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练习题资源的差异跨区域调配

更新时间:2023-05-27 17: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练习:资源的差异与跨区域调配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2.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浙江、山东、辽宁、广西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4、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5.读右图回答问题: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

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④⑤⑥ 6、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 B.降水逐渐减少 C.人口密度依次增大

D.地势逐级升高 7、既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

貌单元有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

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

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8~10题。

8.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9.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11~12题。

11.田晓的家乡位于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1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3.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14.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东部季风区——冰川纵横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16.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

A.中部、西部地带 B.东部、西部地带 C.东部、中部地带 D.西部、东部地带

17.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二是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三是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18-20题。

图三

图二

18、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19、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20、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读2001~200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2001~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04~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2004~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关于2001~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24.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

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

三大通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25~27题。

25.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26.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A. a b B. c d C. d e D. a e

27.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28~29题。

28.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29.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2008年12月28日11时,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暨截污导流工程在山东聊城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通东线穿黄河隧洞,并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实现调引长江水至鲁北地区,同时具备向河北省东部、天津市应急供水的条件。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关于a、b两地段其周围所在大地形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但该地区仍然缺水

B.b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缺水较严重

C.a以南的大地形区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以立体农业为主

D.b以西的大地形区以鱼塘—台田方式治理低洼地

31.关于利用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叙述正确的是

①黄河该河段含沙量大,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宜采用河床下输水 ②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无需提水跨越黄河 ③有利于降低东线工程的运行成本④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32~33题。

32.图中既是中线调水线路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A.豫 B.鄂 C.晋 D.冀

33.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溪洛渡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34~35题。

34.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

35.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

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二、综合题

36.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图乙 产业构成 图甲 人口、GDP、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 、 、 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 、 。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和 。

(3)从图 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的不平衡。

37.甘肃省定西县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逐渐脱贫致富。读图回答问题。

(1)导致定西县贫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 ;② ;③ 。

(2)定西县脱贫致富源于退耕还林、还草,坚持走生态农业之路。结合上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将下列含义的字母代号填入上图中的方框内。

A.牛、羊 B.沼渣、沼液

C.沼气池 D.肉、奶、皮毛

②据图说明定西县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2008年,在项目部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管道建设1 860千米,完成了线路施工总量的近94%,72条山体隧道仅剩两条没有贯通,一期管道工程建设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材料二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 、 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 。(6分)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2分)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 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耗能少、成本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能源)输送线路基本一致。(2分)

(4)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6分)

(5)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6分)

3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自2008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正式生效,与原有的法律相比,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能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材料二 我国常规能源调运方向示意图。

(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根据材料分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能源观念?(6分)

(2)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渠道及原因。(4分)

(3)读图分析A、B、C三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是什么?(3分)

(4)简述C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5分)

1-5 BDBCA 6-10 DDABB 11-15 CCDDB 16-20 BABDB

解析:第21题,根据两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2004~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2003~2004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天然气生产量增速快。第22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3年,天然气的产量大于消费量(供大于求),而2004~2005年天然气的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

答案:21.B 22.D

解析:第23题,根据路线图的走向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出①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为天然气;②为南水北调工程,调配的为水资源;③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为电力资源。第24题,资源调配能改善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最大效益。

答案:23.D 24.C

解析:25、西电东送主要是将西部的电力输往东部,从而减少东部地区煤炭的输入,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

答案:C

26、解析:由图可看出,a地区是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该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所以也是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地区。另外e地区位于贵州,这里号称西南地区的“煤海”。 答案:D

27、解析:我国能源最大输入省市是上海。

答案:D

解析:第28题,川、渝地区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第29题,该方案实施后,减少了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更有利于黄河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

答案:28.D 29.A

解析:a地区在江苏南部,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加之长江流域冬季降水量少,还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情况;b地是南水北调调入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地以南为南方低山丘陵,应发展立体农业;b地以西的大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治理,而不是低洼地的治理。南水北调东线自扬州至黄河段需要逐级提水,自黄河至天津段可自流;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东线穿黄河隧洞可使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建设隧洞使施工投资较大,建成后自流使供水的运营成本降低;穿黄隧洞在河床下建设,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答案:30.D 31.C

解析:第32题,南水北调中线没有经过山西省,西气东输主干道没有经过湖北省和河北省。第33题,溪洛渡工程位于金沙江下游。

答案:32.A 33.C

解析:第34题,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且昼夜温差大,风能资源丰富。第3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增长最快,进入21世纪产出效益呈下滑趋势。

答案:34.A 35 D

36.(1)西部 中部 东部 ② ③ ①

(2)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额

(3)乙 ①② (4)经济发展水平

37.(1)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西部,土质疏松 夏季多

暴雨 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2)①见右图

②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产品的综合利

用,增加了经济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沼气、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改变单一的以柴草为主的能源

结构。

38解析:本题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

(1)题,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为东西走向,自西向东经过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与陇海线平行。第(2)题,管道运输的特点为货物运输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需铺设专门管道,周期长、设备投资大。第(3)题,西电东送中线与川气东送的线路基本一致。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解决措施要从开源、节流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来考虑。第(5)题,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能协调东西部天然气的供求关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天然气管道网络。

答案:(1)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陇海线

(2)C (3)水电

(4)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5)①川气东送工程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③有利于构建全国天然气骨干网络,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39、解析:本题以我国能源调运为背景,考查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调配的意义。明确我国能源短缺的原因,了解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材料中涉及的能源观念是“开源节流”,“开源”即进口能源,寻找新能源,“节流”即节约能源。第(2)题,我国进口天然气的渠道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是我国的陆上邻国,距离近,不经过第三国,天然气供应相对稳定安全。第(3)题,根据能源输出地的位置判断。第(4)题,结合能源输出和输入区的社会环境即可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1)①树立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观;②节约能源;③积极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或积极开发新能源(言之有理即可)。

(2)渠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原因:两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大,为我国陆上邻国,输送方便。

(3)A煤炭(答火电亦可),B天然气,C水电。

(4)可缓解广东省缺电的局面,平抑其过高的电价,有利于减轻其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6b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