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二单元 学段一 文本前

更新时间:2023-04-13 22:0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4课《论语》十二章

一、读懂文意

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逸),敏.(勤勉)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到)有道

..(指

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正.(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语气助词,表肯定)。”(《学而》) 2.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如……何,把……怎么样呢?对……怎么办呢)?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3.子曰:“朝.(早晨)闻道.(仁义之道),夕死可矣。”(《里仁》)

4.子曰:“君子喻.(知晓,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子曰:“见贤思齐.(向……看齐,与……一样)焉.(代词,他),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里仁》)

6.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

..(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雍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

坚强),任.(担子,担当的东西)重而道远。仁以为

..(把……作为)己任.(责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

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盛土的竹筐),止.(停下来),吾止也。譬如平地

..(填平洼地),

虽覆.(倒下)一篑,进.(前进),吾往.(前进)也。”(《子罕》)

9.子曰:“知.(同“智”,智慧)者不惑.(疑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

..(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

..(约束自我)复礼.(先王之礼)为仁。一日

赞,称许)仁焉。为仁由.(靠)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条目,细则)。”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资质愚钝),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颜渊》)

11.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实践)之者乎?”子曰:“其.(表委婉推测语气的副词,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施加)于人。”(《卫灵公》)

12.子曰:“小子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学夫.(那)《诗》?《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指讽刺时政)。迩.(近)之事.(侍奉)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二、文本理解

1.理解“仁”的内涵

(1)什么是“仁”?孔子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请解释“克己复礼”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要践行礼仪,一切言行要纳于礼。前者为内,后者为外;前者为知,后者为行。总之,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2)下面的句子都带有“仁”字,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阐释“仁”的。

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③仁者不忧。

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①句是说“仁”与“礼”“乐”的关系。“仁”是“礼”“乐”的根本要求,“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②句是说践行仁德是一个人的使命担当、沉重责任。士人应用一生乃至生命去践行它。

第③句是说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仁”的标准,“不忧”是其重要指标。一个人如果真正明白

何为仁的时候,他会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

第④句讲践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不能由别人强制。强调践行的主动性和内在性。2.理解“道”的内涵

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是否相同?哪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

(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就有道而正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个“道”是道理、真理。第二个“道”是路。第三个“道”是道德,侧重指品德、学问。

第一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因为这句话是孔子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应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3.理解“好学”的内涵

(1)请结合《〈论语〉十二章》,说说“好学”的标准或条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坚定学习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②学习(工作)中应是多做少说。

③遇到机会,时常向道德高的人学习并改进自己的缺点。

(2)孔子认为“好学”之“学”学什么?请结合第十二章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孔子认为,“学”主要是学《诗经》经典。不学诗,无以言。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与观察能力,可以锻炼自己的合群性,不仅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用在与父母、国君的相处上。总之,要“学”的内容很广泛。

4.理解“君子”的内涵

“君子”是《论语》中十分重要的词语,同时,作为中华民族道德评价的标准,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君子”在春秋早期是一个地位词,主要指各级贵族。到了孔子心中,就变成了道德修养高尚的代名词。请结合《〈论语〉十二章》中的重点内容,谈谈如何成为君子或者成为君子的条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①重义轻利。②见贤思齐。③文质彬彬。④推己及人。⑤勇于担当。⑥追求真理。⑦敏慎好学。⑧克己复礼。

5.体会语言之美

《论语》语言精微、凝练、隽永,又不乏生动,请结合这一特点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朝闻道,夕死可.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包含了闻道的欣悦,殉道的宁静与平和,用语寻常却极其隽永。

,然后君子。

(2)文质彬彬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彬彬”形容两者配合得十分适当,既不偏胜于文,也不偏胜于质,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叠字的使用,很有形象感。

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3)譬如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譬如”一词表明堆土成山用了比喻,说明功亏一篑的深刻道理,只出现喻体,未出现本体,给人很多联想。

附:助读资源

1.背景展示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室日渐衰微。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的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弟子学习礼仪;一方面积极入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真是踌躇满志。他最初做中都宰,一年之后,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先是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鲁国城池,后又诛杀了乱臣少正卯。治理国家仅仅三个月,路不拾遗,四方之客都宾至如归。齐国害怕孔子执政会使鲁国强大,威胁自己,所以送了一些美女给鲁君,鲁君于是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孔子见自己的抱负难以施展,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开始了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常遭困厄,都不受重用。最后只得返回鲁国,专心修订《诗》《书》《礼》《乐》,教授弟子。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卒。2.作者延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梁漱溟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

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

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是老实话。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代的文化(历史事实、学术思想)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存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同时他亦有机会有条件从事于此。试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史记·儒林列传》及其他载籍(如汉唐史书),诸讲习传布往古学术者非在邹鲁之乡儒家之徒乎?

