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更新时间:2023-04-14 12: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填空题

1.在数字后填写单位,①普通人身高约1.72________;中学生大拇指指甲宽约1

2.0________.③教室前后的长度约为900________;④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8________.

2.测量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__;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操作不当、读取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__.________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3.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4.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_如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合________ m.

二、单选题

6.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于测量长度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7.李鑫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

B.2.375cm

C.2.35cm

D.2.4cm

8.关于教室内涉及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和实际相差较大的是()

A.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几百克

B.教室内书桌的高度约为70cm

C.教室内每盏日光灯两端的电压约为220V

D.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05Pa

9.分别用分度值为lm、ldm、1cm、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

A.用分度值为lm直尺测量的结果

B.用分度值为1dm直尺测量的结果

C.用分度值为lcm直尺测量的结果

D.用分度值为1mm直尺测量的结果

10.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时,小明采集了同学的一些做法,你认为比较好的是()

A.直接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其质量

B.先测出一铁块的质量,再把大头针放在铁块上测出它们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的质量,即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1/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C.正确调节天平后,在右盘加了一个5g的砝码,然后往左盘内加大头针直至天平平衡,数出大头针的数目,用

5g除以大头针的数目即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D.把2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其总质量,用总质量除以2即可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11.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练习本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8.30cm、18.33cm、18.83cm、18.31cm,那么这个练习本的长度是()

A.18.30cm

B.18.31cm

C.18.313cm

D.18.34cm

12.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了。用天平称量一张邮票质量的做法可行的是()。

A.因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所以可以直接称一张邮票的质量

B.将一张邮票和一个小铁块一起称,再单独称小铁块质量,两次相减可得邮票质量

C.称数100张邮票的质量,除以邮票的张数,可得一张邮票的质量

D.条件不足,无法称量

13.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A.刻度尺不能歪

B.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

C.视线跟尺面垂直

D.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

14.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A.3.2 cm

B.3.25cm

C.3.3 cm

D.3.5 cm

三、多选题

15.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一定相同

16.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17.在测量中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为了()

A.避免产生误差

B.避免产生错误

C.可以减小误差

D.提高准确程度

18.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质量有关吗?

B.为什么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同种液体中,增大物体的排水体积,会导致物体所受浮力增大吗?

D.浮力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呢?

2/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9.小红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灌满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厚度相同的l、2两种保温材料包好,定时测量烧瓶中水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他想用这种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表中给出了在时刻t(单位是分)测得的两个烧瓶中的水温T1、T2的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种材料相比较,第二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

B.实验过程中室温大约为20℃

C.这些水温数据,第一种材料的测量中有可能有由于测量或记录的疏忽而产生的错误

D.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来,水温越高时散热功率越小

20.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误差(不定项选择)()

A.估计值的位数多取几位

B.选用分度值小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C.必须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作为测量时起始刻度线进行测量

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处理数据

四、实验探究题

21.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完成下列有关测量的问题。

(1)图甲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图乙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A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由图可知________尺使用不正确,根据正确使用的尺读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3)如图丙所示的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五、综合题

22.

(1)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如图2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Ω.

23.如图所示:

3/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填空题

(1)如图1用刻度尺测量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4/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m;mm;cm;mm

【解析】【解答】解:①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普通成年人的身高比中学生大一些,在172cm=1.72m左右;

②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在1.4cm左右,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略小一些,在1.2cm=12.0mm左右;③教室前后的长度在9m=900cm左右;④一般纸张的厚度在80μm=0.08mm左右.故答案为:①m;②mm;③cm;④mm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2.【答案】误差;错误;错误

【解析】【解答】解:测量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操作不当、读取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错误,错误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而误差则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故答案为:误差;错误;错误.

【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3.【答案】2.77

【解析】【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3.00cm对齐,右侧与15.77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5.77cm﹣13.00cm=2.77cm.

故答案为:2.77.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答案】分度值;3.80cm

【解析】【解答】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

故答案为:分度值;3.80cm.

【分析】刻度尺的三要素是指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注意要记录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5.【答案】1mm;3.80;0.0380

【解析】【解答】(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末端刻度值为9.80cm,物体长度为9.80cm?6.00cm=3.80cm=0.0380m.

故答案为:1mm;3.80;0.0380.【分析】在进行刻度尺的读数时,注意分度值、是否从零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的长度等于终了刻度与起始刻度之差.

