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余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03: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现代影响

王守仁,字伯安,他曾筑室绍兴的阳明洞中,创立阳明书院, 故后世学者又称他为王阳明。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他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 在政治、军事、教育和学术等领域, 都有着巨大贡献的一位极为罕见的风云人物。后人赞他是集“立德、立功、立言” 于一身的伟人。

一、王阳明教育思想体系

(一)、“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教育思想的核心

1、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他一生授徒讲学的基本精神。那么他所“致”的“良知”又是什么呢?此言最初出自孟子,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观点。王阳明在《传习录》(上)中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还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是非只是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所谓“致”,是培养和发挥的意思。那么“致良知”也就是存是去非、存天理而灭人欲。基于这一目的, 王阳明把“致良知”的教育宗旨具体地贯彻到德育、智育等方面。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人的“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 “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掘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1)、重德

王阳明的“致良知”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即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了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

(2)、重行

知善知不善是良知,致其知善之知而必为之,才是致知,致知包含“为之”,即依照良知去实行、实践。“致良知”就是依良心而行,也是存善去恶,其实质就是去除私欲习气,扩充现成良知,恢复本体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一个充满“天理”的心体,是一个人的真正的自我:

“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传习录》上<门人薛侃录>

2、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理论上反对传统知行观中对知行分先后轻重,因而 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 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二)、“明伦”“德育”———王阳明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

1、明伦之外无学

王阳明始终把“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其实质是对“德”的追求,这一思想在当今就是对培养完满人格的追求。王阳明的“人伦”的内涵在今天已有很大变化, 但他的思想仍然能给我们一些警醒:道德始终是贯穿一切的精神力量。

对于“明人伦”,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解:

一、除了明人伦, 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称为学问了;离开了“明人伦”去谈什么学问, 就是异端邪说;二、教师的任务是要教学生懂得人伦之学, 学生的任务是要学懂人伦之学, 并且身体力行;三、明人伦的过程, 就是“克其私, 去其蔽” , 恢复“ 良知” 本体的过程, 也即修身的过程。可见, 在王阳明那里, 所谓“ 明人伦” 和“ 破心中贼” , 两者是二而一, 一而二的, 总之是要扼杀人民的反抗意识, 巩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这就是王阳明办教育的根本目的。

2、“考德”工夫

(三)、“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王阳明教育教学的基本主张

王阳明从三十四岁开始授徒,到五十七岁离世,其教育实践大二十三年。他兴办学校,创立书院,大兴社学,保持了自由讲学的传统,他所提出的教育主张,对现代教育学亦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在王阳明看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前面两条的立意在学问,后面两条则着力在做人。

1、立志

王阳明认为学者如果不立志,不仅学无所成,而且还有“飘荡奔逸”、“归于污下”的危险。他提出“学先立志”,在于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努力的方向,在于养成百折不挠的毅力。一个人立下了为圣为贤的志向,就会思考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道理,就能处处以圣人的标准严于律己,达到纯乎天理、灭去人欲的境界。

2、勤学

王阳明虽然强调领悟的重要性,但是在他讲学收徒的时候,还是慎之又慎。他告诫他的弟子,他欣赏的是那些谦虚而且勤奋的老实人,而不是那些自以为是、大话连篇的“聪明人”。虽然那些所谓的聪明人资质很高,但是最终还是会落到被人耻笑的下场;而那些谦虚缄默、意志坚定并将努力付诸切实行动的人,即使他们的领悟稍显缓慢,但是这些人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崇。王阳明还忠告弟子们,良知虽然内蕴在每个人的心中,但是如果不去发掘出来,并唤醒它,良知将一直沉睡在心底。

王阳明在阐发“知行合一”的理论时,认为知与行并进合一,真知就必能行,而不行即非真知。王阳明对“着实躬行”的强调,就是主张将“学”与“行”结合起来;他认为“不解思维省察”,就这样没有思绪的悬空思索,只会是徒劳无功。只有勤学苦练的实践,才能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