但在农工生产方面,当时孔门未加学习,这是因劳心劳力社会上必要分工之故。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就不能真切地发挥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前的上古文化赖于孔子而传者,其文化大要即如是,其流传也大要即限止于是;其功在孔子,其过不在后人。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两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或认真说: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有删改) 附:积累卡片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多义实词

4.重点虚词

5.词类活用

词语例句解析

死夕死.可矣动词的为动用法,为道而死

贤、齐、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齐,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与……一样/内,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正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用作动词,纠正,匡正

6.特殊句式

句式例句解析

固定句式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何”,“把……怎么样呢”“对……怎么办呢”

宾语前置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作“省”的宾语前置

介词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仁以为己任,不重乎?

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任”,“不亦……

乎”,“不也……吗”

第4课大学之道

一、读懂文意

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第1段)大学

..(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根本原则),在明.(彰明)明德

..(美好的德行),

在亲民

..(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在止于至善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

..(志向坚定不移),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详),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2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养)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

...(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致知在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

理)。物格而后知至

..(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平民百姓),壹是

..(一概,一律)皆以修身为本.(根本)。

二、语言探究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从中体悟形容词活用的规律特点。

(1)????? 知至而后意诚.: 先诚.

其意: (2)????? 意诚而后心正.: 先正.

其心: (3)????? 家齐.而后国治: 先齐.其家:

(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答案 (1)真诚/使……真诚 (2)端正/使……端正

(3)整齐有序/使……整齐有序 (4)使……彰明/美好的

规律特点 形容词放在主语或名词后,充当谓语与修饰成分,其后一旦带了宾语(或名词),该词可能活用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

三、重点理解

1.比较“大学之道”中的“大学”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中的“小学”含义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古时的“大学”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博学”,二是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治国方面的学习。这里的“大学”是后一种意思。“小学而大遗”中的“小学”是指小的方面学习,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之学,即古人所学的学习文字等方面的“小学”。

2.结合《大学》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的关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目”,这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大学》提出了“三纲”和“八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附:助读资源

1.《大学》简介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2.《礼记》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附:积累卡片

1.多义实词

2.词类活用

词语例句解析

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形容词作动词,彰明

齐先齐.其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诚先诚.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

3.特殊句式

句式例句解析

状语后置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正常语序为“于天下明明德”

第4课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读懂文意

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

..(狠心对待别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就)有不忍人之政

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

..(……的原因)谓人皆有不忍人之

心者:今.(假如,如果)人乍.(忽然)见孺子

..(惊骇,恐惧)恻隐

..[哀

..(儿童,小孩)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痛,怜悯(别人的不幸)]之心;非所以内交

..(结交。内,同“纳”)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博取名誉)于乡党

..(同乡)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这样)也。由是观之.(音节助词),无恻隐之

心,非人也;无羞恶

..(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谦逊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萌芽,发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好像)

其有四体

..(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说)不能者,自贼.(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同“燃”),泉之始达.(流通,指泉水涌

出)。苟.(如果)能充之,足以保.(安定)四海

..(天下);苟不充之,不足以事.(侍奉)父母。”

二、语言梳理

本文中“之”字出现频率颇高。试找出它在本文及《〈论语〉十二章》中的用法与例句,填出下表。

意义或用法例句

代词

答案

三、重点理解

1.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固有的潜能,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

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3.本文以“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试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人之心”)是人人都有的。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他举了“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一雄辩的例子。

孟子所举的这个例子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但它不是由逻辑推理而是由生活实践所证明的,其根据就在每个(正常)人的心里。每个人都可以“将心比心”,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直觉的证明。而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能得出恻隐之心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涉及心灵的内容,即一个人设身处地所感觉到的他人的痛苦(现在的或将来的);二是它涉及心灵指向,

即一个人在体验到恻隐之情时心灵是指向他人的,表现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而这一指向是纯粹道德的指向。

孟子论证了“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之后,其他三种道德情感也就不证自明了。在孟子看来,其余“三心”与“恻隐之心”同出一源,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表现而已。“羞恶之心”是“不忍之心”的反面表达;“辞让之心”(“恭敬之心”)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与“不忍之心”互为表里;“是非之心”是道德判断,其标准就是恻隐、羞恶、辞让。

孟子指出,上述“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种重要美德的发端、萌芽,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只要人后天去“扩而充之”,就可以达到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就可以“事父母”“保四海”。由此,孟子得出了他的著名的“性善论”,即人有内在向善的坚实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扩而充之”,就可以成就极高的道德境界。孟子将道德情感视为人性论的基础,开启了儒家文化以情感而不是以知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性善论”也从孟子时代众多的人性论中脱颖而出,一直影响至今。

