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构建》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02 11: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构建》开题报告

亳城一中 苏红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已经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的“唯书、唯知、唯结果”的应试教育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应来源于贴近学生实际的、身边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使学生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从社会中获取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人生态度价值观,进而运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学以致用的实践运用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新课程改革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学回归生活,使教学联系生活,这也是关怀学生的体现。教学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学重视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整合。强调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也曾经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

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改变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历史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感悟、提高。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将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历史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同时用历史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历史的语言去理解探究结论,从而促进学生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历史知识回归生活的目的。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对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研究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和谐教育思想。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意义,西方历史教育界提出“非形式化的历史”的口号,要求中学的历史教学摆脱过度形式化的束缚,主张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增加历史问题的趣味性”。

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

活,适应生活的需要。我国《历史课程标准》更强调要求“历史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历史”的基本理念。

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本课题的研究,将借鉴和运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研究成果及理论在新形势下进行再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历史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结构的一般模式及评价体系。区别在于,本课题研究注重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通过研究建模,学生也将成为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者。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和国家课程改革同步一致,并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

2、理论价值:

历史知识本身是遥远的,但它又是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便于理解,更能体会出历史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历史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应用意识。本课题研究成功,将形成生活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一

般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其次,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生活化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本课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所以理论依据较为充分,目标意识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3、我校通过校本培训和教师自身学习有关教育专著,提供了研究的基础,课题组成员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4、网上查阅和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资源保证。 五、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1、概念的界定: (1)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2)生活化课堂教学:

生活化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出历史问题,探索问题的规律,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

(3)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结构:

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将课堂建模。让课堂教学目标生活化,内容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又能让学生提高知识,又能让学生提高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2、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现代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 (3)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4)课程资源观 (5)创新教育理念

六、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理论假设:本研究假设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手段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2、研究目标:本课题针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教学生活化的

研究,期望通过历史生活化教学,优化学生历史教学策略,以建立学生对历史学系的兴趣,使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基本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运用历史知识的良好习惯,提高内在素养,并与所学专业和兴趣结合,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本研究不仅关注实施生活化教学最后达成的结果,更关注的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动态过程,探索将历史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专业兴趣相结合的有效策略,开发符合学生历史学习的智能项目。

七、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历史教学生活化下的学生研究 2、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研究 3、历史教学生活化学习方法的研究 4、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5、历史教学生活化评价的研究

八、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注重自然情景、动态和整体背景。具体包括文献资料法、资料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访谈法等等。

首先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开设、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对课

题研究的理论实践意义进一步进行论证,调查实施方案。

其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接受专家指导培训。在此基础上,选择现行初中历史课程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

根据“先部分后全体、边设计边应用”的原则进行教学研究,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根据教学应用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2、围绕课题研究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相关理论培训。

3、在学校内调动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帮助实验、帮助总结,探索出一种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结构。

十、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1、准备阶段:(2014年8月~2015年2月)

选择实验班级和实验教材,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师培训。 2、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与应用,评价体系的研究。 3、总结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 整理教学设计案例、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1、课题的研究报告。

2、历史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3、专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8h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