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还乡》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1 01: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 容 备 注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识,体会本篇的特色。 2、理解本篇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 2、难点: 体会这一历来被传诵的元曲名篇的“新奇”之所在。 三. 、教学步骤: 一 作者简介:.睢景臣(约1275—1320),一作舜臣,字景贤,又字嘉宾。江苏扬州人,后来移居杭州。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将其名列在“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之列,还为之作传。其传云:“(睢景臣)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爱音律。” 二. 结合注解 自主感知文意 解决字词 自由情景朗读 并尝试演绎角色 生字词 銮舆(luán yú) 糨 (jiāng) 拽埧(zhuài jù) 揪捽(jiū zuó) 三.思考讨论 提问回答 1, 这组套曲写的是汉高祖还乡,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这个事件的? 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熟悉刘邦底细,并在刘邦没有发迹前,和刘邦还有过一些瓜葛的农民的眼睛,勾勒了天子返乡的一幅幅画面。 2, 皇帝外出的车驾是非常威武壮观的,可我们在读二至四三支描写这种场面的曲子时,感觉到异常滑稽可笑,这是为什么? 作者通过旁观者的眼睛,层次井然地描写了皇帝出巡那种威严盛大的场面。然而,这个旁观者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也许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根本没看到过这些人物和东西,他是用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来观察和理解这一切的,所以就像通过哈哈镜观察世界一样,一切都走了形。 3, 套曲写的是高祖还乡,为什么主角不很快出场,而要用一大半的篇幅去写支差迎驾,銮舆仪仗之类的场面?是否有点走题? 这是一种反复铺陈欲抑故扬的手法,目的是为了造成戏剧性的效果。作者着意是写那个至此还未出场的人物,这样豪华威严的气派,来的肯定是个非凡的人物。然而当读者按这个思路去推想时,却突然来了个大转折。 4, 结尾一曲是全组套曲的高潮,特别是最后三句:“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更是余味无穷。怎样理解这个结尾呢? 汉高祖还乡,结尾结在向他要帐上,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结局。而且最后三句意在指责他至今还想赖帐不还,更使人料想不到。但仔细想来,却又是合情合理的。 第1页(本章共4页)

5, 这篇套曲构思的新奇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立意新。本曲不像其他以写皇帝为题材的文章,目的是为帝王歌功颂德,往其脸上贴金。在作者的笔下,本文中的刘邦却成了一个流氓无赖。 二、构思奇。作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庄稼人的视角,以一个虚构的富于戏剧性角度来写刘邦还乡的盛大场面,揭示刘邦发迹前的所作所为。套曲开篇便制造了许多悬念,使乡民惶惑不解。 三、语言平实朴素,又尖锐泼辣。 曲中运用许多农民口语,真实地传出人物的感情,使人感到他们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代表汉宫威仪的旌旗上的图腾在村民的眼中成了圆圈中的兔子,乌鸦,鸡在跳舞,狗长出了一双翅膀,蛇缠在胡芦上。这其中又流露出村民对帝王威严的一种蔑视。仪仗队里的兵器成了农村日常生活中叉、斧、瓜、马镫,又是何等的滑稽好笑。“导驾”的官员成了天上的判官,打杂的内官成了送东西的差役,作者对他们进行了有力的讽刺。揭示刘邦底细时,语言更是针针见血:“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而且还“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强称”、“偷量”、“私扣除”等动词犹如一颗颗炮弹投向封建最高统治者。 6, 本文用了怎样的方法对刘邦的形象进行讽刺? ? 一、生动诙谐的语言 (1)直接讽刺 通过使用一些具有讽刺意味的词语如“乔男女”、“胡踢蹬”、“大作怪”、“觑得人如无物”、“多时”等直接对刘邦的形象加以讽刺。 2)形象的丑化 通过丑化刘邦的仪仗,令本来肃穆庄严的形象变得滑稽可笑。 如: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甜瓜苦瓜、黄罗伞柄天生曲、天曹判、递送夫、多娇女。 ? 二、用农民的视角,朴实地描写平民百姓眼中的汉高祖,真实反映刘邦在人民眼中的形象。 (1)还乡的光宗耀祖被看做扰民。 (2) 威严恢宏的排场被看做“大作怪”、“不曾见”。 三 , 通过典型事件直接还原刘邦的无赖本色 7本曲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蔑视权贵,批判封建帝王。 四、布置作业: 完成学法大视野相关练习 教学后记: 第2页(本章共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5i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