳对比)

第三部分:孙中山先生外出有什么特点? 不愿劳师动众,凡事从简 第四部分:(1)“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说明了什么? 从侧面表现人们对孙中山民主观念的

拥护

(2)解读新军歌:睡狮比喻什么?有谁知道“睡狮”之说最早出自何人之口? “六合”的意思是什么?

(睡狮比喻还没有觉醒的中国,出自拿破仑之口

拿破仑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在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六合: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统称六合,这里泛指天 4思考讨论

思考以下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

若以成败论英雄,孙中山先生能否称为英雄?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如果两者的答案是否,孙中山先生又为何能被尊为“国父”?

(教师会在旁边提醒:从孙中山的高尚人格,从他终生为革命事业奋斗的精神上阐发) 三课后作业

写一篇自传,可以从一侧面出发,也可以抓住某一重要阶段来写,要求真实,字数不少于800字,一星期后交。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有关常识。

2.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习他关心国事。甘于淡泊的品质。 3.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会赏析传记文学。 教学重、难点:

孙先生的精神、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教案设计

(先与总统府内的人进行总对比,再分

深受布衣爱戴

“天下为公”,一句毫无私心、以天下为己任的响亮口号,伴随着一个高尚的名字,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心中。孙中山先生,公认的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位伟人。他的思想理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触摸这个伟人的灵魂,感受他关心群众、甘于淡泊的品质。 二、简介孙中山: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香山县。1892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组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临时政府总统。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组织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三民主义介绍: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后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公三大政策) 三、简介作者:

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作品有《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毛氏三兄弟》《宋美龄全传》《宋氏三姐妹》《贺氏三姐妹》等,风格通俗。有人称:“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不写陈廷一不行”,可见他在我国传记文学创作上的扛鼎地位。

四、文体知识介绍:传记: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一般由别人记写,也有自述生平,称自传。传记具有记实性、文学性、史料性等特点,有“史实性传记”、“文学传记”之分。 五、词语过关:

籍(jí)贯 美味佳肴(yáo) 奢侈(shēchǐ) 裹(guǒ)脚 推崇:指出某人某物的优点。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狂妄自大的样子。 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

水泄不通: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十分严密。 甘于淡泊——心甘情愿地不追求名利。 六、阅读全文,分析思路,把握文意:

全文可分成几部分?找出能大致表现每部分大意的概括性的句子,再加工,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一) 写“布衣总统”称谓的来历。

(二) 从衣食住行、待人宴客的具体方面写“布衣总统”的简朴生活。

(三) 写“布衣总统”悄然出巡的故事,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 七、重点研讨:

1、 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

明了什么?

——甘于淡泊;胸怀大志,不畏权贵。

说明张之洞尽管摆官架子,但还是善识人才。

2、 找出第二部分中有概括性的句子及词语,体会它们的作用。 ——总领下面的文句,使层次分明。 3、第二部分写孙中山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4、文中说,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一起高声呼喊:“大总统万岁!”你觉得这个口号表现

了群众怎样的心情?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 ——热爱,尊重。妥当。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5、本文从哪些方面赞扬了孙中山甘于淡泊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当代青年人身上还需要吗?

说说你的理由。

——从名片简单、衣食住行、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四个方面。

需要。国家;文明建设;个人素质。

6、课文中引用了一首北伐军的军歌,其中“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两句歌词运用

了什么修辞格?用同样的修辞格仿写句子。 ——拟人。

八、归纳主题思想:(小组讨论归纳)

本文通过对“布衣总统”孙中山先生名片简单、衣食住行、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的片断描写,反映了了他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 九、思考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有几点?1、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以小见大,表现伟人品格与情怀。

2、选材真实、典型,极富表现力而又趣味盎然。

3、点面结合手法的恰当运用,全面深入地展示主人公日常生活。 4、恰当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趣味性。 ? 5、详细分明,穿插有致。 十、课堂小结:

我们怀着赤诚之心,解读了孙中山先生高尚的精神,了解了一个伟人能成为永恒之所在。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并将之化为学习上的动力,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 十一、作业:

1、 2、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教案

(课前屏幕显示孙中山先生像,播放“毕业歌”)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开始第二单元的学习。第一篇课文,是从当代著名传记文学作家陈廷一所作的传记《世纪伟人——孙中山》中节选出来的。

在初中学习近代史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本文没有写孙中山轰轰烈烈的丰功伟业,只选取了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片段,来折射他的“布衣”本色和高尚的品格。

本单元五篇课文都是传记,传记是专门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属于写人物的记叙文。为了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品质,往往采用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描写等手法。这一点,在学习的时候,请同学们留意。

学习本文有以下四个学习目的: 一、 教学目的:【屏幕显示】一 1、 学习传记文体的特点。

2、 掌握本文先总后分,以及通过人物语言、行动描写、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

手法。

3、 通过阅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学习孙中山先生当担临时大总统以后,仍然保持平民意识、生活淡泊、节俭,遇事首先

认真阅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

想着人民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点:【屏幕显示】二 1、 第①②段的语言分析。

2、 通过环境、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3、 用一句话总领下文,然后具体描叙的组材方法。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请学生看注解①提供的两个信息:一是文本出处;二是作者简介。请学生看标题:引号表特定称谓。“布衣”和“总统”反差巨大,凸现孙中山品格的崇高。标题鲜明,吸引力大。 (一)讲读课文(请同学们给每段标序号)

1、 读第一段,分析:

坐都:坐,坐镇,都,都督,掌管。名词作动词。

“坐都”后省略介词“于”,坐都南京,指在南京坐镇,掌管军政大权,意思是在南京当上临时大总统。

文中这样写,很有气势,“坐都”表明位高权重,声威显赫,与下文“布衣总统”形成鲜明对照。

“喜欢”的宾语“?称呼他。”

【小结】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总领下文,显得眉清目楚。 2、 读第②段,提问:

① 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哪里承上,哪里启下? ② 分析“这个故事起自……”的语言结构。 ③ 这故事精彩之处在哪里?

(阅读下面③④段课文然后回答)(可讨论)【屏幕显示】三 精彩故事:

A 张之洞不悦,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上联退回。(故事缘起) B 孙中山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写了下联,再送。 (故事的经过)

C 张之洞大惊,立即迎见,还有以大礼相待。 (故事的结果)〈喜剧式结局〉 名片背面:张之洞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退回。 孙中山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候——回敬。

分析:张之洞不悦于前,大惊于后,并以大礼相待孙中山先生,为何有这么大的转变? 不悦于前——以为普通儒生,没什么真才实学,而又胆大妄为(存有偏见)

“大惊”,“立即吩咐”,“大礼相待”——来者不凡,重才,爱才(有大志,有真才

实学)

词语:“一介”,“三字贴”,“不知天高地厚”。 第④段最后一句:

“由此可见,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早怀大志。”【屏幕显示】四 提问:句中的“此”指代什么?