他始终将“笃志力行”作为判断学生优劣的标准,即看学生是否勤学好问,是否笃志力行。

3、改过

关于改过从善, 王阳明认为, 人生在世难免要犯错误, 即使是圣贤, 关键在于改。他说: “夫过者, 自大贤所不免, 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 为其能改也。固不贵于无过, 而贵于能改过。”他认为, 改过有三条途径: 其一是“悔悟”, 他说: “悔悟是去病之药, 然以改之为贵。”要改过, 首先必须对自己的过错要有正确的认识, 表示

悔悟, 这是改过的前提; 其二是“反己”,即是自我反省, 也就是自我批评。他说: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 只见得人不是, 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 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 奚暇责人。”其三是“责善”, 即与同伴相互间开展批评。他说: “责善, 朋友之道, 然须忠告而善道之, 悉其忠爱, 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 绎之而可改, 有所感而无所怒, 乃为善耳。”

4、责善

王阳明贯彻德育首位的重要措施, 是“反己”和“责善”。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孟的“过则勿惮改”、“君子必自反”等思想, 认为圣贤也难免有过错, 关键在于能及时改正。他说: “夫过者, 自大贤所不免, 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 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又说: “古之圣贤, 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 非其心果与人异也。”圣贤之所以为圣贤, 并非无过, 只是能改。王阳明认为, 人们改过的方法有两: 一曰“反己”,二曰“责善”,亦即“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改过的前提是“反己”。他有一好友, 动辄训人,而不思反己, 王阳明告诉他: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 只见得人不是, 不见得己非。若能反己, 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 奚暇责人?”当然, 要真正改过光靠反己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悔悟和改进。王阳明说: “悔悟是去病的药, 然以改之为贵, 若留滞于中, 则又因药发病。”改过反己,自省发现了过错, 不仅要发现自己到错在哪里, 更要切实改正; 否则,滞于悔悟, 反会致病。改过, 除了反己还须责善, 即朋友之间、师徒之间开展相互批评。王阳明说: “责

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 悉其忠爱, 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 绎之而可改, 有所感而无所怒, 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 痛毁极诋, 使无从容, 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 虽欲降以相从, 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 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 皆不可以言责善。”这里, 王阳明不仅提出了朋友间必须开展批评, 还指出了批评者应有正确的动机和态度, 这就是说批评应该是善意的忠告,动机要端正, 态度要友善, 要善于引导, 使被批评者听了批评后, 能心悦诚服, 有的放矢地去改正过错。如果批评者动机不纯、态度粗暴、痛毁极诋, 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 就达不到责善的目的。至于那种为了沽名钓誉的目的而揭发别人隐私的, 一律不能算“责善”。对于被批评者来说, 则不应该计较批评者的态度,必须端正态度, 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这种反己责善的思想, 即便从现代生活的要求来看,也是正确和深刻的。

(四)、因材施教、点化善诱、教学相长、独立思考———王阳明教育的基本方法

1、因材施教

王阳明认为,天下没有统一的模式造就人才, 而是必须充分发掘学生的才能。他用步箭、骑马和射箭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各有所长,也有所短, 所以作为教者, 就必须要像良医对待病人一样, 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把他们分成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分别施教, 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对此, 朱熹注曰:

“孔子教人, 各因其材。”(《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嗣后, 很多教育家都遵循此法,并将此概括为“因材施教”,成为儒家传统教学法的一大突出方法。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方法, 指出: “人的资质不同, 施教不可躐等。”人们的资历和素质不同, 施行教育时不能超越等第。他用良医治病必须对症下药作比喻, 说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指出: “夫良医之治病, 随其疾之虚实强弱, 塞热内外, 而斟酌加减, 调理补泄之, 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 亦何以异于是?” 医生为了治病救人, 必须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症下药; 同样, 教师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施行不同的教育。王阳明把学生分为年龄之异、才能之异、禀性之异等, 然后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以不同的内容。

