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3-05-06 18: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

教学标准

湖北省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研究课题组

二O一三年十二月二日

目录

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 (1)

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11)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11)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18)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21)

《小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26)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 (34)

《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标准 (40)

《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46)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53)

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会计

专业代码:12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会计服务机构,培养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及相关财经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必要够用的文化基础知识、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洁、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等会计职业道德精神;

3.具有适应会计职业生涯发展、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能及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5.具有正确的就业意识、良好的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6.具有现代公民基本的科学素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态度;

7.具有操作现代办公软件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熟悉与会计职业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方法、核算程序;

4.掌握点钞、汉字录入、小键盘输入、会计数码字书写等会计基本技能;

5.能够从事小微企业出纳工作;

6.能够从事小微企业会计业务核算工作;

7.能够从事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8.能够运用Excel从事小微企业统计信息整理和应用工作;

9.能够从事财经文员等相关财经服务工作。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投资与理财等专业

本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投资与理财等专业

八、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用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育,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开设心理健康、公共礼仪、普通话、书法、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网络安全与文明、科技与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实践课和选修课。专业核心课主要有会计基础

出纳实务、小企业会计实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税费计算与缴纳、初级会计电算化等六门课程;专业拓展课主要有收银实务、财经应用文、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财经文员实务等四门课程,主要用于满足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财经服务相关工作的就业需要,各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学生就业需要灵活设置相关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主要有会计基本技能、会计综合实训和顶岗学习三门课程,包括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其中会计基本技能课应贯穿1-4学期,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应涵盖手工会计综合实训和初级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的内容。

(一)基本要求

1.教学时间安排针对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含复习考试和集中实训),假期16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顶岗学习一般按每周30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60学时。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学时。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3.公共基础课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第3学年参加技能高考,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学校,可根据需要对学时比例作适当调整。

专业技能课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其中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专业实践课包括会计基本技能、会计综合实训、顶岗学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学习时间。

(二)教学安排建议

会计专业教学安排表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遵照学生认知规律,依托教学资源平台,

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仿真训练”的基本教学策略,并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

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按照岗位(群)的任职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突出“做中学、

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通过会计基本技能训练、会计手工综合实训、会计电

算化综合实训等环节的实施,培养会计职业核心能力。提倡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

(二)教学管理

1.各学校依据本标准,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同时可根据本地区会计专业学生就

业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拓展课或选修课。学时数可视学生程度、师资队伍状况、

社会需要及本校实习实训设备情况酌量增减。

2.顶岗实习原则上应累计达到一年,包括短期见习、基于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的综

合实训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实施企业顶岗实习,应有校企联合制订的实习计划和明

确的评价要求,学校要加强实习学生的日常跟踪管理,为学生办理企业顶岗实习期间

的意外伤害保险。

3.教师实施课程教学,要由学校组织教师设计相关教学方案,明确课程实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与组织方式、资源保障要求与质量评价要求。

十三、教学评价

1.将诚信守纪放在首位,构建学生、老师、家长、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多

元主体德育评价体系。

2.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规范纳入课程成绩评价范围,

形成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

3.以职业资格鉴定为基础,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资格

证书替代一定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

4.以行业、企业评价标准为依据,形成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环

节的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和细化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

十四、实训实习环境

外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服务机构等建立若干专业认知实习基地;根据学生营销、收银岗位就业需要,依托校外商贸服务企业,建立若干营销、收银实训基地。

十五、专业师资

开办本专业应具有一定数量的合格专业教师,其中专任教师不少于 4 人;双师素质教师不少于 40%;专任教师与学生数的比例应控制在 1:25~1:35;来自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所占比例应大于 10%;专业带头人应具有本科级及以上学历、高级

职称、双师素质。

学校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拥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按照人社部门和会计主管部门要求,完成教师和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继续教育项目,参加年均不少于1个月的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具备现代职教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能够在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