A 张之洞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以大礼相待。 B 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敢到总督府求见一品大员张之洞。

C 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敢到总督府求见一品大员张之洞,在求见遭拒后,在名片后写上“…布衣亦可傲王候”与张之洞针锋相对。

D 孙中山看了张之洞的几句话后,在名片上写上“?布衣亦可傲王候”。

【小结】②③④段插叙“布衣总统”称谓的来历。②段承上启下,引出精彩故事,第④段最后一句,回应第②段,综合概括,画龙点睛。这种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孙中山年青时候就敢于傲视王候,决心改造旧世界、改造旧中国的雄心壮志

3 、分析第⑤段

第一句齐读一遍,然后提问: ① 这个句子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过渡句,呼应第一句,言归正传,回答文章第一句,点明原因。启示下文) ② 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可以覆盖到哪里?默读课文,思考回答。 【屏幕显示】五 生活照样简朴:

第⑤段居室陈设—简单 第⑥⑦段衣着——朴素 第⑧段起居——有条理有规律 第⑨-⒁段饮食——俭朴 第⑤段分析数量词的使用。

第⑧段“日常生活”外延过大,应改为“日常起居”。

第⑨段“生活十分简朴”与第⑤段重复,且显得过泛,改为“饮食十分俭朴” 第⒂段开头加一句“孙中山虽然当了大总统,但是他外出总是不事张扬。”

这样改动,使全文脉路整然有序,每部分开头、每层开头都有一句总括性语言领起下文,

显得眉目清楚。 【屏幕显示】六 布衣总统:

1、称谓的来历

2、生活简朴(①居室 ②衣着 ③起居 ④饮食) 3、出巡不事张扬

归纳主题思想:

本文写孙中山先生当了临时大总统后,保持平常心态,平民本色,生活简朴,甘于淡泊的高尚品格。

4、最后讨论一个问题:本文在写作手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哪些地方? 【屏幕显示】七

① 结构上:脉路很清晰,每个部分,每个层次都有一句总括性语言总领下文。例如??(略) ② 通过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如:写居室陈设——环境描写;

写起居,“记下来”“刮胡子”、“刷衣服”、“对镜子”??梳好“——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更突出:

“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工作。” “太讲究了,以后不要再拿来。” “不必惊扰众人,我们还是改道吧!”

“对待老百姓不能这样!我们是人民的公仆。”

【总结谈话】本文选取了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通过环境描写、语言、行动描写,小中见大,反映了伟人的高尚品格。

如要进一步深入了解伟人的成长轨迹、崇高品格、丰功伟业,可寻找本文出处——《世纪伟人——孙中山》,作者是当代著名传记文学作家陈廷一。

5.华罗庚·精粹教案集 《华罗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字词等基础知识。 二、继续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写法。

三、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才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材料的选择及华罗庚精神的体现。 教学设想:

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列表填出华罗庚主要事迹,抄写文中应用的诗句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顾迈南,当代作家,新华社女记者,既是科技新闻工作者,也是科普作家。2002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顾迈南及她的科普作品。

二、简介华罗庚: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苦家庭,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三、词语过关:

署(shǔ)名 苏家驹(jū) 惨淡 扉(fēi)页 勤能补拙 莫名其妙 怠(dài)慢 吴筱(xiǎo)元 瘟疫蔓延 一拐一瘸(qu?) 怜悯(mǐn) 停滞(zhì)不前 蜚(fēi)声

金瓯(ōu) 鹯(zhān) 褒(bāo)奖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追溯(sù) 赞赏备至 商榷(qùe) 暴跳如雷 如获至宝 置若罔(wǎng)闻 出类拔萃(cuì) 运筹学 从实以终 ※补充词解:

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项的一页。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 怠慢:冷淡。 蜚声:扬名。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 备至:完全,到了极点。 商榷:商讨。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象没听见一样。指不予理睬。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

运筹学: 利用现代数学的成就,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

挥最大效力的科学。

从实以终: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到最后。 四、熟读课文,掌握大意。

学生出示有关华罗庚事迹表格,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时间 1910年11月 主要事迹 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1930年 1932年秋季 1937年夏天 发表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 进入清华大学 由英国回国 1941年 1950年2月 1957年 1958年以后 五、研讨:

完成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手稿 从美国动身回国 获国家科学奖励一等奖,出版60万字的《数论导引》 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应用于农业生产 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

——①倒叙,从华“出名”起笔,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和波澜不兴。

②主体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材料多而不乱。

③嵌入多首华的诗词,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④有意识地讲述一些小故事,增加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 ——①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

②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 ③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 ④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 3、从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4、在第二部分中,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书上划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何好处?

——按地点和时间。多而不乱。 5、华罗庚为什么出国又回国? ——提示:为了提高自己,科学报国。

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①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华罗庚致力于数学的实际应用。

7、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

“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 “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在几十年从事数学研究的生涯中,华罗庚最深的体会是:科学的根本是“实”。他用比喻对自己提出告诫。

8、请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说说它们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

——既从不同侧面烘托和丰富了传主的思想精神,表现了华罗庚作为一个数学家的文学兴趣和古文修养,又使文章具有一种古雅的韵味。

9、从华罗庚的人生道路中,你觉得成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怎样的条件?

——热爱祖国和人民;立志献身科学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善于交流和合作等。 六、小结:

本文是科学家传记,作者通过对华罗庚三部分的记叙,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他执迷于数学事业,刻苦自学的顽强毅力,更表现了他献身祖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国家民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的爱国精神??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写一篇课后感悟。

6.罗曼·罗兰(节选)·精粹教案集 《罗曼·罗兰》(节选)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 2、 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

3、 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 4、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5、 激发对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 2、 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

3、 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难点:

1、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

2、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 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 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布衣总统”孙中山》和《华罗庚》这两篇传记,在作者和传主的民族上来说他们都是中国人,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外国人与中国人有那些不同?(同学们说出中外人们各方面的不同)同学们说得不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无论作者和传主都是西方人。对了,就是这篇《罗曼·罗兰》(节选)。我们就具体的从这篇课文来看一下在传记的写作上中外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以小说和传记见长,小说代表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小说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心灵热情的描摹。

(三)传主介绍: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四)课文分析:

1、 文章是罗曼·罗兰传的节选,那么节选的是他人生里程当中的那一部分呢? 明确:截取了他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生活历程。

2、 综观全文,一共讲述了罗曼·罗兰在高师阶段的哪些方面呢?

明确:高师教育特点;他的学习情况;与朋友的交往;对偶像的崇拜;创作情况。 3、 高师教育有何特点?在书本上找出来并用简短的词语概括。

明确:A、这里的学生与世隔绝,远离实际生活,能更好的体会历史生活。(与世隔绝)

B、这里的教育富有成效的结合了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有效方法) C、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要求严格) D、这里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全面发展) E、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成果突出)

4、 这个高师教育最终对罗曼·罗兰的影响是什么? 明确:使他成为了法国甚至世界著名的学者。 5、 他学习的情况如何?

明确:A、选择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学科。

B、心于文化史中

C、对一切学科都感兴趣,如饥似渴地吞着精神世界所有的清泉。 6、选择历史和地理对他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使他获得较大的思想自由,对他后来的发展有决定的作用。他建立了自己的基本历史观,一种发展的历史观,以此来观察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和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

7、 解“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这句话?

明确:昨天、今天和明天意味着一个生动的本体、统一体,这样看待才会高瞻远瞩! 8、 他与那些人交往?他们的思想如何?在书本上找出来并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

a) c)

他们在彼此神秘热情的交谈中,产生了新的思想境界。他们的思想在当时是超前的。 他们有着自觉的使命感和生命追求:“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复人民失去的信心,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b) 他们对人生充满奔放的热情和对世界有极其严肃的理解。

d) 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爱好。他们迷恋莎士比亚,他们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对

托尔斯泰倾注了倾慕之情,把他当作剖析自己一生的偶像。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为人民而创作。

9、 罗曼·罗兰年轻时也“追星”,但他的“追星”和现在不少的年轻人的“追星”有什么

不同?

明确:从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作答。 10、 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创作成果有哪些? 明确:许多短篇习作

诗和音乐 令人惊讶的文献

构思着的:一部巨著—叶卡特林娜·梅奇契宫廷的文化史

一部长篇小说—受生活折磨的真正艺术家的传记。(《约翰·克里斯朵夫》

的萌芽)

11、 从文中找出对罗曼·罗兰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说说作者是如何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

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形象的?