首先, 他根据学生的年龄之异, 把教育分为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 把“社学”作为初等教育, 把“书院”作为高等教育, 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教授不同的内容。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害怕管束的特点, 他主张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 使他们像时雨春风中的花卉一样, 欣欣向荣, 日长月化。他说: “大抵儿童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 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 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 沾被卉木, 莫不萌动发越, 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 则生意萧索, 日就枯槁矣。”既然把儿童比作花园中的花朵,教育儿童就像培育花朵一样; 那么, 教师就应该以园丁的姿态出现。因此, 王阳明反对当时有些教师

“装做道学的模样”把学生当作“拘囚”来体罚。他说: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 日惟督以句读课仿; 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 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 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 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 规避掩复以遂其嬉游, 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 偷薄庸劣, 日趋下流, 是盖驱之于恶, 而求其为善也, 何可得乎!” 教师把学生当作囚犯, 学生则把教师视为寇仇, 把学校看作监狱, 千方百计地逃避学校与教师的管教, 到外面去玩耍。这样, 必然会染上各种恶习, 品德越来越坏, 学业愈来愈差。王阳明认为, 这是绝对不行的! 他主张对儿童要坚持正面教育, 反对体罚的思想, 不仅在当时来说是很进步的,即使在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 对于成年人,王阳明认为, 也同样必须区别情况, 分别对待。第一,要根据学生的才能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说: “学校之中, 惟以成德为事, 而才能之异, 或有长于礼乐, 长于政教, 长于水土播植者, 则就其成德, 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在德育首位的前提下, 在教育方面要因才而异, “益精其能”。第二, 要根据学生的禀性之异,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王阳明说: “圣人教人, 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 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 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狂”与“狷”是两种不同的禀性, 孔子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狂者”气势猛烈, 敢作敢为, 这就从勇敢方面去成就他; “狷者”小心拘谨、洁身自好, 这就从小心谨慎方面去培养他。从上述因材施教的方法中,人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个别与一般的辩证

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点化善诱

对于学者求教应该予以“因材施教”的方法以外,王阳明的教育教学中多有“点化善诱”方法的呈现,这个方法意在使弟子自学自省,反观自得。他所讲的点化,就是开悟的意思,学贵在自得,而且还要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学习内容,要随时反思、随时领悟,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这就是王阳明的点化,虽说只在一点上发力,而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原因。

弟子在学习中,多看到事物的表象,而王阳明总是伺机点化弟子,以提高弟子的觉悟,抛出相反的、更为深刻的东西。

孔子不注重传授知识,而是注重是非观念的引导,使弟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得到开悟。王阳明教人育人旨在帮扶别人的良知,其循循善诱之情,溢于言表。

3、教学相长

在教学活动中, 王阳明很重视“双边”活动, 他不但对学生严格要求, 耐心开导, 而且鼓励学生指出教师的失当之处。他说:“ 凡攻我之失者, 皆我师也。”

王阳明对传统的“师道尊严”嗤之以鼻, 认为这种师生观只会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惟师命是从, 毫无主见的书呆子。要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就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教学中, 王守仁对学生毫无架子。《传习录》记有这样一件事:王汝中、省曾侍坐。先生握扇是曰:“你们用扇!”省曾起对曰:“不敢。”先生曰:“圣人之学, 不

是这等捆缚苦楚的, 不是妆做道学的模样。”并点名批评程伊川动辄对学生“斥骂起来”的做法。

王阳明不但在教学态度上对学生和蔼可亲, 而且还鼓励学生“谏师”。他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别, 但是这种差别不是地位上的, 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差别, 而仅仅是闻道先后, 知识厚薄的相对差别。因此, 师生关系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互相促进, 互相帮助的关系。在知识面前, 师生关系甚至可以互换,学生固然应该向老师学习,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他指出圣人都会犯错, 何况教师, 犯错了就必须改,只要知错能改, 就是一种进步。因此, 他欢迎学生对他进行批评, 他认为这样可以使师生双方得到提高:

“凡攻我之失者, 皆我师好; 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 某于道未有所得, 其学卤莽耳, 谬为诸生相从于此, 每终夜以思, 恶且未免, 况于过乎? 人谓事师犯无隐, 而遂谓师生可谏, 非也; 谏师之道, 直不至于犯, 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 因得以明其是;使吾而非出, 因得以去其非, 盖教学相长也。”

