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初中历史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doc

更新时间:2024-05-21 17: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总编号 课题学科编号 评定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结题 不予结题

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书

单 位 : 银川市西夏区教研室

课题名称: 西夏区初中历史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原课题名称):初中历史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负 责 人: 刘桂兰 (课题原负责人) 刘桂兰

课题组成员:闫利琴 赵冬梅 刘斌 纳宁娜 马小军

陈娟 周荣 徐力锋 宋前龙

联系电话: 2077824 13995017608

二0一三年十月三十日

研究过程中年度工作清单 第一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1月) 课题实施准备阶段: 2010年11月 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寻找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题、进入课题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2月) 研究主题: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观课、议课,发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主持人培训课题组成员掌握课堂观察技术,课题组成员尝试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开展课例研修活动。 课题主持人、课题组成员上研究课。 学生在校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能力培养的主阵地也在课堂。课题主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交将开发的课外资源引入课堂,用资源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任务的驱动下,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材料)、抓关键词、并在关键词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课题组成员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观课、议课,查找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的意见和建议、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 研究主题:将西夏区初中历史学习共同体研究的课题融入到自治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夏正建主任主持的课题——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性研究之中。在专家的引领下,探索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改变初中历史教课堂教学沉闷现状的途径和方法。以课堂观察为抓手运用课例研修的方式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性的方法和途径。这期间,我们的课题组核心成员银川十四中历史教师刘斌在全区初历史课堂教学第三次研讨会上开始尝试着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执教《菜园文化》一课。课题组的其它成员紧随其后,相继开展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2013年3月,在全区第四次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性研究研讨会上,西夏区的三位青年教师与兴庆区的杨英、杨芹、张思敏三位初中历史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执教公开课,向来自全区的初中历史教师展示他们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与会者深切地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呈现方式的巨大作用,鼓舞了他们学习、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的信心。 第四阶段:交流、展示(2012年3月—2013年10月) 研究主题:交流、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通过交流,一方面让同行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另一方面坚定课题组成 员继续研究的信心。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西夏区课题组的成员在教研、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课题主持人开始搭建多种形式的展示平台,让同行了解他们,认识他们。

2012年10月,全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性第三次研讨会在银川十四中召开。课题组成员银川十四中历史教师刘斌向来自全区的初中骨干历史教师展示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执教《菜园文化》一课,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向与会者展示他们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 2012年10月,“国培计划”宁夏臵换脱产研修班的103名学员到西夏区开展“影子实践”活动。带队的宁夏大学高师培训中心的周福盛书记,提出要让学员观摩西夏区的中小学教师是如何开展课例研修活动的,于是课题主持人就在银川十四中举办了一次西夏区初中历史学习共同体的课例研修现场展示会。银川十四中历史教师刘斌老师执教自主开发的地方教材《菜园文化》一课;课题主持人刘桂兰做了《如何开展课例研修活动》的专题讲座;课题组的其它成员向与会者汇报他们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在本节课的观察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受到很大的触动,周福盛同志用“震撼”两个字形容他的感受! 这次展示活动的开展,使课题组的成员倍受鼓舞,坚定了他们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加快专业成长的信心、决心、步伐。 2012年11月,受周福盛教授的邀请,西夏区初中历史共同体到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宁夏“国培计划”臵换脱产研修班的350名学员,进行课例研究的展示活动。 2013年3月,在全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性研究第四次现场会上,西夏区华西中学的陈娟老师执教《冷战与热战》,西夏区华西中学的马小军老师执教自主开发的地方教材《西北重镇——镇北堡》、银川十四中的刘斌老师执教《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2013年5月,应灵武教研室的邀请西夏区教研室赴灵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西夏区华西中学的马小军老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执教《西北重镇——镇北堡》一课。在教研交流研讨会上,马小军向与会的灵武市的初中历史教师介绍开发乡土历史教材与专业成长的作用,激发了与会教师开发地方教材的热情、动力,起了示范引领作用。 2013年10月,在夏正建同志的带领下西夏区内同体的核心成员赴中卫四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刘斌执教《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课后说课。刘桂兰做了题为《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改变教学呈现方式的思考》、马小军做了《》。 2013年10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洛阳召开,银川十四中刘斌和八位高、初中历史教师代表获奖教师在年会上做现场展示。刘斌老师娴熟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执教的《美国南北战争》一课,获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刘斌老师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创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的探索,引发了与会专家与历史教师的高度关注,他也是八位教师中唯一一位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执教的教师。不久,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伟科先生将率7个省的教研员来我区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推广、使用的情况进行考察。 第五阶段:总结(2012年12月、2013年10月) 1、撰写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报告(2012年12月) 2、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2013年10月) 3、撰写结课题报告(2013年10月)。