但仔细想想,孟子的论证过程却是有问题的。我们从“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一例子说起。我们知道,特定年龄段的小孩子通常很容易得到正常人的爱的。因而在孟子这里,快要掉进井里的孩子可以让所有目睹的正常人产生恻隐之心。但是,假如快要掉进井里的是一个臭名昭著、大家厌恶至极、人人得而诛之的人物,那么又有多少人会产生同样强烈的恻隐之情呢?恐怕未必会有多少吧。

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对身处(或即将身处)险境的陌生人、没有仇恨的熟人、无辜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有矛盾、仇恨的熟人则要相对冷漠。换言之,人的恻隐之心是分对象的、有场合差别的。对前者完全可以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后者,强烈的怨气、仇恨已经抵消了相当部分的同情,从而转为心理上的冷漠、行动上的不作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体验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强烈情感,做出完全不同的举动。在这里举一个也许并不完全恰当的例子。我们知道,关于是否废除死刑,向来是有极大争议的。许多支持废除死刑的个人、组织,在平时经常发出相关的呼吁。可是,在某些惨案发生之后,许多之前持废除死刑观点的个人却完全转变立场,相关组织也暂时减少了发音。在这里,孟子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恐怕多少有些片面、武断、粗暴。

当然,举的这个例子并不足以推翻孟子的论断,而只能说明人性的复杂:人既有向善的潜能、渴望,但同时在强烈的意志、情感、欲望的支配、裹挟下,完全有可能走上另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附:助读资源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市不远。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资料已很少,《韩

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孟子得益于母亲的教育。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还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2.背景展示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相互之间战事频仍。战争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既往任何一个时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目睹当时社会纷乱之景,认为天下“定于一”,主张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所以他游说梁惠王、齐宣王,乃至宋、滕等小国的统治者。但是他的理想终究未能成功。大国忙于逐鹿中原,攻城略地;小国则苟延残喘,希求自保。孟子的理想与社会的现实脱节,这就使他的主张不可能付诸实施。

3.作者延读

关于孟子

冯友兰

我们已经知道,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对“义”“利”之辨也分得很清。每个人应当毫不考虑自己利益,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他应当“推己及人”,这实质上就是行“仁”。但是孔子虽然讲了这些道理,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样做。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性善的学说使孟子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

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详见《孟子·告子上》)。持第一种学说者是告子,他是与孟子同时的哲学家。《孟子》中保存了他和孟子的几段很长的辩论,所以我们对于第一种学说比对于其他两种知道得多一些。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所以应当发展“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真正成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有删改) 附:积累卡片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多义实词

4.重点虚词

5.特殊句式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

母也

正常语序为“于孺子之父

母内交”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

正常语序为“于乡党朋友

要誉”

第5课《老子》四章

一、读懂文意

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1.三十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共一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当其无.(车毂的中空处),有车之用.(功用)。埏.(揉和)埴.(黏土)以为器.(陶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2.企.(踮起脚)者不立

..(不能久立),跨.(阔步行走)者不行,自见

..(偏执己见)者不明,自是.(以……为是)者不彰.(彰显),自伐.(夸耀)者无功,自矜.(夸耀)者不长.(长久)。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赘瘤)行.(同“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为,做)。(第二十四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

..(强劲奋进)者有志.(意志)。

不失其所.(地方、位置,指立身之地)者久,死而不亡

..(不朽)者寿.(长寿)。(第三十三章) 4.其.(代指后面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安.(安稳)易持.(持守),其未兆.(显露迹象)易谋.(解决),其脆.(脆弱)易泮.(同“判”,分离),其微.(细微)易散.(散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

于毫末

..(细小的萌芽);九层之台,起于累.(同“蔂”,土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接近)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以……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以……为学)不学,复.(弥补,补救)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二、语言理解与积累

翻译下列句子。

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以,有了它们(车子、器皿、房屋)给人带来便利,但恰恰依靠“无”才使它们发挥了作用。(要点:准确译出“有”与“无”的关系,不能译为无内容硬联系的并列句子) 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在事情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把它做好,要在混乱还没有产生的时候把它治理好。(要点:未有、未乱)

三、重点理解

1.选文第十一章是如何说明“有”和“无”的关系的?你如何看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文第十一章很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车”“器”“室”都有空的那一面,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它们的作用。如果是实的,还有什么功用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认为“车”“器”“室”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车”“器”“室”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车”“器”“室”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

2.《老子》一书,专讲“对待”之理,第二十四章与第三十三章谈到了如何“对待”别人与自己的问题。请概括作者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对待“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的关系上,作者更看重“自知”“自胜”,认为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胜之胜。