王阳明在教学中对学生以朋友相待, 经常和他们平等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建立了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的和谐发展。这不仅在当时是非常大胆且有创建性的, 即便是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也是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和启发意义的。

4、独立思考

此外, 王阳明还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自求自得, 反对跟在别人后面, 人云亦云, 即使是权威、圣贤也不盲从。王守仁这些有益的论述,

在今天也不失为经验之谈。

人类是靠创造进步的, 而创造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只有教师敢于独立思考, 允许教师以自己的方式说话, 即可以歌颂太阳, 也可以赞美月亮, 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王阳明继承了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 指出人人心中都有“良知”, 圣人与愚人没有不同。因此, 也就不存在什么权威, 每个人只要努力体认自己的“良知”, 就能够成为“圣人”。从此观点出发, 王阳明提出在儿童教育中, 要尊重儿童的独立性, 提倡儿童的独立思考, 反对权威崇拜、人云亦云。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言之出于庸常, 不敢以为非也, 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夫道, 天下之公道也; 学, 天下之公学也, 非朱子可得而私也, 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 公言之而已矣; 故言之而是, 虽异于己, 乃益于己也; 言之而非, 虽同于己, 适损于己也。

在这里, 王阳明对“权威”提出了挑战, 指出了学问是天下人的学问, 而不是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由此, 他肯定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儿童独立思考。在王阳明看来, 经过独立思考有所得, 还不算是真正的“知”, 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学问。因此, 在教学上他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躬行实践”。他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 便是行”的学习, 认为只有通过行动和实践才能求得真知。还指出:“夫问、思、辨、行, 皆所以

为学, 未有学而不行者也。”王阳明曾以学孝、学射箭、学写字来做比喻, 强调躬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习孝道, 就应该有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 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学孝, 而不是停留在嘴上; 学习射箭, 也要拉满弓, 把箭射到靶上; 学写字, 就必须把纸铺开, 握笔, 反复书写。推而广之, 任何事情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际行动:“尽天下之学, 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则学之始, 固已即是行矣。” “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没有实际行动, 就谈不上学习。

(五)、启发诱导———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

王守仁主张教育儿童应以“ 爱” 为前提。他说 “ 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 摧挠之则衰痪。” “ 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 。把儿童比喻成初萌的幼芽, 摧之则痪, 抚之则旺, 这既形象、生动, 又寓意深刻。要使这些幼芽健康成长, 方法只有一个, 即施之以爱, 抚之以温,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情投资”。教育者的这种“感情投资”,是促使儿童“ 萌动发育、自然日长月化”的“ 时雨春风”。人们常把爱生看作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 看作是教育心灵美的主要表现。

1、反对体罚

体罚,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对这种方法推崇备至。自宋明以来, 体罚之风则更为盛行。而王阳明则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强烈反对体罚儿童: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 日惟督以句读课仿, 责其检束,鞭挞绳缚, 若待拘囚。”他指

出, 近世之人只知道每天教儿童读书写字, 检点自己的行为, 一旦孩子不听话, 就用鞭子毒打, 用绳子捆绑,像对待囚犯一样对待儿童。用如此残酷的的方法对待儿童, 儿童都会害怕, 为了免于受到惩罚, 他们只能被迫说谎、逃学, 久而久之, 自然就学坏了。“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 设诈饰以肆其顽鄙, 偷薄庸劣, 日趋下流。”从而导致孩子们不学好的恶性循环。

2、顺情诱导

王阳明反对束缚和体罚儿童, 主张采取诱导的方法, 让学生愿学、乐学。

那么如何诱导儿童学习?王阳明主张在 “习礼”、“歌诗”、“读书”三方面对儿童进行启发诱导。他认为,对儿童“导之习礼”, 不仅能使儿童养成好的礼仪习惯, 而且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礼仪动作, “动荡其血脉”, “固束其筋骸”, 达到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的作用;对儿童“诱之歌诗”, 不仅能消除他们的顽皮, 还能激发儿童的志向, 让他们多余的精力有发泄的机会,解除他们内心的愁闷和烦恼, 使其“精神喧畅, 心气和平”, 开朗而且活泼起来;对儿童“诵之读书”, 不但能增长儿童的知识, 开发其智力,而且能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树立远大的理想。总之, 在王阳明看来, 对儿童的教育, 只要对儿童 “导之习礼”、“诱之歌诗”、“诵之读书”, 就能使儿童“乐习不倦, 无暇及于邪僻”, 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其劣习, 化除其粗顽,时间久了,就自然而然的养成好的习惯,也能学好了。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各个学科的内容与性质和儿童的兴趣、性情、

