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面对《面对面》

更新时间:2024-06-10 09: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 非常时期 非常栏目 非常主持

危机时刻新闻媒体和政府之间建立的良性互动关系

从大众传播及社会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政府与媒体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媒体有责任向公众传达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政府的工作也需要通过媒体来向公众进行“公关”。新闻记者和政府官员虽然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为公众服务,而“非典”时期使这种利益一致性的原则得到彰显。。。政府工作的目的,就是尽快地控制疫情传播,最大限度地就只感染人群,维护社会人心的稳定,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而新闻媒体的工作,则是使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的目的,表达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并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从而形成公众与政府共同应对危机的局面。政府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只会有利于政府化解危机,并且最大限度地维护公众的利益,但这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只能建立在护卫诚信、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

在《王岐山:军中无戏言》节目中,人们却看到,愈是尖锐的提问,愈反映出王岐山的坦诚,而愈是坦诚的面对,也愈表达出政府官员的自信。“人不自信,谁人信之?”王岐山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这句话至今仍然令人回味,他的坦率真诚既是对新闻媒体的尊重,也是对公众利益的尊重。--P43

有人说“屁股决定了思想”,对于记者来说,我们的立场也同样决定了我们的提问方式,与政府官员面对面交流时,记者至少可以有四种立场可以宣传:中央精神、政府、百姓、媒体。

中央精神的立场,其标志为提问时常常引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辞和观点,对待官员居高临下,记者俨然一个中央精神代言人,好像不是如此不足以表现采访的合法性和记者的身价。而这种做法结果往往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同时陷入了一种红头文件语境,在这种语境中,官员似乎总比记者更要如鱼得水,其结果只能让观众感到厌倦,急忙换台。

政府立场是指记者放弃了对于提问的思考和判断,主动与采访对象采取合作态度,就采访对象关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得心应手的 问题展开回答。双方你来我往、自说自话。

百姓立场的最好标志莫过于小道消息和民间花语了,虽然有时表示有点低有点俗,看不出记者的智商,但是却能够让最大多数观众提起兴趣。

媒体立场在我看来就是记者自己的判断,记者依据自己的只是北京独立地分析和判断,常常表现为一种各部位官方和百姓情趣所左右的质疑精神。——45

与采访对象平视的百姓角度和媒体立场

放低姿态无疑是寻找百姓角度的最佳模式,但是如何作答证实或者伪证社会留言并不是简单的低姿态能够做到的,它更需要质疑和追问。这在“北京市收治能力”一段采访中有着很好的体现。——45

还有一个细节,胸科医院的医务人员不小心把方博病床号牌上的名字写错了,方博将错就错,把自己的名字从以前渤海的渤改成了现在博大的博。方博说,他在51岁这一年得的非典,他把前五十年当作一个阶段,接下来是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他有了新的名字,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认识。

不仅是方博,每一个经理了非典的人对生命、对社会、对个人的命运都会产生新的认识,也许我们对职责的认识尤为深刻,就像姜素椿教师说的那样:“人

在社会里,你的职业是可以选择的,但职责是不能选择的,这是做人的基本问题。”——P53(采访非典 姜素椿)

第二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孙玉胜举国一个新闻稿件的例子: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天南地北祥和欢乐,华夏儿女喜庆佳节。北京各大公园彩旗飞舞,花团锦簇,宫灯高挂,人流息壤,充满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他进一步分析说,除了让三四十岁的人感受到一种怀旧的情绪,这篇稿件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没有解释,但从这一段文字上很难判断,这究竟是哪一个年代、哪一个佳节的纪念文章。很长时间以来,转大词、高八度、排比句串掇起来的新闻稿,成为时间重大的一个典型标志。人们从不同的传播工具中听到、看到、读到的东西,会有惊人相似的语态。

在这种新闻语态下,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根本就无法看到一个个鲜花的人物,就以上面的新闻稿为例,似乎句句话中都有人物,华夏儿女、人流息壤,但是这样的描写因为没有具体人物的支撑,让人觉得过于抽象空洞,似乎人人都可以是华夏儿女,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流息壤中的一员,但又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出现。人物在新闻报道中成为了一个符号,只是为了满足记者转大词、高八度的需要。

这种新闻语态在今天看来已经让人觉得不可想象,但在当时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这种新闻语态的背后,折射出的也许不仅是当时的时代特征,还有中国教育思想中一贯延续的传统,中国人以谦虚含蓄而闻名于世,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凸显个人,如果个人取得上面成绩,首先应该是组织上培养教育的结果,而在俗语中这样的告诫还有很多,像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种意识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新闻报道往往是见事不见人,如果出现一个任务,也大多是在正面报道中,人们看得到一个高达光辉的英雄模范,却看不到一个不你们完美的普通人。