明确:A、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爱好,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这对突出传主形象起了衬托和强化的作用。

B、莎士比亚对他的影响,引用了他自己写的材料,“莎士比亚是他的上帝,同样也

是我的上帝”,突出了对于莎士比亚的迷恋。

C、通过写他对于托尔斯泰的崇拜,突出了他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正像认识到的:英

雄不是为了生活中的小事而奋斗,不是为了一项成果而奋斗,而是为了整体,为了生活本身去奋斗。

D、作者引用了很多材料,其中有“永远也没有向人展示”的,有“据他的一个朋友

说”的用以评述他“上学时期的创作”评述斯宾诺莎的那种柔和的精神光辉永远照亮他的心。 12、 罗曼·罗兰的个人才华和人生选择?

明确:A、被认为在描述历史方面有着巨大的才能。他特别醉心于文化史的描述。

B、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永远忠于自己对于生活的认识,自己的思考眼界是

广阔的世界而不仅仅是狭小的自我。

C、他对一切知识充满兴趣,如饥似渴的学习,他暗暗的写诗作曲。他还梦想写一部

长篇小说,一部受生活磨难的真正艺术家的传记,这就是后来成为他创作生活中的第一缕霞光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13、 讨论:你认为罗曼·罗兰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哪些最值得你学习?

明确:品质上:追求思想的自由,富于奔放的热情并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崇拜并学习伟人思想,并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勤奋努力的学习等等。回答是主要在于第二个问,要答出最值得的一点或几点。

14、 讨论:与前面两篇传记相比,这篇传记在写作上有何不同? 明确:从写作顺序、语言、组织材料等方面考虑。

15、向同学们介绍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激发他们对西方名著的阅读兴趣。

7.留取丹心照汗青·精粹教案集

[教学目标]积累基础知识;学习文天祥的凛然正气及强烈的爱国情怀;学习文章截取人物某

段历史来表现其伟大人格及崇高品行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英雄?(各抒已见)

为民族的生存而斗争甚至牺牲的人是不是英雄?(是民族英雄)那么你能否列出一些民族英雄。(引导学生点出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他不仅用生命谱就了一首壮烈的英雄史诗,更为后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佳句,传诵千古。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卞毓方为他写的一曲赞歌——《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板书课题、作者)。 二、 基础知识积累

我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过这篇课文,我们学习课文的过程也是检验大家预习成果的过程。首先我们先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字词积累情况。(出示投影) 1、 给下列字词注意

煌煌(huáng) 戕(qiāng)灭 葵藿(huò) 聒(guò)噪 戏谑(xuè) 缧(lěi)绁(xie) 攘(rǎng)袂(mèi) 夙(sù)昔 2、 掌握下列熟语

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文辞的正大与庄严。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 撒手锏:(也作杀手锏)比喻关键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本领。 三、 整体把握

本文是卞毓方为文天祥作的传,我们可以通过这篇传记来了解文天祥其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中元人劝降过程中的对话,从这些语言描写中,看一看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投影出示问题)

1、 先由两位同学各扮演文天祥和留梦炎读文中第44页最后一段。 2、 分组朗读阿合马与文天祥的对话(第46页) 3、 齐读孛罗劝降一节 由三到四位同学作出评价。

(是一位有着金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坚守节操,忠肝义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任凭元人威逼利诱,也丝毫不能动摇他对国家的忠贞。) 四、 探究学习

以上是我们对文天祥的评价,那么作者对文天祥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文中第二部分在描写文天祥与劝降者的对话之前,都有一番评价,请找出来并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认识。

1、 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总结:诱降并非想从肉体上将一个人杀死,而是杀死一个人的灵魂,诱降比杀头的考验更加严峻。南宋的左相投降了,南宋的皇帝也投降了,投降就可免一死,投降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是面对这些引诱,文天祥头也不低一下,可见他的伟大,他所做的并非寻常人能做得到。

2、 真的,你让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 谁是葵藿、铁石?谁是狗尾巴草、秽土?

文天祥——葵藿(对宋朝忠诚谒慕)、铁石(坚贞不屈)

留梦炎——狗尾巴草(随风摇摆,卖国求荣)、秽土(污秽不堪,遗臭万年) 表明作者对文天祥的崇敬,对留梦炎之流的鄙视与不齿。作者认识到文天祥的忠贞品格是极其可贵的。

3、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权力的高地,往往是那些敌对派别的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

才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

一代政治家忽必烈一直努力地想要劝降,国为他十分了解文天祥的可贵——他不单单是一个才子状元,更是一代忠臣,一个不可多得的良臣。文天祥的品格使得敌对的首领都为他倾心,他越是不降,忽必烈就越能认识他的可贵,也就越想尽办法劝降。而文天祥不为所动。

由这些可以看出,作都对文天祥是持怎么样的态度的?(高度肯定) 五、 文天祥的使命

1、作者对文天祥高度肯定,因为他面对元人的威逼利诱面色不改。那么既然他不愿归降元人,有人劝他死他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学生浏览第一部分中最后一段后回答。) ——因为“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2、他的使命是指什么?

——他的使命指的是复宋和创作《正气歌》。看过他的《指南录》就知道他曾经试过要逃,但最终又被抓,他活下来无非就是想找机会逃出去,完成复宋的使命。创作《正气歌》是其历史使命,无法复宋,却留下了一腔正气在人间,激励后人。 六、 体会

1.文天祥没有完成复宋的历史使命,却完成了《正气歌》的创作。《正气歌》是文天祥在怎样的处境之下创作的?

——囚禁中,求生不能,求逃不成的处境中,将要慷慨赴义的时候写下的,表明心志的作品。 作者在写文天祥创作《正气歌》的过程中写道:“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请结合对《正气歌》的认识,举出中国诗史上一些例子谈谈你的体会。(分组讨论)

(提示:历史上有哪些悲壮高亢的诗文的诞生情况是和文天祥的《正气歌》诞生情况相同,是在作者人生中最激烈、最惨痛的漩涡里创作出来的?)

——屈原《离骚》,被放逐、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状况下。

杜甫《春望》,三吏三别。 陆游《示儿》

普希金《致大海》(囚禁)

谭嗣同《题猜猜狱中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李煜《虞美人》

李清照《声声慢》(夫死家亡国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尽凄凉。 出示投影: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脖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小结:

许多传世名作都是在作者遭受极度的苦厄之后创作出来的。当然前提是他们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大家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你遭受苦难、挫折或者委屈之后,特别有创作的欲望,并且写出来的文字都是真情流露,写得比平时好些呢?

由此可见,人生未必是一帆风顺就好,人有时候必须得经历磨难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当你遇上挫折的进修不必抱怨,想想文天祥,想想那些饱经沧桑的诗人们,你会得到力量。

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学目标:

1.学习文天祥的凛然正气及强烈的爱国情怀。

2.学习文章截取人物某段历史来表现其伟大人格及崇高品行的写法。

3.学习作者散文话的语言特点。 4.搜集课文诗词名句并鉴赏。 教学设想:

本文为一则祭文,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尽情赞美了文天祥伟大的人格及爱国情怀,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崇仰、敬重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深切体会这一点。语言特色是难点。安排一个半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起文天祥,我们就不由得吟诵起这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千古绝唱。是呀,文天祥,一个铮铮硬汉,一个响彻华夏寰宇的名字,千年之后,仍被世人所惦记着,所怀念着。今天,让我们怀着崇仰之情,来聆听作者这篇充满激情的千秋祭文。 一、简介作者:

卞毓方,江苏盐城人。1944年生。著名散文作家、教授、高级记者。现供职于人民日报文艺部。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语专业,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已出版《雪冠》、《岁月游虹》等多部作品。近年来在散文界长啸而出,独树一帜。 二、人物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市)。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三、词语过关:

