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达斯civil使用手册

更新时间:2024-07-04 08: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Civil使用手册

01-材料的定义

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选择设计材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

钢材规范 混凝土规范

图1 材料定义对话框

02-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

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图1,图2); 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3);

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图4);

图1 收缩徐变函数

图2 强度发展函数

4-2

图3 时间依存材料特性连接 图4 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修改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 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 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

3)、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

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算值。计算公式中的a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理论厚度计算时,空心部分截面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算的影响系数;

5)、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规范计算取值时,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

6)、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那么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将按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算。

4-3

03-截面定义

截面定义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调用数据库中截面(标准型钢)、用户定义、采用直接输入截面特性值的数值形式、导入其他模型中已有截面(图1~图3)。

在这个例题中分别采用这四种方式定义了几个截面,采用调用数据库中标准截面定义角钢截面;采用用户输入截面形状参数定义箱形截面;用户输入截面特性值定义矩形截面;通过导入其他模型中的PSC截面来形成当前模型中的两个新的截面。

对于在截面数据库中没有

调用数据库中标准截面 的截面类型,还可以通过程序输入截提供的截面特性计算器来生成面控制参数定截面数据,截面特性计算器的

义截面 使用方法有相关文件说明,这

里就不赘述。

图1 数据库/用户截面定义对话框

图2 数值型截面定义对话框

4-4

04-建立节点

节点是有限元模型最基本的单位,节点的建立可以采用捕捉栅格网、输入坐标、复制

图3 导入截面对话框 已有节点、分割已有节点等方法来建立新的节点,另外在复制单元的同时程序会自动生成

构成单元的节点。

节点建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节点号不连续的情况,这是可以通过对选择节点进行重新编号或紧凑节点编号来进行编辑。

以上几个命令在语音资料中都将为大家一一演示。

05-建立单元

在MIDAS/Civil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建立单元,包括连接已有节点建立单元、对已有单元进行分割建立新的单元、扩展已有节点或单元生成更高维数的单元、导入AUTOCAD的DXF文件来生成单元的方法等。

对于复制单元、分割单元、扩展单元都可以执行等间距操作和任意间距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镜像功能复制单元时,新生成的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方向与源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方向相反,因此需要调整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方向使得输出的单元内力方向统一。

在导入AUTOCAD的DXF文件时,只要选择需要的图层中的图形文件就可以方便的建立整体结构模型,然后再对导入的单元赋予单元属性即可完成结构模型的建立。

4-5

06-定义边界条件

MIDAS/Civil里包含多种边界表现形式。这里介绍的比较常用的一般支撑、节点弹性支撑、面弹性支撑、刚性连接等边界条件的定义方法。

一般支撑是应用最广的边界条件,选择要施加一般支撑的节点,选择约束自由度方向即完成一般支撑的定义。节点弹性支撑的定义方法同一般支撑,不同的是在定义约束的自由度方向要输入约束刚度。

面弹性支撑不仅可以针对板单元来定义弹性支撑条件,而且可以对梁单元、实体单元来定义面弹性支撑。这种支撑条件在模拟结构与土体的连接条件时应用比较广。需要输入的参数地基弹性模量,这个可以在地质勘查报告中查得。图1所示为面弹性支撑定义对话框。

对于弹性连接和刚性连接涉及的都是两个节点间的连接情况。对于弹性连接选择连接的自由度方向和该方向的刚度参数就可以了,弹性连接的方向是按照连接的两个节点间的局部坐标系方向来定义的(如图2)!刚性连接是强制从属节点的某些自由度从属于主节点(如图3所示)。

4-6

输入基床系数

07-定义自重荷载

MIDAS/Civil对结构的自重荷载可以通过程序来自动计算。程序计算自重的依据是材料的容重、截面面积、单元构件长度、自重系数来自动计算结构自重。

在定义自重时,首先要定义自重荷载的荷载工况名称,并定义自重所属的荷载组,然后输入自重系数即可。对于荷载系数,通常在Z方向输入-1即可,因为通常考虑的模型的重力作用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程序默认的整体坐标系Z的正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如果自重作用时考虑结构的容重与材料定义时的容重不同,这里自重系数只要输入计算自重时要考虑的容重与材料定义的容重之比就可以了。演示例题中以计算自重时混凝土自重按26KN/m3考虑。 自重系数输入

