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doc
更新时间:2024-07-03 10: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珠江流域综合规划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山西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
山 西 省 水 利 厅 二00七年十月
目 录
1流域概况 ········································································································· 1
1.1自然概况 ·························································································· 1 1.3经济社会概况················································································· 10 1.4历次规划实施情况 ········································································· 13 1.5现状存在问题················································································· 16 2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任务 ······································································ 20
2.1规划指导思想················································································· 20 2.2规划原则 ························································································ 21 2.3规划任务 ························································································ 22 2.4规划依据 ························································································ 23 3 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 24
3.1规划范围 ························································································ 24 3.2规划水平年 ···················································································· 25 4修编思路和技术路线 ·················································································· 26
4.1规划修编思路················································································· 26 4.2规划修编的技术路线 ····································································· 27 5 规划工作内容······························································································ 31
5.1基础工作 ························································································ 31 5.2总体规划 ························································································ 39 5.3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 40 5.4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保障体系 ················································· 43
5.5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 48 5.6流域综合管理体系 ········································································· 51 5.7重点枢纽工程及综合利用工程规划·············································· 57 5.8其它规划工作················································································· 57 5.9环境影响评价················································································· 59 5.10投资匡算及实施安排 ··································································· 60 5.11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5.12专项规划 ······················································································ 62 5.13专题研究 ······················································································ 62 6 组织形式与工作安排 ······································································· 62 7 工作进度及提交成果 ······································································· 64
1流域概况
1.1自然概况
1.1.1地理位置
山西省地处华北地区西部,黄土高原东翼,东依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两省相望,北跨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四周几乎都为山河所环绕。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4′~114°33′,北纬34°34′~40°43′。南北长约680km,东西宽约380km,总面积为15.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3%,其中海河流域面积为5.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7.8%,黄河流域9.7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2.2%。 1.1.2地形地貌
按地形起伏特点,可将山西省分为东部山地区、西部高原区和中部盆地区三大部分。
东部山地区以晋冀、晋豫交界的太行山为主干,由太行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中条山以及晋东南高原和广灵、灵丘、阳泉、寿阳、长治、晋城、阳城、垣曲等山间小盆地组成。区内五台山叶斗峰海拔3058m,是华北地区制高点,全省最低点位于东部山地区的西南部垣曲县黄河谷地,海拔245m。
西部高原区是以吕梁山脉为骨干的山地性高原,由芦芽山、云中山、吕梁山等山系和晋西黄土高原组成,最高峰关帝山海拔2830m。黄土高原按地貌分类,自北向南可分为黄土丘陵、黄土沟壑和残塬沟壑三个部分。
