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26 22: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文化旅游概念及特点 ................................. 2 二、济宁市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 3

(一)济宁市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 .................... 3 (二)济宁市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决心 .................... 4 (三)济宁市近几年各项旅游指标...................... 4 (四)面临的机遇 ................................... 5 三、济宁市文化旅游存在问题 ............................. 5

(一)知名度低,形象不想明,缺乏主打 ................ 6 (二)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体验不够充分 ................ 7 (四)客源少,市场挖掘不充分 ....................... 7 (四)旅游业服务质量跟不上时代发展 .................. 8 四、促进济宁市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 8 (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市场运作能力 ............ 9 (二)整体形象鲜明吗,部分各具特色 ................. 10 (三)挖掘深层次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参与性 ........... 10 (四)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 ............. 11 (四)规范旅游市场加强行风建设..................... 12 (四)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旅游 ........................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 14

济宁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国际经济与贸易08及1班 张玉芬

指导老师 :吴淑芳

【摘要】济宁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大力做好文化旅游这一大文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济宁市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济宁文化旅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济宁文化旅游的对策, 并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来促进济宁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 文化旅游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Abstract:Jini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rich, outstanding people, is the birthplace of culture and Confucian culture birthplace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Su-called\culture\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is advantage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key is to do a good job of cultural tourism this article,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al system,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aking Jining city culture tour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Jining cultur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Jin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ning city.

Keywords:Cultural tourism transform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前言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济宁作为我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这个历史性机遇更好的发展济宁的经济关键在于积极发展济宁的文化旅游产业,并以此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做好文化旅游这一大文章。[1]但是目前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并不是很好,存在着景点散、基础设施差、营销管理落后等问题。在加快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影响下,济宁市真正确立起“文化旅游立市”的战略,并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发展济宁的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济宁的旅游产业,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联姻来促进济宁经济的发展。

一 文化旅游概念及特点

所谓文化旅游即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2]它主要指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是欣赏各地自然美景、人文景观、民俗活动、雄伟建筑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感受古今变化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着重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体验,这种体验给游客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而这些都是以旅游景点为载体,通过游客的体验文化旅游实现了它的激发审美情趣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宗教情感寄托功能。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大张旗鼓的宣传文化旅游,首先文化与旅游的联姻满足了当前人们的心理需求,即通过旅游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品位,暂时从繁忙世俗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其次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很强涉及范围也很广,是一种创意的、可持续的、提升产业素质的文化活动。

文化旅游产业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旅游业中独占鳌头、深入人心,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旅游产业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关键在于挖掘其深度的文化内涵,确定好运行目标、积极建立外部发展机制。明确“文化立市、旅游兴市”这一战略目标,用全新的思维和管理方法来做好这项工作。而济宁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3]

二 济宁市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一)济宁市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

济宁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美称,也是轩辕黄帝、述圣子思子、少昊帝、复圣颜子、宗圣曾子等圣人的故乡。许多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曹操等也曾经在济宁留下过足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彩之笔。

在这片热土上各种文化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的大旅游格局。始祖文化,这里有人类始祖伏羲、女娲、轩辕黄帝、少昊帝,这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四书五经”全部出在济宁,把它们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也是因为尊崇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且养我、育我给我生命之基。孔孟文化,孔子是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孔府孔林孔庙是世界文化遗产,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运河文化,中国的京杭大运河沿途经过济宁,被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李白也曾寄局任城23年,挥毫泼墨,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太白楼、铁塔寺、东大寺、声远楼、东大寺等也分布于济宁城区,各显特色。也因乔羽老先生的一首《我的祖国》更让济宁运河文化闻名中外;水浒文化,水浒英雄行齐聚梁山,赋予了水泊梁山千古永驻的浩然正气;佛教文化,汶上被称为“中国佛都”,其太子灵踪塔地宫出土的佛牙、舍利等震惊中外,珍贵无比,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雕刻因其精湛的技法,实属精品中的精品,被誉为研究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荷都文化,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年夏天湖中数10万亩荷花竞相开放,吸引很多游客前来。

(二)济宁市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的决心

济宁市煤炭资源占山东省的一半以上,也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4]在过去的发展中主要依靠煤炭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面对“因煤而兴、因煤而伤”的教训,济宁市居安思危决定走全面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经济的发展。

济宁市明确提出“文化立市、旅游兴市”这一战略性目标,目前,全市重点旅游在建

[3]

项目88个,总投资613.2亿元,近几年济宁市也出台了很多关于促进文化旅游的政策

文件,济宁市旅游局局长颜廷洲表示,2012年,济宁市旅游系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策划推进为重点,确保行业服务质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以促进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力争接待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0亿元,这也表明了济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心。

(三)济宁市近几年各项旅游指标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图1 2008年—2011年济宁市各项旅游指标

接待旅游总数(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亿元) 占GDP比重 1026.3 0 1234.53 1481.76 1793.96 2078.23 2468.00 2800.00 3651.9 62.69 81.5 100.60 125.64 150.78 185.00 214.00 286.40 5.7% 6.5% 6.9% 7.2% 7.5% 8.1% 8.2% 10% (四)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 “十二五”时期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时期,是把旅游业培养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第三产业的重要时期,也是旅游业在济宁市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的关键时期。

从2011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高铁时代, 通过京沪高铁,拉近了与北京、上海的时间距离,使济宁成为北京、上海的郊区和“后花园”。济宁的煤、电、水、土地、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将突显出来,吸引资本、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到济宁聚集,大大提升