4-7

08-钢束预应力荷载

钢束预应力荷载模拟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张拉预应力钢束的作用。在程序中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首先要定义模型中采用的预应力钢束的性质,其次要定义预应力钢筋布置形状,然后对布置到结构中的预应力钢束输入张拉控制应力即可完成钢束预应力荷载的定义。

1、钢束特性值定义

定义钢束特性值时可以选 择预应力张拉形式、单根预应力钢筋面积、后张法导管直径、松弛系数等与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参数。如果在分析中不考虑预应力损失,那么图1中标示图框的部分内容可以不输入或输入为0,那么钢束预应力因松弛、超张拉、摩擦、锚具变形引起的损失将不予考虑,对于预应力钢筋的其他两项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和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损失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选择定义(图2)。

2、钢束布置形状

操作例题中参考的预应力钢筋布置形式如图3所示。预应

图1 钢束特性值定义 力钢束布置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的输入方式来输入,通过输入钢束形状主要控制点坐标

和预应力钢筋弯起半径,并输入插入点坐标即预应力钢筋坐标参考位置坐标即完成钢束布置定义(图4)。 3、输入钢束张拉控制应力

择要张拉的钢束,输入张拉控制应力(或张拉控制内力),并输入注浆时间,即在哪个阶

4-8

段开始考虑按换算截面来进行计算。如图5所示。

图2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选项

图3 钢束布置形状

图4 钢束布置定义对话框

4-9

图5 钢筋张拉应力对话框

09-温度荷载定义

MIDAS/Civil可以考虑5种温度荷载的施加方式。这几种不同的温度荷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荷载定义。

系统温度适用于整体结构的整体升温或整体降温。

节点温度和单元温度适用于对选择节点或单元的整体升、降温作用。

图1 温度荷载类型 温度梯度适用于对梁或板沿截面高度和宽度方向考虑温度梯度

作用。例如在梁高方向输入温度梯度5度(图2),梁截面实际温度荷载作用如图3所示。

梁截面温度荷载适用于对梁截面施加折线形温度荷载。通过输入折线形温度荷载的每个线性温度作用的截面宽度,作用截面高度及该高度范围内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空心截面,温度荷载实际作用宽度一定要扣除空心部分截面宽度影响。截面高度位置的温度值为实际温度值,不是相对于系统温度的相对值。当截面为联合截面或组合截面时,输入每段线性温度荷载时的材料特性应依据截面位置不同而输入不同的材料特性(图4)。

对于结构的初始温度在模型—结构类型中指定,通常指定为0度即可。

图2 温度梯度荷载

10-移动荷载定义

移动荷载定义分四个步骤:

图4 梁截面温度荷载定义对话框

4-10

图3 温度梯度5度时实际温度荷载

定义车道(适用于梁单元)或车道面(适用于板单元); 定义车辆类型;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择移动荷载分析输出选项、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

(一)、车道及车道面定义

移动荷载的施加方法,对于不同的结构形式有不同的定义方法。对于梁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车道加载;对于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车道面加载。对梁单元这里又分为单梁结构和有横向联系梁的梁结构,对于单梁结构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车道单元加载的方式,对于有横向联系梁的结构移动荷载定义采用的是横向联系梁加载的方式。对于单梁结构的移动荷载定义在PSC设计里边已经讲过了,这里介绍的是有横向联系梁结构的移动荷载定义以及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

横向联系梁加载车道定义:在定义车道之前首先要定义横向联系梁组,选择横向联系梁,将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车道定义中移动荷载布载方式选择横向联系梁布载(图1),然后选择车道分配单元、偏心距离、桥梁跨度后添加即可完成车道的定义。

1. 2. 3. 4.

