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后定稿

更新时间:2023-11-14 14: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张爱玲与勃朗特姐妹作品中女性的婚恋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摘 要】张爱玲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在中国旧文化和封建社会的影响下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些女性与勃朗特姐妹著作中的女性形象在婚恋观上既有不谋而合的地方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论文比较分析了张爱玲、艾米莉、夏洛蒂的小说创作,解读她们笔下女性的婚恋观,并进而揭示作家自身经历与其作品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张爱玲 艾米莉〃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 婚恋观

张爱玲在文坛中似乎一直是个异类,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总能引起人们的讨论和研究,那些慵懒或勤劳、为爱情执着或为金钱虚荣的女人,大多在小说的结尾成为桎梏于社会牢笼的囚犯。她们当中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在她们的身上封建社会留下的烙印或清晰或模糊。19世纪英国小说家勃朗特三姐妹也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本论文试对张爱玲的小说与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以及夏洛蒂的《简·爱》加以比较,解读她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对其婚姻爱情中的种种观念和表现方式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进而揭示作家自身经历与其作品的内在联系。

一、依附和独立:不同的人生观念

一个人思想上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他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认准了一种观念,即使生活过得不幸福人们也不会轻易去改变自己。

张爱玲的小说塑造了一类依靠男人给予的物质过活的女性。她们不去选择独立,相反地却去选择依附男人,即使不幸福她们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凑合地过下去。在她们的观念里,依附男人就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言:“商人重利轻别离”。这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也得到了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男人为官或为商,拈花惹草的事情总归少不了,他们娶回家的女人并不会因为被放在家中太久而变成陈年佳酿,相反,这些女人也在为自己寻找解乏解闷的路子抑或在无趣的婚姻牢笼里演着戏。《留情》里的杨太太一边享受着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一边却又重复着旧式太太的路子,同弄堂

1

里的人打麻将而且还有许多爱人,她说自己“桃花运还没走完呢!”1但是,尽管她手里攥着钱,心里却不快乐。可是,让她去过一种自己独立的生活,她恐怕是想都不敢想。她已经在这个泥潭里陷得太久,久到她已经忘记当初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又如小说的主人公敦凤守寡十余年后终于又嫁人,却也只是带着“我还不都是为了钱”2的心理照顾着她的丈夫,她在心里将死去的前夫和现在的丈夫比较,似乎现在的丈夫怎么也比不上前夫,自己虽说年龄也比以前大了,但是容貌还是姣好的,配这个男人真是便宜他了。不过为了钱,她还是就这么和他过着吧。《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一步登天似的从一个麻油店站柜台的变成了大户人家二少爷姜云泽的少奶奶,她的这个选择却是为了一个利字。《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离了婚,又受到家人的排挤,范柳原的出现给了她新的希望,“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他给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

3

白流苏一心渴望通过与范柳原结婚从而获得经济上的依附权,却全然未曾想过

自己独立生活。张爱玲在《桂花蒸·阿小悲秋》里写道“那些男东家是风,到处乱跑,造成许多灰尘,女东家则是红木上的雕花,专门收集灰尘。”4女人用色相去勾引男人,不去寻求自己的独立,这是可悲的,她们的婚姻是寂寞的,而寂寞之中的调情也不过是自我安慰,对她们来说,爱情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字眼。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却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独立意识的女性——简·爱。简·爱是一个一生都在反抗和追求平等的女性形象。她对爱情是执着的,她认为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并且是单纯的。她爱上了她供职人家的男主人罗彻斯特先生,她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在经济上她是独立的,她不想也不会去依靠男人给予的物质来过活,“她认为自尊、自强、自立在她和罗彻斯特的交往中很重要,同时拥有高尚的情操也是她的一种人生价值观。”5这不是《金锁记》里的曹七巧的为利而嫁,也不是《留情》里的敦凤的为了依靠男人的金钱而凑合。她并不用色相去勾引男人,也不会去委屈自己过无爱的生活。简·爱的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完全是一个新女性的思想和作为,她希望以平等的地位来和罗彻斯特恋爱,这种平等既是指精神上的平等也是指经济上的平等。正是她的这种独立意识让罗彻斯特注意到了相貌不起眼的简·爱,对她另眼相看并且爱上了她,简·爱也因此拥有了真实的爱情。

二、坚守和放弃:不同的爱情抉择

从古到今,爱情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梁山伯与祝英

2

台,古今中外都有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他们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张爱玲的笔下也有想要努力摆脱旧式束缚,跟上时代去追逐爱情的女性形象。在最初面对爱情时,她们表现出了一定的勇气,但最终还是退却了,顶着新式女性的头衔回归旧式女性的生活。《简·爱》里的简·爱面对爱情时却选择了坚持到底,并且自始自终都追求着平等、自由、独立。