结 题 报 告 摘 要(300字以内) 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与研究发现,初中历史课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由教师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素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组建了西夏区初中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从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引导教师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聚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通过课例研究的开展唤醒、引领教师走向教学研究之路,经过两年多卓有成效的努力,课题组核心成员相继在各级各类优质课大赛中获奖,尤其是刘斌、马小军两位教师在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3年全国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中荣获壹等奖,使课题组的教师倍受鼓舞,坚定了他们成为优秀教师的信心。

结 题 报 告 正 文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宁夏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到2010年,尽管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九个年头了。但是,在平常的历史课“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这样描述语文课堂:“日常课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逼仄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阅读还处在边缘;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 1 语文课如此,历史课又何尝不是如此?改革进入深水区。 “《SAT年度报告:中国比美国学生低300分》说:中国学生在美国SAT中的成绩大大低于美国高中生,其中失分最多的是考查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和写作”。很值得我们反思?2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在努力寻找突破的方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美国学者R.贝尔德.舒曼在《中学各年级阅读教学》书中的一段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今天的中学里,每一个卓有成效的教师都是阅读教师。因为,这些教师都希望在他们各自的学科领域中指导和帮助学生更有成效地阅读,使学生成为强者。”他还指出:“在一所中学里,能否进行强有力而有效阅读训练的关键是校长。校长应坚信阅读训练是全校的职责。他应该鼓励每个教师在各科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他还应该鼓励图书管理员与教师密切配合”。3 在信息社会,人的第一能力是阅读能力,没有阅读就没有文化判断力。要引导学生

把阅读作为发展自己的精神及自我实现的手段。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可以从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上获取知识,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载体,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仅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变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乍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感悟,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阅读不单纯是一种基本技能,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发展过程。”“让儿童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为了破解课程改革的难题,我们决定从阅读入手,改变初中历史教学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初衷。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查找导致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制定改变教学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2.访谈法:通过与学生访谈,分析查找导致学生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制定提高的策略与方法。 3.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例研修的方式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总结、提炼研修过程中,教师取得的成功经验,让有效教学出现在

更多的课堂上,让更多的教师借鉴。 (二)研究过程 课题实施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题。 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3年10月) 第一阶段:(2011年2月——2012年3月) 研究主题: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开展课堂教学呈现方式转变的研究。 一、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形成认识。 课题主持人引领成员学习《国外阅读研究》等理论著作,转变教育思想。 学习心理学上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原则就是:只有通过自己劳动而获得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永久财富。 德国阅读学家维利阿姆.D.贝克尔指出:人们全部知识的85%,都是通过阅读而获得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学习者的主要活动。阅读就意味着学习,学习就是阅读。阅读是我们文化范围内理所当然的技能,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文化技能。各个领域的运转及进步,都取决于获得可靠的信息和信息的迅速交流。不能准确而迅速地获得信息及认识,这就意味着与社会失去联系,就不能再有发言权。”阅读是人类最主要的学习活动之一,是最重要的文化技能。《国外阅读研究》曾祥芹韩雪屏大象出版社P132 C.E.埃克斯利说:“授课决不是把学习之酒往消极的空瓶中倾注似的灌输知识。如果是那样的话,教师的好坏就无关紧要了。把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消极容器,在心理学上是极其错误的。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活动是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则是最成功的课。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就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国外阅读研究》曾祥芹韩雪屏大象出版社P112)C.E.埃克斯利的话如

醍醐灌顶!初中历史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初中历史课上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把讲过当成学过,以讲代学,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在历史课上昏昏欲睡,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 奥德丽.L.怀特在《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的初步技巧》中说“在一堂课上,教师讲的时间不应超过25%,而应该让学生有75%的活动时间。因为需要练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4 “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活动是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则是最成功的课。”“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让全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不论在哪种教学方式上都不停留过久,以免使学生感到厌烦” 《国外阅读研究》曾祥芹韩雪屏大象出版社P51 阅读学习能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生成能力,也是影响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学生学会了阅读历史学科书籍,为其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吸收、验证他人认识成果的能力基础,为其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 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授课,让阅读学习成为多数学生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尽可能地控制自己讲授的欲望。一是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自己读会的教学内容不讲。二是设计系列问题、提供多种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三是通过教师示范或举例,具体指导学生发现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如:找关键词、核心概念、并在关键词、核心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是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举措,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举措。尽可能地用阅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听讲”,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针对他们在阅读中提出 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 2、聚焦课堂、查找问题

