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完小新课程实施面临的困难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4-05-22 2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村完小新课程实施面临的困难与思考

——关于浙江省农村完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省的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和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而且面广量大。从我省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农村小学就读,如余杭、北仑和义乌三个国家级实验区有73.8%的农村学生,临安、慈溪等29个省实验区有72.3%的农村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村的课程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我省乃至全国的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就已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对小学数学学科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以便了解现状,寻求对策,从而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我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我们以农村完小为切入口,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开座谈会和课堂观察的方法,收集第一手材料,并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2003年3月初开始,历时两年,回收来自全省33个实验区(市、县)的有效问卷2027份,其中城区小学600份,乡镇中心小学807份,农村完小620份。实地走访了余杭区、义乌市、嘉善县、桐乡市、海宁市、诸暨市、路桥区、黄岩区、玉环县等实验区以及推广区江山市的一些乡镇中心小学及完小和村小,随堂听课100余节。从中,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也深深地体会了农村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可喜变化。

1.绝大多数教师能满腔热情地参与新课程实施。

广大农村教师也已经走出了最初的观望、徘徊阶段,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改革实验之中。我们所到之处,没有校长和教师以农村办学条件不足、设施落后、师资缺乏等为借口,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地迎战新课程。

2.课改意识已进入课堂,数学课堂已有了明显的变化。

从随堂听课中,我们发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地付诸实践,即使是使用老教材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

──教师有了应用意识。大多数教师能密切关注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悟数学源

于生活,并用于生活。不但注重从学生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而且又能提供机会让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有了过程意识。许多教师能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为学生设计一些环节,让他们通过操作、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尝试与探索新知识。

──教师有了主体意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已能积极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注意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激励性的评价多起来了,学生活跃起来了,话匣子也打开了。

实验区之所以能有这样可喜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一大批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投入了新课程实验。正因为有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他们更愿意和容易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从而积极地推动了新课程的实施。

第二,坚持“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学科培训能做到统一部署、精心策划、层层落实。

二、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含糊不请。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但具体到一节课究竟该如何把握,教师普遍心中无数。许多课堂过于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使数学课堂失去了学科固有的个性。就如一位27岁、8年教龄的教师所说:新课标、新教材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如何把握好每一节课的目标是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但一节课要达成的目标太多,我们不知如何人手。另一位23岁,4年教龄的老师认为,现在的数学课如果目标把握不当,就易上成类似的语文课。

2.教材处理不够到位。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这都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但也增加了他们“吃透”教材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当问卷中要求教师回答:您认为实验教材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有哪些?您有哪些具体建议?许多教师觉得教材很难把握,如一位53岁的老教师认为:新教材的例题不够明确,课时难以划分,要备好一堂课很累;又如一位41岁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图例太多,实际用处不大,有些图画应用题令人费解;还有的认为教材难度太大,不适合农村使用等等。教师的提高,一大批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投入了新课程实验。正因为有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他们更愿意和容易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从而积极地推动了新课程的实施。

3.方法选择追求形式。

几乎所有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都采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而座谈时发现:许多教师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是觉得别人的课堂上有了,自己如果没有就会显得落后。至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动手操作?什么内容适合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需注意哪些问题?……都没有细加思考。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该放手让学生探究的教师却一味地牵着学生,该教师点拨引导的却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那里探究。甚至有一位教师让6人小组在一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练习纸”上每人做一道题目以示“小组合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教学外部条件的客观因素。

第一,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是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课堂行为的顾此失彼。

──以为“倡导算法多样化”就是算法越多越好,就刻意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作必要的优化,以致于一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学习后,还离不开手指和小棒。

──误把“学生自主”等同于“学生自能”,“开放”等同于“放开”,就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忽视了教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以致于许多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情境的创设成为摆设,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以为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就时时处处要创设生活情景,课堂上一味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本身形式化、抽象化等学科特点。

──以为尊重学生就是不断地表扬学生,以致于在课堂上不分学生的问题提得有无价值、思考的深度如何,甚至不分对错,只要他们敢说、敢做,一律给予表扬。甚至过于维护学生的个人权益,而忽视了课堂应有的常规教学。