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积极地做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使儿童“其进自不能已” 。王阳明这种主张对儿童重在诱导, 反对体罚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 即使在当下也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循序渐进

他说“吾辈致知, 只是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 只随今日所知, 扩充到底, 明日良知又有开悟, 便从明日所知, 扩充到底, 如此, 方是精一功夫。”他用胎儿筋力日强, 聪明日长和给树芽浇水等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循序渐进的道理, 既生动又贴切。

孔子说: “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论语· 宪问》) 对此, 朱熹注曰: “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 循序渐进耳。”(《四书集注· 论语集注》) 循序渐进, 孟子谓之“盈科而进”。他说: “原泉混混, 不舍昼夜, 盈科而后进, 放乎四海”。( 《孟子·离娄下》) 有源头的泉水, 昼夜不停地流淌, 等到灌满了各处坎坎洼洼, 然后再向前流, 一直流到四海。王阳明把孔孟这一思想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 说明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说: “为学须有本原, 须从本原上用力, 渐渐盈科而进。”他以种树比喻学习: 刚刚种时, 只有树根和幼芽, 没有树干; 等慢慢生长, 有了树干, 但还没有树枝; 再慢慢生长, 有了树枝, 长出树叶, 再慢慢生长, 开出花朵, 结出果实。树就是这样循序渐进地生长的。因此, 人们在开始种树时, 不能好高骛远地去想树枝、想树叶、想开花、想结果, 而“只管培植将去, 自然日夜滋长,

生长日足, 枝叶日茂。”种树是这样的道理, 教学亦是如此。人们既已“立个必为圣人之心, 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 一掴一掌血, 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在学习上, 有了远大的志向后, 还要一棒一条痕, 一掴一掌血地实干, 才能一步一步地前进。由此出发, 他反对在学习上“超入圣人”、贪操捷径。他说:“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 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 一进一退, 自是功夫节次。”学习的过程, 是一个一起一伏、一进一退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 要学有所成, 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贪操捷径。否则, 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4、多思善思

王阳明认为,先生应该有坚定的独立主见,弟子则应有清醒的独立思考,先生和弟子均不应该人云亦云,不应该树立偶像崇拜。学习贵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因人废言,学问当是天下人之公有,而非为一己所藏。

王阳明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这一传统方法。他在教学中不仅主张独立思考, 而且反对人云亦云, 反对偶像崇拜。他说:“大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言之出于庸常, 不敢以为非也, 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学习贵在独立思考, 不能因人废言。由这个观点出发, 王阳明认为, 学问应当是属于天下人所公有的。他说: “大道, 天下之公道也; 学, 天下之公学也, 非朱子可得而私也, 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公言之而已矣。”因而, 研究学问, 不能盲

目崇拜权威, 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看法。当然, 在学习中,坚持独立思考, 也并非固执己见。他说: “言之而是, 虽异于己, 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 虽同于己, 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 己必喜之; 损于己者己必恶之。”就是说, 一种正确的看法, 哪怕是和自己的看法大相径庭, 我们也要接受下来, 因为它是有益于自己的; 一种错误的看法, 虽然和自己的看法吻合, 我们也要更正, 因为它是有害于己的。总之, 对的, 就要坚持, 错的, 就要改正。这种主张独立思考, 而不固执己见, 反对迷信盲从而不因人废言的治学精神, 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5、着实躬行