横向联系梁组定义

图1 采用横向联系梁布载时车道定义

车道面定义(图2):对于板单元建立的模型进行移动荷载分析时,首先需要建立车道面。输入车道宽度、车道偏心、桥梁跨度、车道面分配节点后添加即可完成车道面定义。 (二)、车辆类型选择

无论是梁单元还是板单元在进行移动荷载分析时,定义

了车道或车道面后,需要选择车辆类型,车辆类型包括标准车辆和用户自定义车辆两种定义方式(图3)。

4-11

(三)、移动荷载工况定义

定义了车道和车辆荷载后,将车道与车辆荷载联系起来就是移动荷载定义。在移动荷载子工况中选择车辆类型和相应的车道,对于多个移动荷载子工况在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选择作用方式(组合或单独),对于横向车道折减系数程序会自动考虑(图4)。 (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在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项中选择移动荷载加载位置、计算内容、桥梁等级、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及计算参数(图5)。

图3 车辆类型选择 图2 车道面定义

各子荷载工 况组合类型

子荷载工况定义

4-12

图4 移动荷载工况定义

加载位置

计算内容

桥梁等级 冲击系数计算方 法和计算参数

图5 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项

注意事项总结:

1、车道面只能针对板单元定义,否则会提示“影响面数据错误”。

2、车道定义中,当为多跨桥梁时,对应下面的车道单元应输入不同的桥梁跨度。该功能主要为了对不同跨度的桥梁段赋予不同的冲击系数。

3、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当考虑各子荷载工况的组合效果时,组合系数在各子荷载工况定义中的系数中定义。

4、移动荷载分析控制选项中影响线加载点的数量越多在移动荷载追踪时荷载布置位置越精确;计算内容选项中如果不选择计算应力,那么在后处理中将不会显示由移动荷载引起的结构应力;当冲击系数不按基频来计算时,选择规范类型为其他规范,这里提供了多种常用的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图6)。

4-13

11-变截面及变截面组的定义

通过对一个简支梁单元截面的定义来演示变截面和变截面组如何定义,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变截面是针对某个单元的截面形式;对于一组连续的单元,当截面类型相同、变化形式相同时,可以采用变截面组的功能。

定义变截面时,只需在“截面—变截面”里定义即可。定义变截面组时,首先要先针对一组单元定义一个变截面,这个变截面的i端截面形式为这一组单元i端截面形式,这个

图1 采用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

4-14

变截面的j端截面形式采用的这一组单元j端的截面形式,然后将这个变截面赋予给这一组单元形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形式,然后再在模型—变截面组中定义变截面组数据,这里包括变截面组名称、变截面组包含的变截面单元、截面高度方向和截面宽度方向的变化形式,然后选择添加,即可将采用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转变为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

定义了变截面组后,如果要查看每个单元的截面特性,可以使用转变变截面组为的变截面的功能,将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转变为针对每个单元的变截面。

图2 定义变截面组后的结构形式

图3变截面组转变为变截面后

12-质量数据定义

在进行动力分析时要对结构输入结构的质量数据,质量数据在程序里包含三部分内容,自重转化的质量、荷载转化的质量、节点质量数据。其中前两个在结构分析计算比较常用。

4-15

相对位置2 位置2荷载集度 相对位置3 位置3荷载集度 相对位置4 位置4荷载集度

1 -5KN \\ \\ \\ \\

1 -2KN \\ \\ \\ \\

0.4 -3KN 0.6 -5KN 1 -2KN

表1 各类梁单元荷载值

16.1-组的定义

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一定要定义组信息。组是MIDAS/Civil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概念——可以将一些节点和单元定义为一个结构组,以便于建模、修改和输出;将在同一施工阶段同时施加或同时撤除的边界条件定义为一个边界组;对于在同一施工阶段施加或撤除的荷载定义为一个荷载组;对于受力性能相同、预应力损失情况一致的钢束定义为一个钢束组。组的定义极大的方便了施工阶段的定义。

