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临潼雨金附近丧葬习俗

更新时间:2023-03-11 12: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关中临潼雨金附近

现代丧葬习俗

土丘坟由来已久,秦汉以前大多是有坟无冢,秦汉以后,特别是汉代大多是“开山为陵”,自此土丘坟延续至今。王侯将相的陵墓更是庞大。

中国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造成各地不同的葬法、葬式,也造成了不同的葬制。葬法和葬式受自然环境、生存、形态、宗教信仰的影响较大,而葬制则主要受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影响更多。这使得我国的丧葬文化具有多元性,风俗太多,各地也不一致。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安宁,也要让活着的人满意。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破四旧”曾动摇了既存的传统丧葬文化及其阐释系统;而且以宗教迷信、巫术来解释并对其加以定性;取而代之以理性而经济地处理丧事的方法。但在农村,人们仍然向往一些传统的治丧方式,作为对后辈的一种教育及对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丧葬文化是一种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文化,是富有生命的一种贴实的文化,比那些书写在纸张上文字要真实,体现着中国文化实际内涵——对待生命的热忱态度。

现就我的生活所在的和生活经验就当地及周边乡镇丧葬习俗做一简单叙述。“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即使周边也有不同的。有的也随着

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和简化。

一;丧葬前期的准备。 1, 棺木的准备。

一般当长辈过了花甲之年,就择日请木匠做棺材,以备后事之用。也有购买的。棺木的大小、厚薄不等,较好的棺木用料多以松、柏木为料,其次以杉、杨、桐木、杂木为料。一具棺材要13段木材,俗称“十三隔”。 如能有大树解成的板,四页更好,俗称四页瓦,那就属上乘。人死后要进棺材(棺材不算盖子),两侧和底部是三块长板子,而头和脚部是两块短板子做成的。合起来就是“三长两短”。 这是对于“死”字的婉转说法。做寿处仪式隆重,要给木匠开工红包,落成,有暴病而死的,在人死后才开始做棺木,叫“赶热活”。临时赶制棺材不举行仪式。一般不管是做的还是购买的棺材放在一个地方,是不允许再挪动的,负责对长辈不利。棺木在拉运时一定要注意,因为是空棺所以一定是大头在前,小头在后。现在有些地方实行火花,棺木就不必要了,火花后根据情况买个骨灰盒就可以了。

2, 寿衣(又叫老衣)的准备。

在准备了棺材的同时有些也会提前准备好寿衣,当长辈去世时穿。寿衣包括帽子、衣裤、鞋袜等,准备的寿衣都是有讲究的,寿衣都得是系带的;另外还有:1、所有寿衣裤必须是棉或丝类的;2、得有贴身单衬衫裤、夹袄、棉衣裤、棉衣裤的罩衫;3、脚上的鞋、袜也必须是棉的。寿衣一定要是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

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寿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绸缎做,怕来生变成兽类和断子绝孙,多用绢棉做成,取“眷恋”、“缅怀”之意。可以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不吉利;寿衣不能用纽子,只能用布带,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衣裤的件数,忌双喜单。每年端午节要晒一次,一般由老人自己晒其次是女儿或儿媳,儿子不能晒。

3, 丧服的准备

丧服,即孝服和孝布。丧事期间,逝者嫡系子孙穿孝衣戴孝,旁系子孙只戴孝不穿孝衣。死者有曾孙时,谓之“喜丧”,曾孙戴孝孝上挂红。有晚辈刚结婚未满百天的晚辈不戴孝,有子孙年龄未满3周岁的也不戴孝。一般嫡系子孙孝布较长,旁系子孙孝布较短,男的一般孝在头上缠一圈从背后垂下,女性一般要用孝布经过简单加工戴上要包头(俗称gugu)。

4,遗饭罐和烧纸盆的准备

“遗饭罐”,灵前放的一个小陶罐(这是死者在阴间的锅灶,有“遗饭罐”大了下代人肚子大的说法,故“遗饭罐”都很小)过丧事期间每在吃饭前先给逝者献饭,家中孝男或孝女,往罐内加一些饭菜,直到填满为

止,以示子女们对死者的孝心。出殡事要用一个小馒头把罐口堵死,带到墓穴处。灵桌前边还要备一烧纸用的瓦盆儿,名叫“烧纸盆”。专供前来吊祭的人烧纸用的。

以上几件可以提前准备,也可以根据情况到时购买,准备时间上基本没有多大讲究,到时候有的用就行。

二,过丧事的礼仪。(第一天)