经过独立思考求得学问后怎么办? 王守仁认为应该“行”, 他主张在儿童教学中要“着实躬行”, 反对“悬空思索”, 强调“学”与“行”的结合。他说: “大问、思、辨、行, 皆所以为学, 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学孝道, 就必须按照孝道去做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 然后才称得上是在学习孝道, 如果只是口若悬河地说一通“什么是孝道”, 而不着实躬行, 就称不上学孝。学射箭, 拉满弓, 射中的; 学写字,就必须铺纸握笔, 反复书写。推而广之, 学任何事情, 都离不开实际行动。由此, 他得出一个结论: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则学之始, 固己即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就是行, 学就是行, “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学习必须着实躬行, 离开了着实躬行, 就谈不上学习。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

孔子认为“言之必可行”,断言言行不一是一种耻辱, 并且主张

以使用的效果来衡量学习成绩的好坏。王阳明从“知行合一”论出发, 发展了孔子这一经世致用的思想, 主张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着实躬行”的原则。既反对“不解思维省察”的“冥行妄作”,也反对“不肯着实躬行”的“悬空思索”。他说: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 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 全不解思维省察, 也只是个冥行妄作, 所以必说个知, 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 全不肯着实躬行, 也只是个揣摸影响, 所以必说一个行, 方才知得真。”这一哲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就是把“学”与“行”结合起来。王阳明认为, “学”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学”是“行”的题中应有之义。他说: “夫学、问、思、辨, 皆所以为学, 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 则必服劳奉养, 躬行孝道, 然后谓之学, 岂有悬空口耳讲说, 而遂可谓之学者乎? 学射, 则必张弓挟矢, 引满中的。学书, 则必伸纸执笔, 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 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则学之始, 固已即是行矣。”由此, 王阳明断言: “凡谓之行者, 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去做学问思辨的工夫, 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 问是问做这件事, 思辨是思辨做这件事, 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辨矣。”学是“学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就是“行”。王阳明由此得出结论: “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学习中须注重躬行, 用躬行的效果来检验学习的成效。这个思想显然是正确的, 是对孔子用行的效果衡量学习好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曾说过: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 ”( 《论语》· 子路) 当前,

继承由孔子到王阳明的这一思想, 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把知识转变为能力的本领, 实在是倡导素质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现代影响

王阳明教育思想异常丰富,完善人格,情感渗透,培育个性,寓教于乐等等,具有终极的人文关怀。剔除阶级局限,其教育理论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是他的哲学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他整个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一样,他的教育哲学也有其两重性。大体说来,“心外无学 ”的教育本质论、 的教育目的论、为主的教育“破心中贼”《六经》内容论,主要体现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和形式;而全面发展、德育首位、反己责善、独立思考、着实躬行、因材施教、随时就事、量力而行、谦虚谨慎、志存高远、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少而精熟,这些与近代进步教育学说每多一致的主张,则具体体现了他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中的合理因素。有鉴于此,我们就必须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和方法:从本来的意义上“扬弃 ”它,既批评地消灭它的主观唯心主义形式,又找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又有利于我们借鉴王阳明教育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为教育改革和科教兴国服务,为培养 21世纪新人服务。

(一)、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孔子要求学生“身通六艺”,这是最早的全面发展思想, 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指出: “教人为学, 不可执一偏。”在教学内容上, 他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在《教约》中规定的课程是: “每日工夫, 先考德, 次背书诵书, 次习礼, 或作课仿, 次复诵书讲书, 次歌诗。”在别的地方, 他又多次提到: “琴瑟简编, 学者不可无”; “学射, 则必张弓挟矢, 引满中的”等。这些内容概括起来, 正好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他的德育, 就是每天一早检查学生前一天的视听言动是不是都按“人伦之学”力行了? 有没有产生过不善的念头? 要学生“各以实对”,然后由教师“随时就事, 曲加诲谕、开发”;对教师讲评中提出的问题, 学生们必须“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王阳明认为, 这种道德教育既是第一位的, 又是贯串教育全过程的。他说: “学校之中, 惟以成德为事”。这是明确主张德育优先。但是, 德育不能脱离智育, 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他既反对不尊德性的“空空道问学”,也反对不道问学的“空空尊德性”。指出: “岂有尊德性, 只空空去尊, 更不去问学; 问学, 只是空空去问学, 更与德性无关涉? ”他的结论是: “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在德育首位的前提下, 他十分重视智育, 要求学生反复“背书诵书”、“诵书讲书”,把书读得“精熟”,达到“义礼浃洽, 聪明自日开”的目的。体育, 内容很多: 射箭时张弓中的是体育锻炼; 习礼时周旋揖让也是体育锻炼等。至于美育, 弹琴、歌诗、习礼等, 都可使人受到“审其仪节, 度其容止”的审美教育和美的感受。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 王阳明这一思想中尚有不少缺憾。但是, 这种全面发展、德育

