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死刑与德里达的死刑解构

更新时间:2024-05-08 04: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構死刑與德里達的死刑

解構

死刑是甚麼? 一般來說,法律學家可能會很嚴格地告訴你:死刑,是國家為了維護統治而對犯罪分子所採取的剝奪生命之刑罰。問題像似得到了一種不壞的回答,但思考的可能性恐怕也就終止在這種事實性的狹義陳述之上了。死刑究竟是甚麼?它是否僅僅是個法律或法學問題?它是否跟普通人的生活沒有關係?法國當代哲人德里達(JacquesDerrida)對死刑的解構性分析,大概能給這個問題的思考拓出一塊更廣大的空間。在他看來,思考死刑,首先是思考國家的政治神學基礎,是思考犯罪、刑罰概念的文化歷史演進及其後面的神學-哲學邏輯,是思考人的特性,也是思考人作為社會動物的權利構成。作為?人之特性?的死刑之疑難德里達2000年於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進行的死刑研究講座開篇提出的問題就是:?如果有人在黎明時分對你說:?您知道,死刑是人的特性。〝你會怎麼回答??長時間沉默後,他說,?我大概首先會嘗試很快地告訴他:?對,您說得對。至少這不是上帝的特性。〝?他的意思是說,死刑是人類的制度,不是神與動物的制度。而西方歷史中,尤其是在西方宗教與哲學話語中,關於這個制度的諸多討論中最有份量的論點多是與人之特性

1

的概念相聯繫的:?人的特性大概是能夠在犧牲中?冒生命之險〝、超越生命之上,能夠以其尊嚴使生外之物比生更有價值,能夠通過死亡而獲得比生更有價值的一種?生〝,那就是柏拉圖(Plato)的關注死亡(épimeleiatouthanatou),吩咐練習死亡的哲學;那就是康德(ImmanuelKant)所認為的與個人本身無法相比的那種自為並無需外求的尊嚴(Würde),它超越生存本身,因此,死刑在其權利中銘寫的是榮譽;那就是對黑格爾(Hegel)來說要經過自身生命風險的對意識獲得承認的爭取;那就是海德格爾(MartinHeidgger)的那個向死亡存在的此在(l'être-pourlamortduDasein),只有人才可以名副其實地死亡,而動物只能了結、斷氣等。因而,死刑大概就像死本身一樣,嚴格地說是?人的特性〝。我敢說死刑總是與那些深刻的?人文主義〝說詞抗辯,這恐怕會再次使那些不願聽到這種說法的人震驚。?1如果將之與晚明士人嗜死、樂死、求死重於求生的那種特殊氛圍聯繫起來講,死與人之特性的密不可分又多了一個文化與歷史的佐證2。當然,死,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死刑。?死刑這種法定而正當的判死,在它處理受刑人的權利、法律、人性及其尊嚴等可以不斷假設的問題上,不同於殺人或非法處死,也不同於謀殺。這裏,用康德及其他人的邏輯,當然康德更典型,進入死刑就是進入人類理性的尊嚴,就是進入區別於動物的人的尊嚴,這是一個高

2

於自然生命的法律議題。這就是為甚麼在此邏輯中,死刑標識著對人的特性、人的理性(即法律與邏各斯)的進入。所有這一切,包括死亡,見證的將是法的合理性而非自然獸性的那種野蠻,因此被判死刑者即便他被剝奪了生命或生存權,他也有權享有權利,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權褒有體面和享有葬禮。?3當德里達將這些支持死刑的強有力的人性論證展示給我們時,我們至少會對人性是甚麼發生疑問,至少會對人性歷史的理性建構不再那麼心安理得,至少會對我們現有的歷史文化遺產產生重新審視的欲望。儘管關於死亡與人性、人的理性與尊嚴的討論,在歐洲以外的文化中可能沒有以類似的哲學思辨方式進行,但死亡、死刑與人的榮辱的密切關係在多數有死刑的文化實踐中肯定多少都是作為制度性構成要素而呈現的。比如,中國上古時代很早就有極刑等級以別榮辱貴賤:?周禮.秋官.掌戮?記載:?凡殺其親者,焚之,殺王之親者,辜之(即殺後裂其屍),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唯王之同族與有爵者,殺之於甸師氏。?4雖然,這裏的刑罰榮辱觀是建立在社會等級差別之上而非一般人性及其尊嚴之上的,雖然其等級意識往往掩蓋了榮辱意識,但榮辱之義還是存在的。這裏的問題又涉及到每種文化關於人的敘述之別。在我看來,更具顛覆性的問題恐怕會是,從歷史上看,並不是所有的人類社會都有死刑制度,比如,歷史上蒙古〖阿勒坦汗法典〗與〖1640蒙古-衛拉特法典〗就幾