定义组时,首先要定义组的名称,然后选择该组中包含的节点或单元,将组的名称拖放到模型窗口中,选择适当的内容即可完成对组的定义。对于边界组和荷载组的定义也可以在定义边界条件和定义荷载时实时地选择各边界或各荷载所属的边界组或荷载组情况。例题中给出的是在已经定义过边界条件和荷载条件的模型中通过修改边界和荷载信息来定义边界组和荷载的情况。

实时定义的情况如图2所示。针对某节点或单

图1 定义结构组名称

4-21

元定义的边界条件,通过选择边界类型—边界组名称—约束类型,即可完成边界组的定义;对于荷载组,通过选择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名称—荷载组名称—荷载集度,即可完成荷载组的定义。

需要修改边界组和荷载组时,可以通过修改边界信息和荷载信息来完成。如3图所示为边界组的编辑情况,在边界条件信息表格中通过下拉菜单来选择修改边界组信息。

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首先要定义组信息,然后就可以定义施工阶段信息了。选择在同一个施工阶段施工的构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并在该施工阶段中激活,将在同一施工阶段拆除的构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在该施工阶段钝化。边界组和 荷载组的定义同结构组的定义。

图3 修改边界组

定义好施工阶段信息后,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时,还要选择施工阶段分析控制选项。选择计算分析的施工阶段、考虑收缩徐变效果的计算控制选项、结果输出控制等内容。

图2 定义边界时指定边界组 图4 施工阶段定义

4-22

17-支座沉降和支座强制位移

支座沉降和支座强制都是用来分析支座变形对结构影响的,但针对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已知支座沉降变形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定义支座强制位移来进行分析;当不确定具体哪个支座发生沉降,但可以预估沉降值,可以通过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来分析。

对于支座强制位移分析,通过定义节点强制位移即可。选择荷载—节点强制位移,选择发生位移的节点,输入已知的各自由度方向变形值,程序对定义了变形的自由度自动施加约束。

对于支座沉降分析,首先要定义可能会发生沉降的支座的沉降值,即支座沉降组定义,然后针对支座沉降组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选择可能发生沉降的最多和最少沉降组个数,由程序自动组合各种可能的沉降工况进行分析,最终给出最不利沉降下的分析结果。

图1 节点强制位移定义

图2 支座沉降组定义 图3 支座沉降荷载工况定义

18-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

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联合截面,要进行考虑联合效果后的结构分析。特别是包含混凝土的联合截面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时必须要使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

4-23

首先采用联合后截面建立结构模型,并定义施工阶段信息,然后才能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选择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来定义。

本文以钢管混凝土为例(图1),钢管直径1m,钢管壁厚0.1m,钢管采用Q235钢材,内部填充C40混凝土。采用的施工顺序为:架设第一跨钢管→灌注第一跨混凝土→架设第二跨钢管→灌注第二跨混凝土,其中混凝土考虑收缩徐变效果。

在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时,首先要选择联合截面开始

图1 钢管混凝土截面(单位,mm) 的施工阶段,对于建模时采用的截面为组合截面或联合截面

时,联合形式包括标准和用户两种方式,当建模时采用的截面为一般截面时,联合方式只有用户这一种方式。本例题中采用的是普通截面,所以联合形式只有用户一种形式,分两次联合,所以位置号输入2。在施工顺序一栏中输入联合前各截面的材料类型、参与联合阶段、材龄、联合前截面相对于联合后截面位置、联合前截面刚度等数据。这里要注意的是联合前截面的相对位置参考点是联合后截面轮廓的左下角。每个位置处对应的刚度是联合前的截面刚度,可以数值输入,也可以通过建立联合前截面并在刚度定义中导入联合前截面即可。

图2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 19-截面特性计算器

对于一些特殊截面可以通过程序自带的截面特性计算器功能来计算这些截面的截面特性值,并导入到程序中定义新的截面。对于一般截面通过生成plane形式截面来计算截面特性,对于薄壁结构采用line形式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

例题中分别针对plane形式截面和line形式截面分别建立模型计算截面特性值。

通过导入dxf文件生成plane形式截面来计算截面特性值:在AutoCAD中的截面导入spc中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值,导出MIDAS Section文件(只有plane形式截面可以导出section文件)。

