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织

更新时间:2023-08-30 11: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中国传统建筑构成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小至住宅,大至寺庙、宫殿,都不是集中在一座建筑内来解决。中国建筑在的大,并不显现于单座建筑构成的庞然大物,而是靠群体的组合来体现。单体建筑在群体中的关系首要是位置,其次才是体量和形式。通常,一个住宅,一座寺庙、一座宫殿,都是指由若干座建筑物组成的整个建筑群。建筑空间由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分隔、过渡、转换、对比、分界、产生一种空间的节奏,可以比喻为一首乐曲的旋律,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所表现的群体空间艺术所在。

1.间

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往往由四柱构成“间”而成为空间的基本单元。单体建筑则由“间”,或由多个“间”构成单一的“通间”,或分隔成“一明两暗”的形式;再是三排柱的“分心槽”、“单槽”形式;四排柱的“双槽”形式;内外圈柱的“金厢斗底槽”形式。他们适用于不同用途和规模的建筑。

2.庭院

中国传统建筑是木构建筑,空间基本单位是由两排构架围合成的“间,间又组成“幢”,再由幢围合成“中空”的庭院。庭院无论在住宅、庙宇或皇宫中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它是室内生活向室外的延伸,又将室外生活引向室内,庭院的大小与形状是根据房主物质、精神需要、经济能力等因素决定的。 庭院是比间要高一个层次的空间单元,每进入一个庭院就称为一“进”。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型建

筑一般都不是庞然大物,而是一系列虚实相间的庭院与由“间”组成的“幢”沿着某种轴线关系而组成的层层渐“进”的建筑群体。 这种虚实相间的层层渐进,充分体现了中国空间概念中的“有无相生”。

3.廊

房廊(柱廊) 、前廊,或前后廊,或周围廊,它是平面、空间的一种扩大和联系之物。廊可作为透景、隔景、框景用,造成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让空间产生变化,与庭院式的布局相关。

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是四面房屋包围庭院,形式封闭型的中庭式建筑。住宅是这样,宫殿、寺庙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大致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是将单体建筑沿庭院周边布置,其中有一面是构图主体,建筑单体最为雄伟,面对中轴线,其他建筑三面围绕,形成对称,与主要建筑取得陪衬、均衡。 这种布局可称之为外实内虚型。第二种是将主要建筑单体置于庭院正中,势态向四面扩张,周边非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四面围合,气势上逊于主要建筑,势态向中心收拢,也为对 称布局,与主要建筑取得均衡! 这种布局可称之为内实外虚型第三种是建筑群体外廓不规整,院内各建筑作自由布局,初看似觉粗服乱头, 了无章法,细品方知规则谨严,格局精细,可谓虚实交织型。

三、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影响因素

1.哲学思想

1)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天人,合内外”的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

点,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追求自然与人,人与人,甚至是人与社会的统一。而此时作为实体的建筑也就成为内外空间相互之间渗透的“中介”。虚的空间成为了建筑的主角。 依空间边界形状的不同,形成的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中介如天井、门廊等使自然与人得到充分地相融,达到整体建筑环境的统一。襄汾丁村民居北院群体建筑,四周高大疏散,华丽富贵,组合有疏有密,空间起伏变化,向中心区合。整体区域建筑气势庞大,高低错落,尺度适宜。乔家大院风水思想主要从总体构思上立足于“人”这一主题,满足多代同堂的要求,也照顾到小家局部院落的相对独立完整,取得和谐的效果。

2)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环境特色还渗透出“阴阳之道”的思想。纵观众多的哲学的基本哲学观,可以发现它们在空间的概念上是非常相似的。空间是“阴”、“阳”两个对立力量和谐而又动态地共存的统一,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能体现这一概念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

《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 它使得建筑有了“方中有圆”、“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等空间意境。环境中有了层次,有了变化,丰富了其所表达的传统建筑的内容。

2.文学绘画

中国的传统建筑大都是工匠设计的,同时也常常是知识分子———文人设计的,正是这些文人将建筑,特别是园林与绘画文学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用扁额、对联的形式将诗歌或富有文化气息的词直接加到建

筑中,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俯仰可见,比比皆是,这种做法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还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感受。以听觉、触觉、嗅觉信息丰富空间环境渗透。利用声、光、色创造出诗画般的意境。“风雨纵横乱入楼”则是将风和雨等大自然的现象引入建筑空间,赋予建筑一特定时刻的“心情”,使其人格化。同样“柳浪闻茑”“, 万壑松风”等都使人从不同的感观信息中感受到建筑空间的意境。人、自然、建筑相互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使传统建筑获得了更高的空间环境效果。 这种文学因素的存在,又一次说明中国传统建筑类的两个层次———感官感受性及理性。文学因素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在感受上从前者向后者过渡,由此可看出中国传统建筑重视意境,赋予物质构成的环境以精神功能,对人在建筑环境感受,重于结构及构造的物质表现,是通过寓意统一构成建筑环境的手段形成整体,并通过空间的命名以文学的手段表达寓意。

