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指导

更新时间:2023-10-22 18: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指导

实验安排: 序号 1 实验名称 Linux系统安装 实验内容及要求 了解Linux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基本过程,并能进行系统的启动和关闭,了解用户登录系统的基本方法 掌握Linux常用的Shell命令,包括文件目录操作Linux常用shell命令 命令、联机帮助命令等。了解常用的Linux目录结构及其作用。了解Bash的基本特点 3 vi编辑器的使用 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 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根据系统需求进行Linux基本网络配置 系统的网络参数配置,包括网络接口,DNS客户端配置等 5 Apache WEB服务器的配置 设计web站点并配置WEB服务器 掌握Linux用户管理及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常用Linux系统管理 命令 使用Linux下shell程序设计,设计完成关于Linuxshell程序设计 系统管理的脚本设计,可以进行系统文件备份,也可以利用shell程序模拟某个shell程序的功能 8 掌握Linux环境下c的编程环境及Linux环境变成Linux环境下C语言编程 的基本流程和主要工具。 2 4 6 7 实验一 Linux系统安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虚拟机的配置过程。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过程和简单配置方法。 3.掌握与Linux相关的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4.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 5.了解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 二、实验内容

1.安装虚拟机软件(如 VMware、Virtualbox)。

2.在虚拟机软件中安装 Linux操作系统(如RHEL4.0,Fedora、Ubuntu)。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三、实验步骤

1.安装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6.0)。 2.在虚拟机软件中新建Linux虚拟机 2.1设置内存大小(建议大于256MB) 2.2设置虚拟硬盘大小(建议大于8GB) 2.3设置虚拟光驱(虚拟方式,镜像文件) 2.4设置网络连接模式(建议采用桥接方式) 2.5设置共享目录(建议英文目录名)

3.在Linux虚拟机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RHEL4.0 AS)。 3.1选择安装界面

3.2检测安装截介质(建议跳过) 3.3安装过程中的语言、键盘选择

3.4磁盘分区(采用自动分区,总大小与2.2相匹配) 3.5引导程序选择(采用GRUB) 3.6注意事项(禁用SELinux)

4.通过相关命令实现对操作系统的登录、退出与关机

5.使用文件浏览器查看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 四、实验思考题

1.列出定时关机的命令并作简要说明。

2.linux 操作系统的文本界面和图形界面该如何转化。 3.举例说明Linux操作系统不同目录下文件的主要作用。 4.列出你发现的Linux与Windows操作系统区别。 5.列出你所能想到的虚拟机软件的用途。

实验二 Linux常用shell命令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操作环境。 2.掌握 Linux一般命令格式。

3.掌握有关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常用命令。 4.掌握有关进程操作的常用命令。 二、实验内容

1.熟练掌握登录和退出系统命令。

2.熟悉 date,cal,who,echo,clear,passwd,man等命令。

3.在用户主目录下对文件进行如下操作:复制一个文件、显示文件内容、查找指定内容、排序、文件比较、文件删除。

4.对目录进行管理:创建和删除子目录、改变和显示工作目录、列出文件权限、建立链接文件等。

5.显示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三、实验步骤

1.登录进入系统,打开shell环境(终端)。

2.使用date,cal,who,echo,clear等命令,了解 Linux命令格式。 3.利用 man命令查看date,echo 等命令的帮助说明。 4.目录操作

4.1在用户默认工作目录下新建目录testdir1。 4.2在用户目录下复制testdir1为testdir2。 4.3在用户目录下删除testdir2。 5.文件操作

5.1进入用户默认工作目录。

5.2运行date > testl,然后运行cat test1,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5.3再次运行date > testl,然后运行cat test1,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5.4运行date >> testl,然后运行cat test1,记录观察到的信息并说明原因。 5.5复制test1为test2。

5.6查看test1和test2的文件详细信息,记录并说明其异同。 5.7统计test1文件内容的行数、字数。 5.8显示test1的内容。

5.9建立test1的链接文件test3。 5.10复制test1到上一级目录。

5.11在用户目录下删除test1,删除testdir1。 6.进程操作

6.1显示当前系统中所有进程信息。 6.2结束一个进程。 四、实验思考题

1.如何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完整路径。 2.举例说明Linux命令的常用格式。 3.举例说明如何使用Linux命令帮助。

实验三 vim编辑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vi编辑器的进入与退出方法。 2.了解文本编辑器的三种模式。

3.熟练掌握使用vi编辑器进行编辑、选择及操作文本文件的命令。 二、实验内容 1.进入和退出vi。

2.利用文件拷贝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3.在该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

4.对该文件内容执行删除、修改、替换等操作。 三、实验步骤

1.在当前用户默认工作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test02”的目录。 2.将文件“/etc/rsyslog.conf”复制到“test”目录下。 3.使用vi 打开“test ”目录下的rsyslog.conf。

4.指出设定umask(类似于“umask 0022”)的所在行号。 5.将光标移到该行,并复制该行内容。 6.将该行内容内容粘贴至最后一行。 7.撤销第6步的动作。

8.光标移到“$ FileOwner syslog”,删除该行。 9.存盘但不退出。

10.将光标移到首行,插入模式下输入“Hello,this is vi world!”。 11.向下查找字符串“syslog”。 12.再向上查找字符串“TCP”。 13.强制退出vi,不存盘。 四、实验思考题

1.举例说明实验中使用的命令处于何种模式下?