中部盆地区自东北、西南向纵贯全省,由大同、忻定、太原、临汾、
- 1 -
运城等一系列雁行式平行排列的地堑型断陷盆地组成,高程自北向南梯级下降,大同盆地1050m,太原盆地750m,至运城盆地降为400m。各盆地广泛分布着黄土和冲洪积物,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人口集中,是山西省经济繁荣地区。
各种地貌类型占全省面积比重,山地约占72.0%,高原占11.5%,各类盆地为16.5%。 1.1.3植被土壤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森林面积为551万亩,森林覆盖率仅2.4%,零星分布于高山深处。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超过10%。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中条、吕梁、太岳、太行、关帝、管涔、五台、黑茶八大山区的50余个县、市,因林区所在的地域和高程,组成多种森林类型,包括高寒地区生长的云杉,落叶松林,低山生长的油松林和阔叶林,以及暖温带的漆树、泡桐、杜仲林等。人工林除山地有少量栽植外,主要分布在风沙危害较严重的晋西北和桑干河、滹沱河流域,已形成相当规模的防护林网和护岸林带。
全省现有草地面积6760万亩,主要分布在雁北干草原区与晋西北灌丛草原区。
因土壤成因和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受复杂的地形、气候、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省内土壤种类繁多,存在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性。地带性土壤类型包括南部(恒山以南,吕梁山以东)的森林灌木草原褐土地带,北部(人马山、黑驼山,内长城,恒山以北)干草原栗钙土地带,以及吕梁山以西的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过渡的灰褐土地带。山地土壤类型,在恒山及其以北地区,主要是山地淡栗钙土,恒山以南,吕梁山北部,在
- 2 -
棕壤下有山地灰褐土,吕梁山南部,东部山地区的五台山及其以南诸山,土壤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性,海拨2000m以上的坡度平缓地区为亚高山草甸土,以下依次为棕壤、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 1.1.4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山西省地层发育较为完整,除缺失奥陶系上统至石炭系下统,以及白垩系中、下统以外,其余各系均有分布。各岩类出露面积,变质岩和岩浆岩2.58万km2,碳酸盐岩类3.1万km2,碎屑岩类5.57万km2,松散岩类4.35万km2。广泛分布的裸露和隐伏碳酸盐岩类地层,形成一系列自成体系的岩溶水补给和储水构造,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呈现复杂的转化关系并形成众多的岩溶大泉,泉水径流量约占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总量的1/4以上。受岩溶水补给的河流,基流量大且稳定,是山西省水资源的一大特点。
山西省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准地台上的隆起区,总的轮廓是一个大致呈南北向的穹窿地块,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昂起,统称山西陆台。进一步可划分为下列5个主要构造单元:①河东南北向挠褶带;②吕梁、恒山褶带;③滹沱、汾河陆槽;④晋东南台凹;⑤太行陆梁。滹沱、汾河陆槽中的几个断陷盆地,基底埋深相差悬殊,运城盆地4500m,忻定盆地1300m,长治盆地埋深最浅,仅300m左右。
山西省陆台位于阴山、秦岭两个东西向褶皱带及河东和石家庄至安阳两个南北向构造带之间,是一个比较活动的地块。地质时期多次构造运动生成的构造形迹,历经复合、改造和建造,形成现有的各类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包括纬向构造、经向构造、扭动构造、前震旦纪古构造和挽近地质构造等。
特定的地质构造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貌特征,控制了河流水系的发
- 3 -
育,使山西省河流呈辐射状向省境四周发散;同时,对决定降雨径流关系的水文下垫面、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动态特征,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
山西省水文地质条件,按含水岩类特性和地下水赋存条件,主要有三大类,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和变质岩、变质岩及碎屑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中部盆地区的五大断陷盆地,含水岩组以第四系各种河湖相松散沉积物和冲积洪积地层为主。该类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为主,约占补给总量的70%,其次是边山侧向补给和岩溶水排泄区的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因含水岩组埋深及其补给排泄条件而异。
山西省碳酸盐岩类主要分布在太行、吕梁,太岳诸山及晋西北地区。岩溶发育具有典型的北方地下隐伏岩溶裂隙发育的特点,岩溶化程度受气候影响,自晋西北向晋东南逐渐增强。对每个岩溶泉域,自上游补给区向下游排泄区,因径流增大,溶蚀加强,岩溶化程度随之提高。下古生代碳酸盐岩类是省内主要岩溶含水地层,娘子关、神头、晋祠等大泉均发育于奥陶系中统。除灰岩裸露区直接接受降水渗入补给外,灰岩区河流,特别在横切河道的构造破碎带上,地表水大量漏失,也是岩溶水一项重要的补给来源。
变质岩、碎屑岩类地层省内出露面积约8万km2,地下水赋存于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之中,含水层埋深较浅,作为山区基流以散泉形式排出,因径流过程短,调节能力差,泉水流量小而不稳。 1.1.5气候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大陆性季风区,因其东邻华北大平原,距海洋较远,
- 4 -
且有太行山屏障,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属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夏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盛行东南季风,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冬季在强盛的极地干冷气团控制下,雨雪稀少,干燥寒冷。同时由于南北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加之地形多变高差悬殊,因而南北气候特征迥异。省内光热资源丰富、水热组合较好,但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旱灾为发生频率最高、对农业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十年九旱、旱涝交错”是山西省气候的主要特点。
本省气候由地理环境所决定,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征下,兼具山地性气候的特征,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显著。全省平均气温自南向北变化于14~4℃之间。最低气温在北部高寒山区,低达-30~-40℃,南部运城地区的最高气温在40℃以上。各地气温最大日较差普遍超过20℃。
无霜期自南向北变化在210~120天之间,高寒山区不足100天。日均温不低于10℃积温在4600~2000℃之间。热量条件造成作物种类和一年内栽植次数在地区上的差异。