在spc中画得截面轮廓,并对薄壁截面各边赋予壁厚值,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值,导出mct文件。使用line形式计算截面特性值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闭合截面必须对闭合部分首先生成封闭曲线(register closed loop),才可通过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值,否则计算得到的抗扭刚度值是按非闭合薄壁截面的抗扭刚度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的分析与设计 4-24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4-25

目 录

概要 ....................................................................................................................................................... 27 设置操作环境 ....................................................................................................................................... 31 定义材料和截面 ................................................................................................................................... 32 建立结构模型 ....................................................................................................................................... 36 PSC截面钢筋输入 ................................................................................................................................ 42 输入荷载 ............................................................................................................................................... 43 定义施工阶段 ....................................................................................................................................... 51 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 56 运行结构分析 ....................................................................................................................................... 61 查看分析结果 ....................................................................................................................................... 62 PSC设计 ............................................................................................................................................... 78

概要

本例题使用一个简单的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模型(图1)来重点介绍MIDAS/Civil软件的PSC截面钢筋的输入方法、施工阶段分析功能、钢束预应力荷载的输入方法、移动荷载的输入方法和查看分析结果的方法、设计数据的输入方法和查看设计结果的方法等。

图1. 分析模型

桥梁概况及一般截面2

分析模型为一个两跨连续梁,其钢束的布置如图2所示,分为两个阶段来施工。 桥梁形式:两跨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梁 桥梁长度:L = 30@2 = 60.0 m

钢束坐标 区 分 钢束1 钢束2 x (m) z (m) z (m) 0 1.5 12 0.2 24 2.0 30 2.6 2.8 36 1.8 48 0.2 60 1.5

图2. 立面图和剖面图

注:图2中B表示设置的钢绞线的圆弧的切线点。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与设计步骤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骤如下。

1. 2. 3. 4.

定义材料和截面 建立结构模型 输入PSC截面钢筋 输入荷载

恒荷载

钢束特性和形状 钢束预应力荷载

5. 6.

定义施工阶段 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定义车道 定义车辆 移动荷载工况

7. 8. 9.

运行结构分析 查看分析结果 PSC设计

PSC设计参数确定 运行设计 查看设计结果

使用的材料及其容许应力

? 混凝土

采用JTG04(RC)规范的C50混凝土

?

钢材

采用JTG04(S)规范,在数据库中选Strand1860

荷载

? 恒荷载

自重

在程序中按自重输入

?

预应力

钢束(φ15.2 mm×31)

截面面积: Au = 4340 mm 孔道直径: 130 mm

钢筋松弛系数(开),选择JTG04和0.3(低松弛) 超张拉(开)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N/mm^2 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0.25

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5e-006(1/mm)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值: 开始点:6mm 结束点:6mm

张拉力: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

2

?

徐变和收缩

条件

水泥种类系数(Bsc): 5 (5代表普通硅酸盐水泥)

28天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标号强度(fcu,f):5000tonf/m^

2

长期荷载作用时混凝土的材龄:to?5天 混凝土与大气接触时的材龄:ts?3天 相对湿度: RH=70% C 大气或养护温度: T=20°构件理论厚度:程序计算

适用规范:中国规范(JTG D62-2004) 徐变系数: 程序计算 混凝土收缩变形率: 程序计算

?

移动荷载

适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荷载种类:公路I级,车道荷载,即CH-CD

设置操作环境

打开新文件(

新项目),以 ‘PSC Beam’ 为名保存(

保存)。

将单位体系设置为 ‘tonf’和‘m’。该单位体系可根据输入数据的种类任意转换。

文件 / 文件 /

新项目

保存 ( T-PSC-Beam )

?

?

单位体系还可以通过点击画面下端状态条的单位选择键()来进行转换。

工具 / 单位体系

长度> m ; 力>tonf ?

图3. 设置单位体系

定义材料和截面

下面定义PSC Beam所使用的混凝土和钢束的材料特性。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材料

类型>混凝土 ; 规范> JTG04(RC)

?

同时定义多种材料数据库> C50 ?

?