葬事俗称“白事”。从老人馈然长逝的那—刻起,丧礼仪式便算开始。

俗话说“有钱埋钱,没钱埋人”有钱人可以把仪式搞得隆重些,没钱人家可以简单些。

,1,送终。老人、病人垂危前,通告远地或外出的亲属回归,亲属 环绕于侧,询问、聆听最后遗嘱。如果觉得没有希望生存,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盥洗、整容。直到咽气,目睹长辈瞑目,此时守候在病床前的亲属放声痛哭,谓之“送终”。

,2,咽了气后,要把他的身体捋顺好,使他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纸把

脸盖上,俗叫“苫脸纸”,有些也用手帕。人死后为什么要用纸苫脸,说法不一。一说是因为人死后脸色会变得难看,亲人们一看见他的面容,未免有些伤感或害怕,所以用“苫脸纸”遮住;一说是观察死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气出纸动,还可抢救复生;一说是遮挡尘土,防止噪音,有让死者安息之意。只有死人才能用纸把脸盖上。因此,人们

非常忌讳活人用纸盖脸,怕惹来不祥。咽气之后必须把寿衣(俗称“老衣”)穿上(也有咽气之前就穿的)。脚脖上套根绳圈,俗叫“绊脚绳”。大多用红布绳将双脚绑在一起,有些地方也用麻绳,起到遗体位正的效果,也有说“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站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吓人,从科学角度讲,就是为了防止静电。所以,要用麻绊脚绳,到盛殓盖棺时再解去。头枕鸡枕,鸡枕是用红布缝成的枕头,给老人口里含一枚穿红线的铜钱叫做“垫口钱”,原因很多,说法不一有的觉得口里含上钱或者玉来生就能出身富贵吗,还可以贿赂阎王之类的,还有只为了让死者不显穷,这对孝子来说,叫做“亲视含殓”。还要准备一些小麦的秸秆在准备设灵堂的位置铺好,一会会把老人的尸体放在上面。

3,习俗认为人还有一丝气,绝对是不能动哭声的,认为哭不吉利。只能在完全断了气,才能全家举哀,放声恸哭,哭时也绝对不能将眼泪掉在亡者身上,如果掉在上面,就认为不能很好的地脱生,哭罢,用瓦盆作纸盆,烧上第一把纸,许多地方叫烧“倒头纸”,也称“引路纸”。人们认为烧纸就是给死者送钱,好让死者带上“盘缠”安然上路。 ,4,烧完“倒头纸”后就可以把老人的尸体停放在事先准备的材草上周围先挂上帘子,同时在老人头前放一盏请油灯,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

,5,临时简单布置灵堂。

临时简单设置的灵堂,是人去世之后家人简单布置的。一般在第二天下午过丧事的本家会请人重新利用自带的装饰布置灵堂,灵堂一般设堂屋或者过厅,在厅堂正中挂一幅能遮蔽灵柩的大帐幔,周围帐幔上画有画两边有悼语。老人的遗体放在最里面的棺材里,有时因为天气很热,就会临时放在冰棺里到下葬时再放到棺材里。帐慢前摆上桌子,桌子上正中靠里放上老人的遗像,前面简单的放三个盘子,每个盘子简单的放三个食品或水果都可以,再往外是香炉,供悼念者烧香用。桌子两边点燃两支蜡烛,烧纸盆放在桌下。桌子两侧铺上谷草或麦草装成的草袋,供孝子守丧跪卧(男左女右)。桌前至房门左右摆列悼念者带来的“纸活”。这种“纸活”是由“纸活匠”用苇子、色纸扎糊而成。“纸活”的形式有:灵庭、过亭、童儿、童女、电视等等。以前还有放纸马的现在都改成了汽车,陈列多少根据情况而取,这里作为临死者最后告别人世的正式场所,亲人们都守候其左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寿终正寝”。

烧纸就是“烧钱”让死者多带些钱,烧香是活人和死人的一种信息交流,点蜡和“长明灯”作用相同。一般烧香一般上1柱最好是3柱,上3柱先中间再左边后右边。一般悼念者进门先要给亡者上香。烧纸一般在举行一定的仪式时烧,女性一般由娘家人中的老大来烧,可以是晚辈中的大侄子、大孙子。男性一般由舅家的老大来烧,只有直系的家属时由直系中最大的侄子或儿子、最大的孙子来烧。其他悼念者跟随其后磕头作揖即可。丧期一般为三天,(即使是当天晚上12点去世的也算作