怦(pēng)然 凛(lǐn)凛而去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独柱擎(qíng)天 煌煌(huáng)笔墨 云愁雾惨 颠簸(bǒ) 黄钟大吕 戕(qiāng)灭 衢(qú)州 迫不及待 葵藿(hu?) 聒(guō)噪不已 戟(jǐ)指 辚辚(lín)绝尘 一代枭(xiāo)雄 趾高气扬 雍(yōng)容 戏谑(xua) 恼羞成怒 撒手锏(jiǎn) 箴言(zhēn) 缧绁(l?ixia) 孛(bai或b?)罗 乱髭(zī)倒竖 拽(zhuài) 诘(ji?)难 歇斯底里 黔(qián)驴技穷 孤注一掷 奸佞(nìng) 攘(rǎng)袂(mai) 心旌(jīng) 嵇(jī)绍 祖逖(tì) 颜杲(gǎo)卿 笔走龙蛇 摧枯拉朽 ※补充词解:

怦然:形容心跳的样子。 凛凛:严肃,严厉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比喻竭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独柱擎天: 比喻独力支撑起大局。 煌煌:明亮。

舍身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 秽土:肮脏的土。

精神侏儒:指精神上苍白、猥琐的人。 戟指 :直指的意思。

绝尘:完全没有了尘土,形容走远了。

一代枭雄:某个时代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或智勇杰出的人物;或魁首) 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

撒手锏:指旧小说中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掷敌手的招数,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最拿手的招

数。

箴言:劝诫的话。

诘难:追问,责难。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黔(qián)驴技穷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了。 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奸佞(nìng):奸邪谄媚的人。 笔走龙蛇:比喻草书的笔势矫健生动。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跨。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你感受最深的情节是什么?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哪些? 五、思考探究:

1、全文主要写了文天祥一生中哪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279年被元兵所俘,1280年被押送至北京囚禁,在狱中写完《正气歌》。(1283年被元朝杀害)

按时间顺序叙述。 2、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一、概述文天祥一生的伟大意义,介绍他被俘的情景。(总领全篇)

二、写元人对文天祥采取的三次劝降,以及他艰苦的狱中生活,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硬骨头精神。(场景描写)

三、写文天祥在狱中创作《正气歌》的情景,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文学想像)

3、作者在第一部分认为,假如文天祥在被捕的时候就死去,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但同时作者又说:“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你认为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是什么?

——在敌人的威逼引诱、软硬兼施下,文天祥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硬骨头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此时死去,足以流芳千古。而他未完成的使命应是国家的复兴,民族的胜利。

4、作者在第二部分里集中笔力写文天祥在各种考验面前的凛然正气。请结合文天祥的表现,说说下面的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认识。

①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名利引诱看起来比肉体折磨“美丽”得多,但它的杀伤力更厉害,因为它能直接毁灭人的灵魂,使一个人的思想变质。

②真的,你让葵藿如何跟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 ——对比说明英雄与叛徒之间决无共同语言,只有尖锐的对立。

③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权力的高地,往往是那些敌对派别的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才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

——因为同在高位,在敌对中更能感受对手的份量。最为了解对方的人生价值,最为了解对方为实现他的人生价值而付出的努力。

5、作者说:“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请结合对《正气歌》的认识举出中国诗史上一些例子谈谈你的看法。(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养吾浩然之气”的例子)

——如司马迁、屈原、曹植、诸葛亮、杜甫、陆游、辛弃疾、关汉卿、蒲松龄、曹雪芹、鲁迅、陈毅、朱自清、田间等。 六、课堂小结:

这篇传记作品主要着墨于文天祥被捕后的情形,通过他所遭遇到的攻心之术的诱降、物质生活的折磨以及他自己志向思想行为,来描画文天祥非同寻常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性,凸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养吾浩然之气”的铮铮硬骨头精神。在写法上不同于前面几篇的一个突出点是,这篇作品采用了评传体式。作品不仅仅在选择和陈述着文天祥被捕前后的客观事实本身,同时还以一个现时代的“我”去想象、理解、评说一个七百多年前的古人,“我”对文天祥的崇仰、敬重、对其意义价值的认识,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字里行间。另外,作品还着重以文天祥的诗歌为线索,说明文天祥的思想情感,用文学性的想象和电影技法来塑造这一传主形象,语言文白嵌合,气韵生动,富有气势。这些多样化手法的巧妙运用,既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文天祥最后的生命情形,又鲜明地突出了文天祥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七、集体齐读《过零丁洋》、《正气歌》。 八、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并鉴赏文中所引文天祥的诗句。 3、试评文天祥。

8.我的回顾·精粹教案集

一、作者:

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1900年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二、词语:

目瞪口呆 桎梏(zhìgù) 真知灼(zhuó)见 毋(wú)庸置疑 吞噬(shì) 深邃(suì) 窒息(zhì) 内疚(jiù) 弊病 扼杀 夭(yāo)折 ※补充词解:

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彻的理解 。

桎梏: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深邃:深奥。(深)

夭折:未成年而死,这里比喻事情中途失败。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四、研讨:

1、理清思路,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指明顺序: ——一、说明写作的缘由和动机。

二、回顾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思想变化——如何走上研究物理学的道路 。 1、12岁那年,中止了宗教信仰,确立了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宏大志向。 2、12-16岁,通过阅读,知道了当时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和方法。 3、17岁进入大学,主要因为兴趣走上研究物理学的道路。 时间顺序。

2、作者为什么说:“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求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 ——见第二自然段。“那些希望和努力”主要指物质方面(胃)。 3、作者的宗教信仰在12岁那年突然中止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中止了宗教信仰后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见课文:“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已失去了最初的尖锐性时感受也还是如此。”

确立了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宏远道路。

4、对文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你对他们有何认识?请列举说明。 ——提示:首先弄清“有类似想法“的含义。再列举有关人物。

5、作者说:“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提示:①参见第55页课文最后一句话。②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五、概括主题:

爱因斯坦在文中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如何走上研究物理学道路的过程,表现了他崇高的理想志向、伟大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六、讨论:

爱因斯坦给了我们哪些宝贵的启示? ——提示:参见主题。七、 练习: 1、抄写生字词和你喜欢的句子。 2、课外阅读爱因斯坦的传记。

第三单元 散 文(1) 9.荷塘月色·精粹教案集 10.散文两篇·精粹教案集

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研读重点段落,深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鉴赏作品的哲理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朴素纯美的思想感情. 二. 重点难点

作者有关生活哲理的提示. 三. 教与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个屈指可数的著名女作家中,冰心是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一个.她以朴素.流畅的笔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人情美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近冰心,再次聆听她亲切的呼吸.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

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著译作品: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另有《冰心著译选集》(三卷)、《冰心文集》(六卷)等。

主要译作有:(叙)凯罗·纪伯伦《先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穆拉·安纳德《印度童话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初版,1983年再版),《泰戈尔剧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园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诗集》(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诗选》(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泰戈尔抒情诗选》(香港万里书店,1959年),《泰戈尔剧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泰戈尔小说选》(合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泰戈尔诗选》(《吉檀迦利》、《园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马亨德拉《马亨德拉诗抄》(合译,作家出版社,1966年),安东·布蒂吉格《燃灯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等。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思考

1、《霞》一文,选材上跨越了广阔的时空,表现在 时间上-------- 空间上---------

2、文中说“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仔细揣摩这几句话,回答以下问题。

(1)这句如何理解?(2)这两句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本文的神聚表现在全文处处围绕对人生的感悟上,且这种感情是不断深刻的.试以说明. 4.<我的家在哪里?>中说:”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作者为何要在”家”前加”灵魂深处永久的”几个字?

5.<我的家在哪里?>结尾处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她真的”一无所有”吗?为什么? 板书 <霞>

眼见------云翳-------------霞光 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所想------痛苦-------------快乐 <我的家在哪里?>

梦(迷惘的精神)-------------寻找家

走过甜酸苦辣的生命路途后,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现----------------------寻找灵魂永久的家

11.拣麦穗·精粹教案集(3则 《拣麦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朗读,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通过品味文章语言,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探究文章写作技巧的深层含义,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4、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教学思路

整体感悟——研读赏析——深入探究

三、教学步骤

(一)熟悉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张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张洁早期的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我们早在初中的《挖荠菜》中已经认识那个在贫困的生活中苦苦挣扎却从不放弃的倔强的小女孩。 张洁以“人性”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二)整体感悟

1、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想起些什么?

