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0-17 10: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学系《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36

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经典线性回归及其扩展、违背经典假设情形、截面数据回归模型以及面板数据模型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之后,进一步掌握本课程中更为实用、前沿的数据建模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实证分析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为进行规范严谨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变形以及虚拟解释变量回归的建模方法;

2.能够批判性地审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掌握这些假设的改进方法,能对改进方法的功效给出理性评价;

3.了解并能应用截面数据建模中的若干专题,包括多项式回归模型、Logit和Probit模型;掌握静态面板数据建模的基本方法,能够区分个体异质性中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能够应用豪斯曼检验对两种效应进行区分。

4.能够熟练应用软件实现本学期所介绍的相关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 三、课程考核要求

1.考试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实用的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学时分配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章 线性回归模型:一个概览 2 第二章 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

1

课程代码:ZB1009 学分:2

4

第三章 定性解释变量回归模型 4 第四章 回归诊断I:多重共线性 2 第五章 回归诊断II:异方差 2 第六章 回归诊断III:自相关 2 第七章 logit和probit模型 第九章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6 4

36

第八章 平稳和非平稳时间序列 2 第十章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6 合计

第一章 线性回归模型:一个概览

教学目的与要求:对计量经济学中常见的专有名词进行介绍和讨论,熟悉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对线性回归模型中参数估计、检验等内容展开讨论。

教学重点: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问题。 教学难点:最小二乘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线性回归模型

(一)被解释变量Y的性质 (二)解释变量X的性质 (三)随机误差项u的性质 (四)回归系数B的性质 (五)线性回归的含义 第二节 数据的性质与来源

(一)时间序列数据 (二)横截面数据 (三)面板数据 (四)数据的来源 第三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一)普通最小二乘法 (二)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 (三)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方差和标准误 (四)检验关于总体回归系数的假设 (五)对回归估计拟合优度的测度

2

第四节 案例:小时工资的决定

第二章 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参数的可线性化概念,熟悉几类可线性化的非线性模型。 教学重点:双对数和半对数模型,倒数模型,标准化变量回归。 教学难点:非线性模型中参数的经济含义。 第一节 对数线性、双对数或常弹性模型

(一)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二)结果的解释与评价 第二节 检验线性约束的有效性

第三节 半对数模型:LOG-LIN和LIN-LOG模型

第四节 倒数模型

第五节 多项式回归模型

第六节 标准化回归

第三章 定性解释变量回归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框架下,讨论当解释变量的取值为分类数据时的参数估计与检验问题。

教学重点:虚拟变量的解释,结构性变化模型和季节性调整模型中的虚拟变量应用。 教学难点:结构变化模型、交互效应 第一节 工资函数再探

(一) 虚拟变量的解释 (二) 工资函数的改进

(三) 具有交互效应的函数改进

3

第二节 在结构变化中对虚拟变量的使用

第三节 季节性数据中对虚拟变量的使用

第四章 回归诊断I:多重共线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多重共线性的定义及其产生的背景,熟悉多重共线性的检测方法,掌握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教学重点:多重共线性的检测与补救措施。 教学难点:方差膨胀因子法和逐步回归法。 第一节 不完全共线性的结果

第二节 对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一)R2很高而显著的t比率很少 (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三)偏相关系数 (四)方差膨胀因子 第三节 补救措施

(一) 逐步回归法 (二) 主成分方法

第五章 回归诊断II:异方差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异方差的概念,掌握线性回归模型中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方法。 教学重点:异方差的检测方法,异方差的修正方法 教学难点:异方差的修正—加权最小二乘法 第一节 异方差的结果

第二节 异方差的检验

(一)BP检验 (二)怀特检验

4

第三节 补救措施

(一)加权最小二乘法

(二)怀特异方差一致估计标准误

第六章 回归诊断III:自相关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自相关的定义,充分理解自相关的存在对最小二乘估计的影响,熟练掌握自相关的检测方法和修正方法。

教学重点:自相关的检测方法,自相关的修正方法。 教学难点:广义自相关检验,广义差分法。 第一节 自相关的评价

第二节 自相关的检验

(一)图示法

(二)杜宾-沃森的DW检验

(三)Breusch-Godfrey广义自相关检验 第三节 补救措施

(一)一阶差分转换 (二)广义差分法 (三)Newey-West方法

第七章 Logit和Probit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离散数据建模的特点,能比较LPM、Logit、Probit模型的优劣。 教学重点:Logit模型的估计,Probit模型的估计。 教学难点:离散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解释。 第一节 一个阐述性例子:吸烟或者不吸烟

第二节 线性概率模型(LPM)

第三节 Logit模型

(一)Logit模型的估计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4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