3.风水

《黄帝宅经》中指出“夫宅者, 乃阴阳之枢纽, 人伦之轨模……

故宅者, 人之本, 人以宅为家. 若安则家代昌吉, 不安则门族衰微 。”阴阳乃为风水别名. 宅第中的居室取其闭、暗、藏、的特征, 可抵御火、噪、燥等的干扰, 是人们养阴安身的场所, 为阴. 天井、庭院, 取其露、张、放的表象, 能抵御寒、湿、风的侵袭, 但相对于居室而言具有纳阳、排水的作用, 是室外活动的小天地, 属于阳. 天井、庭院的院落式住宅布局符合了阴阳学说中的有序、变化与平衡, 达到了趋吉避凶的心理和生理要求。

三、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中的重点——庭院

1.组成要素

中国传统庭院不但包含室外空间,还包含了大量实体元素,如垂花门、影壁、堂屋、荷池等,它们表现了传统建筑的面貌。如此种类繁多的实体元素,通过类型学方法的过滤,可将它们向上逐级归纳,最终抽象为面以及点两种基本类型。面是庭院的围合构,也是庭院空间形态特征的基本源泉,围合界面依不同的方式变换会得到不同种类的空间类型。庭院的内含构成多以点出现,功能性较为次要,主要充当空间的活跃元或焦点,对整体环境效果起调节、强化作用。这两类元素的组合,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可循。

(1)面——围合实体

庭院作为“没有屋顶的建筑”,必然地由垂直面和下水平面所限,这两个方向的面从而成为极其重要的设计因素。建筑形态学认为,四个垂直面所围成的空间,是限定作用最强的一种,垂直面对空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传统庭院中单体建筑以及围墙充当主角。

A.单体建筑

殿、堂、楼、阁、轩、馆、房、门等单体建筑,是组成庭院垂直界面的重要元素。它们自身都有室内空间,呈三维体量,具明确的使用功能,与庭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B.围墙

庭院的围合除了单体建筑外,还需要有院墙、隔墙、照壁等墙体。这类构成无内部使用空间,呈二维形态的平面,隔断院内外的人流交通,

也切断院内外的视觉联系,是一种封闭性强、限定明确的围合手段。

C.地面

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庭院地面细部设计经验。明计成所著《园冶》列有专门章节讨论铺地。不同性质的庭院、同一庭院中不同部分的用地,对应有各自合适的材料、大小、纹样等,简繁不一,这本身也是对空间进行限定与划分。

D.水面

水以其特有的自然属性,满足了传统“乐山乐水”的追求。传统庭院中的水常以面的形式出现在园林型庭院中,有静亦有动。

(2)点——内含实体

庭院中的点类型可忽略其面积而着意其位置与形态,它们往往根据庭院主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布局,对意境的营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A.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如亭、碑、石(铜)雕、石桌、石凳等,在为人们提供照明、休憩等物质功能的同时,点缀、烘托了庭院空间的气氛。

B.自然景物

在空间构成上,树木、花卉、山石等自然景物可塑造地表、充实庭院景象,可遮蔽院墙、拓展庭院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们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的木性。

2.庭院模式的特点

1)庭院模式的文化性

庭院充当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中介,这个中介调和了对社会和对自然

亲和的矛盾,是其它建筑形式所无法达到的。

它渗透于中国传统各个层面的“天人合一”观念或称之为“天人合一”理想。对于这种理想生活的表达,乃是建筑的永恒主题。

2)庭院模式的意识性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是与传统家长制、伦理观念相联系的。有限的庭院空间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这是庭院在生活上的潜在价值。 它使人安全、自在,得到在闹市中所迫切需要的冥想空间,使人享受围墙内空间自主的满足和生活的情趣。

3)庭院模式的伦理性

礼俗的主要内容就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按照自己的地位的高低、贵贱及亲疏关系,区分尊卑、长幼、及男女礼仪行事。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每组群体都存在许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所产生的位置关系。传统的伦理观念往往通过生活中的礼俗习惯影响建筑空间的形式,体现中国人独特的空间构成的思维。

4)庭院模式的物质性

庭院空间的价值和作用超过了任何的单座建筑, 人们可以在此举行庆典、祭祀活动或在院子里散步,同时又是交往和团聚的空间。它不仅可以解决日照、采光、通风的需要,也作为室内空间不足的补充,相当于中央的露天大厅。

四、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从横向来看在世界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纵向来看,无论在过往的历史中,还是在我们

当代建筑师以后的设计实践中,均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财富,其在各个层面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与传统值得每一个中国建筑从业者去研究、去学习、去继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7v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