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四情景式默写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4-01-21 00: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情景默写

★《劝学》荀子

1、《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风雨的名句。比如《荀子?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杜牧《阿房宫赋》中亦有“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8、《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两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劝学》中以不积累每一小步、每一滴水就无法成功的例子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0、《劝学》中用借助车马远行的人和借助船只的人论证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句子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1、《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12、《劝学》中以雕刻为例,正面论证了治学要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劝学》中用骏马和劣马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4、《劝学》中以木和金两个比喻来反映人通过学习可以发展提高的句子是: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5、《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6、《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7、《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18、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

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蜀道险峻高大,易守难攻的特点,极有气势;《劝学》阐述学习的坚持精神的语句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阿房宫赋》中叙述陈胜、吴广等起义一举毁灭秦王朝的语句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师说》韩愈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陈述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

篇中指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9、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0、《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11、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1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3、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蜀道难》李白

1、《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惟有鸟儿能飞行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蜀道难》中运用反衬、夸张的手法,借黄鹤、猿猴难以攀越形容蜀地山势

高峻的语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两句劝喻朋友到蜀地后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

8、《蜀道难》中用“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暗谏当权者需提防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9、《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蜀道难》中,运用神话、夸张、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1、《蜀道难》一诗中,以夸张手法,描写青泥岭高峻,手可摘星触辰,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 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环境氛围的语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不仅有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5、《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6、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凭吊英雄人物,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苦闷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景象。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词人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不禁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这个英雄的风流余韵,都随历史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借刘义隆的典故,以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词人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句描绘了一幅楚天辽阔,江水东流,与天相接,无边无际的壮阔秋景。

2、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一方面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 。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5、“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几句直抒胸臆, 选用“看吴钩”“拍栏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同时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三句使用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 词人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臵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三句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无人慰藉的感伤。

《望海潮》柳永

1、《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首先点出杭州位臵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钱塘风景优美,《望海潮》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树木茂密如云,海潮浪涛汹涌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运用数量词写景,描写山清水秀,繁花茂盛,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句子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望海潮》中描绘街巷河桥美丽、居民住宅雅致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4、描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繁华都市奢华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描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江水澎湃、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6、词人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7、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雨霖铃》柳永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眼含泪花、哽咽无语的细节。

2、交代出恋人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雨霖铃》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离别愁绪的沉重。

4、《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6、《雨霖铃》中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定风波》苏轼

1、《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 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定风波》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8a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