3

乎沒有死罪5,而只有?命債?的觀念及還債懲罰。因此,是否所有人類社會都有懲罰制度?有懲罰制度的社會都有刑罰?有刑罰的就一定有死刑?這顯然是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課題。也許如同有犧牲祭獻的社會未必就一定有包含計算理性的死刑懲罰一樣6,有懲罰制度的社會未必一定就有死刑刑罰。這樣一來,死刑是人的特性還是某種社會形態的特性就有待更深入地分析了。當然,德里達之所以承認死刑是人的特性,是為了從死刑辯護論的那些最強有力論點出發去分析、解構死刑的這種人性特徵所含有的疑難與悖論。死刑──絕對權力的神秘基礎德里達對死刑的政治神學解構是建立在四個關健概念的譜系考古之上的,它們分別是:主權、敵人、觀演性、殘酷性。死刑與國家主權:德里達從死刑去觀察國家主權的政治神學結構是從分析西方歷史上四個著名的死刑個案入手的,即蘇格拉底、耶穌、貞德、哈拉智(al-Hallaj),這四個個案的共同點在於被判死罪的理由都是宗教性的,雖然屬於不同的宗教,而審判與行刑過程卻都是政治性的,即由國家來完成的,雖然屬於不同的國家與不同的時期。他由此強調:?神權與政權的結盟乃是了解死刑的關鍵。死刑並非神學政治的一個例子,其實,只有通過對死刑預設的分析,才能了解甚麼是神學政治?7。因為,死刑所體現的君主、國家之絕對權力,不僅表現在它所擁有的對臣民的生殺大權之上,也不僅表現在其對暴力的壟斷之上,而且還表現在它賦

4

予君主、國家超越法律的那種例外特權:即君主代表國家立法,但其本身卻超越於法律之外。而這個超越點乃是神權與政治的連結點。它奠定了君主與國家絕對權力的基石。其次,死刑作為懲罰的極端形態,卻是以賦予君主或主權者超越其外的那種卡爾,施米特(CarlSchmit)式的絕對例外性來支撐懲罰制度的。其三,死刑的這種神權政治例外性還體現在君主與國家所特有的赦免權之上。死刑所聚集的立法權、懲罰權與赦免權嚴格地說是既銘寫在法律之中又超越法律之外,是法律制度的超越性所在,常常也是它的神聖性、道義性、合法性之源。這也正是熱情擁護法國大革命、贊成死刑的康德,何以尖銳批評法國大革命在?形式上?審判與處決國王危及到國家主權的原則與基礎之原由8。因為對康德來說,主權者或其代表者──國王是唯一不能合法判死的,因為那意味著法律、立法者與絕對權力者的完結,所以他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判處國王死刑比謀殺他的後果更加嚴重9。死刑與敵人的界定:?死刑是由國家主權決定的一種死,有時是由類似國家主權的權力決定的,沒有這種類似國家主權的東西就沒有死刑。死刑是一種國家形態下的制度及合法謀殺。?10?死刑是一種終結,不過它是一種以宣判來決定的一種終結、一種由司法判決來決定的終結、一種被決定的,被他者決定的終結,死刑是被他者決定的終結,但不是所有的終結與死亡先天就必然是由他者決定的,至少,從決定與決定的

5

(MarcAncel)的?死刑地理圖?來看今日的世界地圖,保留死刑的國家主要是亞洲與伊斯蘭國家,基督教文明中除了美國的部分州之外,這個現實常常會予人文明優劣的聯想與口實。那麼,是否亞洲文明真的與廢除死刑絕緣呢?據羅杰.胡德(RogerHood)的研究,亞洲國家中已經廢除了死刑的國家與地區有香港(1993),柬埔寨(1989),亞洲最早廢除死刑的國家菲律賓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尼泊爾都是幾起幾落,在廢除與恢復之間打轉;馬爾代夫(自1952年)、文萊(自1957)、不丹(自1964)事實上停止了死刑的執行。從政府的角度看,韓國、日本、台灣都有過積極廢除死刑的努力:80年代韓國司法部長提出過廢除死刑的議案;從1989年11月至1993年3月日本三任司法部長拒絕簽發死刑執行令29;台灣前任和現任法務部部長都曾推動死刑的廢除。另外,在日本、印度、韓國都有很強的民間廢除死刑的運動,印度大哲甘地(MahatmaGandhi)是強烈的死刑廢除論者,在日本,以潼川幸辰(1891-1962)、木村龜二(1897-1972)、正木亮(1892-1971)、團藤重光等為代表的廢除論法學家形成了一支重要的思想壓力團體;80年代以後的韓國社會中一直存在著激烈的保留論與廢除論的辯論,至少形成一種思想辯論的公共空間。令人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的,中國從政界到思想界沒有出現過廢除死刑的運動,這可能也間接解釋了中國1999年以來每年居世界死刑執行數量之最的榜首30,儘

16

管有緩期兩年的死緩制度,死刑罪名卻有擴大增加之勢的那種社會政治基礎。嚴打給人留下的政治功能大於司法功能的印象更是值得深思,因為它不僅有損中國的國際形象,而且不利於中國長遠的司法建設。不過可喜的是,近來年輕一代的中國法學工作者有主張廢除死刑的學術討論,對國外的法律思想與實踐也有越來越多的關注與介紹,但願中國在推動法制治國的過程中,在新世紀的民智建設中,能對世界的文明價值重建發揮文化大國的作用。而筆者認為,減少與廢除死刑是個不可忽視的議題。註釋

