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2框青春有格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4-06-23 12: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春有格

一、基础训练 知识点1、行己有耻

1.“行已有耻”是一句古话,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对此,我们应该 ( )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不做 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英国哲学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可见,羞耻心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在以下几位同学的行为表现中,有羞耻心的是 ( )

A.小明弄坏了同桌的铅笔盒,因害怕被骂而不敢说出实情 B.小玲在书法大赛中发挥失常而失利,她认为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的期望,感到十分内疚

C.身为英语课代表的小刚,在这次的英语测验中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认为老师不给自己颜面,心里很不服气

D.小亮的家境贫困,但为不损颜面,要求父母给自己买名牌衣服

3.《西安日报》有文章指出:“修身”从“知耻”开始。知耻,意味着 ( )

①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 ②能够通过自我反省来自我否

1

定和纠正 ③能够纠正自己、完善自己④能够不做错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知识点2、止于至善

4.下面漫画《睁眼瞎》告诉我们 ( )

A.部分人视力不好,没看到有人需要座位 B.乘车人人都有票,没必要为别人让座 C.凡事都有个顺序,不让座儿也是正常的 D.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5.有位哲人说:“天使和魔鬼只在一步之遥,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下列做法你认为是“善”的一面的是 ( )

A.同学要抄袭你的试卷——立即给他 B.看到水龙头滴水——报告老师 C.发现有人抢劫一一及时报警 D.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自认倒霉 二、能力提升 知识点1、行己有耻

1.孟子说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告诫我们 ( )

①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耻辱感会让我们丧失自信心和自尊

2

②做人应“行己有耻”,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③知耻就会失去自尊,“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④不知耻是可耻的,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针对漫画《素质?素质!》中时髦女士的言行,我们应这样告诉她 ( )

①“行己有耻”,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②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④要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2、止于至善

3.下列行为不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 ) A.老李为人热情,经常主动帮助邻里乡亲解决各种困难 B.小张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完不成作业,小王就主动将作业借给他抄

C.某市出租车司机自发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孤寡老

3

人、残疾人

D.某地发生7.8级地震,人们纷纷为该地捐款救灾 4.“止于至善”是一种“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的纯洁;“止于至善”是一种“七尺之躯搏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的奉献。“止于至善”者白日为善,夜来省己,心如明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止于至善”的理解。

(2)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的追求。怎么才能做一个至善之人?

三、经典考题

1.(海南琼海期末改编)万泉河畔上的“竹竿老头”魏文贤,十多年来义务坚守万泉河大坝,用竹竿救了上百名溺水者,他的生命之花灿烂绽放:魏爷爷的生命之花灿烂绽放是因为 ( )

A.他有“至善”的追求和行为 B.他是一位七旬老人 C.他的生命更加宝贵 D.他是一位名人

2.(河南洛阳孟津期末)(多选)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护送小学生或盲人过马路,主动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自愿给急

4

救病人献血??这些都是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闪烁着“至善”的光辉,体现着人生的价值。这告诉我们 ( )

A.为他人开一朵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一旦有困难,必须马上寻求他人的帮助 C.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我们的人生会更精彩 D.生活中的小事最能体现人生价值

3.(湖南常德中考改编)莲花中学各年级每年都组织一些师生参加。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告诉我们 ( )

A.学雷锋活动只适合在学校举行

B.融入公共生活,参加公益活动是“止于至善”的实践活动 C.只有莲花中学每年举行了学雷锋的社会实践活动 D.莲花中学的师生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最高

4.(江苏苏州中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A”,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写“B”。

中国古语“人无耻,无以立”,这告诫我们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 ( )

5.(湖南长沙中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与“F”。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 )

6.(山东济宁中考)品读人生经典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在设计桥梁的时候,由于计算不精确,致使完工后的桥梁倒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这所学校蒙受了巨大的

5

耻辱。校方为了让学生汲取教训,花重金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铁,做成了一个个戒指,名为“耻辱戒指”。每位学生毕业时都会得到这样一枚戒指,戴在手上。

长期以来,这枚“耻辱戒指”始终戴在所有加拿大工学院毕业生的手上,“耻辱戒指”成为他们工作严谨认真的不懈动力。他们谨记“耻辱戒指”的教训,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为学校争得了无数荣誉,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一枚小小的“耻辱戒指”给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们带来了什么?结合材料,分析他们为什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8分)

7.下面是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阳阳的日记,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老师,你准备如何解答阳阳的疑问?

