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24 17: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

C.对世界观的看法问题 D.物质决定意识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物质决定意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①人类智慧的结晶,伟大的认识工具 ②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 ③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对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彻底否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 ①树产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 掌握理论,能系统的给别人讲③ 有助于正确认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④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物质不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个物质定义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④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6.近代科学产生之后,科学幻想层出不穷。这种科学幻想是( ) A.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B.根据已知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进行的想象 C.人脑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 D.产生正确意识的源泉 7.下列属于意识的是

①生产力② 生产关系③ 邓小平理论 ④宪法 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⑥ 山川河流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③⑤⑥ 8.“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9.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句话说明( )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10.“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陆续发射成功,说明(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 D.人是可以创造规律的

11.下列说法蕴涵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 )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③ 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

度结合起来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序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

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13.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体现了( )

A.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C.矛盾普遍和特殊性的统一 D.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14.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化在中国的土壤上”,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B.从科学理论出发的表现 C.重视矛盾普遍性的表现 D.善于抓重点的体现 15.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

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 A.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16.如今“下岗”对人们来说已不再陌生,一切艰苦工作岗位却出现了职工队伍萎缩的现象,有些职工宁可下岗,也不愿坚守工作岗位。以下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是( )

A.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 B.艰苦的工作岗位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C.工作岗位的差别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 D.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矛盾的

17.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之间,都是( ) ①地位和作用不平衡的 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据此回答第18——19小题。 18.这句话( )

A.否认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B.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C.夸大了个人的主观努力

D.否认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19.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对周围事物的环境要“一分为二”的分析 B.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C.要正确对待机遇 D.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20.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在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李婷和孙甜甜以大比分胜西班牙选手,为中国夺得了首个网球大赛事的世界冠军。据此回答21——22小题。

21.李婷和孙甜甜拿下这块金牌,是她们刻苦训练,顽强抗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余丽桥教练的精心指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体现了( ) A.任何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 C.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D.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2.李婷和孙甜甜的配合默契、赢得金牌,说明了( ) A.整体由部分构成 B.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C.合理的结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惟一原因 2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然而一棵瓜秧,瓜长多大;一株豆秧结多少豆英,每个豆英中有几粒豆子,这些则是不确定的,这反映了事物发展中的( ) A.必然性和理性之分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原因和结果 D.内容和形式 24.“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

A.认识有感性和理性之分 B.经验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C.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25.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一大历史创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民尝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已被国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和第一个创造一样,它也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 )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生活实践,为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提供一物质前提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26.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哲学用度看,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 C.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7.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改革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好客观世界的工作。我们要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对人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③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一致的④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实践没有止境”反映了实践的特征的( )

A.物质性 B.能动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

29.三峡工程将按照人们的意志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这说明( ) A.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B.人的意识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D.人们的主观意志最终决定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30.156米蓄水完成后,三峡水库将具有防洪库容110亿方米,这一库容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百年一遇,人们期盼已久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初步形成,沿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理有安全保障。这说明( )

A.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服从规律

B.人们通过艰苦奋斗,可以使梦想转变为现实 C.人们可心改变规律 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计55分)

31.什么是世界观?(2分)什么是方法论?(2分)什么是辩证法?(2分)什么是形而上学?(2分)

32.下列说法包含什么哲学道理并作出简要分析?(8分)

(1)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好钢用在刀刃上

(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7)表出于蓝而胜于蓝

3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

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资料、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 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溺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4分)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6分)

34.大发明家爱迪生在每项发明过程中,总要经过多次尝试,经历几十次,

甚至上千次的失败。他发明蓄电池时,竟然失败过八千多次。面对别人的嘲笑,他从不气馁。请用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谈谈你对挫折教育的看法。(6分)

35.传说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人,是读书最多的人。据说,光他的藏书就达

七万册,他一册不拉、一字不差地读了个遍,有许多名言段落背的滚瓜烂熟,另外,他还不断购书读,到图书馆去读。总之,他博览她群书,见书就背,然而他一辈子却没写过一篇文章,更没有做过一次研究,甚至连一个见解都不说过。因此,他被人们嘲讽为“两脚书柜”。一了66岁那年,“两脚书柜”带着滿腹的知识离开了人世。请用哲学原理谈谈这个传说对我们有何启发?(11)

36.培根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知识起源于经验,要重视感性

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同时,他也主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指出二才的离异是人类认识的重大灾难。因此他强调既不要做只收集材料的蚂蚁,也不做只从自身吐丝结网的蜘蛛,而要做既采集又加工的蜜蜂。他认识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分析 、比较、实验等理性方法得来的。

(1)从认识的阶段看,培根所产的蚂蚁和蜘蛛的局限性是什么?((2)在认识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蜜蜂?(6分)

6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99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