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

适用专业:会计

适用阶段:中职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会计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通识能力,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石,涵盖了会计工作各岗位及全过程最基本的核算技能,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只有经过规范的《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才能胜任不同会计岗位(群)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也是学习《小企业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会计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会计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范围,选取和序化教学内容,构建以通盘账务处理能力为重点的课程内容;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组织教学,并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课业综合考核,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细致、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一)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包括:

1.能够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2. 能够判断各项会计要素及其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变化;

3. 正确应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企业常见的经济业务;

4. 能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

5. 能根据企业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和登记各种会计账簿;

6.正确进行会计对账与结账;

7.会设计财产清查的各种表单及财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8.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会基础中“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建账与登账、对账与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整理和归档会计资料”等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

2.认识和理解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

(三)素质目标

1.具备基本的会计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保守和秘密、勤奋敬业、谨慎细致、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的职业态度;

3.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本课程按照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分析的“会计核算能力——会计核算基础能力”学习范围的要求,同时考虑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证中《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和《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会计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设置会计入门知识、会计要素、账户和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档案9个学习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设计学习(工作)任务,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地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技能。

课程教学项目划分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一)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应依据本课程标准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及《小企业会计准则》

的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文字表述力求通俗易懂,展现形式图文并茂。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

根据本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实行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

或实际业务案例为载体,边学边做,学做交替,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每一个

教学项目都是对知识的学习、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和态度的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在

讲授业务处理规范的同时进行实务操作训练,使通用账务处理能力中所需要的专业能

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贯穿于该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之中。

2.教学方法

根据《会计基础》课程内容和中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模拟企业案例、理论讲授、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突出示范操作,仿真教学环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进实训软件,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三)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具体方法和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如下:

过程性考核及方式说明

本课程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提问等)、学习质量(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岗位实训等)和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等,主要考核学生在课程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考核标准和成绩分配见表一、表二。

期末考核采用卷面理论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会计核算基础能力的掌握情况。具体考核标准和知识点见表三。

本课程成绩形成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具体分配比例见表四。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与该课程配套的相关

资源,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了解和掌握将来所从事的会计工作,直至熟悉会计工作

的全过程。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组织我省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共同编写与《会计

基础》教材相配套的习题与技能训练、综合实训等资料,用以辅助教学;配以直观形

象的幻灯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

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教师通过会计教学软件、电子课堂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充分利用会计模拟实训

室的设施进行教学。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并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资

源库、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核算基本技术》

的课程资源(爱课程网址:16b8a1a3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7/jpk/searchCoursesbyMulti.action)组

织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

通盘账务处理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有一个真实或仿真的操作环境是本课程

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在不断开发和完善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校外

实训基地的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理解业务处理,熟悉真实的业务流程。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会计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数量,在教学过程

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本课程标准由“湖北省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研究课题组”编制。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会计基本技能

适用专业:会计

适用阶段:中职

一、前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数字录入、账表算及小键盘运用和点钞三项技能内容。本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所必需的数字录入、账表算及小键盘运用、点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具备该项技能的中、高级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学生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为《会计基础》、《小企业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实训奠定技能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会计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出纳、收银、银行柜面业务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构建了数字书写、账表算及小键盘运用、点钞三个模块的课程内容,突出对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着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出纳、收银、银行柜面业务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养成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和文明服务的良好职业道德,并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能力目标

1.能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

2.能完成加减运算并达到合格标准;

3.能完成各币种的心算求和并达到合格标准;

4.能完成活页式传票汇总并达合格标准;

5.能辨别第五版人民币的真伪;

6.能完成单指单张点钞并达到合格标准;

7.能完成多指多张点钞并达到合格标准。

(二)知识目标

1.掌握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的书写要求;

2.掌握加减运算方法;

3.掌握各币种的心算方法;

4.掌握活页式传票汇总的运算方法;

5.掌握第五版人民币鉴别方法;

6.掌握单指单张点钞方法;

7.掌握多指多张点钞方法。

(三)素质目标

1.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遵守准则、提高技能、文明服务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的诚实做人,光明磊落的职业精神;