②在如何对待“自己”上,作者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坚持“自知”“自胜”,也就是说,人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不可急躁冒进、自我炫耀。

3.第六十四章中,“为”字出现频率较高。这些“为”包含着哪两种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种:做,做好。如“为之未有”。

第二种:强力地去做,即不顺应自然规律而硬做。如“为者败之”“是以圣人无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4.第六十四章中有“合抱之木……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这两段话包含着怎样共同的自然之理?从同一自然之理出发,老子和荀子有着怎样不同的社会人生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共同之理:任何大的事物总是由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渐进过程。

(2)不同认识:老子认为人们做事情,要对在这个过程中凡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出现;同时,要尊重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不可过于人为干预,以强力为之。荀子则认为人们应该积极进取,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附:助读资源

1.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存世。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2.作者延读

易中天谈老子(节选)

《老子》从头到尾,都是讲弱者的生存。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记载在《老子》中,但确实能代表老子的思想。因为《老子》从头到尾,都是讲弱者的生存。老子一再说,不要以为强大的就强大,弱小的就弱小。天底下最柔弱的是什么?水。最能攻坚胜强的又是什么?还是水。所以,最弱小的,其实是最强大的;最坚强的,其实是最脆弱的。想想看,一个人,什么时候最软,活着的时候;什么时候最硬,死了以后。可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因此,那些争先恐后的,没有一个不失败;那些巧取豪夺的,没有一个不输光;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才最安全,也才最丰富,简直就应有尽有。道理很简单:正因为他们不争,所以没人争得过他们,这就叫“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所以老子一再说:弱一点好,软一点好,柔一点好,凡事往后靠一点好。韩非写过许多故事来说明老子的观点。其中有一个,讲的是楚庄王与孙叔敖的事。孙叔敖是帮助庄王成就霸业的功臣。但是这个功臣,为人处世却十分低调。孙叔敖临终时,把儿子叫到跟前说:老爸生前,多次谢绝了大王的封赏。我死之后,大王一定会给你加封,而你是谢绝不了的。这样吧,你就挑一块最差的。儿子果真按照他爸的嘱咐去做,结果怎么样呢?按照楚国的政策,功臣的封地,两代以后就要收回,只有孙叔敖儿子的封地延续了好几代。为什么?就因为他那块地太差了,鬼都不要。于是韩非说,这就是老子所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啊!

老子所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绝不是要你下死力,建得牢牢的,抱得死死的。事实上,你建得再牢,也能拔起;抱得再紧,也能挣脱。美国的世贸大楼建得牢不牢?牢。怎么样了呢?防不胜防嘛!所以,不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你真正要做的,是打消别人动摇、挣脱的念头,甚至根本就不会有这念头。没人想动摇,才叫“善建者不拔”;没人想挣脱,才叫“善抱者不脱”。

这就不折不扣地是“弱者生存”。有趣的是,老子的这一套,并非只有弱势群体才听得进,权势人物也受用的。因为谁都有处于弱势的可能。即便贵为天子,也未必总是强势,或一定就是强势。就算强势,他也是孤家寡人,哪里敌得上众人觊觎?这个时候,就用得着老子哲学了。怎么用?装。《老子》书中,有一个词用得很频繁,这就是“若”。比方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这个“若”,可以翻译为“就像”,也可以理解为“好像”,张舜徽先生则说“不外一个装字”。

除了“装”,还有“忍”。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敢冲上去的就死,不敢冲上去的就活。注意,他在讲不要冲锋的时候,用的词是“敢”(勇)。显然,在他看来,不做也是需要勇气的,恐怕还更需要勇气。敢不,是很难的。

看来,《老子》这本书,真可谓“最抽象也最实用”。

附:积累卡片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多义实词

4.重点虚词

复众人之.所过助词,用在主语和“所”字结构之间

5.词类活用

词语例句解析

欲是以圣人欲.不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欲

寿死而不亡者寿.名词作形容词,长寿

6.特殊句式

句式例句解析

判断句死而不亡者寿无标志的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正常语序为“于未有为之,于未乱治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正常语序为“于毫末生”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常语序为“于累土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常语序为“于足下始”

宾语前置句

自胜者强正常语序为“胜自”自知者明正常语序为“知自”

第5课五石之瓠

一、读懂文意

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赠送)我大瓠.(葫芦)之种,我树.(种植)之成而实五石

...(能容得下五石的

东西)。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

..(把……做成)瓢,则瓠落

..(宽大空廓的样子)无

所容

..(容得下它的东西)。非不呺.

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击破)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同“皲”,皮肤冻裂)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漂洗) (同“纩”,丝绵絮)为事.(职业)。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卖)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

王使之将.(带兵)。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

..(割地)而封.(封赏)之。能不龟手一.(相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6u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