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4-17 05: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质学复习题 (90%)

1、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注:图中康氏面全称为康拉德面,软流层又叫古登堡低速层,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叫雷波蒂面。在课本28页有详细分化表

划分依据: 地球内部情况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地获得的。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例如,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都可以传播,速度也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比较慢。地震波在地球深处传播时,如果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这突然发生变化所在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根据不连续面的存在,人们间接地知道地球内部具有圈层结构。

名词解释:地球内部圈层——指从地面往下知道地球中心的各个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与岩石圈有何区别?

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属于岩石圈的上部。岩石圈指从地表到软流层以上的圈层。

3、软流圈有何特点?对岩石圈有何影响?

软流圈特点:深度60~400km范围,震波速明显下降,部分熔融,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 对岩石圈的影响: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及热对流于此层相关。

软流圈:在深度60~400km范围,震波速明显下降,特别是100~150km的深度下降更多,称为古登堡低速层,又叫软流层。

4、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有哪些?见下表: 外力作用 沉积作用 搬运作用 剥蚀作用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机械剥蚀作用 化学剥蚀作用 机械搬运作用 化学搬运作用 大陆沉积作用 海洋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内力作用 变质作用 地震 岩浆活动 构造运动 水平运动 升降运动 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侵入作用 机械沉积作用 化学沉积作用 生物沉积作用

5、地球有哪些物理性质(包括有关名词解释)与地质学研究密切相关?

地球的重力、地球磁性、地热、地球的弹性和塑性、地球的放射性 名词解释:地球的重力——主要指地球对地表附近和地内物质的吸引力。

重力理论值——把地球作为理想的旋转椭球体,并且内部密度无横向变化,所计算出的海平面高度的理论重力值,也叫重力标准值。

重力异常----在具体地区实际测量时,由于地形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局部岩石密度差异,都使实测重力值偏离正常理论值(标准值)

地磁子午线----地磁场也有无数磁力线在地球表面上通过两地磁极,每一条这样的磁力线叫地磁子午线 地磁异常:利用多个磁测站、航空磁测和卫星磁测所得的数据进行地面磁测校订和计算获得的全球基本地磁场的数值,叫正常值。实测地磁要素数值与正常值的偏差叫地磁异常。

地热流---地热释放最经常最持续的形式是地球内部热能从地球深部向地表的传输,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热流 6、画图说明岩石的循环过程。

7、列举类质同像和同质异像的矿物。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质点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质

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如斜长石是钠长石NaAlSi3O8和钙长石CaAl2Si2O8的类质同像系列。

同质异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如黄铁矿和白铁矿(FeS2),α石英和β石英,石墨和金刚石

8、颜色与条痕、解理和断口

颜色:矿物具有的颜色,分为自色(含某些色素离子而呈现颜色)、他色(由所含杂质颜色引起的颜色)和假色(由某些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利用条痕板,观察矿物在其上所划的痕迹颜色。

解理:在一定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的性质。分为最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叫做断口。

9、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矿物的概念:(课本)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老师课件)是指岩石圈中的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有内生作用(岩浆作用)形成原生矿物、外生作用(风化、搬运和沉积等)形成次生矿物和变质作用形成变质矿物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10、列举矿物集合体的10种形态及代表矿物。

矿物单体形态就是指矿物单晶体的形态。只有晶质矿物才能呈现单体。 矿物集合体——同种矿物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的整体。

分为粒状(雪花石膏)、片状(石墨、云母)、针状(钙沸石)、板状、毛发状、柱状(重晶石)、放射状、纤维状(石棉、石膏)、晶簇状(石英、方解石)和葡萄状、结核体(黄铁矿、赤铁矿、磷灰石)、肾状、鲕状(鲕状赤铁矿、鲕状铝土矿)、豆状、晶腺状(玛瑙)、钟乳状(褐铁矿、软锰矿、孔雀石)、树枝状(自然铜)、皮壳状、块状、土状体(高岭土)

只能找到这么多了,凑合着记吧

11、莫氏硬度计的硬度系列。

根据高硬度矿物可以刻划地硬度矿的原理,德国摩氏(Mohs F)选择了10种标准矿物,将硬度分为10级,制成”摩式硬度计”

矿物 硬度

滑石 1 石膏 2 方解石 3 萤石 4 磷灰石 5 正长石 6 石英 7 黄玉 8 刚玉 9 金刚石 10 12、岩浆岩分类表、沉积岩、变质岩分类表以及三大类岩石比较表格。

见附表2、3、4、5 13、如何区分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构造?