特性时,使用

键可以连续输入。

名称(Strand1860 ) ; 类型>钢材 ; 规范> JTG04(S) 数据库> Strand1860

图4. 定义材料对话框

定义截面

PSC Beam的截面使用比较简单的T形截面来定义。

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截面类型>PSC-工形 截面名称:None

对称:(开) ; 剪切验算:(开);

Z1自动:(开); Z2自动: (开) 抗剪用最小腹板厚度: (开)

t1:自动(开); t2:自动(开); t3:自动(开) 抗扭用: (开)

HL1:0.2 ; HL2:0.05 ; HL3:1.15 ; HL4:0.25 ; HL5:0.25 BL1:0.11 ; BL2:0.75 ; BL4:0.35 ; 考虑剪切变形(开) 偏心>中-下部?

截面

数据库/用户> 截面号 ( 1 ) ; 名称 (T-Beam Section)

图5. 定义截面的对话框

定义材料时间依存特性并连接

为了考虑徐变、收缩以及抗压强度的变化,下面定义材料的时间依存特性。 材料的时间依存特性参照以下数据来输入。

? 28天强度 : fck = 5000 tonf/m ? 相对湿度 : RH = 70 %

? 理论厚度 : 1m(采用程序自动计算) ? 拆模时间 : 3天 模型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时间依存性材料(徐变和收缩)

2

名称 (Shrink and Creep) ; 设计标准>China(JTG D62-2004) 28天材龄抗压强度 (5000)

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40 ~ 99) (70)

?

截面形状比较复杂时,可使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构件的理论厚度 (1) 水泥种类系数(Bsc):5

开始收缩时的混凝土材龄 (3) ? ?

值>修改单元材料时间依存特性 的功能来输入h值。

图6. 定义材料的徐变和收缩特性

参照图8将一般材料特性和时间依存材料特性相连接。即将时间依存材料特性赋予相应的材料。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时间依存材料连接

选择的材料

时间依存材料类型>徐变和收缩>徐变和收缩 选择指定的材料>材料>1:C50

图8. 连接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建立结构模型

利用建立节点和扩展单元的功能来建立单元。 点格(关) ; 正面 ; 模型>节点>模型>单元>

捕捉点(关) ;

捕捉轴线(关)

自动对齐 建立节点 扩展单元

坐标 (0,0,0) 全选

扩展类型>节点 ?线单元

单元类型>梁单元 ; 材料>1:C50 ; 截面> 1: T-Beam section 生成形式>复制和移动

复制和移动>等间距>dx,dy,dz>(2, 0, 0) 复制次数>(30) ?

图7. 建立几何模型

修改单元的理论厚度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修改单元的材料时间依存特性

选项>添加/替换

单元依存材料特性>构件的理论厚度

自动计算(开) 规范>中国标准 公式为:a( 0 )

图8.修改单元理论厚度

定义结构组、边界条件组和荷载组

为了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将在各施工阶段(construction stage)所要激活和钝化的单元和边界条件定义为组,并利用组来定义施工阶段。 组>结构租 >新建?

?

为了利用 桥梁内力图 功能查看分析结果而将其定义为组。

定义结构组>名称( Structure ) ; 后缀 ( 1to2 ) 定义结构组>名称 ( All ) 单元号 (on)

窗口选择 (单元 : 1 to 18) 组>结构组> Structure1 (拖&放) 窗口选择 (单元 : 19 to 30) 组>结构组> Structure2 (拖&放) 全选

组>结构组>All (拖&放)

?

Drag & Drop

Structure1 Structure2

图10. 定义结构组(Structure Group)

新建边界组

边界组名称的建立方法如下。 组>边界组>新建?

定义边界组>名称 (Boundary ) ; 后缀( 1to2 )

------------------------------------------------------------

图11. 建立边界组(Boundary Group)

新建荷载组

恒荷载组和预应力荷载组名称的新建方法如下。 组>荷载组>新建?

定义荷载组>名称 ( Selfweight )

图12. 建立荷载组(Load Group)

定义荷载组>名称 ( Prestress ) ; 后缀 ( 1to2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8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