一天)每天晚各种仪式举行完毕后要烧一次纸,要走的亲戚家属才会离开。每天天刚亮要烧一次纸叫做“开门纸”。 6, 报丧

俗话说“丧事要到,喜事要叫”,同村的人在过丧事时不用通知,别会自觉的来帮忙,过喜事一定要挨家挨户的通知别人。

老人“倒了头”,当地都知道是咽了气,一般都称“不在了”,忌讳说死了,如果说死了便是对亡者蔑视和不尊重。此时家人晚辈就要穿孝衣戴孝,祭奠就算开始。这时即请人按死者咽气的时辰推算 “过七”、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的具体日子,和家人商量出殡埋葬的具体时间,并把这些日辰用白纸开列出来,贴在墙上,丧祭仪礼按此如期进行。这时家人便可派人通知所有亲戚,告知老人“不在了”,何时下葬,这就是“报丧”。

亲属得到“报丧”后,根据关系的远近和实际情况决定去主人家,关系较远的可以在下葬那天去,如果是关系亲近的变立即动身到主家悼念。如果是女人奔丧,在未进村子前就开始嚎啕大哭,男人则不需,到家后立即在灵前上香磕头,同时将原准备好的孝布给掉念者戴在头上。 7 ,打墓

关中一般都采用土葬方式,选穴位时家里的主人陪同“阴阳先生 ”和家族中的几个教长的长辈到墓地,根据情况选择“风水”好的“山向”,勾画出墓址,。“勾穴位”还要兼顾后来,夫妻并埋,儿子为父母“挂脚”等事宜。现在的地形不是十分固定,只考虑朝向和方位,头所在位置高

一些,脚蹬要实一些,距水远一些即可。

“ 穴位”选好以后,就要立即开打, 过去的打墓,是先挖宽约4--5尺,深约七尺的“明庭子”,然后在“明庭子”的上端挖一宽约四尺,高约五尺,长约八尺的窑洞就算完工。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打墓形式不同了,前现年还是人工,现在就直接用挖掘机,先挖一个深约两米五的坑长3米。宽约2米,再在坑里用砖块和特制的楼板建造一个墓穴。墓穴的门两边还要根据逝者生平写上歌颂的对联。正面还要用水泥或瓷片装饰好。(有的墓穴是提前建好的这时只要挖开即可,有的是夫妻和葬如果配偶一方还健在,有时会同时建好。)打墓期间主人家管带吃喝,孝子必须每天去墓地给打墓的人送饭、敬烟、倒茶,这是绝不可少的礼仪,并且每天打墓的人要吃够六顿饭。 8 待客:

家人提前联系好厨师等,准备带客人和帮忙的人。下葬的头一天下午,家里的帮忙和悼念的人就很多,晚上许多亲戚也要来,就要开始待客,但真正的待客还在“安埋”的当天,一大早客人来后,中午吃正餐,现在都吃炒菜。

9 请乐人、音响、棺罩等

以上几种现代多是组了团的,一并都来。

唢呐,俗称叫“gui子”,吹手班子一般为三--四人,一人敲挠,俗称“打恰钋”,两人吹唢呐,“吹手”过去被认为是下九流,请来之后吹奏的位置不能完全进入院子,只能在进了大门后, “吹手”所演奏的

曲目,有严格规定,“安葬”期间,每一个过程曲牌都有要求,不能乱吹,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很懂,都是一些现代年轻人,想吹什么,就吹什么,其中古曲极少,不少是一些现代低沉,悲哀一类的歌曲谱子了。

音响师会根据情况和传统适时的放一些哀乐。戏曲唱段。 棺罩以前是人抬的,现代都改成了三轮车一体的。棺罩周围用四片帐幔围好,上面画有“24孝”的图画等,有的在棺罩前面有伸出的龙头叫做“龙头棺罩”。

如果去世者子女多,享寿高,虽办“白事”,也是一种喜事。称“喜丧”。

10,出讣告(俗称丧牌)

请一个会写毛笔字和讣告的人写“讣告”, 出“讣告”是丧仪中绝不可缺、严肃而隆重的一环。出“讣告”的实际用意在于向社会公开宣告丧事。另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不出“讣告”,亡人还自不知死,出了出“讣告”,亡人才知道在阳世的寿命终结。出“讣告”就是把死者的生卒年月,生平简介、“五服”内的子、侄、孙写在纸上(不上女性),或布上,贴在一个长方形的木板上,或挂在门外,供人们观看和了解。应写谁,谁在前,谁在后,谁远谁近,都要慎重对待,绝不能漏人。