可见,尽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但要真正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还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理性的反思,许多课堂把传统教学中采取的策略不加筛选几乎全盘丢弃,课堂上就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我们以为新课程所需要的课堂与传统课堂应截然不同”。这就难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上很难看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听到教师提纲挈领的课堂小结了;也很少看到学生有静悄悄的阅读课本和独立地做书面作业的场景了。

其次是教师数学素养与新课程的差距使课堂缺乏了“数学昧”。

新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大纲教材相比,内容领域有了很大拓展,如增加了概率统计领域的内容,增加了投影几何的内容,还增添了一些训练数学思维的内容。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数学功底去解读。教师为什么普遍反映新教材难?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教师缺乏解读教材的数学功底。对一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缺乏整体意识,很难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高度加以审视。如所有版本的实验教材都增加了“位置”这一单元,许多教师就觉得这样的内容很简单,无非让学生认识“上下、左右、前后”而已,至于这样的内容与直角坐标系有怎

样的关联,就极少有人问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尽管教师的学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的学历教育所学的内容基本与数学无关,2027名教师中,只有7名教师在所学专业栏目中填写了“数学专业”。另外,由于一些教师长期停留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且不谈数学功底的提高,许多教师恐怕连起码的解题能力都成问题。如果从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加以分析,教师最不会讲的就是具有科学性的数学语言。如我们实地听了不少诸如:分类、小统计、三视图、排列组合等富有数学思考的课,教师往往在方法与技巧上动足了脑筋,未能在数学思考上引领学生,面对学生的讨论热烈争论常常拿不出高学生一筹的见解,致使学生仍在原有的认知层次上徘徊。第二,落后的教学条件制约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超负荷的工作量。

农村完小由于生源的自然减少,教师编制非常紧张,许多教师往往要担任几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许多地方还采用了语数包班的办法,即一个班级的语文数学都由一位教师担当,甚至还有包复式班的。无论在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还是完小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包班现象,在被调查的2027位教师中,有812人属于包班教师,约占40%,农村完小所占比例更高,占了66.6%。下面是两份来自问卷调查的关于教师周课时情况的统计表:

从课时统计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说明以下几点:一是城区小学教师的人均周课时数是14.7节,明显低于乡镇中心小学,镇中心小学教师的周课时数是16.6节,又明显低于完小。二是无论是城区小学、乡 镇中心小学还是完小,包班教师的课时数都远远地超出了非包班的教师,他们的人均周课时达到了20.4节,完小包班教师的人均周课时数竟达到了21.9节。 从完小教师的课时情况分布表又可以看出:413位包班教师中,课时数在15节以下(含15节)的仅15人,只占3.6%,而16节(含16节)以上的占了96.4%,21节(含21节)以上的占了61.99%,甚至有,17-4%的教师课时超过了26节(含26节)。

其实,教学计划规定的一、二年级每周的总课时数也只有26节,其中还包括了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可见完小教师的工作量之大。

正因为这样,实地走访时,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听完一位教师的数学课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由于逮不着时间与他(或她)交流,只好再次坐在教室里听他上语文课、音乐课……但渐渐地,就算上的课有百般的不是,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当从课时统计表中的统

计结果可以说明以下几点:一是城区小学教师的人均周课时数是14.7节,明显低于乡镇中心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教师的周课时数是16.6节,又明显低于完小。二是无论是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还是完小,包班教师的课时数 都远远地超出了非包班的教师,他们的人均周课时达到了20.4节,完小包班教师的人均周课时数竟达到了21.9节。 ──简陋的教学设施。

许多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跟不上”的情况,被调查的教师所在的学校连一台电脑都没有的现象依然普遍,许多学校的教学设备还停留在“两机一幕”时代,没有添置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表3)。其中有一个经济强县,在被调查的108人中,也只有6人所在的学校有实物投影仪,12人所在学校有多媒体电脑;至于计算机使用情况,只有1人经常使用,29人很少使用,有78人则从来没有使用过。

从表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只有14.2%的教师所在学校有实物投影仪,11.6%有多媒体电脑。说明实物投影仪和多媒体电脑的配备还刚起步。再从电脑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7.3%的教师能经常使用多媒体电脑,而31.8%的教师很少使用,甚至有60.9%的教师从来都没有使用过。从教师在问卷中陈述的理由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无多媒体电脑,即使有也就只有多媒体教室里有,使用不方便;二是没有相应的教学软件,自己又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制作,三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培训,不会用。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表中所说的虽然有11.6%的教师所在学校已配备了电脑,但经常使用的只有7.3%的教师。