降水量自东南向北和西北递减,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介于400~600mm之间,局部高山地区在650mm以上。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是形成山西省降雨的主要水汽来源,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省内各地普遍在70%以上,7~8月尤为集中,所占比重高达40%,北部部分地区可达55%以上。雨季起讫时间和太平洋副高进退时间一致,省境中南部一般始于6月下旬,终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持续时间在100天以上,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始于7月上旬,在8月下旬~9月上旬结束,持续时间仅两个月;与盆地区相比,高山地区雨季相对较长。山西省处于半
- 5 -
湿润气候与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蒸发能力较强,降水量较小且不稳定,这些特点决定了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性。 1.1.6河流水系
山西省位于海河流域的上游和黄河流域的中游,除北部有汇水面积不大的少数支流自内蒙古自治区流入山西省外,河流均呈辐射状自省内向四周发散,汇入省外河流,总体上属于自产外流型。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制约,省内河流兼具山地型和夏雨型的双重特征。在河流形态和河道特征方面表现为:沟壑密度大,水系发育;河流坡陡流急,侵蚀切割严重。在径流和泥沙方面,其特点是,洪水暴涨暴落,含沙量大;年径流集中于汛期,枯水径流小而不稳。省内灰岩分布广泛,地质构造复杂,各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关系很不一致。河道切割到灰岩地层,特别是跨越构造破碎带的河段,枯水年区间径流量常出现负值,相反,有岩溶水补给的河流,在主要岩溶泉泉水出露点以下,基流骤然增大,又呈现出泉水补给型河流的明显特征。
全省共有集水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240多条。除自北向南流经山西省西部和西南部省境的黄河以外,集水面积在3000km2以上的较大河流有8条,其中黄河流域有5条,分别为三川河、昕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海河流域有3条,分别是桑干河、滹沱河、漳河。
(1)汾河。汾河发源于管涔山,穿越云中山和吕梁山之间的峡谷,至兰村以上为上游,中下游纵贯省境中部的太原、临汾两大盆地,在禹门口下游的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汾河干流全长694km,集水面积3982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4以上,是省内第一大河。支流分布于东西两侧山地,长度不大,多属山溪性河流;主要支流有岚河、潇河、昌源河、
- 6 -
文峪河、洪安涧河、双池河、浍河等。汾河干流在汾河水库至兰村、义棠至石滩区间跨越构造破碎带,河水大量漏失、补给灰岩地层,下游又以岩溶泉形式集中排泄,重新补给地表径流。流域内出露有兰村、晋祠、洪山、郭庄、广胜寺、龙子祠等岩溶大泉,形成中下游天然状态下比较稳定的枯季径流。
(2)沁河。沁河是黄河三门峡水库以下的三大支流之一,发源于沁源县霍山南麓二郎神沟,向南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在河南省境内汇入黄河。沁河干流在省内长约396km,流域面积9151km2,河道平均纵坡3.01‰,主要支流有沁水河、固县河等。沁河上游为林区,水量较为丰富,但因流经山区,河道下切较深,耕地高,河床低,径流利用率很低。
丹河是沁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高平市北部丹株岭的琉璃山,曲折向东南行至泽州县鲁村乡河底村附近折向南流,于泽州县南河西乡两谷坨附近出山西省界进入河南省,至河南省沁阳县北金村汇入沁河,因此,丹河在山西省境内与沁河是两个独立的水系。丹河在山西省境内全长144km,流域面积2931km2。
(3)涑水河。涑水河发源于绛县的横岭关,向西南流经绛县、闻喜县、夏县、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入伍姓湖后注入黄河,全长196km,流域面积为5565km2。涑水河流域是山西省棉花、小麦主要产地。
(4)三川河。三川河包括北川河、南川河、东川河,三河在离石市汇合后称为三川河。北川河是三川河的主流,发源于方山县东水的赤坚岭,向南流至离石城西南与东川河汇合。三川河河长168km,流域面积4161km2,河道纵坡4.14‰。该河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
- 7 -
量很高。
(5)昕水河。昕水河发源于蒲县摩天岭,昕水河全长134km,在大宁县注入黄河,流域面积4326km2,河道纵坡4.89‰。该河流经黄土残塬沟壑区,含沙量大。
(6)桑干河。桑干河是海河流域永定河的主要支流,其正源恢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北麓的庙儿沟,与源子河汇流后始称桑干河。干流流经忻州、朔州、大同3市7县,于阳高县尉家小堡入河北省境,山西省境内河长250km,省内流域面积15464km2。主要支流有恢河、源子河、黄水河、浑河、御河等。
(7)滹沱河。滹沱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干流发源于繁峙县东北的泰戏山,向西流经五台山北麓与西麓,流入忻定盆地。在忻州与原平的交界处受阻于金山折向东流,切穿太行山脉流入河北省归入海河支流子牙河,省境内全长319km,流域面积14284km2,河道纵坡2.17‰,较大支流有绵河、松溪河、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等。
(8)漳河。漳河属海河流域,在山西境内分清漳河、浊漳河两支。清漳河又分为东西两源,流至左权县上交漳东南汇合后称为清漳河,流至黎城县下清泉村而入河北省,河长146km,省境内流域面积3752km2;浊漳河有南、北、西三源,汇合后为浊漳河,流经黎城县,至平顺而入河北省,在山西省境内河长232km,流域面积11206km2,两支流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为漳河。
全省主要河流水系概况见表2-1。
- 8 -
山西省海河流域主要河流水系概况表
表2-1 河名 三级分区 汇入 出省 河流 一级 支流 二级 支流 册田水 恢 河 源子河 永定河山区 桑干河 黄水河 浑 河 御 河 洋河区 壶流河区 大清河区 大沙河 滹沱河 松溪河 绵河 滹沱河山区 桃 河 温 河 龙华河 龙华河 乌河 乌 河 清水河 牧马河 浊漳北支 漳卫山区 支 浊漳西支 清漳河 卫河区 卫河 浊漳河 河口 1693 80 后湾水库 刘家庄 1296 3800 浊漳河 浊漳南 浊漳河 河口 3522 104 漳泽水库 3146 浊漳河 河口 3685 116 关河水库 1747 大清河 省界 1213 256 113 118.3 3.06 阜平 南庄 泉口 地都 阳泉 会里 南坡 豆罗桥 天桥断 2210 11936 1627 2521 503 475 2304 751 11250 子牙河 南庄 11936 冶河 泉口 1627 南洋河 壶流河 唐河 十里河 桑干河 河口 桑干河 河口 桑干河 孤山 2359 1956 99.6 贾庄 孤山 观音堂 柴沟堡 南土岭 南水芦 989 2619 1185 2890 562 1284 永定河 库 南泉 17050 14653 250 781 2133 111 册田水库 17050 河流特征 控制 省内 河长 (km) 坡 (‰) 站名 平均纵集水面积(km2) 控制水文站 河流名 控制点 面积 面积 (km2) (km2) 桑干河 马邑 2619 419 94.1 御河 观音堂 1185 1133 洋河 省界 1303 2193 2220 桑干河 省界 大清河 省界 滹沱河 地都 绵河 绵河 河口 河口 2521 2507 1313 1184 475 1230 2405 1498 滹沱河 会里 滹沱河 省界 滹沱河 河口 滹沱河 河口 漳河 天桥断 11250 11206 232 漳河 刘家庄 3800 3752 146 卫河 省界 1624 - 9 -
山西省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水系概况表