人们逐渐熟悉了新闻媒体中人物爆发哦的套路,比如,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集体大家,不惜牺牲个人小家,而且新闻人物还要发自内心地表示是自己心甘情愿这样奉献。我们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物,但从新闻报道的效果上来讲,久而久之,人们觉得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人物总是距离我们那么远,英雄模范做的事情固然令人敬佩,但是要像他那样难免太不近人情了。由于不近人情,再高大的形象都容易显得苍白,缺乏说服力。 ——61

重视新闻传播的效果,是中国电视第二轮改革者们最鲜明的思想特征。电视改革者们已经意识到,我们不是命令别人看电视节目,而是请人看电视节目,请人看节目就要有好看的节目。现任新闻评论部主任的梁建增当时就对电视节目的过于周全,以至于四平八稳,毫无生意,感到不满意,他人物节目制作这应该尽量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考虑节目的问题。

新闻人物的报道已经到了改变意识,重新开始的时候了。而当务之急就是推出一个新的人物节目,去尝试一个符合电视传播规律和具有个性的人物栏目。从一开始,改革者们对于人物的定位就是,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真正的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为了完成爱芳而说话的工具,也不是某一种因节目需要而出现的身份。

成名在于他们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面对人物时的态度和采访方式,这种态度就是真诚面对观众,这种方式就是平等的对话。

网址曾经去香港访问李嘉诚,随后又采访了香港诸多声名显赫的人物,一

时间和这么多有喘气色彩的名人接触,对于谁来说都是一种值得夸耀的人生经历,但是王志采访后的感悟是,他要是能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一两句话,积累起来就的一笔人生的财富。

面对名气大的人,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难免会有些露怯,言语之间也会不自觉地抬高对方,尤其在讲究面子的中国社会,给足别人面子,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懂得人情世故的标准,而在给足了别人面子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不少面子。但是在《东方之子》,记者面对的都是名人,有身份地位显赫的富翁,也有重权在握的政界高官,还有著作等身的专家学者,如果只会仰望对方,那记者就无法发现人物身上和普通人共同的东西,报道出来的人物还是会跟从前一样,是一个高达光辉的人物符号。

真诚而不谦卑,《东方之子》记者学会了如何把握好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报道出让观众能够接受认同的优秀人物,在这个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东方之子,和电视观众真诚沟通。在人们的心目中,东方之子不仅代表一次上电视的经历,而且还是对个人身份和价值的认可。

当他们用极富亲和力的态度来平垫新闻时事和社会现象的时候,当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将一个道理说的深入浅出的时候,确实让观众感受到了面对面所包含的平等与真诚。P——63

经过七年日复一日的热播,被观众从接受到喜爱,从喜爱到不容更改,习惯一旦形成,变革的阻力即产生。

首因效应——节目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最为关键,动物学家用“印刻作用”这个术语来描述新生动物第一次看到其生母时的情景,小动物只需几秒钟时间就能把母亲的形象永远印刻在脑中,一只小鸭子生下来就将它看到的第一个活体,不论是不是一只鸭子,当作它的妈妈。传播学者用这样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印象的根深蒂固,更何况东方之子七年的坚守,已经将优秀人物、有分量的人物的印象深深地印刻在观众的心目中,人们无法接受东方之子的突然消失,而在决定一个栏目存在与否的问题上,观众才有最后的发言权。——64

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述评、对时间多角度分析、问题调查层层推进——从形式到内容

一对多:一个记者围绕一个新闻事件需要采访多个不同的人物,和方方面面的人物打交道,但是最后做成节目的时候,也许只用到其中几个关键人物的话,有时甚至仅仅是一两句话。

同样一个线索、同样一种情绪,却要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记者在前期准备好、融会贯通。——67

新闻调查又立足于新闻深度报道,不仅需要足够量的新闻背景,还需要通过记者探寻事实真相,而这些不能不假以时日,如此一来,新闻调查常常面临播出周期的压力。

梁建增说,采访正面人物的时候,记者很容易想以平常心或以老百姓的眼光和位置来提问,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让人觉得记者的道德水准非常低。其实不是我们水平有多低,是度没有把握好,我们是想以平视的角度来提问。《黑脸姜瑞峰》中王志问了很实在的问题,但是大家并没有感觉到他的道德水准有多低,包括问:金钱美女有什么不好吗?把握那种感觉非常好。在这个节目里。虽然姜瑞峰答得非常好,但是也由于主持人的存在,并没有因为对方太能说了。滔滔不绝,记者就消失了,完全被对方淹没了。每一个人看了节目之后,都能感觉到记者在片子里的作用。

