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复习重点内容 2011-12-26

更新时间:2023-04-26 08:14: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期末考试考查范围是第一分册与第二分册,即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古代史的前半段。其中,第一分册的内容有20分

左右,这一部分没有大题目。第二分册占80分,本次考试的大题全部出自中国史。

2.第二分册的练习册务必仔细订正,其中每一单元的单元练习以及最后的综合测试非常重要。其中的选择题,以及画圈的大

题目很有可能在考试中以原题出现,必须重视。否则后果自负!

3.本次考试由选择题和大题组成。现给出以下六个专题以供复习:二重证据法、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百家争鸣、魏晋

南北朝时代的特征与民族融合、中国历代疆域的变化、中国古代人才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一、二重证据法及考古出土史料的史料价值

1.二重证据法的定义:王国维提出,把考古发现的史料(考古出土的文物、直接文字如甲骨文)与古籍记载(传世文献《史记》、《诗经》等)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互相印证,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即“二重证据法”。也即“地下材料”与“书面材料”的结合。

2.出土文物与出土直接文字的史料价值:没有经过中间人转写、修改的史料被称为第一手资料,也叫直接史料。反之则是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中国新石器时代不同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的数量质量有很大的差异,只能说明在新石器晚期的当时已经有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原始的平等被打破,高下有别的社会等级正在逐步的形成。

国家产生的历史逻辑顺序: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贫富分化——社会阶层分化——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与夏文化在地域和时间上很接近的二里头文化,在其遗址中发现了宫殿遗址和大量的青铜与玉制的礼器,这说明二里头的社会分化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商代遗址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的考古文物,而且发现了当时用来占卜的文字内容——甲骨卜辞,这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和直接史料。商代直接文字甲骨文的发现使得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的历史由此成为信史。

二、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产生影响)

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及其原因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代思想领域变革的直接反映,它是由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大变革所引发的。“士”的崛起与私学的兴起是它产生的必要条件。百家争鸣局面带来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以上理解为主,不必全背)

(2)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孔子提倡“礼治”,以“仁”为核心。主张用恢复周礼的办法来规范崩坏的社会等级秩序,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还具有“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论出自什么社会等级,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人性本善。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将礼、法熔于一炉,在礼治的基础上引入了法治,但其本质仍是儒家,以礼为主,以法为辅。

孔子是春秋时人,而孟子、荀子是战国人物。以上便是先秦儒家的基本发展阶段。

(3)法家以战国时人韩非为代表,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主张君主集权和严刑峻法。要求改革变法、富国强兵、奖励耕战。(商鞅、申不害也是法家),法家最能适应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功利主义的需要,各国多用法家思想治国。

(4)道家以春秋时人老子为始祖,主张小国寡民与“无为而治”;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5)(以下理解为主)秦国用法家思想治国,统一天下。但是秦帝国建立后,依然沿用过时的法家政策,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结果因为暴力高压的统治而灭亡。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文帝景帝利用黄老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恢复了经济。到武帝时期,他从“无为”到“有为”,尊儒术,以儒学为官学,藉此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所以说,从秦皇到汉武,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变化是法——道——儒。中国历代帝王统治术的实质是儒表法里。

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特征与民族融合

1.与秦汉近四百年的大一统不同,这一时代是一个分裂动荡战争频繁的时代。从三国到隋朝统一,当时中国南北各重

要政权的更迭和演变需要了解(你们笔记都已经抄过一张政权演变图)

2.这一时代也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民族融合典型是:5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改革,494年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冯太后主政时期仿照汉制,推行“三长制”和“均田制”。孝文帝时期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官员改穿汉服,禁讲鲜卑语而改说汉语等;政治上,改用推行效法汉族官制和律令;文化上,尊孔子、重儒学、行仁义,全面推行汉化。

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缩小了民族差距,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为全国再次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推动包括北方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四、中国历代疆域的变化及其原因

主要了解秦代、西汉、唐代的疆域范围。请重点看一下第二分册课本的地图(秦地图P23,西汉地图P36,唐代地图在地图册P28)秦代都城在咸阳,西汉都城在长安,东汉都城在洛阳,唐代都城在长安。

从秦到西汉,中国疆域最大的变化是汉武帝首次将西域(今新疆一带)纳入了中国的版图。汉武帝为了控制东西方的交通,加强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在河西走廊(今甘肃)设置了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

五、中国古代人才(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体制下的贵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享有世袭特权、世卿世禄制。

秦:利用法家思想治国,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和奖赏为国立功之人,不看出身)(西周和秦的选拔制度了解即可,从两汉到唐的制度需牢记)

两汉:察举制,地方官郡守根据德才来选拔地方人才,并推荐给中央朝廷。是一种推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官中正根据德才、门第来选拔地方人才。本意是要将选举权收归中央,以加强中央集权,但是门阀兴起后,选人只看出身门第,这一制度最终成为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保障。也是一种推举制。

科举制:隋代创设的通过中央统一组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经唐宋逐步完善,到清末废止。唐代科举以明经科(儒家经典)与进士科(诗赋)为主,其中进士科尤其受到重视。

从两汉察举制到隋唐的科举,反映出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中央将选拔人才的大权逐步地集中起来。

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和意义(适应了隋唐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把持政治的局面,拓展了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1.科举不重视门第,而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普通士人皆可参加,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人才,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2.科举制的创设、九品中正制的废除使得门阀势力受到了有效的抑制,打击了门阀制度,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失,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A、中央官制(主要是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趋势是皇权的加强、君主专制强化,相权被削弱。

1.秦代中央官职:三公九卿制度,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秦汉时的丞相权力很大。九卿中的治粟内史管理税收、财政。廷尉管理刑事司法断案。

2.西汉武帝时期有内外朝制:汉武帝以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而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政府沦为外朝,只可处理普通行

政事务。汉武帝通过内朝剥夺了丞相的决策大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强化。

3.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很重要):隋代创设,唐代完善,反映隋唐以后皇权复兴、君主专制强化的历史需要。

三省:中书省草拟诏书,决策机构;门下省有封驳权,审核机构;尚书省为行政机构,掌管六部。六部中,吏部主管官员的任免、考核。礼部主管礼仪、外交、科举考试。户部主管户籍、财政。

三省六部制度的实质(很重要):(要注意和之前的秦代制度,西汉时汉武帝的制度相比较,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趋势要把握住。)

实质:1.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三省互相牵制,权力制衡,个别宰相难以专权;分化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但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会受到一定限制。能够避免皇帝或宰相个人的专权独裁。

B、涉及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制度。(总体趋势是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中央集权的强化。)

1.商代的内外服制度(注意不要和汉武帝的内外朝混淆)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统

治的畿外之地,也称四方、四土。商和方国之间是松散的联盟关系,没有严格的上下隶属关系。中央对地方施行间接统

治。

2.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周王室分封诸侯代替周天子统治地方,分封的诸侯主要是同姓诸侯。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通过同姓诸侯来保卫周王室。西周时期,周天子和诸侯王有严格的上下等级隶属关系,有着君臣关系。周天子和商王虽都是天下共主,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力比商王强很多,但是中央对地方仍是间接统治。

3.秦汉的郡县制

秦统一以后,废除了封邦建国制,改行郡县制。中央通过郡县直接统治地方,中央集权进一步的强化。郡县的长官郡守、县令是中央朝廷直接任免和委派的地方官。但是基层的地方属吏却由郡县长官自行任命,不由中央委派。秦汉时代地方属吏由于由地方上产生,所以很有威信和影响力。如三老管理教化、啬夫管理诉讼、赋税、接受报案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aa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