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劳动者之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06 18: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劳动者之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劳动者之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 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学情分析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营造氛围,通过提问、比较、分析、讨论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步入欣赏的情境,通过欣赏过程的不断递进,学到欣赏的方法,并深刻认识“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一主题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难点认识劳动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理解美术作品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劳动者之歌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艺术作品中的劳动与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有什么不同?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劳动的描绘上,而是通过选择、加工、并加上艺术家的联想和创造,表达艺术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从而创作出了优秀的艺术作品。

一、观赏与描述

首先谈谈自己对这些作品的初步感受?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劳动性质和情节?

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7y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