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阳光

更新时间:2023-12-21 00: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阳光 哈密大泉湾中心校 姚瑛

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有十几年了,与这里的父老乡亲有着浓厚的感情,也与这所我奋斗了十几年的学校心心相印了。经历了98两基验收到至今,这所学校在国家的关怀下逐渐成熟,逐渐壮大。学校让我感触到现代化的气息。多少年轻人在这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渴求知识的孩子,把自己的青春奉献,但他们无怨无悔。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天空,这是他们的信念,就是这个信念,使大泉湾中心校茁壮成长。 曾经有位家长这样说过:教师这一职业可谓平凡无奇;乡村教师这一角色可谓清贫无比。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你们长年工作在乡村小学,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艰苦的条件下便是平凡清贫中的红烛,你们默默地发光发热,不问报酬,不计名利。我们有你们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你们有着中国农村教师特有的朴实与善良。有着这样的评价我们老师满足了,这驱使着我们学校的老师更加认真,更加负责,把学校办的更有特色。在这次两基工作中,我处处被感动,虽然我们条件艰苦,但没有一个老师有怨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大泉湾乡离市区三十多公里,在这上班的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家住城市的教师。以往都是包车上下班,一些教师嫌农村教学苦,环境恶劣,不愿来这里上班,所以每年有很多教师调走。校长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他与领导班子开会研究,找老师谈话商量,想点子。最后大家商量集资,不为学校找麻烦。杨校长为大家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他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解决每个教职工的困难,让教师放心的工作,让老师没有后顾之忧。在这次普九工作中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无小事,他每天奔波于各学校之间,找对口援助单位,解决学校现有的困难。功夫没有白费,在他的奔波下,我们学校的环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家长由原来的怨言变成了赞美。他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出意见,商量对策,共同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他说的好,我们苦一点,累一点都没有什么,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每天坐在回家的车上,都疲惫的睡着了,我们不忍心叫醒他。虽然来回颠簸,但大伙精神十足,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没有一个因特殊原因而无故请假,无故旷课的。也没有老师急着往回调了。

田敏老师的孩子刚到三个月时,她就来上班了,一呆就是一天,孩子只有她的婆婆带,由于路途遥远,孩子吃不到奶,没有办法,只有让孩子吃奶,但她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有时候家访,她就借车子和学生一起去,克服了种种困难。学校教学环境虽然比不上城上,但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没有教具,她就自己动手自制教具,有时候自己掏腰包买来一些教育,为学校其他教师带来方便,她带的数学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她是其他教师的榜样,在学校条件并不好的条件下,我们学校的教学每年都在呈递升状态。每个老师都在自创条件,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漫步在占地约60亩,有布局合理的教室和两个略显局促的小操场的学校,虽然物质环境非常简陋。但是,现实条件的制约,可能会影响学校外在的美观,却不能掩盖学校精神的高度。在学校的宣传栏里,有本校学生的优秀作品,彰显着学校独有的文化气质,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成为育人的场所。这与我们学校团结的领导班子是分不开的的。作为学校的副校长杨廷超,他既是一个管理者,又是一个档案员。他把学校的教育工作抓得有声有色,不论是收集资料,还是分配任务,他都耐心指导,让老师在愉悦的环境中工作。每天他都走进每个教室,看看每个班学生到齐情况,如果没有来,让教师打电话询问情况。他的宗旨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把学校的工作放到第一位,他的妻子也是一位教师,由于他们工作很忙,孩子无人接送上学,只得托送给邻居,但一句牢骚,一句怨言没有。

在这我更要说一下我们学校的“普九”专干李俊花老师,这位老师有腰肌间盘突出,不利

于久坐,由于她对业务很熟悉,所以她放弃了治病的时间,忙于第一线。学校就是她的家,一住就是一个月,查资料、对数据、装档案……孩子无人照顾,丈夫见不上面(丈夫是另一个学校的档案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旧病复发,她并没有请假,而是扎着干针在工作,她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老师,我也在被感动着。有着这样的敬业团队,教育事业怎么不能腾飞呢?为了不耽误教学,她利用星期日下乡,挨门逐户地登记学龄儿童入学和青壮年文盲的情况。一些村民不了解情况,认为统计子女情况是不是与计划生育有关,不愿配合登记工作。她不得不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明“两基”来龙去脉,重大意义,直到登记为止。我们学校有一位少数民族家长,重男思想比较严重,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接受教育,三天来了,两天不来。李俊花老师听到后,就来到家里做工作,家长刚开始不理睬,甚至口出脏话,认为老师多管闲事,又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她并没有放弃,每天都到家长家做工作,并说国家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每年都有疆内初中班,国家培养人才,农民家庭困难的,国家扶持,不要害怕供不起学生。在她的苦口婆心下,这位家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并让自己的丫头继续上学。这位家长感谢李俊花老师,她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虽然我们在农村上班,我们也要把每位学生教育好,国家的政策这样好,给我们配备了这么多器材,我们就要利用上。你们总觉得农村就这样,老师又不好好教,学生混出来就行了。这种想法是错的,每年我们学校考上疆内初中班的都比较多。我们教师就是想让我们农村孩子也享受到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虽然现在比不上,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只要你们与学校配合,我想我们的孩子一样与城市的孩子有出息。”她每天都在忙碌,她的宗旨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农村孩子也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阳光。

我们一年级有一个孩子叫耍文武,他没有妈妈,爸爸又是个残疾,家里地很少。这样特殊的孩子引起我们学校的重视,班主任经常给他洗衣服,并经常和他谈心。学校把社会援助的资金捐给他一部分,让耍文武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学习。他爸爸特别感谢学校,每次把生产出的农产品拿来给老师品尝,但老师没有一个接受的。家长说:“是你们给了我孩子学习的机会。我一辈子都会感谢你们的。”我们老师就一句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不希望一个孩子上不起学,不希望一个孩子掉队。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说也说不完。我们这群队伍虽然清贫,虽然困顿,可是我们梦想一直不灭,我们用执着和良知刻画着乡村教师坚韧、善良的形象。杨校长的一句话,让我久久难以平静,假如我们有钱了,我想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机会。这是一个乡村校长的梦想,他带给我们的启示或许不是农村教育的难为,彰显的恰恰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我们要为农村孩子撑起属于自己的天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6b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