表2-1 河名 三级分区 出省 河流 苍头河 偏关河 县川河 朱家川 偏关—吴堡区 岚漪河 蔚汾河 湫水河 三川河 吴堡—龙门区 昕水河 屈产河 汾河区 龙门—潼关区 涑水河 沁河区 丹河 沁河 丹河 岚 河 潇 河 昌源河 文峪河 洪安涧河 双池河 浍 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汾河 汾河 汾河 汾河 汾河 汾河 汾河 黄河 河口 河口 河口 河口 2159 1478 1989 4161 94.5 81.8 122 168 134 74.9 694 147 93 155 81.8 72.6 117 196 7.1 9.73 6.5 4.14 4.89 9.32 1.12 4.05 2.85 6.86 兴县 林家坪 后大成 大宁 裴沟 河津 上静游 芦家庄 盘陀 819 1873 4102 3992 1023 38728 1140 2367 533 1876 987 1301 5545 9245 3049 一级 支流 河流特征 汇入 控制 省内 二级 河流名 河长 平均纵坡 控制点 面积 面积 支流 (km) (‰) 22(km) (km) 红河 黄河 黄河 黄河 杀虎口 2103 2047 河口 河口 河口 2040 1610 2915 96 125 109 167.6 6.52 6.53 5.02 控制水文站 站名 偏关 旧县 桥头 集水面积2(km) 1896 1562 2854 红河区 河口 4326 河口 1220 河口 39471 河口 1146 河口 3894 盘陀 533 盘陀 3979 盘陀 1123 盘陀 1111 盘陀 2060 河口 5565 3.67 文峪河水库 10.4 10.7 2.99 1.47 3.01 6.15 东庄 浍河水库 张留庄 五龙口 山路平 黄河 五龙口 9245 9151 396 沁河 山路平 3049 2931 144 1.3经济社会概况
2005年全省总人口335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10.4万人,占总人口的42%,乡村人口1944.8万人,占总人口的58%。省内黄河流域总人口218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20.8万人;海河流域总人口116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9.6万人,全省平均人口密度为215人/km2。
到2005年底,全省辖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11个地级市,设119个县(市)、区(含市辖城
- 10 -
区),有635个乡、561个镇、26810个村民委员会、193个街道办事处、2332个居民委员会。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从品种到储量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省发现的矿种有120余种,其中可利用矿种96个,探明储量的矿种55个,探明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25种。煤、铝土、耐火黏土、铁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等的储量居全国首位,金红石、镁盐、芒销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钾长石储量位列第三,钛、铁、熔剂石灰石的储量居于第四,长石、石膏、钴、铜、锗、金的储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
山西省现有煤炭探明储量2658.4亿t,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3。近年来,山西省加大煤炭转化和深加工力度,制定了建设新型能源、新型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变输煤为主为输煤输电并重,向省外输电正在成为山西省能源输出的重要方式。2005年全省外送电量为359.36亿KW〃h。
山西省铁矿资源亦很丰富,已查明铁矿产地98处,分布在全省57个县市境内,累计探明可利用储量约33.5亿t,居全国第四位。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位于山西河津市的山西省铝厂是全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铝土矿和铜矿是山西省有色金属的重要资源。山西省是全国四大铝基地之一,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是山西省除煤炭之外的第二大支柱性资源。铝土矿分布于阳泉市、孝义市、河曲县、保德县、中阳县等40多个县市,层位稳定,矿石质量好,并伴有铁、煤、铁矿石、高黏土等。铜矿储量也很丰富,主要集中于中条山的垣曲、闻喜。其他的有色金属矿还有大同、繁峙的钼矿,代县、左权、黎城等地的钛矿,交城的铝锌矿,灵石、代县、繁峙、垣曲、夏县、绛县、平陆等地的金矿。
- 11 -
目前山西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为主要支柱的工业体系,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农业在山西省占有重要地位,从事农业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2005年全省耕地面积569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1%。耕地主要分布在盆地、河谷地带和黄土丘陵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作为主导产业的粮食种类较多,主要有: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莜麦、薯类、糜子、荞麦等,小杂粮生产是山西省农业的一大优势。运城和临汾两大盆地是山西省最大的冬小麦产区;晋东南则盛产玉米、谷子;太原盆地为山西省重要的小麦、蔬菜产区,忻定盆地为重要的玉米、高梁产区;莜麦、薯类和荞麦等集中在雁北地区。全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蚕桑、胡麻、甜菜,其中运城市和临汾市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集中种植棉花的主要产地。山西省果林分布较广,生产多种温带果品,如苹果、梨、葡萄、核桃、枣、柿子等。由于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灌溉在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工业生产突飞猛进。2005年全省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79.5亿元,人均GDP 12457元,居全国第16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2.4亿元、2353.1亿元、1564.0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为6.3:56.3:37.4,与1980年相比较,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了初步调整,第三产业有了迅速发展。2005年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1756.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97.7亿元。
2005年全省原煤产量5.54亿t,发电量1311.9亿kW·h,其中向省外供电369.3亿kW·h。
- 12 -
2005年山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全省农业总产值483.8亿元,粮食产量978万t,棉花产量10.3万t,油料作物产量21.3万t。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1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63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91元。
总体来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在全国各省市中居于中游偏下位臵,加快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得到提高仍是今后的中心工作。
1.4历次规划实施情况