2.说明在vi中如何实现字符串的查找,并实现查找结果的自动换行。 3.说明在vi中如何实现行号的显示与关闭。

实验四 基本网络配置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IPv4地址的配置方法。 2.熟悉TCP/IP网络配置文件常见配置。 3.熟悉常用网络命令。 二、实验内容 1.配置IPv4地址。

2.修改TCP/IP网络配置文件。 3. TCP/IP网络测试。 三、实验步骤

1. TCP/IP网络配置的三种方式 1.1使用图形化界面

1.1.1在顶部面板右侧点击网络管理器→编辑连接→有线,选择“添加”。 1.1.2选择“IPv4”,取消DHCP,选择“手动”。

1.1.3配置IP地址192.168.202.xx,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202.1。

1.2使用命令行界面

1.2.1设置网卡eth0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

$ sudo ifconfig eth0 192.168.203.xx netmask 255.255.255.0 1.2.2设置网关

$ 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203.254

1.2.3设置DNS 修改/etc/resolv.conf,在其末尾添加如下两行。

nameserver 192.168.203.5 nameserver 219.146.0.130

:配置主DNS服务器 :配置辅DNS服务器

1.3手工编辑网络配置文件

1.2.1设置网络配置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s $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一般情况下会看到如下两行,为本地回路设置。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本地回路

1.2.2配置动态IP地址时,在其后添加如下内容。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动态IP地址

1.2.3配置静态IP地址时,在其后添加如下内容。eth0就是计算机的网卡,如果计算机有多块网卡,则还会有eth1,eth2……,均采用类似方法设置。

auto eth0 ;网卡 iface eth0 inet static ;静态IP地址 address 192.168.204.xxx ;ip地址 netmask 255.255.255. 0 ;子网掩码 gateway 192.168.204.1 ;网关

1.2.4设置DNS 修改/etc/resolv.conf,在其末尾添加如下两行。

nameserver 192.168.204.5 nameserver 219.146.0.130

:配置主DNS服务器 :配置辅DNS服务器

2.禁用以太网卡 $ sudo ifconfig eth0 down 3.启用以太网卡并重新读取配置 $ sudo ifconfig eth0 up

4.检查eth0网卡的IP地址配置 $ sudo ifconfig 5.重启网络服务。

$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五、实验思考题

1.举例说明ifconfig命令的功能。

2.如何实现主操作系统与虚拟机软件中的客户操作系统之间的IP地址访问。

实验五 Apache Web服务器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pache服务器配置过程。 2.熟悉httpd服务配置文件。 3.熟悉挂载与卸载内部命令。 二、实验内容 1.设置网络环境。

2.设置httpd服务配置文件。 3. httpd服务测试。 三、实验步骤

1.配置TCP/IP网络环境

1.1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192.168.202.5/255.255.255.0,网关为192.168.202.1。

1.2网络服务重启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 Apache服务器基本配置 2.1察看httpd软件包是否安装

#rpm -q httpd

2.2启动httpd服务

#service httpd start

2.3设置httpd服务为自动启动

#chkconfig httpd on

2.4编辑Apache主配置文件/etc/httpd/conf/httpd.conf,说明如下。

ServerRoot \ KeepAlive On

:这是Apache的工作目录,不需修改

:修改为On,使得一次TCP连接可以传输多个文件

Listen 192.168.202.5:8080 :修改HTTP服务监听IP地址和端口号 Include conf.d/*.conf

:/etc/httpd/conf.d/*.conf都是Apache的附加配置文件,不需修改

ServerAdmin root@localhost :管理员邮箱,可修改为自己的邮箱 ServerName www.example.com:80

:设置服务器名称,如果没有配置DNS解析,可:置为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把这一行修改为 :ServerName 192.168.202.5:80 :这是网站文档主目录,建议保留 :设置主目录的属性

:允许目录浏览,允许用符号链接建立虚拟目录。 :最好不允许目录浏览权限,即修改为 :Options FollowSymLinks :不允许“.htaccess”文件,不需修改

:访问策略:如果没有明确允许,就拒绝访问 :允许所有的访问,这两行都不需修改

DocumentRoot \

Options Indexe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index.html.var AddDefaultCharset UTF-8

