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功能规范(V1.0.0)

更新时间:2023-05-06 20: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功能规范

版本号: 1.0.0

╳╳╳╳-╳╳-╳╳发布╳╳╳╳-╳╳-╳╳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QB-╳╳-╳╳╳-╳╳╳╳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软交换网络与协议 (4)

4.1网络与协议概述 (4)

4.2系统接口与协议 (5)

4.2.1A接口 (5)

4.2.2ISUP协议 (6)

4.2.3SIGTRAN协议 (7)

4.2.4C/D/E/G接口 (8)

4.2.5CAP协议 (9)

4.2.6Nc接口 (10)

4.2.7Mc接口 (10)

4.2.8Nb接口 (11)

4.3各接口协议监测意义 (11)

5系统总体描述 (12)

5.1建设目标 (12)

5.2系统定位 (13)

5.3整体框架 (14)

5.4系统特点 (14)

5.5应用场景 (15)

6系统功能要求 (16)

6.1数据采集功能 (16)

6.1.1基本功能要求 (16)

6.1.2协议解析要求 (16)

6.2数据处理功能与性能要求 (17)

6.3基础应用功能 (17)

6.3.1实时测试 (17)

6.3.2拓扑管理 (18)

6.3.3告警和预警管理 (18)

6.3.4网络指标实时监视(可选) (20)

6.3.5CDR查询 (20)

6.3.6网络分析 (22)

6.3.7业务分析 (36)

6.3.8用户分析 (40)

6.3.9专题应用 (41)

6.3.10报表与报表数据质量管理 (43)

6.3.11通用功能要求 (43)

6.3.12配置管理 (44)

6.4扩展应用(可选) (44)

I

QB-╳╳-╳╳╳-╳╳╳╳

6.4.1骚扰电话监控 (44)

6.4.2垃圾短信监控 (45)

6.4.3回拨呼叫监控 (45)

6.4.4网间客户行为分析 (45)

6.4.5拨测系统结合分析 (45)

6.4.6语音质量评估 (46)

6.4.7承载网质量分析 (46)

6.4.8无线网络优化 (47)

6.5增值应用(可选) (47)

6.5.1漫游手机短信问候 (47)

6.6系统管理功能 (47)

7编制历史 (48)

附录A (49)

II

QB-╳╳-╳╳╳-╳╳╳╳

前言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保证在PSTN/PLMN网络、2G无线网络、软交换核心网络共存的复杂环境下为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需借助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支撑网络业务开通测试、网络故障排查、客户投诉处理、网络和业务精细化分析等各项工作,因而特制定本技术规范,对软交换网络信令监测提出各项功能要求。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缩略语、软交换网络与协议、系统总体描述、系统功能要求、编制历史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网管支撑处、吉林、河北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冶文、赵小健、李喆、孙荣荣、李慧强

III

QB-╳╳-╳╳╳-╳╳╳╳

1 范围

本规范描述了中国移动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定位、应用场景、功能要求,本规范描述了本次技术规范系列引用的规范性文件、统一术语;本规范适用于指导中国移动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适用于中国移动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建设相关的人员,包括:工程建设和网络维护人员、系统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商、设备厂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表2-1

相关协议标准:

表2-2

1

QB-╳╳-╳╳╳-╳╳╳╳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QB-╳╳-╳╳╳-╳╳╳╳

3

QB-╳╳-╳╳╳-╳╳╳╳

4 软交换网络与协议

4.1 网络与协议概述

MSC/TMSC/

GMSC

中国移动软交换网络组网结构

4

QB-╳╳-╳╳╳-╳╳╳╳

5

注释说明:

①:表格中列举了软交换组网中有可能在Msc Server-MGW 之间出现的协议类型,根据实际组网的不同,网络中出现的协议种类有所不同。

②:在实际组网中,Msc Server 可直接与HLR/VLR/AUC 通过MAP (Over TDM )相连;也可通过MGW 转接后与HLR/VLR/AUC 相连,此时,Msc Server 与MGW 之间为MAP (Over IP )协议,MGW 与HLR/VLR/AUC 之间为MAP (Over TDM )协议。