《殷宝滟送花楼会》里的殷宝滟爱上了教授罗潜之,随着音乐史的学习,二人的感情也渐渐深厚了起来,终于一天罗潜之的一封信让宝滟知道原来罗教授也在喜欢着自己,可是罗潜之的妻子在有了三个孩子的基础上又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出于对他家庭的负责和自己内心强烈的道德感,宝滟决定鸣金收兵,她说罗潜之的孩子是无辜的,她怎么能让他们牺牲了一生的幸福呢?然而在事后,宝滟却说自己并不是真爱着。她说“不过你不知道,他就是离了婚,他那样有神经病的人,怎么能同他结婚呢?”6宝滟在感官上享受着恋爱的快乐,思想上却受着封建社会的荼毒。她无法拥有爱情,也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她为自己的退却找到了合适的借口,心安理得地从爱情中抽身了。

《多少恨》里的虞家茵性格上比起殷宝滟来多了份深沉,她的思想更为成熟,但是在面对爱情时,她们人格的不彻底处有着相似的地方。虞家茵爱上了有妇之夫夏宗豫,幸而两人又是郎有意妾有情,可是面对乡下来的夏太太,她的内心动摇了。她追求自我解放和追寻幸福的意志终究没有敌住已经深深扎根灵魂的传统道德意志。面对夏宗豫和夏太太僵死的婚姻,她怀疑自己和夏宗豫的真挚爱情的合理性,她不敢与夏宗豫一起冲破旧文化的封锁。她独自登上南下的船,甚至没有给夏宗豫为自己送行的机会。家茵是矛盾的,她原先是那么笃定自己会和夏宗豫在一起,却终究还是当了“逃兵”。

虞家茵遇到夏宗豫的过程和简·爱遇到罗彻斯特的过程几乎如出一辙,都是男主人公家的家庭教师,都曾经无意中遇到过男主人公。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们都是经济独立的新女性,她们对男主人公的爱情不掺杂任何利益的色彩。她们的爱情一开始都是平等的,并且她们都勇于承认自己的爱情,这比殷宝滟要显得勇敢得多。虞家茵和简·爱在面对自己心爱的男人还有妻子的事实的时都选择了回避,但是出发点却是不同的。虞家茵性格的软弱性在这时展现了出来,面对夏太太声泪俱下的乞求她几乎要发疯了,虽然她知道夏宗豫并不爱夏太太,他们的结

3

合是旧式婚姻的产物,然而她还是害怕了,最终选择当一个“逃兵”。表面上看来,是夏太太成了虞家茵爱情道路上的障碍,实际上是虞家茵性格上的不彻底性决定了她在爱情上的失败,在夏宗豫已经告诉她自己将与夏太太离婚的前提下,虞家茵却怯懦地离开了,在与夏宗豫见最后一面的时候,虞家茵甚至用“我预备去和我表哥结婚了。”7来作为斩断自己和夏宗豫之间联系的借口。简·爱的回避是因为法律的约束使得她无法以平等的姿态和罗彻斯特结合,她不愿做地位不平等的情人,她是为了自己人格的独立性而选择离开的,而且在离开罗彻斯特后她丝毫没有停止过自己的爱,她弄清了罗彻斯特的婚姻是他父亲设计的无爱婚姻,并且最终又回到了身体有了残缺的罗彻斯特身边,而去了厦门的虞家茵与夏宗豫却没有了后续的故事。简·爱带给了人们一个新的信息,在生活中,仅仅自立是不够的,爱情的执着也是最重要的,这种爱情建立在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物质上。简·爱最后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在经济上是独立的,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对爱情的执着,这与上述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根本的区别,她笔下在爱情上最终失利的女人总是在逃避,她们徘徊在宗教礼法的樊篱外,却没有多少人会越雷池半步。

当然张爱玲笔下也有在爱情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女人,比如《五四遗事》里的范小姐,她与罗先生相恋,罗先生与第一个太太离婚让她等了六年,罗先生和第二个太太离婚她又等了五年多,最后终于和罗先生修成正果。她在追求爱情的途中没有半途而废,一再的等待也没有磨掉她的意志。然而,恋爱成功后的范小姐却变样了。她变得慵懒颓唐起来,只有在牌局上她才能精神抖擞,她变得让丈夫惊诧。“没有牌局的时候,她在家里成天躺在床上嗑瓜子,衣服也懒得换,污旧的长衫,袍叉撕裂了也不补,纽绊破了就用一根别针别上。”8范小姐变得完全不像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女性,最后竟然荒唐地听任丈夫接回了已经离婚的两个太太,过起了三女共侍一夫的生活。新式的教育教会了她去争取恋爱的成功,却没有教她恋爱成功后该怎么做,于是范小姐竟也不自觉地回归到旧式女性的生活模式里去了。