课题主持人培训课题组成员掌握课堂观察技术,课题组成员运用课堂观察技术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课题组成员银川十六中历史教师纳宁娜、西夏区华西中学历史教师韩东全执教八年级下册第11课《社会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银川十四中历史教师刘斌执教自主开发的乡土历史教材《菜园文化》、西夏区华西中学历史教师马小军执教自主开发的地方教材《西北重镇——镇北堡》。让这些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的目的是让师生的思维活动视觉化、外显化。课题组的成员学着用专业的方法观察课堂,试着用客观的数据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说:持续反思的人应该是专业人士,持续反思一个问题的人可以成为专家。 经研讨,将执教教师在课堂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梳理出来,每个课题组成员自主选择一个问题,长期聚焦一个问题,并形成子课题,与做课教师共同反思,开展系列的课例研修活动,向反思型教师转型。 3、改变教学呈现方式 阅读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阅读效果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和阅读材料的最佳配合。基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课题主持人执教研究课,运用阅读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型。转变学习方式,首先是学习权利的转移,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用介绍书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方式一:把学生喜爱的期刊—《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上的与历史教学有关的文章引入教学。

①《南宋人的奶生活》选自《意林》2012/19 ②《四面看庄子》选自《青年文摘》2011/8 ③《给孔子的一封信号》选自《读者》2011/9 ④《陈立夫:天涯涕泪一身遥》选自《读者》2011/21 ⑤《张勋复辟时》《读者》选自《读者》2012/13 ⑥《遮蔽与记忆:赵一曼》选自《读者》2008/18 ⑦《太后逃难图》选自《读者》2012/23 我们把这些文章引入课堂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以后在阅读书刊时会有意识的寻找类似的文章,养成在课外阅读学习历史文章、增长历史视野的习惯。如: 方式二:将经典文学作品引入教学。 讲抗日战争时,引导学生阅读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斯诺的《西行漫记》、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讲解放战争时,引导学生读《林海雪原》、《暴风骤雨》;讲法国大革命时,引导学生读《双城记》、《巴黎圣母院》、《九三年》;讲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引导学生阅读《大草原上的小屋》、《伍德龙一家》,讲美国南北战争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飘》、《林肯传》、《白奴》;讲两次世界大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静静的顿河》、《战争风云》(美国)。 (二)改变教学呈现方式 课型一:用教材资源开展阅读教学。以《中华大地远古人类》一课为例: 教师依据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从而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大约多少年?发现地

点在哪里?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分析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3、观察、分析《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思考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 4、观察、分析《世界文明古国示意图》,思考:为什么人类的早期文明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分别诞生在哪条河流域? 5、概括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6、比较“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7、为什么说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8、北京人的火种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说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9、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10、观察《山顶洞人制作的骨针》、《山顶洞人的装饰品》的图片,你从中可以捕捉到哪些历史信息? 课型二:开发课程资源。 课题主持人执教八年级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引用课外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材料的出处涉及到的书目,也是一个导向,一个课外阅读书目。 阅读与思考: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说出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计思考题:人类最早的文明为什么发源于大河流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

料,得出结论,形成认识。 材料一: 尼罗河全长6000多公里,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公里。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了大量的沃土,使之成为古代农民的乐园。每年的七月,由于吸收了非洲中部丰富的季雨,尼罗河的水位逐渐升高,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到九月泛滥达到高潮时,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一层淤泥,这些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这种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等来年收获季节的到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P48-49 材料二: …… 底格里斯河南段和幼发拉底河南段之间的土地虽然异常肥沃,但仍然少不了灌溉,因为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每年春天降下的暴雨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浇灌在4月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苏美尔地区夏天的气温高达华氏125度,足以烤焦这里的土壤,所以这里的夏天不是生长季节)。…… 苏美尔人必须征服自然,与自然做斗争而不是充分享受自然的丰足。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P31 材料三: 由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道屏障,使来自印度洋的季风雨返回而降于恒河流域,所以恒河流域的雨量充沛。印度河流域的雨量要小些,但来自高山的大量雪水流入印度河,因此水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易宁《走进古印度文明》P2

材料四: 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覆盖了从华北高原向东到大海的整个地面。一般认为,黄土是更新世时期的北风送来的,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得很厚,厚达二、三百英尺。由于其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黄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而且,由于华北的降雨量不足,黄河流域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样,没有茂密的森林来阻碍只有原始的石头工具的早期农人。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课题主持人先后在芦花学校、银川十六中、银川十八中执教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和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执教研究课,使大家看到,用资源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阅读任务的驱动下,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抓关键词、并在关键词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在问题驱动下,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着。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堂变成了学堂。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跟着发生转变。 之后,课题组成员银川十八中赵燕红、宋前龙、银川十四中刘斌、银川十六中纳宁娜、华西中学陈娟等相继执教《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辛亥革命》、《维新变法运动》等课,尝试着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尽可能地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课题组其他成员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研究,查找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的意见和建议、撰写课例研修报告。课题组的团队研究,打破了教师传统而封闭的工作模式,给教师的思维方式带来一前所未有的冲击。最初观课的时候大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在大家掌握了课堂观察的技术后,课题主持人引导大家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大家边工作、边研究,边尝试着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7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