1.4.1 历次规划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主要进行过两次比较全面系统的流域规划工作: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我省黄河流域主要依据水电部黄河规划委员会1954年编制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和1955年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制定了汾河流域开发治理规划。
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务院国发【1982】149号文“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制定长远规划工作安排的报告的通知”的精神,我省开展了主要河流的综合规划编制工作。这次规划内容比较全面系统,防洪方面重点放在对现有工程的除险、加固和配套改造上;供水方面提出了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张峰水库、引沁入汾工程、吴家庄水库、坪上水库、汾河二库等控制性枢纽工程;同时强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注重加强工程管理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先后完成的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主要有:
(1) 《汾河流域修订规划报告》及附件 1986年
- 13 -
(2) 《沁河流域修订规划报告》及附件 1986年 (3) 《桑干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4) 《滹沱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5) 《苍头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6) 《偏关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7) 《温桃河流域规划报告》及附件 (8) 《昕水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9) 《清漳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10) 《浊漳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11) 《涑水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12) 《吕梁地区湫水河流域治理开发规划报告》1986年 (13) 《县川河流域开发治理规划报告》1986年 (14) 《岚漪河蔚汾河流域规划报告》1986年 (15) 《朱家川流域开发治理规划报告》1986年
(16) 《吕梁地区屈产河及直接入黄河小支流流域开发治理规划》
1986年
(17) 《吕梁地区三川河流域治理开发规划报告》1986年 “98洪水”以后,在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指导下,根据防洪建设需要编制了《山西省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和《山西省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为满足流域水资源配臵和统一管理的需要编制了《山西省水资源评价》、《山西省分区水资源规划配臵》;为指导全省水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完成了《山西省水力资源复查》报告;针对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和修复生态的需要编制了《山西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恢复规划》、《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
- 14 -
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规划》、《汾河上游水土保持规划》、《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水资源保障规划》、《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专业规划和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成果在一定程度指导了近期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也是对流域规划体系的补充完善。 1.4.2 规划实施情况
在历次规划的指导下,经过多年治理,我省在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电开发、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防洪减灾
初步形成了由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体系。
全省已建成水库730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57座,总库容达44.99亿m3。修建堤防3650km,保护耕地409万亩,保护人口443万人。建成达标堤防490km,水闸214座。
(2)水资源开发利用
全省共建成大型灌区11处,万亩以上自流灌区107处,万亩以上机电灌站69处,小型水利设施14568处,配套机电井8.2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85万亩。
全省建成饮水工程设施40.4万处,累计解决了5.59万个自然村,1992万人,287万头大畜的饮水问题。发展各种节水灌溉面积112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9.4%。其中:喷滴灌面积243万亩,微灌面积11.5万亩,低压管灌面积620.5万亩,防渗渠道控制面积247万亩。
(3)水力发电
全省已建成水电站161处,装机容量达到15.09万kw,年发电量达3.45亿度。“十五”期间国家批复我省的6个农村水电电气化县7个骨干
- 15 -
电源工程项目,以及陵川 、泽州、五台三个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正在建设中。全省初步形成了连接沁水、阳城、泽州、陵川、壶关、平顺等六县水电供电骨干网。
(4)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全省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2万km2,治理度为45%。其中:基本农田1.48万km2,水保林2.95万km2,种草0.23万km2,封山育林0.27万km2。
(5)综合管理
大力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的步伐,全省11个市已有运城、大同、太原、朔州、长治5个市成立了水务局,119个县(市、区)中已经有44个成立了水务局,为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有了突破和进展,全省开展了取水市场整顿工作,在太原市设立了第一个地下水禁采区。经省政府批准,全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实行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完成了《山西省节约用水条例》,《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起草工作和《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修订准备工作。省政府批转出台了《山西省用水定额(试行)》,为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奠定了基础。积极推行水利政务公开,水利行风评议全面展开,向全社会公开作出了六项承诺,并聘请了19位水利行风建设监督员。
1.5现状存在问题