1;8;19德里達(JacquesDerrida):?明日所需?(

Dequoidemain:DialogueavecE.Roudinesco

Fayard-Galilée,2001,頁239;148、246;240。

2趙圓:?明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德里達:〖關於死刑〗,香港中文大學講演稿。

4林尹註釋:?周禮今注今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頁386。

17

5據趙雲田的研究,〖阿勒坦汗法典〗中唯一的死刑用於?奴僕至他人死亡,要抄沒全部資產;如果更犯盜竊罪,則處以死刑?,而〖1640年蒙古-衛拉特法典〗則主要為罰畜,連鞭刑都很少使用。趙雲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9),頁137-142。

6

(JuanDonosoCortès,1809-1853),西班牙法學與哲學家,曾寫過多部關於統治政治的書。曾經是自由主義者與法國大革命和啟蒙精神的敬仰者的他,之後變成激進的天主教保守主義者。1851年,他發表了著名的?論天主教主義、自由

?

(Essaisurlecatholicisme,lelibéralismeetlesocialisme

Grez-en-Bouère,DominiqueMartinMorinreprint,1986),其中三卷第6章題為〖與連帶責任教義相關的教義──血腥祭獻:關於死刑的理性主義學派理論〗,他將死刑與社會的血腥祭獻之必要性聯繫起來,他說:?……真的人的血可以補贖,非常肯定,它可以抵償某些個體的罪孽。而從那裏發展出來的不僅是死刑的合法性而且還有它的必要性。這種刑罰在所有的人群中都得以建立,這種制度的普世性表明了人類對某種條件下完成的流血之有效性、對它如此流法的贖罪特

18

質、對以血贖罪的必要性的普遍信仰?(頁157)。他是一個堅定的維護死刑者,他尤其激烈的批評1848年法蘭西共和臨時政府廢除對政治犯的死刑。德里達雖然同意他將死刑與血腥祭獻相聯繫,但並不同意它們之間有必然的聯繫。

7;9;10;13;23德里達:〖全球化與死刑〗,香港中文大學演講錄音稿。

11;14;20;21;22;24德里達:〖論死刑〗,香港中文大學演講稿。

12福柯:〖酷刑〗,?監視與懲罰?(Surveilleretpunir),Paris,TelGallimard,1975.

15巨煥武:〖明刑與隱刑──沈家本考論執行死刑的方式及其場所〗,載張晉藩主編:?中國法律的傳統與現代化:'93中國法律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頁76-104。

16

EvaCantarella,LespeinesdemortenGrèceetRome:Originesetfonctionsdessupplicescapitauxdansl'Antiquitcla

19

ssique(Paris:BibliothèqueAlbinMichelHistoire,2000).

17洪丕謨:〖後世要求恢復肉刑的呼聲和肉刑的死灰復燃〗,?法苑談往?(上海:上海書店,1991),頁175-177。

18沈家本:〖死刑惟一說〗,?寄移文存?,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2099-2100。

25貝卡利亞(CesareBeccaria)在其著名的?犯罪與刑罰?中指出:?死刑不能說是一種權利。那是對國家、市民的戰爭,證明毀滅他的存在為必要乃至有用的判斷是不可或缺的。但假如能夠證明這樣的死,既沒有用也非有必要,則是人類(人性)的勝訴了?。?為使刑罰正當,只要具有使人人想停止犯罪的充分嚴格性就夠了。即使犯罪的利益有多大,只要經過熟慮,沒有人願意選擇自己的自由全面而永久的喪失。如此,為替代死刑而設定的?終身勞役制〝,應具有無論如何頑固的犯罪都足以推翻其犯罪意念的充分嚴格性。?轉引自團藤重光著,林辰彥譯:?死刑廢止論?(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頁129、133。

26勒維納斯(EmmanuelLevinas):?您是誰?與普瓦里耶

20

的訪談?(Quiêtes-vous?EntretienavecF.Poiri)(里昂:LaManufacture,1987),頁97。

27維克多.雨果(VictorHugo)著:?死刑論集?(Ecritssurlapeinedemort)。

28Réflexionssurlapeinecapitale(encollaborationavecA.Koestler)Paris:Calmann-Lévy,1957.

29RogerHood,TheDeathPenalty:AWorld-widePerspective:AreporttotheUnitedNationsCommitteeonCrimePreventionandControl(Oxford:ClarendonPress,1989),pp.31-37.

30〖世界報〗(LeMonde),22juin2001,第5版。

上一页[1][2]

21

的訪談?(Quiêtes-vous?EntretienavecF.Poiri)(里昂:LaManufacture,1987),頁97。

27維克多.雨果(VictorHugo)著:?死刑論集?(Ecritssurlapeinedemort)。

28Réflexionssurlapeinecapitale(encollaborationavecA.Koestler)Paris:Calmann-Lévy,1957.

29RogerHood,TheDeathPenalty:AWorld-widePerspective:AreporttotheUnitedNationsCommitteeonCrimePreventionandControl(Oxford:ClarendonPress,1989),pp.31-37.

30〖世界報〗(LeMonde),22juin2001,第5版。

上一页[1][2]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8o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