优先的主张, 确与近代进步教育学说相一致。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 学校要教学各种专业知识, 以利社会发展, 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只追求专业知识, 又急功近利地期望学了马上能够赚钱, 这就背离了教育的总目的,其恶果是十分明显的。现在中小学增加思想品德课, 大学要求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这样很对。但还没有把提高人的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视为教育的总目的。

强调教育的伦理总目的, 并不是说不要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各行各业都贯穿着一个道德问题。有一个从事簿书讼狱(司法)的官员, 以为王阳明的讲学同他的专业无关。王阳明说:“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 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 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 才是真格物。如间一词讼, 不可因其应对无状, 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园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 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 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 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僧毁罗识, 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 只尔自知, 须精细省察克治, 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 杜人是非······”《传习录》

确实是这样, 法律有法律道德, 医药有医药道德, 商业有商业道德······今天有许多学校, 却只强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丢了道德, 丢了做人的学问, 丢了科学的态度。竺可祯1938 年在浙江大学宜山开学式上说:“ 现在大学教育, 注重各种专门知识之传授, 而忽略品性德行之陶冶, 积重难返, 流弊甚深。社会道德与政治风气之败坏, 此为要因。” 目前的境遇依然存在着同样的间题。

王阳明认为,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学生不是教出来的, 应该是熏陶出来的。素质教育就应该以大量的人文精神、传统精华去感染、陶冶学生, 使民族的人文精神溶入于学生的血液中, 滋养全身, 在人文精神中获得自由发展, 使之陶冶成有灵性、有气节、有品格、有知识的才子。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所应致力的, 首先应该纠正教育制度在理论上的失误, 端正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在有限的教育科目内, 通过改进教学内容、增进人文教育内容, 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来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从受教育者的得益可能程度上出发, 符合人文教育的精神。他的教育思想本着中国传统教育中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去做一个会思想的、有知识的人的功能, 以启发、独立思考、个性解放为主导的教育原则, 即使在现在仍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 值得我们借鉴和应用。

(二)、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他的儿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顺导性情, 在安排学生的功课和教学过程中注意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 保持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 的天性, 注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随人分限所及” ,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这也正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另外,他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涉及到对儿童身体的锻炼,注意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在那个时代是具有很大的先进性。王阳明的儿童教育理论和见解, 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其借鉴价值, 值得后人珍视。

王阳明认为,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学生不是教出来的, 应该是熏陶出来的。素质教育就应该以大量的人文精神、传统精华去感染、陶冶学生, 使民族的人文精神溶入于学生的血液中, 滋养全身, 在人文精神中获得自由发展, 使之陶冶成有灵性、有气节、有品格、有知识的才子。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所应致力的, 首先应该纠正教育制度在理论上的失误, 端正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在有限的教育科目内, 通过改进教学内容、增进人文教育内容, 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来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从受教育者的得益可能程度上出发, 符合人文教育的精神。他的教育思想本着中国传统教育中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去做一个会思想的、有知识的人的功能, 以启发、独立思考、个性解放为主导的教育原则, 即使在现在仍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 值得我们借鉴和应用。

(二)、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他的儿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顺导性情, 在安排学生的功课和教学过程中注意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 保持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 的天性, 注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随人分限所及” ,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这也正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另外,他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涉及到对儿童身体的锻炼,注意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在那个时代是具有很大的先进性。王阳明的儿童教育理论和见解, 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其借鉴价值, 值得后人珍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5j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