不论是面对反面教材还是面对正面人物,记者在采访方式上都应该是将交流与审视结合。交流是用于叙述事实,让采访对象尽可能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而审视则是在对方叙事和表白的过程中不断找出他的破绽,进行反驳或质疑。王志问:金钱美女有什么不好吗?这就是一种反驳、一种审视、一种质疑,而访谈过程中,交流与审视交叉推进,此起彼伏,就形成了谈话的节奏与冲突。记者只有懂得将交流与审视交替运用的艺术,既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以职业访问者的身份将访谈式采访进行下去。——71

当人们重新观摩这个节目时,人们对于王志和刘姝威的表现赞不绝口,王志提问尖锐,但态度冷静;他的提问既对刘姝威的命运保持着关注,但又始终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显得职业又有风度;而刘姝威的表现同样让人不禁喝彩,她的叙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充满了理性的张力,而她的表达又个性鲜明,感人至深,带有浓厚的感性色彩。

《60分钟》执行制片人唐休伊特说,没什么秘诀,除了一个号的新闻记者队伍,只有四个字,“讲个故事”。唐休伊特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给我讲个故事》。——P75

梁建增认为,“用人物解释新闻的方式”,已经体现出了特别的生命力和魅力,一个新闻人物专访节目的出现势在必行。

对新闻人物的选择往往决定了新闻人物专访节目的质量,尤其在重大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当中,新闻时效性要求节目组在短时间内就做出快速反应,选择最关键的新闻人物。这就如同撒网捕鱼,众多新闻媒体一拥而上,每一个媒体都像一名预付撒出了捕鱼的大王,但捞上来的鱼有大小,有时候撒出了大王还不一定能够抓到鱼,这就要看渔夫的经验和判断力了。如果一群渔夫聚集在一个地方撒网,那很有可能那个地方已经没有鱼了。

在对重大灾难事故的报道中,选择一名生还者,让他讲述在灾难中的亲身经历,是媒体通常的做法,这既能再现灾难的过程,又有浓厚的人性化色彩。 但此次五七灾难无一人生还,这给新闻媒体出了个难题,有的媒体将半个多月前发生的四一五空难的幸存者请出来,讲一讲逃生经历,这难免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而且也有炒冷饭的嫌疑。节目组根据当时的形势作出了判断,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起空难的原因,采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他了解空难调查的全过程和其中的细节,是最权威的繁衍人,因为是最有资格解答人们疑问的人。【另辟蹊径】——P80

功夫在诗外,这句话我理解就是,有些时候花在联络动员上的时间与经历比正式采访还要多,但是它绝对必要,而且值。

在我看资料的时候,刘姝威不停地问:看懂了吗?看懂了吗?这就是学者刘姝威,这疑问是后来的采访中为什么刘姝威会有那么多的反问的原因。这就是她的性格。而我作为采访者所要做的,只是不要去影响她的发挥,仅此而已。对于我的沉默,刘姝威有些不习惯,她问我:你没有问题吗?我说有,但我要在采访中问你,而你有一次回答的机会。——P82

《面对面》是《新闻调查》里专访类调查节目的延伸,但又有自己的个性。 首先更加强调新闻性,本周的新闻人物抢先报道,能快则快,能抢新闻的第

一落点就抢第一落点,哪怕是隔周播出,也能大大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其次,更注重新闻人物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人物在新闻事件中掌握着话语权,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满足观众“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的需求;再次,新的栏目对新闻人物的报道将更加有系统性,用任务来记录历史,具有历史价值,也有人物志的色彩。节目形态将以专访的形式为主,大部分时间是记者王志对新闻人物的采访,这样便于操作,也更加单一、更加纯粹,能将人物专访做到极致,只面对一个人物,着力挖掘,进入他的内心世界。——P85

美国新闻史上最优秀的记者——爱德华默罗,创办了《现在请看》,并在节目中显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为了使来宾情绪放松,谈吐自如,默罗往往努力创造出轻松适宜的现场环境和气氛。他手里永远拿着那只著名的雪茄烟,同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著名人物讨论生活中较为轻松的一面。——P88

如果单纯跳出新闻事件的角度,哦你过一种社会现象来分析“洪昭光”的或,选题又有了新的含义和可操作性。

在通过讲座、手抄本、书、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方式了解了洪昭光之后,对于洪昭光,观众还有什么样的心理期待?综观对洪昭光的各种报道,涉及最多的就是洪昭光的讲座本身,大多都比较注重服务性,而这种服务性充其量只是对洪昭光的演讲内容在报纸和电视上进行摘要讲解而已,并没有将注意力投到洪昭光本人身上。因此,在对洪昭光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洪昭光为什么会“火”,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的问题。

当一个火起来的时候,他为什么能火,这是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反应,是个人的努力奋斗,还是有社会背景,或者是说不清什么原因,只能用天时地利人和来解释。在我们的印象中,跟健康有关的人或者事总是特别容易火起来,这可能跟人们特别关注自身健康有关,像过去曾经就火过气功大师、打鸡血、甩手疗法等等,但火了一阵也就过去了,有的后来证明是伪科学,有的纯粹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这些火得快,凉的也快。洪昭光现在这么火,会不会也就是一阵风,很快就过去了呢?如果不是,他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这就要求我们将问题往深处了想,洪昭光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不是什么华佗再世,他做了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就是推广健康观念,普及科学知识。但是介绍健康观念的书籍并不少,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讲,很多专家学者都能说出一二三四来,为什么别人没有火,他却火了呢?