提示:一些人一些事一首歌一幅画,其他诗其他文章。 2、你认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一个小女孩的童年梦想。

这篇叙事散文,以童年女孩“我”的天真单纯的视角,记叙了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小女孩的失落的梦,同时向人们展现了一充满爱与美的童年世界,是一篇非常精致的散文。 3、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一个小女孩对一个老汉的依恋之情。 (三)研读赏析 1、赏析第一节

提问:文章主要写“我”的童年梦想,为什么还要在开头写农村拣麦穗这一节? 通过诵读、小组讨论的方式,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提示:(1)写景的句子描写了自然环境。着重写了乡村麦田清晨与傍晚的景象,渲染出景色的恬淡、朦胧和宁静,如诗如画般的美丽。

(2)写了社会环境:农村的风俗习惯——拣麦穗,攒钱,备嫁妆。描绘了姑娘们拣麦穗时的心情——文中多次出现“幻想”一词。交待了姑娘们最后的结局——嫁了一个与幻想差距很大的男人。

作者通过议论表明农村姑娘们的梦都是会破灭的,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第一小节的作用:

①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背景:故事发生在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用一般农村姑娘的梦想与“我”的梦想做对比,用她们的结局来昭示“我”的结局。 ②为下文作铺垫和映衬。 2、赏析第二节

提问:怎么理解“我”的梦想——要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1)从“我”动作、神态、语言、心理中体会“我”的年龄、性格特点。 ——不懂事、贪玩、天真无邪、很可爱、但又孩子气。 (2)从外貌、语言、动作来分析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年纪大,但他很慈祥,爱笑,对小孩子很亲切,说话符号儿童的心理。 能安慰“我”,给我灶糖吃。在“我”的眼中,他应该是不错的人 。

(3)分析卖灶糖的老汉为什么要如此疼爱“我”?为什么“我”回越来越依恋他?

卖灶糖的老汉听说“我”长大后要嫁给他之后,虽然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小女孩童真的感情慰藉了这个孤苦老汉,他以实际行动回报了小女孩纯真的感情,每逢经过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她,因为卖灶糖的老汉对“我”的疼爱不仅是带一些小礼物给“我”如此,还表现在尊重 “我”的内心上,他保护“我”的感情,在“我”懂事知道害臊后,不再称“我”是他的小媳妇。他的爱带着无私的性质,他疼爱“我”,还因为“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

少人疼爱的孩子”。 3、赏析第三节

提问:怎么理解“我与老汉之间的感情? (1)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地方,

(2)怎么理解“这时,我真的担心了??难道之前我不是真的担心吗?

(3)“烟荷包”中寄托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4)“小火柿子”象征着什么?(答案略) (四)小结

这篇散文的成功之处:题材写童年的经历,反映大家熟悉的心理历程,表达共通的、可理解的情感。内容上营造了田园诗一般的氛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达纯洁美好的感情。 《拣麦穗》是一曲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小女孩失落的梦与农村姑娘们幻灭的梦的对比,还表现出作者对扭曲的人生形式的否定,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著追求。作品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忧伤而美丽,充满了爱与感动、天真与纯洁。

《拣麦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4.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 导语:

a.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 “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

b.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 字词积累:

字音:拣麦穗 (suì) 磕(kē)碰 戏谑(xuè) 害臊(sào) 山坳(ào) 蹒跚(pánshān) .词义:戏谑:开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约莫:推测,估计。 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四个同学一组) 思考讨论: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

2.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

1.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

的梦想;

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 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 2.“我”:和姑娘们;我:嫁卖灶糖老汉 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 梦想破灭;我: 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

3.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 四.赏析全文.

A.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讲解: 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B. 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我”,二姨,老汉各一位同学). 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是怎样的女孩?天真烂漫,幼稚纯真. 天真无邪 2.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4.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

C.精读第三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A.课文写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站着等卖灶糖的老汉时,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

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第三部分第7段和第9段) 1、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②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

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

2.“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

3、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

B.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象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①“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②“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作者五.体会感情: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美丽,有时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

即溃。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请两个朗读较好学生读。 提问:你们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引导:微带感伤的感情基调,令人伤心,惆怅。

六.品味语言,品味细节描写:大家已感受到文中弥漫的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下面请大家共同来

品味这两部分的语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谈谈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我也找了三处,让我们来共同品味。

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唉,她能想什么呢! .........学生读,然后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2.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

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学生读,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朴素的温爱,这种温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当初”,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②“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3.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②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

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

4.提问学生:让每个小组谈一谈所找的喜欢句子,谈谈他们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多鼓励,一个成员发言,其它成员可以补充。看哪一个小组说得好。

七.小结:拣麦穗以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描述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拣麦穗》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课型:散文赏读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朗读,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通过品味文章语言,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深层意蕴,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4、通过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设想:

《拣麦穗》是一篇散文。本设计依据“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按照文本解读由“综合——分析——综合”的基本思路,设计了整体感悟、研读赏析、深入探究、拓展延伸等板块。

教学过程拟采用对话教学的策略,形成教师、文本、学生及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多元互动。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对学生提供指导,并以自己的理解参与交流。教师将在对话中积极发现和肯定学生见解中合理的地方,吸纳其精彩的观点,引导学生对各方观点做出判断。

张洁的这篇散文题材为学生熟悉,对他们有启示意义,故通过拓展延伸,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找一个宁静的地方,准备一份宁静的心情,将张洁的《拣麦穗》朗读一到两遍。

一、整体感悟

1、 听教师朗读课文,听完后说说文章写了一些什么内容,作者在其中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感情?

(说明:教师通过朗读来营造气氛,迅速带领学生融情入文。) 2、 师生就读完文章后的初步印象对话。话题设计如下:(投影)

①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想起些什么?(提示:一些人一些事一首歌一幅画,其它诗其它文章) (在此教师可与学生交换自己的感受,如可能会想起《小芳》等一些乡村怀旧的歌曲,想起陶渊明“带月荷锄归”的画面,想起一幅月夜下的麦田图,想起一些恬淡宁静的乡村往事)

②你认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概括。) (预测答案:写一个小女孩的童年梦想。) ③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预测答案:一个小女孩对一个老汉的依恋之情。)

(说明:这部分的对话,教师主要了解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的综合的印象,以此来指导下一步

的教学。) 二、研读赏析

㈠赏析散文第一节,师生就如下话题对话:(投影)

1、文章主要写“我”的童年梦想,为什么还要在开头写那么一段?你认为 散文第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删掉行不行? 教师指导:看看作者在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1)写了自然环境

教师指导:①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

②体会“月残星疏”“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等词句的表达效果。

③概述这些景物描写给人的整体感觉。

教师理解:散文着重写了乡村麦田清晨与傍晚的景象,渲染出景色的恬淡,朦胧和宁静,如诗如画般的美丽。

(2)写了社会环境

教师指导:①当时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明确:拣麦穗攒钱备嫁妆) ②姑娘们拣麦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提示找出文中一个多次出现的词语(明确:“幻想”) (明确:充满幻想)

③姑娘们最后的结局怎样?最后一段议论作者想表达什么?