③:在实际组网中,Msc Server 可直接与SCP 通过CAP (Over TDM )相连;也可通过MGW 转接后与SCP 相连,此时,Msc Server 与MGW 之间为CAP (Over IP )协议,MGW 与HLR/VLR/AUC 之间为CAP (Over TDM )协议。

④:在组网结构中,略去各级STP 信令转接点设备。

⑤:在组网结构中,已包含中国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及端局各种应用方式。

4.2 系统接口与协议

4.2.1 A 接口

QB-╳╳-╳╳╳-╳╳╳╳

6 BSSAP 协议栈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标准 YD/T 910.3-1997”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Base Station Subsystem Interface(Phase 2)”

3GPP TS 49.008“Application of the Base St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Part (BSSAP) on the E-Interface”

4.2.2 ISUP 协议

ISUP 协议栈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标准

YDN 038-1997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ISDN 用户部分(ISUP )》

ITU-T Q.761-764 “Specifications of Signalling System No.7 ISDN. User Part (ISUP)”

QB-╳╳-╳╳╳-╳╳╳╳

4.2.3 SIGTRAN协议

SIGTRAN协议栈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标准

IETF RFC3788“Security Considerations for Signaling Transport (SIGTRAN) Protocols”

RFC3331”Signaling System 7 (SS7) Message Transfer Part 2 (MTP2) - User Adaptation Layer”

RFC4666” Signaling System 7 (SS7) Message Transfer Part 3 (MTP3) - User Adaptation Layer (M3UA)”

RFC4165” Signaling System 7 (SS7) Message Transfer Part 2 (MTP2) - User Peer-to-Peer Adaptation L ayer (M2PA)”

YD/T1409-2005,YD/T1192-2002, YD/T1191-2002

3GPP 29.202 “Signalling System No. 7 (SS7) signalling transport in core network”

7

QB-╳╳-╳╳╳-╳╳╳╳

8 4.2.4 C/D/E/G 接口

MAP 协议栈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标准 YD/T1038-2000”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obile Application Part(MAP)(Phase2+)” 3GPP TS 29.002”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AP) specification”

QB-╳╳-╳╳╳-╳╳╳╳

9 4.2.5 CAP 协议

CAP 协议栈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标准

YD/T 1037-2000”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AMEL Application Part(CAP)” 3GPP TS.29.078” Customiz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 (CAMEL) Phase X; CAMEL Application Part (CAP) specification”

QB-╳╳-╳╳╳-╳╳╳╳

10 4.2.6 Nc 接口

BICC 协议栈

注:M3UA 适配层不一定必然出现。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标准 ITU-T Q.1902.1:“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Functional Description (CS2)” 3GPP 29.205”Applica tion of Q.1900 series to bearer-independent Circuit Switched (CS) core network architecture” 3GPP 23.205”Bearer -independent circuit-switched core network”

4.2.7 Mc 接口

QB-╳╳-╳╳╳-╳╳╳╳

H.248/MEGACO协议栈

注:M3UA适配层不一定必然出现。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标准

RFC3015/3525” Gatew ay Control Protocol”

3GPP 29.232”Media Gateway Controller (MGC) - Media Gateway (MGW) interface”

4.2.8 Nb接口

RTP/RTCP协议栈

注: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标准

RFC1889/3550” RTP: 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RFC3551”RTP Profile for Audio and Video Conferences with Minimal Control”

RFC3605” Real 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attribute in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RFC3611” RTP Control Protocol Extended Reports (RTCP XR)”

3GPP TS 29.414” Core network Nb data transport and transport signaling”

4.3 各接口协议监测意义

11

QB-╳╳-╳╳╳-╳╳╳╳

5 系统总体描述

5.1 建设目标

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总体建设目标是保障软交换网络高质量运行,快速响应用户投诉。