通过前期的采访,编导张士峰认为,洪昭光之所以会火,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现在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以前我国的健康科普做的严重不够,科研离老百姓太远,而洪昭光利用自己的方法,使健康知识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到了寻常百姓家,在讲解这些健康知识的同时,洪昭光还结合了一些社会现象,并注重心理的抚慰,使得这些事实更加易于接受;另外,洪昭光独特的个性特点以及他的公司化运作方式也是形成“洪昭光”现象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张士峰按照刘姝威那期节目的样式,设计了洪昭光的节目方案,将节目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提出问题阶段,重在展示洪昭光现象,为下面的分析问题打下基础;第二三四部分均是对洪昭光现象的质疑和思考,但侧重点不一样:第二部分主要从讲座本身的一些特点出发来质疑。第三部分重在展示洪昭光的个性特点,从洪昭光的攻击上质疑,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上医治未病。第四部

分则从洪昭光的运作方式入手,提出“健康教育产业化”这一课题。P90-92

面对面的开篇之作《胡润:为中国富豪排行》

节目开始之前,主持人先在演播室里先说一段开场白,这是《新闻调查》的节目形态特征之一,通过简要交代节目调查的主题,达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的目的。

对于电视节目所展现的过程,孙玉胜曾经在《十年》这本书里做了精辟的论述。他将电视节目展示过程的手段归纳为三种:一是现场纪实,二是当事人叙事,三是情景再现。而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最不能忽视的是另一种手段,就是记者采访调查的过程本身。他认为,一个电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如何,主要取决于在一些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新闻人物以及某些人拼命想掩盖的事实之后,是否有记者的调查行为,记者能否依靠自己的采访调查获取更多的事实证据和展示事实的角度。而一个优秀的记者,他的每一个逼近事实核心的追问,每一个剥笋式的分析,每一个蛛丝马迹的发现,都会被摄像机记录下来,这些过程就是节目的亮点。——P102

第三章 出师不利

是否参与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常常是人们判断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具有新闻 性的一个显著标志。——P110

当一个职业记者向读者谈到事实的时候,他并不是简单地指向事实本身,而是要谈到那些他耳闻目睹、鼻子所嗅到的事。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环境常常使纯粹的事实要素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和有意义。在唐怀特海看来,如果没有对新闻事件发生情景的描写,那么,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发生及如何发生等事实本身是极不够用。

从媒介的属性上说,生化同步传播的电视比报纸更能再现事实发生时的情景,但那也仅仅局限于电视的现场直播,除此之外,电视只能通过事后的情景再现来还原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景,比如事后模拟当时的情况,但这极少用于新闻报道中,毕竟模拟的画面并的等于事实本身。

对于电视人物专访来说,它不具备电视媒介的画面优势,因为它将记者的采访作为节目的主体,画面仅仅作为采访的补充,交代相关的新闻背景材料。还原新闻事件当时情景的人物落在了记者的采访上,而王志在采访中习惯将问题打碎了来问,比如发生在孙渤身上的枪击事件,他对于每一个细节都在追问,从谁开的枪,到为什么开枪,再到离你有多远,当时的感受等等,这样的提问不停的变化角度,也不短机器孙渤对时间发生时细节的回忆,他的描述也更加详细、具体,而这将直接影响到情景再现的效果。——P115

《王海*刁民立法》 做媒体就是这样的过程,寻找适合你和你人物也适合观众的人和事,再给它穿上你认为合适你,也和试管中的衣服,但现实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媳妇,只有百般挑剔的婆婆。所以对从事这种工作的人来讲,就有了各种“苦难”的根源。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是等待制片人裁决,终于有一天,制片人说,以后对这个问题不争论了,寻找最合适的表现方法就行了。造成我们苦恼的原因又成了解决我们问题的方法,事情又回到了开头,苦难也就一直继续

下来。

对王海这期节目而言,我分不清最后播出的节目是做人还是做事,好像观众也没有计较这个让我胃病复发的问题。印象深刻的是,节目播出后,我们的电话成为无数消费者投诉物管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商的热线,王海叶发来短信消息说节目在朋友中反响不错。不过,这些都成为315以后的事情了,而我们已经又在另一个选题上为“做人”还是“做事”上纠缠不清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5b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