(明确:嫁了一个与幻想差距很大的男人。作者通过议论表明农村姑娘们的梦都是会破灭的,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开头的作用: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背景:故事发生在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用一般农村姑娘的梦想与“我”的梦想作对比,用她们的结局来昭示“我”的结局

(二)赏析散文第二节,师生就如下话题对话:(投影) 怎么理解“我”的梦想——要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教师指导从两方面入手: 1、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教师指导:①找出文中描写我的地方。(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②从“我”的年龄、性格特点等方面分析。

教师理解:①从“我刚刚能够提着一个篮子歪歪趔趔地跑路??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等描述来看,“我”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②从“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一处看出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贪玩的儿童。③从“我大言不惭地说??”以及“笑啥嘛!我生气了。??”等神态、心理的描写中看出我是一个很可爱又很天真无邪的小孩。④从“我”与老汉的对话中,也可看出“我”的率真、孩子气的特点。

2、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方法指导同上

教师理解:从文中对老汉的外貌描写“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后脑勺上的长长白发”来看,老汉至少六、七十岁了,但他很慈祥,爱笑,对小孩很亲切,如“娃呀”“我可该进土了”等用语符合儿童的心理。能安慰“我”,给我灶糖吃。在“我”眼中,他是个挺不错的人。但在一般人眼中,他年纪太大,秃顶、“一嘴的黄牙”,只是个挑担子卖灶糖的,肯定不会是出嫁的对象。

小结:正因为“我”天真,“我”才有那样一个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了老汉的爱护。

(三)赏析散文第三节,师生就如下话题对话:(投影) 怎么理解“我”和老汉之间的感情?

教师指导:①找出文中直接抒情议论的地方,如“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

②怎么理解“这时,我真的担心了??”难道之前我不是真的担心吗? ..

③“烟荷包”中寄托了我怎样的感情?怎么理解“真的,我常常想念他,??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④“小火柿子”象征着什么?

教师理解:我因为生活贫困又缺少疼爱而依恋上老汉,开始是因为老汉能给我糖吃,后来是因为老汉对我的“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朴素地疼爱。”这种爱并不现实,也不能长久,所以我尽管“常常想念他”,但毕竟它已是一份过去的感情,再不如从前一般珍重,因此那个曾经寄托我对爱情的美好憧憬的烟荷包,“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小火柿子”象征着一种不现实的爱,或是我的梦想。在不知老汉死去之前。“我”以为我的感情、我的梦想可以如“小火柿子”一样顽强,“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但后来再看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却是那么刺目了,愈加反衬出它“孤零零”的可怜。

(预测:学生也可能认为“小火柿子”象征着老汉对“我”的爱,或者象征着相互之间的爱,言之成理即可。学生也可能完全不明白它的象征意义,可指导多读文章相关部分) 三、感悟回味

1、请学生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来朗读课文。

2、要求在四人小组内准备,选自己最喜爱的部分朗读。 3、推荐两到三个小组在全班朗读,教师做简要点评。 布置课后作业: 1、 将全文朗读一遍; 2、 对课文提出尚存的问题。 第二课时 四、深入探究 师生就如下话题对话

1、 学生提出的问题。

2、 你认为这篇散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成功之处?

教师引导:①题材(写童年的经历,反映大家熟悉的心理历程,表达共通的,可理解的情感) ②内容(营造了田园诗一般的氛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达纯洁美好的感情。) ③叙事视角(灵活运用不同叙事视角:文章主体部分用了儿童叙事视角,使读者觉得异常亲切感人。开头则用作者视角,以第三者,一个评述者的身份来叙述,如同一个电影的序幕导入,一个广镜头展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总结:这篇散文表达了对童年时一个单一纯真的梦想的怀恋,对梦想失落的淡淡惆怅与点点反思,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忧伤而美丽,充满了爱与感动,天真与纯洁。

3、 文章有什么深层意蕴?

解释“文章的深层意蕴”:即作品所反映的人类共通的心理情感,或所揭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哲理。

教师理解:童年的梦幻在岁月的流逝与现实的碰撞中常会破灭、消散;但仍会留下它美丽的光与影,让人回味和留恋。然而梦、毕竟是梦,我们把握住的只是现实。

专家理解一:《拣麦穗》如同一个寓言故事,它在询问人们:是选择约定俗成的人生,还是去做一个生命的越轨者,甘冒生命坠落的风险。

——《现代散文鉴赏辞典》

专家理解二:《拣麦穗》说透了我们生命的有限,让我们领悟了时间的无限,这就是我们忧伤的源头。但当你失去之后,你学会了加倍珍惜,学会了发现爱,这时生命和生活的美丽也就被发现了。

散文还表现了人性的美好(美丽的梦想者,对梦想者予以关怀和疼爱的理解者) ——荒林《张洁〈拣麦穗〉赏析》

4、回顾本课学习,请学生总结鉴赏散文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总结:(投影)

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的层层深入的过程,一般地说,第一层是语言层,即理解词、语、句、段、篇的意义,初步感受形象。第二层是形象层,即理解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第三层是主题层,即形象所包含的意义,或作品意义;第四层是技巧层,体会叙事、抒情、结构等艺术技巧是如何生动地表现形象、主题,给人带来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愉悦。第五层是隐寓层,即作品中超越了作品具体形象意义而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精神价值。

——摘自庄文中《中学语言教学研究》 五、拓展延伸

1、投影并印发周国平散文。(学生朗读)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 通过往事。

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往事使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一个丰满的灵魂。在这样一个灵魂中,一切往事都继续活着:从前的露珠在继续闪光,某个黑夜飘来的歌声在继续回荡,曾经醉过的酒在继续芳香,早已死去的亲人在继续和你说话??你透过活着的往事看世界,世界别具魅力。活着的往事---这是灵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秘密所在。

在一切往事中,童年占据着最重要的篇章。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的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井。”我相信,童年就是人生沙漠中的这样一口水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再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实,光阴何尝是这样一条河,可以让我伫立其上,河水从身边流过,而我却依然故我?时间不是某种从我身边流过的东西,而就是我的生命。弃我而去的不是日历上的一个个日子,而是我生命中的岁月;甚至也不仅仅是我的岁月,而就是我自己。我不但找不回逝去的年华,而且也找不回从前的我了。

诗人之为诗人,就在于他对时光的流逝比一般人更加敏感,诗便是他为逃脱这流逝自筑的避难所。摆脱时间有三种方式:活在回忆中,把过去永恒化;活在当下的激情中,把现在永恒化;活在期待中,把未来永恒化。然而,想象中的永恒并不能阻止事实的时光流逝。所以,回忆是忧伤的,期待是迷惘的,当下的激情混合着狂喜和绝望。难怪一个最乐观的诗人也如此喊道:

“时针指示着瞬息,但什么能指示永恒呢?”

诗人承担着悲壮的使命:把瞬间变成永恒,在时间之中摆脱时间。 谁能生活在时间外,真正拥有永恒呢? 孩子和上帝。

孩子不在乎时光流逝。在孩子眼里,岁月是无穷无尽的。童年之所以令人怀念,是因为我们在童年曾经一度拥有永恒。可是,孩子会长大,我们终将失去童年。我们的童年是在我们明白自己必将死去的那一天结束的。自从失去了童年,我们也就失去了永恒。

从那以后,我所知道的唯一的永恒便是我死后时间的无限绵延,我的永恒的不存在。

——周国平《失去的岁月》

(说明:拓展阅读的散文与课文内容相关,可视为课文的注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理解回忆“往事”和“童年”的意义,丰富自己的灵魂,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2、 同学们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对这段话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教师引导:你有哪些童年的秘密呢?你有没有难以忘怀的童年往事呢?这些往事对你的成长有什么意义?现在想来,你有什么感悟?

