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小学生诗词大赛推荐篇目

更新时间:2023-11-02 13: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丹东市小学生诗词大赛推荐篇目

古诗词

1、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一去①二三里,烟村②四五家。 亭台③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词句注释:①去:距离。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

物。

白话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

花正在绽放。

2、条山苍(唐)韩愈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白话译文:中条山苍翠碧绿,黄河水浑浊泛黄。波浪汹涌翻滚而去,松柏静静矗立山岗。 3、七步诗(汉魏)曹植 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①,漉豉以为汁②。 萁在釜下燃③,豆在釜中泣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⑤? 版 本二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词句注释:①持:用来、用作。 羹(gēng):用肉或策做成的糊状食物。

②漉(lù):过滤。 豉(chǐ):煮熟后发酵过的豆。有版本也作菽(shū)。 ③箕(qí):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 ④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⑤煎:煎熬,比喻迫害。

白话译文: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

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4、相思⑴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⑵,春来发几枝⑶? 愿君多采撷⑷,此物最相思⑸。

词句注释: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

白话译文: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你能尽情的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5、塞下曲①·月黑②雁飞高(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③夜遁④逃。 欲将⑤轻骑⑥逐⑦,大雪满⑧弓刀。 词语注释: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②月黑:没有月光。

③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④遁:逃走。 ⑤将:率领。

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⑦逐:追赶。 ⑧满:沾满。

白话译文: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

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塞下曲其一:

jiù líng jīn pú gū,yàn wěi xiù móu hú 鹫 翎 金 仆 姑,燕 尾 绣 蝥 弧。 dú lì yáng xīn lìng,qiān yíng gòng yī hū 独 立 扬 新 令,千 营 共 一 呼。 塞下曲·其二

作者:卢纶 朝代:唐代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白话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

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塞下曲·其四

yě mù bì qióng yán,qiāng róng hè láo xuán 野 幕 蔽 琼 筵, 羌 戎 贺 劳 旋。 zuì hé jīn jiǎ wǔ, léi gǔ dòng shān chuān 醉 和 金 甲 舞。 雷 鼓 动 山 川。 词语注解:雷鼓:旧时也以祀天神之八面鼓解。实即擂鼓。

白话译文:在野外的营帐里摆开了宴筵,为庆祝征羌戎的战士们凯旋。

酒酣欢畅个个穿着铁甲起舞,欢声雷动鼓乐喧天震荡山川。

6、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⑴,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⑵,白首方悔读书迟⑶。

词句注释:⑴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

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⑵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⑶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白话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

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7、剑客⑴(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⑵。 今日把示君⑶, 谁有不平事?

词句注释(1)剑客:行侠仗义的人。(2)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3)把示君:拿给您看。

白话译文: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

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8、咏风(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白话译文: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

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9、登乐游园⑴(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⑵,驱车登古原⑶。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⑷。

词句注释: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

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⑵向晚:傍晚。不适:不悦, 不快。⑶古原:指乐游原。⑷近:快要。

白话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10、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⑴,死亦⑵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⑶。 作品注释:⑴人杰:人中的豪杰。

⑵亦:也、也是。

⑶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作品译文: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

不肯偷生回江东。

11、独坐敬亭山⑴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⑵,孤云独去闲⑶。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词句注释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

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白话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

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12、独坐敬亭山⑴(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⑵,孤云独去闲⑶。 相看两不厌⑷,只有敬亭山。

词句注释: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

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 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 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白话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

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12、芙蓉楼送辛渐1(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2,平明送客楚山孤3。 洛阳亲友如相问4,一片冰心在玉壶5。

词句注释: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

遥望江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2、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3、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4、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5、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白话译文:寒冷的冰水与江水连成一片,友人离去隐隐的孤独在我心中。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

我的近况,就说我依然像玉壶一样清洁。

13、题都城南庄⑴(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⑵。 人面不知何处去⑶,桃花依旧笑春风⑷。

词句注释: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⑵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⑷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白话译文: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

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14、新娘家(唐)王建

其一

邻家人未识⑴,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其二

锦幛两边横⑵,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⑶。 其三

三日入厨下⑷,洗手作羹汤⑸。 未谙姑食性⑹,先遣小姑尝⑺。 词句注释

⑴未识:一作“不识”。 ⑵锦幛:色彩鲜明的华丽的幛子。 ⑶亲情:亲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7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