“讣告”一直挂在门外直到过了“百天”才能卸下,到了“三年”要烧掉。

同时还要请人写好对联,等第二天的下午贴到大门的两边,门头上还要挂孝,大门上要对角贴上正方形的大白纸两边各3个。

11,守灵,

孝子守灵,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亡灵前不能离人,如果有人祭奠,孝男必须在场跪灵,客人磕头,孝男一同磕头,(表示还礼)客人哭泣哀悼,孝男孝女也必须一同哭泣,客人要离开,孝男作揖致谢。到了晚上,灵前也不能离人,一是陪伴故去的亲人,二是怕有猫鼠伤及亡者遗容。

以上许多多是第一天要准备的,有时因为时间仓促部分也会放到第二天,原则上不影响下葬为宜。

三,过丧事的礼仪。(第二天)

第一天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多,多是准备阶段。到了第二天帮忙的人和悼念的人就会多起来。一般所预定的人和物在第二天快傍晚的时候就要到,比如乐人、音响、棺罩、厨师,亲戚等。

音响师会很快的安装好各种设备,放起哀乐,负责棺罩的人会把棺罩装好,摆放在门外,里外亮起花灯。厨师也开始忙碌起来。 1,

安灵

乐人一到,负责的人就会组织所有的孝子进行安灵,把亡魂安引到家中,暂时安置在灵桌的意思,行安灵式,乐人起乐,长子或长孙上香其余人随后 ,男孝磕头作揖,女孝则大声哀哭。丧葬仪式正式开始。 2, 贴对联,

有时会在这时进行贴对联的仪式,乐人奏乐,所有孝子到门外下跪磕头后帮忙的人会开始贴对联。同时门上挂孝,和门上贴白纸。

3, 有同事或朋友的也会在这时来悼念亡者。此时只要有人来悼念,乐人就会自觉的吹起唢呐。 4, 迎饭

傍晚时分重要的亲戚都还到来,女儿,孙女,侄女,舅家或娘家人来时都要带饭(俗称花饭),样式很多,多是提前订购的。亡者是男性必须要吃舅家的饭,如果是女性必须要吃娘家的饭。

一旦这些亲戚到来,就会在离家不远处放一鞭爆,告诉别人饭到来,需要迎饭。听到爆声,负责乐队的人就会带领乐队,抬上前面围有纸裙的饭桌,饭桌上放上香炉,后面跟上安长幼大小排队的几个男孝子,手拿“哭丧棒”(哭丧棒是用比大拇指还粗一些大约一尺的柳树枝或椿树枝做成的,将宽约十厘米的白、红、黄三色的纸条横向剪开成齿状,然后分别沿着木棒缠绕即可。儿子、侄子用白色的,孙子辈用红色的,曾孙用黄色的这些都有讲究)一起去迎饭。一路唢呐不停,到了花饭处,客人上香磕头,孝子磕头还礼,客人给乐队一定的迎饭钱(没有严格要求1、2、5、10元都可以,意思一下就行)随后转身返回,乐队在前,饭桌随后,其次是孝子,客人最后,女客要一路哀哭,回到灵前。再次上香磕头、还礼。同时有人会给客人戴上孝。一次迎饭结束,乐队、孝子等接着等待下一次的迎饭。如果亲戚较多迎饭会一波接一波的进行。直到结束。 5, 升纸,

升纸的寓意可能是预示着亡者升天。一般由女儿家购买近十米的白布和“上杆纸”,所有孝子在门外分男女分站两列,手扶白布,一顺展开,白布的一头固定着“上杆纸”上杆纸里放上长明的电灯,布上贴上歌颂父母的词句,客主上香后,开始把上杆纸带布徐徐升上高空。 6, 引魂

是指引以前亡故人的魂,让他们的魂来帮扶新亡者,一般都在天黑后进行。一般只引亡者的晚辈或兄弟,不引长辈。如果太多了就挑几个亲近的或重要的,其他的可以不引。

引魂开始,几个孝子手拿“灵杆”“牌位”和烧纸,跟随乐队到所引魂的坟地,先烧纸磕头,再手拿“灵杆”排好队绕坟地左转3圈右转3圈即可返回。快到家时会有女孝们接灵,一起回到灵前,再次上香。

