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

更新时间:2023-09-13 17:24: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乐器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一、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根据

现有的出土实物,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其次是埙,都有实物出土,这段时期也出土了不少的击奏类乐器,实物有磬、鼓、陶铃、陶铎、陶铙等。弦乐器见于典籍的有“瑟”,但未见实物出土,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 二、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确定了乐器的分类法-“八音”。古琴在这时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音乐也是以钟鼓乐为代表。 三、秦汉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外国乐器传入我国,弹奏类乐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唐代则是我国乐器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古琴谱,现存丘明(494年-590年)所传《幽兰》是我国最早的琴谱。晚唐曹柔又创简字谱,使得古琴音乐得以保存。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音乐也以宫廷燕乐为代表。拉弦类乐器开始在民间出现。

四、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840年):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发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古琴则出现了众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传入扬琴。吹奏类

乐器元代出现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出现云锣,这段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

西汉乐器----铃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派出所将刚刚出土的文物──西汉时期的乐器铃移交到该市博物馆。据该市博物馆专家介绍,丹江口库区沿岸文物十分丰富,但出土乐器尚属首次。

笔者在丹江口市博物馆看到,7个形似饺子的青铜器大小不等,一字排开。专家介绍说,铃是我国古代乐器的一种,7个大小不同的青铜器代表了“1234567”7个音阶。这件葬品入墓时应该是挂在木制的架子上,因年代久远,木头腐烂,所以只剩下这7个青铜器。陪葬品中附有乐器,说明该墓主人的当时身份颇高,具有一定的官职。

笛子

出土在河南的一个文化遗址里的笛子,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有音阶的发音器。乔建中介绍说,它就是人利用鹰的翅膀上那个比较粗的骨头,然后把它挖成了很多按孔、吹孔,来吹奏音乐的。

一直到汉代,中国传统的笛子都是竖吹的。乔建中介绍说,萧过去都叫笛,我们早期的那个笛是竖吹的东西,到了汉代以后,是张骞通西域首先带回来这个横吹的笛子。

从唐代乐舞俑的姿态上,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笛子和箫的区别,笛子出现后,原来竖吹的乐器就叫做箫了。 笛声是清脆的,仿佛清晨欢快的鸟鸣,而箫声是悠远的,仿佛月夜无形的清风。这两种乐器都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传统乐器,在中国文化中,它们早已不分彼此,而现代的中国人也早已忘记,到底哪种乐器曾经来自异域。

再说缶这种乐器。缶原本是古代一种陶器,类似瓦罐,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钵(见图)。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器身铭文称为“缶”的,有春秋时期的“栾书缶”和安徽寿县、湖北宜城出土的\蔡侯缶\。这种酒器能够成为乐器是由于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中,喝到兴致处便一边敲打着盛满酒的酒器,一边大声吟唱,颇像现代的卡拉OK,所以缶就演化成为土类乐器中的一种,另一种就是埙。 埙

中国古代吹奏的乐器,形如鸡蛋。这种乐器最先是在旷野上演奏的,曾统治了古人的音乐生活。从长江下游到黄河中游,在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均发现了这种乐器。埙的制作十分简单,用泥土捏成形状,在上面开孔,然后放进火里烧制。由于孔少,音律比较窄,所以从出土的文物和目前掌握的史料看,最多的有6孔埙。这已经是古代乐器的最高水平了。现代乐器制作家成功地做出了一套10孔的埙,

弥补了古埙音域狭窄的缺点。但无论怎么改进,埙的基本乐色永远都不会改变,呜咽幽暗,如泣如诉,埙有着其他古乐器所不能表达的意境。

古琴

公元前8世纪,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战乱年代,也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年代,中国古乐器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著名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是一个音乐家。据说孔子本人非常爱好演奏古琴,还能亲自谱曲。从此,古琴就被赋予了高于乐器本身的意义,它的身影一直萦绕在中国古人的音乐生活中。制琴大师王鹏介绍说,古琴最早是五根琴弦。舜做五弦之琴,琴的设计就是按照五行来设计的———金、木、水、火、土,后来武王伐纣,为鼓舞士气加了一根E弦,文王祭子为了抒情怀旧加了一根七弦,也就形成了现在的七弦琴。琴的音色古朴沉着,是中国古弦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

编罄

在山东洛庄一个西汉早期的王公墓葬区,考古人员在一个陪葬坑里,发掘出了一整套19件的编钟,和编钟相比,这个乐器坑里最大的收获是6套编磬,总计107件,比以往发现的西汉实用编磬的总和还要多。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原件已经破裂,不能发出声音,而洛庄发现的6套编磬保存得都比较完好,轻轻敲击,就能传出清脆的声音。乔建中介绍说,中国人讲“金声玉震”,金就是这个钟的声音,玉震就是指磬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合配起来,使得乐队气势宏大。

用天然石头做成的编謦用小木槌敲击,音色清脆透亮,悦耳动听,和编钟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由于中国古人把青铜叫做金,所以人们形容这两种乐器是“金石之声”,象征着最高贵的乐器和乐声。

克鎛 西周 陕西扶凤出土高63.5 克鎛 西周 陕西扶凤出土 翔鹭衔鱼纹铜鼓 汉 广西贵县出土 高36.5厘米

西周 上海博物馆藏高42厘米 战国 局部 湖北随县出土 四虎鎛 铜编钟及钟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a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