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

更新时间:2023-05-08 08: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一) (2)

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二) (11)

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三) (19)

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四) (30)

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五) (37)

第1 页,共46 页

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

答案(一)

注意:①本试题所有答案应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②答卷需用黑色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书写,用铅笔、红色笔等其他颜色笔答题,

试题作废;

③答卷上不得做任何与答题无关的特殊符号或者标记,否则按零分处理;

④考试结束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名词解释

1.麦克布莱德报告

【答案】《麦克布莱德报告》是指198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于同年的贝尔格莱德大会上通过的对当代国际传播领域影响巨大的一份报告,即《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这份报告是隶属于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传播研究委员会(又称“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行了三年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该报告倡导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主张通过放松版权法规、促进信息传播技术自由交流、鼓励第三世界国家出版业发展及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等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该报告的通过,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2.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

【答案】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又称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渐兴渐进的一种新的教学科目,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力一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媒介教育还力图使未来信息社会的人具备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使受众了解小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认识媒介带来的“快感”和“满足”;②让受众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③使受众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3.自媒体

【答案】自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自媒体包括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空间、人人网、Facebook等。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己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自媒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传播迅速,良荞不齐,可信度低,相关法律不规范等特点。

第2 页,共46 页

4.编码和解码

【答案】编码和解码是指大众传播中符号与信息相互转化的两个相反的过程。编码(encode)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解码(decode)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二、论述分析题

5.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

【答案】(1)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的必要性

①传播学只有和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合才能发展。

传播学最先出现在美国,对于引进这门学科的其他国家来说,传播学是舶来品。但是,引进不是照搬也不是移栽,而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引进达到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为我所用的目的。如果传播学不与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不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上生长出来,不与所在国家传播实践相结合并为其服务,而只是简单地贩卖和照搬,那必然不会有长远的发展,甚至遭到人们的拒绝和反对。

②本土化建设是走向世界的前提。

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于中国传播学而言,本土化建设既可以增强其学科个性和民族特点,也可以推进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适应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能够解释中国社会的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的传播学研究必然会成为国际主流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应采取的做法

①辨证地学习西方传播学。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既不是一概排斥西方传播学,也不是照抄照搬西方传播学,它实际上是“迎中有拒、拒中有迎”,即迎新不迎旧,排污不排外,努力把内面和外面两个世界的优点和精华都收归己用。

②针对中国国情,联系传播实际,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中吸取营养。

只有适应中国的社会特征、文化积淀和受众的心理态势、意识取向等条件,才能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才能参与国际传播研究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与国外学者平等对话的地位与权利,并为国际传播学术作出贡献。

6.英国学者霍尔在对传播过程的重新认识中,提出了编码解码理论。他把传播过程分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四个阶段,并指出这是一个结构性的整体,而非传统大众传播研究的线性模式。请论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传播学意义及其带来的启示。

【答案】霍尔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当代文化研究的理论大师。他的著名论文《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研究模式,也是文化研究的转折点,代表了伯明翰学派在媒介研究方面的最高成就,这突出表现在他对意识形态的编码方式和受众解读方式的理论。

第3 页,共46 页

(1)编码解码理论的传播学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影响深远,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意义。这一理论旨在揭示形成电视信息的意识形态力量,当时,媒介的文化研究一般着重于舆论的构建、现状的再现、主导意义的难以抵抗性。虽然有偏好式、协商式、对抗式解读模式破除了观众被动性的观念,但这些模式的运用仍趋向于构建受众,在面对电视的意识形态上受众仍然是软弱无力的。编码解码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对促进受众的能动性分析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①受众告别了被动的客体地位。

该理论抨击了美国传播程序的经验主义与行为主义。霍尔认为,这些模式将传播视为直线传播,发送者到接收者间只是一条单向直线。在媒介信息的生产中,霍尔给予解码和编码以根本的区别,他认为,正是由于信息已经被发送出去了,才无法保证它的到达,从最初的信息组成(编码)到信息被阅读和理解(解码),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自己的决定因素和存在条件。霍尔强调,信息的生产和消费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包括它使用的中介话语(如电视中形象、声音的使用)、信息构成的话语情境(电视新闻的视觉惯例)、传送信息的技术(电视新闻故事现场转播与录像的不同的指意功能)等。媒介文本的解码依赖于特定的职业标准和程序、制度关系和技术设备(电视摄像机、录像带、麦克风、磁带录音机等)。一旦信息被编了码,它就要面对受众的解读策略。受众的接受依赖于文化、政治倾向、他们同更宽广的权力框架以及生产技术(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光盘等)的关系。

②传媒的信息内容成为新的文化与社会研究资源。

20世纪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早期人们更为关注媒介信息的社会意义和政治含义。霍尔将符号分析方法及意识形态等概念引进来,强调了文本的威力以及文本的生产和接收的社会政治环境的重要性。他将媒介文本视为分析文化与更广大的社会与政治结构关系的一个环节。霍尔认为编码和解码是由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力量产生和决定的,而且它们使用了结构不同的符号。编码者和解码者所用的符码(code)存在不相符的可能性,因此,他主张以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术语来解释这些不相符。

(2)编码解码理论带来的启示

编码解码理论充分强调了受众的重要性地位,并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传播过程,这对于我们发展传播事业及理论有着重要的启示:

①其传播从业人员及其他发布传播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信息之前应当充分考虑受众的特点,考虑其对信息会做出什么样的解读,从而尽量消除信息中的歧义,以达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

②传播理论研究人员在研究传播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能动作用,考虑其对传播过程的重要影响,从而全面、准确、深入丰富和发展传播理论。

总之,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于传播学研究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尽管他的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过于专注于文本研究,没有给人们提供一个利于操作的关于受众的研究方法,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在传播学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理论值得今天的传播学者去进一步研究与借鉴。

第4 页,共4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52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