其实,不用说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农村完小来说严重缺乏,就是连普通的投影片、教学挂图等都非常缺乏,许多教师上课只能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条件上,所以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就是没有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就如一位58岁、有着32年教龄的包班教师所说:“我认为新课程教材比较全面,内容丰富,但根据山区农村的条件,对新课程的实施还缺乏设备条件,如投影仪等一点都没有,光靠教师制作的教具和嘴巴讲与学生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这很大程度上道出了许多教师的心声。 ──匮乏的教学资源。

调研再次证实: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图书资料室,就算有,有限的资料也不能及时更新,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教师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就校外资源来说也很有限,校园周围没有像样的图书馆,没有科技馆,没有博物馆,也没有足够的网络资源。在调查中,当问到“您有哪些与新课程有关的学习材料”时,许多教师面露难色,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620人中有215人反映学校没有订阅有关小学数学教学的报刊杂志(占35%);有118人甚至没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占19%),许多教师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新的课程标准同教学大纲一样,都是国家指令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规范和指导教学的最重要依据。有67位(占10.8%)教师除了教科书和教学用书外,没有任何资料。许多教师呼吁教研部门和教材编写单位等能提供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资料,包括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尽管实验区都坚持了“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在新课程实施以前对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短短几天的时间对于长期得不到培训,信息又相对闭塞的农村完小的教师来说,只

是“杯水车薪”而已,更何况大部分完小和村小的教师并没有机会参加县(区)级的培训,就算是乡镇中心小学,也只是少数的几个幸运儿。调查中了解到,一部分农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以前很少甚至从来都没有参加过教研活动。如江山市两个乡镇的30位数学教师中,就有10位教师没有参加过通识培训,有6位教师连学科培训都没有参加过。访谈中,一位有29年教龄的包班教师就直言:“我没受过培训,原来怎么上现在还是那样上,至今还没有听过别人的课。”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继续教育费用原本该由学校负担,但是由于农村学校财力有限,很多学校的基础教育费用落到了教师头上。就如一位55岁的完小校长所说的:教师外出学习的费用,领导只能“送时间”,钱由教师自己出。事实上,造成信息闭塞的原因很多,除了经费紧张以外,一方面由于许多教师是包班教学,外出学习和交流就要影响校内教学;另一方面,由于地域特点,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

──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

一所完小(或村小)一般就每个年级一个班,只有一个年级实施新课程,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就无法开展;各完小之间地理位置分散,校与校之间的相互联络又不便利;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量,酷似海市蜃楼的网络设施,教师之间自然就少了横向联系,各自只能局限于自己一片小天地里单兵作战。正如一位完小的校长(55岁,全国优秀教师)所说:城里学校每个年级有几个教师可以集体备课,农村1人一个年级做不到集体备课和研究,城里还可以请家长帮忙,农村家长做不到。包班以后教师的负担更重了,出去的机会就更少了。

三、思考与建议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改革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学尤其是完小实施新课程更是困难重重。要解决这些困难,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支持。特别是要政府部门增加投入,确实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等。而作为教研部门,从教学研究、服务和指导的角度目前追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扎实有效全面地推进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开展专题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加强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1.着手包班教学的研究,增强教师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

从目前收集到的材料来看,由于乡村小学生的生源的不断缩减,班额自然减少,有的实验区完小的班额已在30人以下,个别的还到了20人以下。如果按照师生的比例配备教师,随着新课程在我省的进一步推广实施,还会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包班队伍。如一个经济发达县被调查的211名教师中,170人是包班教学的,占了80.6%。既然包班教学的现象如此普遍,就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题研究,挖掘其中的优势,分析其中的问题,逐步增强教师的学科整合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从学科的简单叠加走向学科之间的整合,并意识到自己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如许多教师所反映的数学教材中“分类”单元的内容,由于缺乏材料,课堂难以实施。其实,像这样的课如果教师有整合的意识,就可以把语文课中所学的拼音卡片、生字卡片等作为学习材料同样可以达成目标。