各类规划的实施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省当前仍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6 -
(1)供水严重不足且用水效率较低
我省是水资源贫乏的省份之一,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衰减。全省1956年~2000年系列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m3,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为381m3和和180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和1/9,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我省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2.6%,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总量不到全国的0.5%,是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配合条件极差的地区之一。根据中科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我省在全国区域水资源指数排序中居倒数第3名。
由于水资源贫乏和以山地、高原、丘陵、沟壑为主的地貌特征,我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差,具有投入大、工期长、难度高、效益低、运行费用高的不利特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的需求,2004年全省人均年供水量为190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居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末位,工业、农业和城乡生活供水全面短缺,供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同时,我省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也处于偏低水平。工业的主要支柱行业都是高耗水行业,乡镇、村办工业比重大,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导致单位产品耗水量高,用水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我省农田灌溉用水占到全省总用水量的64%,但是灌溉利用系数仅达0.46,一半以上的灌溉水量损失于渠系和田间的渗漏上。
(2)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长期以来,受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和采煤漏税、水质污染、工程老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严重。2005年初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普查结果显示,全省还有1092万农村人口没有达到
- 17 -
2.4规划依据
2.4.1现行的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2.4.2有关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
(1)《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 201-97 (2)《防洪标准》GB 50201-94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7)《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96 (8)《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0-96 (9)其它有关的规程规范 2.4.3 有关规划文件
(1)《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
- 23 -
(3)《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勘测设计任务书》及批复文件 (4)《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勘测设计任务书》及批复文件 (4)《山西省海河流域防洪规划》 (5)《山西省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6)《山西省水资源评价》 (7)《山西省分区水资源规划配臵》 (8)《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9)《山西省新水源工程建设规划》
(10)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能源规划等其它行业规划。
3 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3.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全省11个地级市,总面积156271万km2。
水资源配臵的重点区域是国家规划的晋北、晋中和晋东能源基地、万家寨引黄工程受水区,以及水事矛盾突出地区。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区域是山区重要水源地、盆地主要天然河流及重要湿地,以及地下水城市水源地和严重超采区。
防洪的重点区域是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浊漳河、桃河等大中型河流中下游地区;山区病险水库及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
根据本次规划拟开展的专业规划内容,各规划体系主要专业规划的重点范围及分区如下:
(1)城乡供水保障体系规划以水资源分区、地级行政区单元为主。
- 24 -
水资源宏观配臵规划以水资源分区四级区套县级行政区作为基本单元开展工作,以三级区套地级市提出配臵成果。
水量分配规划方案研究以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作为基本单元开展工作。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主要以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规划。
(2)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保障体系根据规划内容不同分别划分为不同的水功能区、水系(河流)、湿地、山区、平原等单元。
地表水保护规划以水功能区为单元,重点是城市水源地和流经城市的水污染严重的水功能区。
地下水保护规划以地下水功能区为单元,规划重点为平原区和具有重要供水及生态保护意义的山丘区浅层地下水。
生态修复规划以河流(河段)、湿地、河口及城市河湖为单元进行。 水土保持规划范围为全省,重点在山丘区。 (3)防洪减灾保障体系规划以水系单元为主。
防洪规划以河流为单元,重点为盆地平原区河道和县级以上城市。 治涝规划以改碱为重点。
岸线利用管理规划范围为各河流的中下游河道及河口。
3.2规划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2005年; 规划近期水平年:2020年; 规划远期水平年:2030年。
- 25 -
4修编思路和技术路线
4.1规划修编思路
本次规划修编要充分利用已有相关工作成果,全面总结我省各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经验,认真分析和评价现行流域综合规划实施情况,根据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突出解决流域水资源配臵、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防洪设施薄弱、水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