从殷宝滟到虞家茵再到范小姐,对待爱情她们一个比一个更有勇气,然而终究都回到传统的怪圈里去了,无论是分离还是结婚,她们谁也没能真正地走出封建传统的束缚。简·爱对爱情的坚持充分显示出简·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式女性,是维多利亚时期知识女性的代表。

4

三、背着黄金的枷锁负重前行:同样的婚恋悲剧

金钱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时候金钱就象征着地位。人们往往会为了金钱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遗憾终生。

张爱玲的作品中有一些女性为了生计,或者说是为了身份地位而选择了一条并不适合自己的婚姻之路。

《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在极为讲究门当户对的等级社会里以自己麻油店的低贱身份嫁入了姜家,又从姨奶奶变成正室,可是这并不是因为曹七巧有多大能耐,而是因为她的丈夫是个残疾。如果当初七巧嫁给了肉铺伙计朝禄,虽然生活会贫寒些,但终归是充实的,是“活”的。七巧的身份在姜家远不如她的名号二奶奶听上去那么有地位,连家里的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这个二奶奶没什么权利,说起话来竟也是毫不客气的。“凤萧道:‘你是她陪嫁来的吗?’小双冷笑说:‘她也配!我原是老太太跟前的人,二爷成天的吃药,行动都离不了人,屋里几个丫头不够使,把我拨了过去。”9七巧的处境最要不得的就是情欲,然而她的情欲却膨胀着,三爷季泽成为她寄托自己欲望的对象。姜季泽是个喜欢花天酒地的主,他知道七巧是寂寞的便时常和七巧调情,而恰巧这样的调情七巧也是十分受用的,面对自己残疾的丈夫和在家中被人瞧不起的地位,她总得给自己寻点慰藉。她是麻油店出身,本是站柜台的,性子风风火火,让她在这个大家族里默不作声低眉顺眼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姜季泽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调情可以,但是他一早抱定了一个宗旨就是不招惹家里人,更何况是这个嘴如此敞的七巧,若是与她真勾搭上了自己可就得遭殃了。另一方面,七巧为了金钱又岂敢纵容自己的情欲?于是二人在大宅里的周旋变得熟稔却不敢逾矩。丈夫与婆婆在世的时候,她的脖颈上套着黄金的枷锁,但是手里却没有金子,等到丈夫和婆婆死了,金子终于到了手。七巧受了那么长时间的苦,她怎么会轻易将自己的金子拱手送人?因此当姜季泽向她讨钱时,她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感,她觉得自己耗尽一生换来的几个钱难道还能给这个男人拿了?她卖了自己的一生,除了这些钱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补偿她。

七巧的心理是变态的,她的遭遇让她的内心扭曲,以至于作为一个母亲,七巧的心理也是极度变态的,她无情地折磨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她的儿子长白在外面赌钱,捧女戏子,甚至渐渐跟着他的三叔姜季泽逛起窑子来,七巧着急了,慌里慌张地给他定了亲事,娶了一个名叫芝寿的小姐。七巧潜意识里把儿子当成自

5

【10】徐慧:《对<呼啸山庄>与<金锁记>中人物特征的思考》,《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5期。

【11】张爱玲:《多少恨》,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2】黄翀:《风暴之女——艾米莉·勃朗特——评析作家经历和性格对作品的影响》,《引进与咨询》,2005年第3期。

【13】玛格丽特·莱恩:《勃朗特三姐妹》,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夏志清:《论张爱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

【15】周菁:《从女性主义视阈解析<呼啸山庄>》,《文学教育(下)》,2007年第3期。 【16】陈晓蓉:《什么更重要:爱情还是自力?》,《群文天地》,2009年第2期。

【17】秦弓:《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与男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8】申朝晖:《论张爱玲和她笔下主人公的“遗传与变异”关系》,《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9】关建平:《生死之恋与乱世俗爱——浅析艾米丽·勃朗特与张爱玲笔下的爱情》,《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20】魏芳萱:《夏洛蒂·勃朗特生平对其<简·爱>的影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1】刘长:《浅谈早期经验对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影响》,《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22】曹继红:《从荒原意识解读张爱玲笔下悲剧女性》,《作家》,2008年第16期。 【23】王艳,王晋华:《夏洛蒂·勃朗特与张爱玲作品的婚姻观之比较》,《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The Outlook on Love and Marriage of The Women from

Zhang Ailing's and Bronte Sisters' Novels

Abstract:The most leading characters in Zhang Ailing's novels are female,most of them end up with tragedies with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old culture and the feudal society.These women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the women from Bronte sisters' novels in the outlook on love and marriage.The dissertation will compare and analyze these writers' novels and elaborate the women's views ,and then reveal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writers' experiences with their novels.

11

Key Words:Zhang Ailing、Emily Bronte、Charlotte Bronte、women、outlook on love and marriage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81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