2.着力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电是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因为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调查中,我们已深深地感到,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得到培训的迫切要求和愿望,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如前面所述.农村完小35岁以下的教师占了74.5%)更期待着专业化成长的机遇。但如何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这显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深化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让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为。

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借助于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专题设计和实践大量的课例,在实验区教师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般性可供选择的不同试教方案,形成教学方案库,以期资源共享。这里的“一般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二是指这些方案能进入平常的课堂,特别是对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小学,以典型课例为依托,能起到更直接有效的作用。

(二)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转变教研方式,倾斜扶持农村教师,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多年来各级教研室举办的活动存在着“重城区、重县城”的做法,很少关注农村教师的成长,也很少为他们搭建舞台,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虽不乏积极性,但普遍缺乏主动性。为此,台州市路桥区教研室采取教研重心下移,有意识地定期在完小举办较大规模的活动,在农村学校范围内开展“同题研讨、同上一节课”的教学研讨活动,并面向农村学校进行“案例评比”活动。从而板大地调动了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

2.牵线搭桥,加强农村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农村完小布点分散,教师同伴交流和研讨困难。为此,许多地方通过基层教研室的牵线搭桥,农村同级学校之间建立了横向的协作和互助网络。如路桥区就以“兄弟学校结对子,同类学校搞联谊”的形式组建了学校联合体,还组建了以“新苗班”命名的青年教师培训班,均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

3.以点带面,率先培训一批农村骨干教师,以期“土专家”们在校本教研中发挥引领的作用。

如果说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三个必备要素的话,那么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面临最大的困难恐怕就是专家引领了。因此,各级教研室和培训机构应率先培训一批农村骨干教师,让这批“土专家”在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

4.改进“送教下乡”方式,力求“调研──诊断示范”一体化,加强“送教”的处方功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送教下乡”不应该是请几位优秀教师,借用一些实验学校的学生开几堂公开

课,因为这样的活动是自上而下组织的,与农村教师的教学实际相差甚远,缺乏针对性。就如一位教师所说:很多公开课教学设备应有尽有,黑板基本不用,课本也基本不用,这样的课太豪华了,我们学不到。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教师们非常热切地盼望着能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希望提供更多地真正适应农村小学实际情况的课堂,但他们也同样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用最简单的教学手段、不用电脑、借用农村的学生上课……。为此,我们曾改进了“送教下乡”的方式,在上公开课以前,让优秀教师参与了在一些乡镇完小和村小的蹲点调研活动,要求他们在了解当地教师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再设计教案上课。与当地教师用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条件,却上出理念新、思维活、基础实的好课。这样一来,使名师的课堂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使名师们有了亲和力,真正起到了专家引领的作用。

5.加大城乡学校交流的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教”制度。

调查发现,许多实验区加大了城乡学校交流的力度,尝试着开展城乡教师的交流活动。如嘉兴市秀城区教育局的具体做 法是,从城区重点学校选派一些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也选派一些愿意长期在农村服务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城区重点学校交流学习。并积极鼓励优秀教师到完小、村小支教。绍兴县教育局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小学均衡发展的几点意见(试行)》,明确规定,一个经济发达县的中心小学评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拟担任中层及以上职务的,都必须有一至二年的完小工作经历。这些措施的落实和政策的出台无疑给原来零敲碎打的“支教”活动提供了经常化和制度化的保证,这种“不请自来”的支教活动实际上就为农村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学术引领的作用。

(三)增强指导功能,加强教研工作的导向性和示范性。

1.健全教研网络,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

许多实验区的经验表明,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基地,以当地的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组织全体参与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定时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要求教师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参与活动,通过共同研讨达成一些共识。这样有利于改变教师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工作任务重的状况。

2.制定学科课堂教学常规,使教学有据可依。

组织学科教学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常规,让教师知道哪些行为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必须做的,哪些是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每节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和要求,从而明确怎样的课是一节好的数学课。

3.以各级学科培训为抓手,加强对教材研读的指导。

在新课程实施的起始阶段,研读教材还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借助各种途径,加强对教材研读的指导。这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学科培训的作用,并为教研员提供交流教研工作经验和想法的平台,发现典型,及时加以推广;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教师理解和把握新教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5t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