软交换技术的引入,引起了承载网络、组网结构、呼叫控制协议、呼叫流程、业务实现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对于软交换网络的维护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缺少可借鉴的网络维护经验;缺乏软交换网络设备维护、故障定位与处理、业务分析、信令网络管理的手段;缺乏对软交换网络的有效监控,无法及时掌握网络与业务运行状况;软交换协议尚待标准化,各类协议、不同厂家设备间配合问题较多;无法评估承载网对语音和业务质量的影响;2G无线接入网与软交换核心网电路域长期共存,协议和承载方式的转换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软交换网络尽快调

12

QB-╳╳-╳╳╳-╳╳╳╳

整为高质量网络,需要借助信令监测系统来发现、分析网络中的不同设备商设备信令不兼容、信令消息不规范、参数设置不正确、局数据错误等网络故障,重点辅助业务开通测试、网络故障排查、客户投诉处理等项工作。此外,软交换网络的业务种类丰富、业务质量机制复杂,通过信令监测系统可实现精细化的网络和业务分析,更详细掌握业务实际运行质量、业务分布和发展趋势,从而合理规划、调配网络资源。

系统将与其他网络运维支撑系统合理分工、协作,共同成为中国移动“业务和服务双领先” 战略的有力支撑。

5.2 系统定位

信令监测系统是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的重要支撑系统之一。信令监测系统以不影响网络运行的高阻跨接、端口镜像、TAP分路、分光器分光等方式采集各类信令和协议数据,进行信令和协议的消息解码、CDR合成,再现业务接续全过程,进行网络和业务各类指标统计,从而使网络维护人员掌握和分析网络、业务运行情况。信令监测系统具有面向业务呼叫、与设备无关、不影响网络运行、可事后重现、数据内容丰富、粒度细、扩展应用丰富等特点。

本技术规范所定义的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是针对中国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端局网络架构而建设的信令监测系统。其最基本、最核心功能是协议分析、端到端全流程呼叫跟踪;可提供网络、设备、业务告警和预警;精细化的网络分析、业务分析、用户分析、承载网与语音质量分析等功能;可为各类扩展、增值应用(如小区短信、回拨业务、垃圾短信监测、骚扰电话监测、网间客户行为分析、漫游手机短信问候系统等)的实施提供支撑;以及与运营支撑系统(OSS)内其他系统(拨测、仿真、网管等)协同工作,提供端到端用户感知分析。

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是软交换网络中业务开通测试、用户投诉处理、网络故障诊断的有力工具,是软交换网络和业务运行质量精细化分析的有效手段。

13

QB-╳╳-╳╳╳-╳╳╳╳

14

5.3

整体框架

中国移动软交换网络

64K/2M IP

增值应用

基础应用

增值与扩展

...

扩展应用

接口

图 1 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整体功能架构图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监测”、“拓扑管理”、“告警/预警管理”、“网络指标实时监视”、“CDR 查询”、“网络分析”、“业务分析”、“用户分析”、“报表管理”、“专题应用”、“配置管理”、“系统管理”等。系统应用功能整体框架如图所示,各应用模块具体说明参见第6.3节。 5.4 系统特点

与设备无关性

信令监测系统获取网络运行数据的能力与网络设备的可管理性无关,不受网络设备的约束,对于标准的网络接口,不受多设备厂商环境影响。

安全性

监测系统不增加网络设备负荷,只监不控,对现网运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事后重现能力

QB-╳╳-╳╳╳-╳╳╳╳

监测系统实施长期实时监测,存储一定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具有事后重现网络运行情况的能力,对追溯历史数据、处理客户投诉具有特别意义。

数据内容丰富,记录最详细的失败原因

监测系统数据内容丰富,系统逐段分析每一个呼叫的接续过程,可以获得最详细的呼叫失败原因,从而辅助运维人员进行故障诊断;并可实现基于失败原因的故障细分统计和分析,为网络质量优化提供依据。

细粒度数据,支持精细化分析

监测系统的最小数据粒度是单个网络呼叫在各个接口上的CDR,基于如此细粒度的数据,可进行精细化的数据分析。在监测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类细分统计分析,如基于网元、基于链路、基于业务类型、基于号段、基于用户等。