规划中要重点统筹好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各市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专业规划之间、水利规划与其它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主线,提出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协调性的流域综合规划。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妥善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本着以供定需的原则,合理配臵“三生”用水,合理配臵区域之间、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用水。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复核水功能区划,确定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入河污染物总量消减目标,完善水资源保护措施。充分利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地下水的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成果,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分区、目标、措施、方案。
(2)水生态环境修复
充分利用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结果,复核水生态环境恢复目标及生态需水量,结合水资源配臵规划中对生态用水的安排,规划水生态环境修复的总体布局,提出水质改善方案,进行生态用水配臵。
- 26 -
(3)妥善协调各规划之间的关系
协调各专业规划之间、水利规划与其它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专业规划之间主要是协调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生态修复规划中关于生态用水量的安排,进一步复核“三生”用水目标和水量配臵方案。
(4)完善综合规划体系
在协调复核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水生态修复与水资源保障规划等规划的基础上,补充水管理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岸线控制利用规划、洪水资源利用规划内容,完善综合规划体系。
4.2规划修编的技术路线
在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工作中,遵循以下技术路线:调查研究、总结评价、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统筹协调、综合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贯彻新时期治水理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 4.2.1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为理清综合规划修编的思路,应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调查研究中,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进行详细的现场查勘。对近年来工程情况有变化的工程点、生态情况变化较大的地区以及原规划中安排实施而现在仍未实施的工程点,都应进行现场查勘,深入了解情况。
与地方主管部门座谈。了解各地对流域规划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特别是结合各地“十一五”规划,了解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产业提出了哪些
- 27 -
2007年汛后开展重点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水质水量监测,一般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进行复核,确定现状入河污水及污染物排放总量。
没有进行常规地下水水质监测的地区,或划分为地下水功能区而没有水质监测资料的,2007年汛后进行地下水水质补充调查监测。
(5)水管理现状情况调查
1)总结近年来我省在跨市水量分配方案、取水许可、河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析所采取的管理机制和存在的问题。
2)补充本行政区内开展的取水许可、用水定额控制、经济调控、水务一体化、公众参与等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已划定的重要城市水源地保护区;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3)调查了解河口地区及沿河城镇附近的河道岸线利用现状、涉河工程及岸线利用项目的现状及建设、审批情况,调查岸线利用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
(6)规划成果
在近几年各市组织编制的各专业、专项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收集全省水利及其它行业编制的有关规划。包括各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全省地表水、地下水功能区规划、全省水源工程建设规划、防洪规划、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以及国家煤炭能源基地规划等。
(7)对基本资料进行整编,建立全省流域综合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根据新的资料编绘全省各流域图。 5.1.2水文及水资源成果复核
利用最近几年新的资料,对现行流域规划水文及水资源成果进行必要
- 33 -
的补充、复核。提出供本次规划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设计涝水成果、水资源成果。
(1)设计洪水复核
延长各河系主要控制站(水库)及各区间的洪水系列到2005年,进行设计洪水复核。将洪水频率计算成果与原规划采用成果进行比较,分析设计洪水成果与原规划采用成果的变化幅度。
(2)设计涝水复核
根据各市具体情况,有治涝要求的流域,延长各区间涝水系列到2005年,进行设计涝水复核。
(3)水资源量复核
①水文系列采用,本次综合规划直接采用1956~2000年系列水资源量成果。但要分析2001~2005年天然来水情况,分析该系列的代表性,提出在使用该系列时应注意的问题。
②分析气候变暖以及山区水土保持加强、农业节水、城市扩大等下垫面变化对地表径流量、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利用量的影响。
③水资源可利用量复核。按照海委和黄委最终确定的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全省各流域提出在满足分水方案及下游河流基本生态条件下的当地地表水可利用量,提出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地表水可利用量和重要控制节点控制下泄水量。复核地下水可开采量和可利用总量。
④现状水质评价。对2007年各水功能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
(4)泥沙分析
复核汾河水库、册田水库、文峪河水库、漳泽水库、关河水库、后湾
- 34 -
水库、汾河二库等综合利用水库的入库、出库沙量,分析水库淤积量,重点分析和复核泥沙淤积对工程防洪、兴利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影响。 5.1.3对现行综合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规划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本次规划修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1)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规划工程项目与实际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规划投资与实际完成投资的对比分析,各类预测和规划指标与2000年或2005年实际指标的对比分析。
