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4-03-24 04: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3 制取氧气

一、旧知回顾

1.默写表格中的表达式 木炭的燃烧 硫磺的燃烧 红磷的燃烧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以上反应都属于 反应。特点是 加热高锰酸钾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氯酸钾 以上反应的特点是:由 种反应物生成 或 种其他物质. 二、新课学习

【目标一】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和符号表达式的分析,会表述和判断分解反应。 1.概念: ,叫做分解反应。 2.特点: 3.符号表达式:

【目标二】通过探究,认识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催化剂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 。 2.催化作用

叫催化作用。

除二氧化锰外, 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3.阅读 催化剂的作用P40 三、达标检测(体检题)

1.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 A.产生氧气 B.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C.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D.产生更多的氧气

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点燃A.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 水

教学课件

加热 点燃

3.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一定加快反应的速率

B.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C.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 D.所有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4.下列有关分解反应的说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必定是分解反应 B.生成物有多种的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

D.由一种物质生成几种新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四、分层作业 (一)基础题

1.用符号表达式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1)木炭的燃烧 ( ) (2)生成物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合反应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

2.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实验,无现象,而像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它们的符号:

A B C D E F (2)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 作用,是这个反应的 剂。 (3)写出其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

(二)提高题

1.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教学课件

木条复燃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 、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三)拓展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不能作催化剂的是 ( ) A. 二氧化锰 B. 硫酸铜溶液 C. 氯化钠固体 D. 铁锈 2.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不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装置A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4)连接完B装置后应 ,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教学课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6g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