(三)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

加大济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城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足而持续的动力。济宁市对一些过于破旧古建筑和著名景点在不改变原古韵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对一些脆弱的景点限制游览人数;对受损文物进行原貌恢复。积极策划新颖活泼的旅游演艺项目,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增强参与性和体验性,不断充实旅游者游览内容。另外可以建设一些康乐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性、运动性。一些小型康乐设施可以和酒店共同合作,让旅游者休息时可以进行锻炼娱乐;也可以对济宁各县市的游乐场所进行改进,增加其规范性和安全性,比如过山车要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济宁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济宁各县市公共交通条件及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所以应该加大交通、基本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增强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实现28个景区旅游线路全贯通,让游客来到济宁旅游充分感受到交通的便利,争取让游客把充足时间的时间用于游览观光而不是浪费在游览的路上。 大项目建设方面。好的旅游项目给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硬性支撑,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根基所在。近年来,济宁市把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作为带动旅游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增加财政投入、引导社会投资、建立协调机制、制定政策措施等方面对旅游业给予了强力支持,全市掀起了旅游大投入、大发展的高潮。汶上礼佛广场、梁山影视基地二期、南阳古镇、莲花湖湿地项目、兖州圣德国际酒店、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游客中心、码头、道路和标识系统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旅游项目相继运行,使济宁旅游服务环境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四)规范旅游市场,加强行风建设

济宁旅游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行风建设,这是全市旅游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游客期盼的需要,是提升政府形象的需要。全市旅游行业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好客山东”品牌,树立济宁良好的旅游形象。另外要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切实规范旅行社、导游人员等各类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和服务行为,保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首先下大力气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治理“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和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的突出问题,完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其次是强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构建旅游诚信体系,规范行业监管基础工作,强化市场监管,继续深入地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提高市场监管实效。全面推行旅游市场暗访制度、旅游质量公示制度、旅游服务警示制度、旅游企业满意度测评制度。最后处理好发展与管理、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不断提升市场活力和产业竞争力。在推动旅游产业建设中,更加重

视发展的质量。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对评星、评级、授牌的旅游企业监管力度,对不符合条件的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要降级摘牌。

(五)鼓励民间资金投资旅游

在旅游业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招大商、引优资,着重建设重大旅游项目,重视培育省内现有的市场主体,对本地旅游企业加强指导和扶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旅游产业,并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来支持旅游产业,助推旅游产业使其迅速发展。将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指标纳入到县市区的综合考核之中,进一步激发济宁各县市区发展旅游业的动力。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下,济宁市是选择发展旅游项目是很好的选择。旅游项目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应该着重发展的工程。很多工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受到环境制约等限制,但旅游业却不会,它受大众欢迎,又是我们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虽然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但从长远看,对社会有益,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旅游开发中来。济宁市将对有意涉足旅游项目的企业和个人实行鼓励政策,对涉及旅游区(点)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环境卫生、文化遗产保护等配套设施建设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济宁市鼓励大企业和民营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创办新型旅游企业,组建大型旅游集团。

结论

济宁作为中国文化大发祥之地,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是中国最适合发展文化旅游的几个城市之一。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济宁作为我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这个历史性机遇更好的发展济宁的经济关键在于积极发展济宁的文化旅游产业,并以此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做好文化旅游这一大文章。近几年,由于国家各项政策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繁荣中华文化,济宁市也认识到了这个巨大的机遇,在机遇面前充分动员各县市各种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济宁市目前文化旅游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济宁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它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和中央领导的重视,需要全市各政府积极努力的配合,也需要动员多种社会力量来共谋发展,真正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来转变济宁的经济发展方式,带动济宁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海军. 入世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对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2] 颜廷洲.新形势下济宁旅游业如何跨越发展2010-01-25

[3] 郭元强.快开发整合济宁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济宁旅游业的建议2011-2-13 [4] 马小友. 济宁—曲阜都市区生态适宜性评价. 山东农业大学 2006 [5] 申荣华. 《 运河老店》创作生产中的思考. 戏剧丛刊2009年6期 [6] 济宁新闻网 作者:济宁市旅游局 时间:2011-03-07 10:10

[7] 张宏丽. 旅游纪念品地方特色的挖掘和保持.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

21卷2期

[8] 济宁旅游政务网 2011-03-03 10:26

[9] Smith Valene L.Introduction[A].V L Smith.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gy of Tourism[C].Pennsylvania: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7.1-14. [11] 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2 [12] 中国旅游报.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助推济宁城市转型.中国旅游报,2011;第二十六版

[13] 郭利民 吕光社. 济宁打孔子文化品牌 人文资源成产业优势2007-07-29 08:49 [14] 朱桃杏,陆林,近1 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Management》、《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旅游学刊[J],2005.6 [1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16] 黄芳,江西传统民居旅游资源开发之我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01

谢 辞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学习,我的毕业论文在吴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半年多来,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直至论文审阅、定稿,无不凝聚着老师们的精力和心血。老师渊博精湛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时刻激励我加倍努力学习,使我终身受益,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在青岛农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完成。在论文写作期间,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打下了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大学四年我才过的如此丰富、充实,此次毕业论文才会顺利完成。

最后我还要感谢参加论文评阅和答辩的老师及所有曾经教育、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同事和家人,感谢他们在我完成大学学业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帮助、理解和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5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