(2)分析规划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规划实施以来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从水利的保障作用对GDP的贡献以及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影响。
(3)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对现行综合规划总体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4)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规划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是政策方面的、资金方面的、还是社会影响方面的。
(5)意见和建议:根据上述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本次规划修编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在本次修编中借鉴。 5.1.4近年编制和正在编制规划的收集和评价
收集近年完成的规划成果,归纳简要内容。分三类情况用于本次修编工作:
- 35 -
(1)由国家和省批准的流域和区域正式规划,主要有: 《山西省海河流域防洪规划》; 《山西省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山西省水功能区划》
《山西省特大干旱年应急水源规划》 各地级以上城市的总体规划。
以上规划成果作为本次修编的依据,原则上不改动。 (2)已完成(未批)或在编规划,主要有: 《山西省漳河上游水资源规划》; 《山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山西省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恢复规划》; 《山西省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山西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 《山西省大型水库规划》; 《山西省中型水库规划》; 《山西省黄河流域小型水库规划》; 《山西省海河流域小型水库规划》; 《山西省新水源工程建设规划》 《山西省分区水资源规划配臵》 《山西省地下水功能区划》
以上规划的关键成果原则上应在本次修编中采用,非关键成果可进行复核调整。
- 36 -
(3)各市、相关行业(环保、国土、建设、农业、林业等)有关规划,作为本次修编的重要参考,尽可能协调采纳。
以上规划成果评价内容:重点分析各规划之间涉及开发目标、资源利用、工程调度等方面是否存在不协调或矛盾的内容,尤其是在水资源配臵方面存在哪些矛盾。 5.1.5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支撑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从供水、生态、防洪、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不同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具体需求。从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结合流域内各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分析流域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及布局。
(1)供水保障需求分析。分析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等方面对水量、水质的要求。根据不同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对供水能力的具体需求。
(2)水生态环境需求分析。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分析流域内河道、湖泊、湿地对水量、水质的要求。根据不同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提出水生态环境用水量和入河污染物消减量的具体需求。
(3)防洪安全需求分析。结合现状情况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方面的要求。落实到不同地区、不同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4)流域综合管理能力需求分析。从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水利的基础支撑作用等方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综合管理能力方面的需求。
- 37 -
正在阅读:
山西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doc07-03
转笔机的自述作文350字07-14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论文03-29
电视栏目策划纲要06-12
开展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工作总结11-10
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作文800字02-05
中国铝塑包装膜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定位研究报告(2015-2020)08-25
Book5 Unit2单词短语过关卷05-16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范文精选05-12
桥下的小黄鸭作文600字06-2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山西省
- 修编
- 流域
- 大纲
- 规划
- 综合
- 工作
- doc
- 十三五重点项目-二乙酰阿昔洛韦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以智慧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对策研究
- 双轴自动换盘收线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
- 卧位与安全的护理习题
- 幂零矩阵性质及应用
- 隆林宏大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源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脱硫项目调试方案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质课教案
-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
- 2011年高考物理(大纲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 施工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制度
- Android应用中十大常见UX错误
- 中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考试历年真题
- 幼儿成长记录相册前言
- 建筑工程给排水的常见问题及其规避措施研究
- 鲁皖管线沉管安全施工方案
- 37.关于进一步规范采矿许可证有效期的通知
- 2014年MBA复试政治理论思考题及答案(完整)
- 苹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推广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