:设置默认文档,可不修改

:默认字符集,对于简体中文网页,需要修改为

:AddDefaultCharset GB2312

2.5设置主页文件内容

#vi /var/www/html/index.html

:添加主页文件,随意输入内容

2.6重启Apache服务器

#service httpd restart

3.测试httpd服务

3.1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利用浏览器访问http://192.168.202.5:8080/,测试能否显示主页文件index.html。

3.2重新编辑主配置文件,修改监听端口。

Listen 192.168.202.5:80

3.3重启Apache服务器

#service httpd restart

3.4访问http://192.168.202.5:80/,测试能否显示主页文件index.html。

4.Apache虚拟目录配置

虚拟目录,就是把某个目录映射为主目录下的一个逻辑目录。 要求:创建虚拟目录/down,实际的目录位置在/var/www/vd。 4.1创建相关目录与文件

#mkdir /var/www/vd #vi /var/www/vd/index.html #mkdir /var/www/vd/conf.vd #vi /var/www/vd/conf.vd/vd.conf

:编辑虚拟目录默认文档,随意输入内容

:编辑虚拟目录默认配置文档,添加内容如下 :Alias /down \

4.2编辑Apache主配置文件,添加内容如下。

Include conf.vd/*.conf

4.3重启Apache服务器

#service httpd restart

4.4访问http://192.168.202.5/down,测试能否显示主页文件index.html。 四、实验思考题

1.说明Web访问中使用虚拟目录的优点。 2.举例说明一般Internet服务的端口号。

实验六 Linux系统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操作环境。 2.掌握 Linux一般命令格式。

3.熟悉命令行操作方式进行用户和用户组管理。 4.掌握Linux下进程管理的基本命令。 二、实验内容

1.建立新用户账号权限测试。

2.为新用户建立账号和工作组,并进行相应配置。 3.以该用户身份登录,修改密码。 4.删除该用户。

5.查看系统进程,并终止指定进程。 三、实验步骤

1.创建用户(以hnist为例) 1.1创建一个新用户hnist。

1.2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内容,并记录。 1.3查看/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内容,并记录。 1.4给用户hnist设置密码。

1.5查看/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内容,记录并说明变化。 1.6使用hnist用户登录系统,测试能否登录成功。 2.创建用户(以user为例) 2.1使用1的步骤创建新用户user。

2.2更改hnist所属群组为root,更改user所属附加群组为root(参考命令useradd -g/-G)。

2.3查看/etc/passwd文件,记录hnist用户和user用户的属组情况。 2.4更改用户hnist的帐户名为user。

2.5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内容,记录并说明变化。

2.6删除用户user。 3.组的管理(以stuff为例) 3.1创建一个新组,组名为stuff。

3.2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内容,并记录。

3.3创建一个新帐户test,并将其起始组和附属组都设为stuff。 3.4查看/etc/group文件中的最后一行内容,记录并说明变化。 3.5设置stuff组密码。 3.6在stuff组中删除用户test。

3.7查看/etc/group文件中的最后一行,记录并说明变化。 3.8删除组stuff。 4.进程管理 4.1创建进程

4.2使用ps查看系统中进程的状态 4.3使用kill终止进程 四、实验思考题

1.说明所属群组与所属附加群组的区别。

2.如普通用户遗失密码后要求恢复用户权限,说明root用户可能采取的方式。 3.如何指定不同用户的默认工作目录。

实验七 shell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hell 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2.掌握shell环境变量、管道、输入输出重定向的使用方法。 3.掌握shell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4.熟悉shell脚本的基本结构。 5.掌握shell脚本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使用shell变量、位置参数和环境变量。 2.建立shell脚本并执行。

3.使用shell一般控制结构编写脚本。 4.调试shell脚本。 三、实验步骤

1.了解shell变量、位置参数和环境变量 1.1输入以下命令,记录输出结果并分析。

$ dir=/root $ echo $dir $ echo dir

1.2输入以下命令,记录输出结果并分析。

$ read a b c $ www hnist cn $ echo \

2.建立简单Shell脚本文件

2.1新建Shell脚本文件test_shell_0,编辑内容如下。

cd /var/log

cat /dev/null > messages cat /dev/null > wtmp echo \

2.2采用多种方式运行test_shell_0脚本,记录输出结果并分析功能。 3.简单shell脚本文件改良

3.1新建shell脚本test_shell_1,编辑内容如下。

#!/bin/bash LOG_DIR=/var/log cd $LOG_DIR

cat /dev/null > messages cat /dev/null > wtmp echo \ exit

3.2运行test_shell_1脚本,与test_shell_0对比,说明各行的作用。 4.简单shell脚本文件优化

4.1新建shell脚本test_shell_2,编辑内容如下。

#!/bin/bash LOG_DIR=/var/log ROOT_UID=0 LINES=50 E_XCD=66 E_NOTROOT=67

if [ \ then

echo \ exit $E_NOTROOT fi if [ -n \ then lines=$1 else

lines=$LINES # 如果不在命令行中指定,使用默认 fi

#测试是否有命令行参数(非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a6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