(2)“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善举”?试举两例。

6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故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羞耻心的知识。A项是小明不诚实的表现;C项是小刚虚荣和不谦虚的表现;D项是小亮虚荣心强的表现,均与题干要求不符。答案为B。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耻的理解和认识。知耻的人能够在自己犯了错误之后,反省自己,纠正自己。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答案为D。

4.D

解析:漫画中不让座儿的年轻人缺乏善良和助人的良好美德,是会受到道德谴责的,A、B、C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

5.C

解析:A中做法助长了抄袭之风,是弄虚作假的表现;B中应当立即关紧水龙头,身体力行,而不是报告老师;D中自认倒霉的做法是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淡薄的表现,均与正义、善良的行为不符。只有C中做法是正义的行为,符合“善”的标准。

二、能力提升

7

1.C

解析:正确理解孟子名言的寓意是解题的关键。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①③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故选C。

2.D

解析:漫画中的时髦女士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是不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漫画中时髦女士的话是不知廉耻,不懂荣辱的表现,没有做到“行已有耻”,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3.B

解析:“止于至善”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A、C、D是“止于至善”的表现;B不能体现“止于至善”。故选B。

4.(1)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止于至善”的理解和践行。第(1)问。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出“止于至善”的内涵。第(2)问。

8

学生结合教材知识从从小事做起、自我省察、见贤思齐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三、经典考题 1.A

解析:“竹竿老头”魏文贤的行为是使自己的生命达到完美的境界的表现,是追求“至善”的表现,故选A。

2.AC

解析:生活中的小事也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也可以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A、C是对材料的正确认识。B是自私的表现,也不利于培养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D说法错误,小事能体现人生价值,但不是“最能体现”,人生价值与事情大小没有关系。故选A、C。

3.B

解析:B是对莲花中学组织“学雷锋”活动的正确认识;A、C、D是错误认识。故选B。

4.B

解析:正确理解这句古语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这句古语的意思是做人不可以没有耻辱感。

5.T

解析:唯有知耻,才能有自尊。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6.(1)自尊(行己有耻)。

(2)①他们谨记“耻辱戒指”的教训,知廉耻,懂荣辱;②

9

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积极向上;③他们能够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解析:第一小问,题干中加拿大工学院为了让学生吸取教训,给每个毕业生发“耻辱戒指”,让他们谨记教训,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从而取得非凡成就,赢得社会的尊重,给他们带来自尊。第二小问,考查的是他们赢得社会的赞誉和尊重的原因,结合材料,“耻辱戒指”成为他们工作严谨认真的不懈动力,他们谨记“耻辱戒指”的教训,说明他们能够吸取教训,做到知荣辱,自尊自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说明他们工作认真,积极向上,用行动证明自己。他们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也能够为学校争光,同时能够得到社会的称赞。学生综合上述结论作答即可。

7.(1)①“止于至善”的内涵: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②“止于至善”要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榜样学习,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等等。

(2)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向居民宣传防火、环保等知识;为灾区捐款捐物;参加志愿者活动;扶老人、盲人过马路;给老人、妇女让座;帮助生活、学习困难的同学;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相关知识。“日行一善”,多做“善事”,把自己的思想和品行端正就是“止于至善”的实践过程。第(1)问,学生从“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两个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学生写出自己所做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活动

10

或行为即可。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a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