(关于周国平散文对课文的注释,可从三处理解:①老汉对“我”的无私的爱是“我”一生的怀念,是“我”的精神财富。②张洁曾经说,关于童年时代的那些回忆,往往充满苦涩,留恋的是那单一而天真的心境。所以她回忆并怀念往事③“我”做梦的童年是美丽的,“我”成年的期待是忧伤的,“我”回忆往事的心境是复杂的。)

3、教师总结:(投影)

好的文章唤起我们生命中那些细微而珍贵的体验,让你发现那些以为梦一样遗忘了场景和人物,原来并没有从我们的生命中真正消失,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那个叫“回忆”的记忆山谷。细细地读它,体会它,记住它——相信有一天,它就又在你的生命中出现,不是文字,不是故事,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邻居的一位爷爷外出了,再了没有回来,而你还在等着他为你拉一曲二胡??这样的体验有一天会发生,你有说不出的忧伤,你将想起张洁在这篇《拣麦穗》中“说出来”的方式,她用一个故事,一种讲法,叙述生命的发生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投影)

1、请以“往事”为话题,学习张洁散文的讲故事的叙事手法,写一篇作文。 2、上网搜索阅读张洁的其他散文作品,做读书卡片。

12.我与地坛(节选)·精粹教案集(4则 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2、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教学重点

寻找线索,把握文意,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教学难点

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对全篇的感悟,引导学生分析、诵读和讨论相结合,在对全文的具体认识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 第一课时

导入:史铁生是当代文学史上很重要也很独特的一位作家,他1951年生于北京,十六岁初中毕业,十八岁响应文革号召到陕西延安务农,在三年后因为积劳成疾而导致双腿瘫痪。他再也没有站起来的那一天正好是他二十一岁生日,二十一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韶华,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我们可以想到,一下子失去了希望,失去了曾经有的雄心壮志,史铁生是怎样的悲痛欲绝。他甚至长时间地想到了死。他是怎么样在生与死之间苦苦挣扎,又是怎样从死亡的阴影下坚强地走过来的,我们就来他的《我与地坛》中找寻答案。

写作缘由:史铁生最早是写小说的,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曾经获得一九八三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代表作还有《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奶奶的星星》、《务虚笔记》等,《我

与地坛》可以看作是他对散文的一次成功的客串,在写作十年之后,史铁生决心来一次自我解构,也就是对自己从前的写作历程作一个总结,同时也是为写下去,也就是活下寻找理由,于是就产生了《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有一万三千多字,共七章,从一九八九年五月开始写,到一九九零年一月改定,前后共约八个月。

教学过程:

指定学生朗读,辨正字音并且思考如下问题:

一、在地坛,他呆了十五年,静思默想了十五年,他思考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 二、为什么“园子荒芜但并不衰颓”? 三、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四、史铁生有没有理解他的母亲? 明确:

一、(1)他思考了哪些问题?

1、关于死的事,他的身体残废了,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2、我为什么出生? 3、我该怎样活?

(2)这三个问题他解决了没有?

他专心致志地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弄明白了两个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原句::“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出生不是一件可以自己选择的事,既然出生了,就应该面对现实;

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生命不该由自己提前终结,而是应该顺其自然。

这个答案的得出虽然仍然不免消极,但这已经是史铁生所能超越的一个思想限度,对于一个身处像史铁生那样境况的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拓展: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可以说既是他潜心探索自己的灵魂的结果,又是园子里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气息给他的启示? 引至第二个问题:

这座园子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荒芜但并不衰败”。

北京有九坛八庙,九坛指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辛亥革命后的战乱年代,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遭受毁弃和疏于管理,地坛一度陷入荒芜:荒芜是可以理解的。 那它身处荒芜并不衰颓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来看第五段的这一句:

“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小昆虫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吗?

昆虫没有意识,当然不会想这类问题。这是史铁生心灵的折射,他觉得,它们作为生命的形态,小而且卑微,且身处在荒芜地不被人关注,和自己是一样的,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

但是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它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展现出来的生命丰富多彩的美丽,使得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史铁生也一定感悟到了,自己虽然也如身处荒芜地坛的一草一木、小昆虫们身处逆境,但也是应该像它们一样,不能消极颓废,而是应该找到自己生命里的那一份亮色。

我们能体会到史铁生那种近乎绝望的痛苦,特别是这一句“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把死看作是一种欢乐,一种解脱,这种感觉是常人难以理解但发生在残疾人身上却是自然而然的。张海迪在写给史铁生的一篇文章里说:“活着需要比面对死亡更大的勇气”,说“我曾经设想过很多种我走后不让亲人和朋友们伤心难过的办法,我甚至将某些细节都设想好了。”对于残疾人来说,活下去有时候确实比面对死亡还要痛苦。

史铁生最后在地坛的生命气息的帮助下想清楚了前两个问题, 也就是应该活下去,去面对生活。 但是第三个问题有没有解决? 没有完全解决。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怎样活着,怎样活得更好都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问题。 但是总的对待生活的思路已经出来了,就蕴含在第一节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中: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里好象永远有着两种截然不同但又非常和谐的气息,有坎坷就有照亮坎坷的光辉,有落寞就有一群雨燕出来高歌。

生命最终可能终是苍凉寂寞,但这种苍凉的生命里永远有着雨燕或者残阳光辉般不曲不挠的生机,也就是在逆境中要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第二课时:

导入:史铁生解决了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问题“怎样活”,他在第二个章节有没有解决,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与地坛》。 学生默读并思考。

第三个问题: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深明事理、坚忍、为所爱的人奉献出一切、毫不张扬默默奉献一切而矛盾的母亲。 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却非常理智,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在心力交瘁中去世了。

她是聪慧的,而且十分美丽。她也有过自己的梦想,在不到十岁的时候她就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她年轻时也爱好过文学,如果不是命运的差错,史铁生在成为作家之前就已经成为作家的儿子了。

但为了儿子,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一趟趟跑劳动局给儿子找工作,求人,结果一次一次地每次都失望而归,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到处找大夫,找偏方,花了很多钱,为了史铁生根本治不好的病,她做出过不懈的努力。

史铁生所承受的,是他自己的痛苦,母亲所承受的,有他的痛苦还有她自己的痛苦,而且她自己的痛苦是深藏不露,不能露于形色的。 第四个问题:史铁生有没有能理解他的母亲?

在最初他没有。准确地说,他没有考虑到母亲的感受。他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却从来没有想过,他的母亲要承受的心灵的煎熬比他更大。

他在母亲去世后,回想了一件事,就是在母亲找他的时候故意不去喊她。原因是什么? 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的倔强和羞涩。 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

不能不说史铁生不爱他的母亲,相反,他爱得很深。他写作的很大一部分动机是为了让母亲高兴骄傲,在他的许多文章中他都说过,母亲是他的一切,失去了母亲,他就失去了一切。 但是他也犯了常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那就是越是对亲近的人,有的时候越是熟视无睹,好像根本不在乎,而且越容易对这个人发脾气。

史铁生对这件事非常痛悔,他告诫所有的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则更不必。

引申: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尊重母亲。 那么,史铁生有没有从母亲身上获得什么启示?

倒数第二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母亲的为所爱的人承担一切苦难,献出一切,她的这种活法,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让史铁生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但是,怎样活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

其实还没有,母亲只是给他树立了一盏航标,人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他去慢慢解决。

在没节选的几节,他又写了这样几个人,如一个长跑家,第一年,他参加春城环城赛,跑了第十五名,新闻橱窗挂了前十名的照片,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橱窗里挂前三,第三年他跑第七,挂前六,第四年他第一,挂第一,第五年,他跑了第一,橱窗只挂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还有一个小姑娘,长得很漂亮,小时候常和哥哥在一块玩,当长成少女时,别人欺侮她,她只知道躲避,而不知道羞耻,史铁生这才知道她是弱智。史铁生就此说:“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他指的是上帝给了小姑娘漂亮的同时又给了她弱智,说“由谁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的言下之意是命运没有公平可言,可以看得出来,他仍然有郁结的心结。

对史铁生来说,生命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怎样活的问题确实是难以一次性解决的,但是母亲和地坛毕竟已经在他的心目里建立了航标灯,指引给了他生活中的方向。 拓展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思考史铁生用十五年时间思考的: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该怎样的活?