14、变质作用有哪些类型? 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区域变质

接触变质作用——由于岩浆活动,在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带,产生变质现象

动力变质作用——岩层由于受到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强烈压力的作用,可以使岩石及其组成矿物发生变形、破碎,并常伴随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作用,这种变质作用称动力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泛指广大面积内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15、岩层产状三要素。

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方向。

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倾斜线即层面上与走向垂直的线(指向下方)。 倾角: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夹角(真倾角)。视倾角小于真倾角。 见附图八

16、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其地质意义如何?

底层不整合接触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其共同特征为:

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底砾岩是指位于不整合面上的砾岩而言。⑵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⑶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的差异。

名词解释:不整合接触——由于构造运动,往往是沉积层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 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上升但未升出海面的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

研究不整合关系的意义:不仅可以确定地史发展过程中的构造运动以及相应的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而且也可以找出某些矿产分布的规律,如在不整合面上常富集铝土、黏土、铁矿、锰矿等矿产。

17、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的区别?

侵入接触:岩浆体侵入围岩之中,特点为围岩接触部分有变质现象,火成岩中往往还有俘虏体存在,可以确定侵入岩的时代晚于围岩。

沉积接触:侵入岩上升地表遭受侵蚀之后,又为新的沉积岩层所覆盖。其特点为上覆沉积岩层不可能有接触变质现象,而侵入岩中也不会有上覆岩层的俘虏体存在,可以确定侵入岩的时代早于上覆岩层的时代。

18、地壳运动有哪些特征?

有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速度和幅度小、有周期性和阶段性

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地壳的机械运动。

19、褶皱和断层与地貌形态之间的关系。

褶皱与地貌关系密切,它控制了大中型地貌的基本形态。由褶皱形成的山地称为褶皱山脉。研究地貌形成的基

本原因,有必要研究褶皱构造。

断层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密切,研究大型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和时间演化规律,对于认识趋于构造的发育历史和进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探讨全球构造的的演化规律都有重要意义。 褶皱: 在应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各种形态的弯曲现象。 断层:破裂面二侧岩石有明显位移的断裂为断层。

20、断裂与断层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中岩石(岩层或岩体),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

为断裂构造。通常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 节理——两侧的岩块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裂开的面称为节理面

21、如何区分节理和层理?

层理构造——沉积岩由于物质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方向的变化所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

节理——两侧的岩块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裂开的面称为节理面。

22、判别褶皱和断层存在的证据有哪些。

关于褶皱野外认识的地貌方法:水平岩层、单斜岩层、穹隆构造、短背斜、构造盆地、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和背斜、向斜

断层存在的证据:

擦痕和镜面;阶步和反阶步;岩层的不连续;岩层的重复或缺失;断层两侧的伴生构造标志(有拖曳褶皱, 牵引构造,伴生节理),断层地貌如断层崖、三角面、断层谷、断块山,山区、平原的平直界线,河流发急剧转向,错断河谷 ,矿化带和泉水等。 名词解释

擦痕和镜面是岩块相互运动时,由于摩擦而在断层面上形成的痕迹。 擦痕:平行而密集的沟纹.

镜面:铁、锰等物质组成的光滑而平整的曲面. 阶步:陡坡倾斜方向指示对盘动向

反阶步:压性裂隙,亦称羽裂,陡坡倾斜方向指示本盘动向;

23、张节理和剪节理的区别?如下表 剪节理 节理面平直而光滑,产状较为稳定,平面上呈直线延伸。 发育在砾岩中的剪节理面常穿过砾石,形似刀切。 张节理 裂面粗糙不平,产状不稳定,在平面上常蜿曲延伸或呈锯齿状延伸。 发育在砾岩或粗砂岩中的张节理,常绕砾石或粗砂表面而过,一般不穿过砾石。 沿节理走向和倾斜常延伸较远,有时在节理旁测形成比较规则的羽列现象。 两壁紧闭,壁距甚小,有时肉眼只能见到一条缝迹。充填脉厚度均匀。 节理发育比较密集,即节理间距较小,频度较高。 X形 节理沿走向延伸不远就可能消失,但在其旁侧又可出现同一方向的另一条张节理,形成平面上的侧列现象。 两壁张开,有肉眼可见的节理壁距,有时上部壁距较大,呈楔形,向下节理逐渐消失。充填脉厚度变化较大。 节理发育常较稀疏,即节理间距较大,频度较低。 反S形 24、举例说明研究褶皱和断裂的意义。