全程全网关联、端到端分析

监测系统面向业务呼叫,可实现业务呼叫的全程全网多段关联、端到端分析,从而完整展现、分析呼叫业务的全过程。

5.5 应用场景

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的应用需求大致包括:辅助故障排查、网络实时监视、网络分析、网间非法通信分析和网间业务分析、欺诈分析、话单核查、新业务支撑等方面。

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的服务对象大致包括:故障处理人员、客户投诉处理人员、网络优化人员、互联互通分析人员、新业务分析人员等。

在应用场景上,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情况:

1)用户投诉处理、网络故障处理:通过协议分析、呼叫跟踪、CDR 查询等功能模块进行业务信令流程的详细分析,从而对用户网络投诉进行故障定位,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分析。

此外,还可联合使用业务拨测系统,专题性地针对单通故障、新业务开通调测等提供支撑。

2)网络实时监视:监测系统可提供实时的业务追踪;此外,其网络指标实时性强、粒度细,可提供关键网络指标的实时监视。借助监测系统,可及时掌握网络运行情况,先于用户投诉发现、解决网络故障,从而实现预防性网络维护,有力支撑重要客户的通信监护、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工作。

3)网络考核指标分析:对网络考核指标进行基于失败原因的精细化分析,从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入手,主动地从根源上改善网络质量。

15

QB-╳╳-╳╳╳-╳╳╳╳

4)网间非法通信分析和网间业务分析:通过监测系统掌握网间违规业务情况,如灵通宝业务、小灵通漫游等。通过监测系统记录违规业务证据、估算业务损失,为通信管理局处理网间纠纷提供信息。通过网间业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竞争对手业务发展情况,及时反馈给市场部门,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

5)欺诈分析:通过监测系统追踪、封堵非法话务,如法轮功、六合彩等。

6)话单核查:通过CDR查询、信令流程分析等功能,对用户话单进行核查,分析应答不计费、超长通话被计费系统分拆而引发投诉等各种情况。

7)新业务支撑:监测系统不仅仅局限在通信保障上,还可以提供新业务支撑,如向欢迎短信平台提供客户漫游信息,辅助实现回拨业务等。

8)增值应用:通过信令监测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精细化的用户行为分析,可扩展多种增值应用,如小区短信、漫游手机短信问候、精确营销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加营业收入。

6 系统功能要求

6.1 数据采集功能

6.1.1 基本功能要求

监测系统应采取有效手段将需采集链路接入系统,监测系统应独立于通信网络之外,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会干扰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监测系统的采集模块不间断地采集链路中的数据,在光口采集时的分光率不超过20%(光强度大于-20db),且为原始信令消息加时间戳,将信令消息流按照正确的顺序发送到数据处理层。

6.1.2 协议解析要求

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应该支持如下协议的解码解析:

16

QB-╳╳-╳╳╳-╳╳╳╳

监测系统应支持上述协议最新版本。监测系统能够根据未来网络发展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对新增协议进行扩展。

注:GCP和EGCP协议属于厂家的MC接口内部私有协议,可根据具体设备厂家所提供的规范标准,提供与其相一致的协议解码、分析。

6.2 数据处理功能与性能要求

数据处理模块的功能包括:

对消息进行解码,完成CDR合成,并保存原始消息,上传CDR

系统提供尽量丰富的CDR字段,并可以灵活满足分析功能的扩展

根据消息产生异常消息告警、链路告警等

完成对链路流量(64K/2M 信令链,M3UA,M2UA,SCTP,RTP等)的基础测量

为实时类的高层应用(如实时呼叫跟踪、实时告警监视)提供支持

数据处理模块的性能要求

支撑不同应用的数据处理时延,例如:及时呈现CDR数据查询结果、及时呈现用户选择的报表数据

6.3 基础应用功能

6.3.1 实时测试

6.3.1.1协议分析

1)监测系统可对监测范围内协议消息原始数据进行捕获并传送至维护终端显示,下载方

式建议采用FTP方式。

2)系统提供协议解析工具,支持消息级、字段级、比特级的解析,并严格按照相关协议

规范,提供详细的中英文解释。支持协议过滤,过滤条件可以是协议层(TCP/UDP等)、网络地址等。

3)提供每条消息的时戳和相对时戳(消息间时间间隔)。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4h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