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理解、体味作者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体验生命意义。

2、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筛选信息,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从而理解作者对生命和亲情的感悟历程。

2、理清文章思路,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传达的复杂感受。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来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2、话题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鼓励学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整体思路。 2、研读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一) 导入

1、导入新课: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哈姆雷特》)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此时,我们是向困难妥协自己走向毁灭,还是向困难挑战迎来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2、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

3、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整体感知内容

1、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第一部分,前两小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中间三节,写“我”在“失魂落魄”中走进园子百无聊赖,却又无所事事。最后两节,写“我”冷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想到死和生:死是容易的,但关键是怎样活的问题。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并从中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第一节为过渡段。第二至三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四至第九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十节结束回忆。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我与母亲”)。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研读文章第一部分。

(一)讨论话题 ——《哦,地坛,我的地坛!》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教师导入: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为什么这么说?

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这样的开头,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打下了基础。 3、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到古园的?“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孤独、颓废、残废自伤。“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5、“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

野草荒藤——”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与它相怜相惜。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

6、“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生命的暗示。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

7、这部分看似写园子,其实也写了人(作者),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为了逃避来到这里,我细细地看着这些小生灵,看着一草一木,我孤独寂寥,没有方向。可是我的心仍在感受,那些生命的涌动,生命的痕迹,仍那么真实地撞击着我细腻而善感的心灵! 8、作者在这样的不幸中来到园子,在园子里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原子里,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最关键的是怎样活下去,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地坛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而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9、 读“剩下的??”一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写出的园子带给我的不尽的味道。 这是以景写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则在后文充分加以表现。 10、地坛使他的感情变化如何?分析我与地坛的关系?

绝望——希望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二)总结话题 ——《地坛——精神家园》

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以如此。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课文没有浅薄地写地坛如何美丽壮观,如何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恢复对生的留恋和热爱。事实是课文倒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墙残阳,地坛对作者的影响不是在简单比照中完成的,地坛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有其独特的方式。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

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当年,他在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过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并没有谈论这样严肃的内涵,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显然不是。不难理解,当一个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2、就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话题,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文章的第二部分。 一、研读文章第二部分。

(一)讨论话题 ——《母亲啊,我终于懂你!》

教师导入:终于,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后了,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忧心忡忡却又坚忍顽强的母亲形象。 “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从母亲面对难题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阅读2、3、8段。“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板书:送——理解、忧——坚忍、找——关爱)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理解儿子,关心儿子,意志坚忍,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可回答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等)

3、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4、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教师小结: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1、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2、第二段以“知道”构成的排比表现的是什么?与后面的“只是不知道”形成对比,体会其中的意味。

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3、第三段中“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设想”对刻画母亲有什么作用?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这种“设想”无论对写作对生活都很有启发。能作这样的设想,才能充分理解母亲的爱心。如果仅仅写母亲帮我上轮椅车,目送“我”上地坛,到园中来找“我”那还不足以表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母亲在家怎么样,日日夜夜怎么想,写这些,才能使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可是不去设想,就不能懂得母亲的爱心。 4、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不要分析) 6、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教师小结: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

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 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⑵“曾有过好多回,?? 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在作者平而淡的叙述中,包含的浓而深的情感。结尾为什么不用感叹号?――痛悔、内疚,但是一切真的来不及了,这种伤感是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了,彻底的痛苦,彻底的伤感!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4、作者逐渐领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领悟到创作也“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你认为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地鼓励我勇敢地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5、你是否能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教师小结: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

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课文最后的这句话中的“车辙”“脚印”都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第一次涅槃。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教师小结: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 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最后一段叙述,似与前面不相承,其实是随情感的起伏而安排,读来不仅没有杂乱之感,反而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二)总结话题 ——《母爱——至醇的真情》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 开始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对母亲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 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二、拓展延伸:

1、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 2、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

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3、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你又是如何看待“苦难”的?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如歌词里唱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三、布置作业

1、就本文第二部分的讨论话题,并结合拓展延伸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2、有感情朗读文中你喜爱的语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领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一、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史铁生在二十岁青春韶华时下不幸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 。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禅意。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对生命的不同况味的理解和咀嚼,而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与园中的景物相应。

2、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相关内容。试举例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 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3、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二、领会语言的魅力。

教师导入: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1、以课后练习三为例,理解语言的新奇别致与含蓄的特点。

例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公园: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

例2:“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用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例3:“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十分含蓄。

2、教师小结:史铁生的语言有些看似不符合语法,不符合逻辑,常常突破常规,但往往能使语言新鲜、奇崛,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但这样的表达要恰如其分,能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 三、学习本文的散文写作技巧。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在写散文方面的技巧呢? 学生讨论,回答。小结:

1、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

“我与地坛 ”这个题目,设身处地想,很难写。时间跨度十五年之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从写起?从文章节选部分来看,先写自己,再写母亲。作者写自己那一部分,以“我”残疾了双腿之后对生命的思考为线索,而将地坛的环境描写分散挂在这条线上,既扣题目又显示了生命的历程。写母亲那一部分,则由“我”这一部分派生出来。 2、写作,即可以反映客观世界,也可以表现内心世界。

史铁生不是那种依马而立下笔千言的“高产作家”,但他是一个寻求文字分量的作家,一个值得重视的独特的作家——他自己给自己决定了:他所传达的思想意蕴在与人的存在处境的关联方面,要比其他作家显得更为密切,更为细致,也更为丰富深刻一些。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残疾人因为客观的缺陷不能象正常人那样与世界交流,他们或行动不便,或看不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或听不到大自然的美妙天籁,所以,残疾的人更善于和心灵对话,与上帝私语,这就构成了史铁生独特的轮椅视角。在这种视角中,作者多虚写,少实写,注重内心世界的表白,长于议论和抒情。在史铁生的眼中,任何事物都带着感情,“物我相融”,他用心灵来观照一切。对于母亲的爱,更多的也是通过描绘内心感受写出来的。这些是我们在今后作文中要学习的,生活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还不够丰富。 3、散文应注重语言的优美、流畅,富有情感表现力。

在本文如月光般清纯的叙述中让人感到自己也变得纯洁而多情。并不是说好散文一定要感化读者,但是在史铁生的笔下,无情的岁月似一张流走的脸庞,成为音乐、图画和梦幻,尽管忧伤像地坛一样古老,但是母亲身上那种真挚而坚韧的信念使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本文语言富有创新精神。例如文中对地坛的第一、二处的景物描写等。 四、课堂总结全文。

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模山范水的纪游作品,地坛对作家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他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作家进入了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虽然写了地坛的外观,但他没有对地坛

的古今沿革进行考索和记叙,也没有对地坛的面貌作什么总体的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作家情所独钟,抓住的是地坛那种对他心灵具有启发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坛的精髓,地坛的魂。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动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铁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凡高曾写过这样一篇散文: 对生命的热爱

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

西方有这样的一句谚语:Life is a gift, life is happiness, each minute might have been an age of happiness. 生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生命就是幸福,每一分钟都可能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幸福。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像史铁生和凡高一样,成为一个思考生命的人、珍爱生命的人。 五、布置作业

周记:以本文讨论的两个话题为相关素材,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小散文。

附:板书设计

地坛呵,我的精神家园 母亲啊,我终于懂你!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情景交融,作者透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感情,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情景交融,作者透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感情,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解题

“我”与地坛“ “我”——史铁生简介 地坛简介

三、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为什么说我和地坛的关系有着宿命的味道? 1,家的住址(地理位置) 2,相似的命运(生命的历程)

a, 最狂妄的年纪忽然让我瘫痪了双腿?? b, 四百多年间,它一面??茂盛的自在坦荡.

四、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五、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a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