本题如果出的话应该是一道论述题,褶皱分别从与矿产、地貌、地球发展史三个角度论证。要点:许多存在于褶皱的沉积岩层中的矿床必须搞清楚构造的形态和规模,才能探明矿床的分布、大小产状等;在背斜顶部常发育脉状矿体;岩层褶皱由于层间滑动形成空隙为矿质填充提供条件;具有封闭条件的穹隆、短背斜是重要的储油、储气构造。褶皱控制大中型地貌的基本形态;褶皱的发育过程、特征及褶皱时代往往代表一个地区的构造运动性质及地壳发展历史。 断裂要结合节理和断层两方面。要点:节理的分布、性质和组合情况有助于推断局域性应力场的特点和各种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各种构造的关系;张节理常提供岩浆活动侵入的通道

25、板块构造学说形成的三步曲是什么?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26、大陆漂移有哪几个方面的证据。

证据有:大陆轮廓、生物证据、岩石构造证据、古气候证据和古地磁证据 其动力为: 由两级向赤道的离极运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 自东向西运动——日月潮汐力

27、海底扩张的证据有哪些,驱动力是什么?

地质现象的对称性、海底磁条带的对称排列、洋底沉积物年龄不早于2亿年,由洋脊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 驱动力(没找到,个人观点):主要由地球内热导致,地幔温度不均一,导致地幔密度不均一,在地幔和软流圈中应起物质对流,形成若干环流,在两个环流向上的地方,大洋壳受到拉力形成大洋中脊大洋中脊被拉开向两侧扩张,如附图7

28、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贡献?

基本思想: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是刚性的,其下面是黏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为一体,他被分割成许多板块;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围绕一个旋转扩张轴活动,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可以发生几千米的大规模水平位移; 全球的大板块有:太平洋板块、南北美洲板块、欧亚板块(含波斯板块)、非洲板块(含索马里板块)、澳印板块、南极州板块

主要贡献:板块构造学说是综合许多学科的最新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的学说,是当代 地学最重要的理论成就,并被认为是地球科学的一次革命。它从大量海洋调查实际材料出发,对大洋壳的新生和代谢过程作了详尽的论证,获得最近两亿年来地壳变化的理论模式。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理论。特别是它以地球整个岩石圈的活动方式为依据,建立世界范围的构造运动模式,所以板块构造学说又称全球构造学说,这是其他以大陆范围内的各种地质现象为依据而建立的各种大地构造学说所无法比拟的。

名词解释:板块——岩石圈(或称构造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板块。

29、板块构造学说存在哪些问题?

(1)、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根据热流值的分布和热点的存在等现象,地幔对流有可能存在,但缺乏直接证据。至于如何对流,就更不清楚。 (2)、错断洋脊的巨大断裂的成因? 洋脊的错断是如何产生? (3)、洋底出现含煤沉积的原因?

根据深海钻探资料,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底部都有白垩纪和三叠纪的含煤沉积,表明这些大洋底曾经露出水面,处于滨海沉积条件。洋壳为何能露出水面? (4)、非洲板块在哪里消减?

非洲板块的南面,东面和西面都被扩张脊所环绕,那么,它在哪里消减?如果没有消减带存在,沿洋脊扩张又是如何实现的?

(5)、板块构造学说适用的时间范围?

板块构造学说建立在现代海底考察的基础上,它直接研究所涉及的时间范围不超过中生代。板块构造原理在更老的地质历史中,尤其是在遥远的太古代是否适用?

30、地史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岩相的古地理分析、古地理环境分析、构造历史分析

31、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

底层层序律:包括叠置率(底层未经变动时上新下老)、原始连续率(地层未经变动时程横向连续延伸并逐渐尖灭)和原始水平率(地层未经变动时则呈水平产状)

生物层序律(化石层序律):根据不同岩层所含的化石的出现顺序确定地层相对顺序的原理

32、化石和标准化石?

化 石——埋藏在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标准化石——有些生物种属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特征显著,所形成的化石易于寻找、鉴定。 化石形成条件:

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生物死后尽快被沉积物掩埋;埋藏下来的生物遗体在较长时间内经历一定的填充、置换或升馏。

33、岩相及其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岩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

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 岩相分类:海相沉积、过渡相沉积和陆相沉积

34、分别列举两条能够或不能够预测地震的理由。

这是一道开放型题目,八仙过海了

课本内容:不能预测主要有:地震使宏观的、大规模地下深层变化过程,无法进行可控性试验,影响因素复杂,还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目前人类无法深入地球内部直接观测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观测不完善 能预测:数理统计方向;地震前兆;….

35、世界上有那几条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分为大西洋中脊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大陆断裂地震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6m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