3.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挑战、永不盲败、永远向上的精神;

4.培养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素养,并能友好地与他人相处。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本课程按照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分析的“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学习范围的要求,同时考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按照出纳、收银、银行柜面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应当具

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选取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完成出纳、收银、银行柜面岗位工作任务结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以及行业的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设置数字书写、账表算及小键盘运用、点钞能力3个学习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设计学习任务。

由于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技能,因此在 1—4 学期均需安排一定的训练学时,可

通过“天天练”或“每天半小时”组织安排。

(一)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结合企业行业标准,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模式

根据本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实行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给出训练任务和训练目标,让学生边学边练,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2.教学方法

根据《会计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讲练结合,操作演示、分组对抗竞赛、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环境,发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作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真实性。

(三)考核与评价

主要遵循以核心能力考核为重点,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指导思想。平时以单元实训操作为考核依据,期末以综合实训操作为最终成绩的主要参考依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要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与本课程配套的训练题册及有关资料,开发与本课程有关的Flash动画及视频演示。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数量,在教学过

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本课程标准由“湖北省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研究课题组”编制。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出纳实务

适用专业:会计

适用阶段:中职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从事出纳岗位必备的现金业务、银行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前导课程《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技能》等课程为该课程学习打下了专业基础。同时,本课程又为后续课程《小企业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会计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出纳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以真实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银行业务为背景,以出纳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内容。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仿真教学、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现场观摩等多种教学方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出纳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掌握从事出纳工作所需要的现金业务、银行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能熟练办理现金、银行结算业务。养成严谨、认真、细致、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

(一)能力目标

1.能分析解决出纳工作组织和出纳人员素质方面的实际问题;

2.能识别与整点现金,挑拣残币,使用多功能防伪点钞机;

3.能开具、识别和审核收款原始单据,办理现金收款业务;

4.能填制现金缴款单,将多余现金送存银行;

5.能整理现金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定期进行现金盘点;

6.能办理银行存款结算账户的开立和撤销;

7.能按规定到银行办理手续,领购支票等支付结算凭证,登记备查账;

8.能办理银行收、付款业务的转账结算;

9.能登记注册网上银行,办理网上银行结算业务;

10.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与银行核对账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1.保管库存现金、各种有价证券及有关印章、重要空白单证;

12.整理、装订保管出纳归档资料。

(二)知识目标

1.熟悉出纳岗位工作制度和出纳人员职业素质;

2. .掌握整点现金,挑拣残币,使用多功能防伪点钞机的方法;

3. 掌握开具、识别和审核收款原始单据,办理现金收款业务的方法;

4. 掌握填制现金缴款单,将多余现金送存银行的方法;

5. 掌握整理现金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定期进行现金盘点的方法;

6. 掌握办理银行存款结算账户的开立和撤销的方法;

7.掌握领购支票等支付结算凭证,登记备查账的方法;

8.掌握办理银行收、付款业务的转账结算的方法;

9.掌握登记注册网上银行,办理网上银行结算业务的方法;

10.掌握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与银行核对账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

方法;

11.掌握保管库存现金、各种有价证券及有关印章、重要空白单证的方法;

12.掌握整理、归档、装订和保管出纳资料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

1.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遵守准则、提高技能、保守

秘密和文明服务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的诚实做人,光明磊落,保密守信的职业精神;

3.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挑战、永不言败,永远向上的精神;

4.树立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学以致用、与时俱进的理念;

5.培养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素养,并能友好地与单位内部、外部的相关办理业务

的人员相处。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本课程按照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分析的“会计核算能力——出纳业务处理能力”学习范围的要求,以出纳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同时考虑中高职衔接需要和中职学生就业特点选取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出纳实务》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设置出纳工作组织、现金业务、银行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出纳岗位综合实训等5个学习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地掌握出纳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教学项目划分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应依据本课程标准和支付结算办法,以出纳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合理

安排教学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9h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