引魂,每次只能引一个,要引几个就要走几趟。直到引完。 7, 点戏

引魂完了之后就进入了点戏环节,是指亲戚、朋友、晚辈给逝者点戏。上了年纪的或懂戏的人可以根据关系点一段戏,年轻人不懂戏的可以点一些合适的歌曲。点的戏或歌曲有要求,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亡者的关系,不可以乱点。如果都不懂可以让乐人随便吹一段。点戏

前先为死者上香磕头,完了告诉乐人所点戏的名字,并付一定的点戏费(5、10、20元都可以),随后乐人开始演奏。 8, 升棺

是指抬升死者的棺材,给棺材四角分别垫起四块砖头,使棺材升高一些。寓意是希望后辈人“升官”。升棺结束后开始烧纸,要走的人才会走,之后开始守灵。 9, 乱丧

“乱丧”,亲人故去,翌日就要永别,万分悲痛,乡亲为了缓解其悲哀,去其家中说话玩耍,分解主人伤感的心情俗称“乱丧”。其主要活动就是从天黑开始,在主人家的院子,或者在灵堂旁说话。打扑克,下象棋,打麻将等娱乐至午夜后,然后主人家请“乱丧”吃夜饭后结束。有时吃完饭后会接着玩,直到天明。

以上活动是第二天特别是晚上要完成的。一般从老人去世当天直到下葬那天,家里是不允许扫地,洗衣的(洗衣服一般至少要过头七才可以),负责是对死者的不敬。所以家里很脏乱,孝子也被称为“丑孝子”。

四,过丧事的礼仪。(第三天)

一般早上所有的人来的都很早,一大早,再次迎饭,把昨晚迎过的饭再迎一次,当然不是全部,只是最重要的亲戚,需要迎的再迎,比如女儿、孙女的饭等。迎完饭之后,开始吃早饭,在大家吃早饭前必须由

女孝子先给亡者献饭,献水,在乐人的伴奏下一次一人端一件,直到献完,大家才开始吃早饭。(有时还有洗脸)

1, 待客

因为亲戚、朋友、帮忙的人较多,理应酒席款待,有时会进行几轮才能带完。和其他待客基本相同。 2,换服

在待客同时进行,是指,亡者的舅家或娘家,给亡者的儿子、儿媳更换丧服(包括孝、孝衣和白鞋 )有时还披红,是指亡者在世时儿子、儿媳很孝敬老人。有时姑姑也会给亡者的孙子换服、挂红。到了过三年时,同样也要换服,只是把孝服更换成便服。表示丧期已满。

2, 降纸

降纸是把昨晚升的纸降下来,准备下葬。

3, 点酒

是对老人在家的最后告别仪式,很隆重,所有男女孝子到场,男女点酒仪式分开进行,由舅家或娘家老大,上香磕头点酒,其他人等随后。行“三拜九叩”大礼,每次三杯,每次三拜,共三次。 4,殓目

“殓目”时亡者要扶正尸位,洗脸整饰尸相。有时在上面铺一层柏树枝叶,然后铺红褥子,上盖红被单,取后辈红红火火之意。入棺木后,

为了不使在里面有空隙,遗体与棺壁之间,紧插用纸包裹的松柏锯末、叶末,现在一般用卫生纸卷以作固定,防止晃动。安排就绪,揭开面部手帕,将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有些地方在刚咽气就放入,还要穿上红线,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之后方可盖棺,俗叫“合龙口”,一旦合了就再不能揭开。俗语说:“宁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所以,如果“殓目”时,娘、舅家人未到,奔丧亲人未至,“龙口”就不能合,棺盖留个缝隙,等他们看了遗体之后,才能“合龙口”。

5,请抬埋人

是指到村子或邻近村子请些人来帮忙埋人。有负责人带领乐队后跟几个孝子,一路乐声不断。告诉别人来帮忙。听到乐声的乡亲会自愿的带上铁锨,或到丧主家或到坟地等候。

6, 扫墓

在起灵前由儿媳或女儿手拿几根散穗的高粱糜子,提前到墓地象征性的对墓穴进行打扫。以便亡者入住。 7, 起灵

是指把装人的棺木抬进棺罩,“起灵”后灵柩出门要将棺材的小头放在前边,也就是逝者的脚在前,头在后,表示人要往外走了。当地一般抬人都很讲究就这个,如果受伤或者得病,抬时一定要将头放在前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5w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