二、单选题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必须放正重合,故A正确;

B、如果刻度尺的0刻度线磨损,测量的始端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B错误;

5/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故C正确;

D、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7.【答案】A

【解析】【解答】物体的长度为L=≈2.36cm。

故答案为:A。

【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

8.【答案】A

【解析】【解答】A、教室的长、宽、高一般在8m、7m、3.5m左右,空气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m=ρV=ρabh=1.3kg/m3×8m×7m×3.5m=254.8kg左右.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B符合题意;

C、教室内日光灯是并联,每盏灯两端的电压都为220V,C符合题意;

D、标准大气压在1.01×105Pa左右,教室内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在1.0×105Pa左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长度、电压、气压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同样以米为单位记录数据:

A、分度值为1m,保留1位小数;

B、分度值为1dm,保留2位小数;

C、分度值为1cm,保留3位小数;

D、分度值为1mm,保留4位小数.故D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

故选D.

【分析】利用刻度尺测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0.【答案】C

【解析】【解答】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所以A无法天平直接测量,A不符合题意;

B、用天平测带大头针和不带大头针的铁块,相差无几,B不符合题意;

C、先测5g大头针、点个数、求平均值,即能测出大头针的质量又能减小了误差,C符合题意;

D、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太小,两枚大头针的质量也不大,所以天平也无法测出其质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或接近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需要用累积法.

11.【答案】B

【解析】【解答】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是一定的,多次测量的结果估读值可能不同,但准确值相同,准确值不同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应该舍去;正确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得到练习本的长度.对于四个测量结果“18.30cm、18.33cm、18.43cm、18.31cm”,除18.43cm,其它三个的测量结果的准确值相同,所以是正确的,错误的测量结果是18.43cm;

练习本的长度为.

6/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故答案为:B.

【分析】除去错误的数值,求平均值即可.

12.【答案】C

【解析】【解答】由于邮票质量太小,所以应该用积累法测量邮票的质量,所以可以称出多几张的邮票质量再相除。因此答案选C。

【分析】考查关于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13.【答案】D

【解析】【解答】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要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测量.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此可见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14.【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结果要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ACD都错;最接近真实值的应是3.25cm,其中的3.2cm是准确值,0.05cm是估计值,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使用的仪器越精密,在读数时,误差越小.在进行刻度尺的读数时,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多选题

15.【答案】A,C

【解析】【解答】AB.测量即比较,在物体与刻度尺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有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因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存在,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C符合题意;

D.由于误差在每次测量过程中不一定相同,可知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一定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6.【答案】A,C,D

【解析】【解答】解: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此说法正确;

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应该从其它整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此说法错误;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此说法正确;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没有单位数字无意义,此说法正确.

故选ACD.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7/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17.【答案】CD

【解析】【解答】解:A、误差不能避免;

B、错误可以避免;

C、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准确程度.

故选CD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①测量仪器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测量中估读.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18.【答案】A,C

【解析】【解答】A、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探究因素有多个,影响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质量有关吗,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A符合题意;

B、不考虑阻力和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探究的问题环境不容易找到,不属于可探究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

C、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探究因素有多个,故“同种液体中,增大物体的排水体积,会导致物体所受浮力增大吗?“属于可探究的问题,C符合题意;

D、“浮力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呢?”,没有确定具体的因素,也就是自变量不确定,所以此问题没有可探究性,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

19.【答案】B,C

【解析】【解答】解:A、可以根据相等时间内水降低的温度关系比较材料保温性能的好坏,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第一种材料包裹的容器内水温降低慢,则第一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故A错误;

B、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为20℃时,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可知当时室温大约为20℃,故B正确;

C、在相等时间内,水降低的温度差应越来越小,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一种材料的测量数据中,25min到35min 内降低的温度小于35min到45min内降低的温度,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由此可知:第一种材料的测量中有可能有由于测量或记录的疏忽而产生的错误,故C正确;

D、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温降低速度先快后慢,由此可知,水温越高时散热功率越大,水温低时散热功率越小,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降低水温的多少;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时间.

根据热传递的条件,当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找出室温.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判断数据是否错误,得出热量散失与水温高低的关系.

20.【答案】B,D

【解析】【解答】A、估计值的位数只能有一位,A不符合题意;

B、分度值越小,测量的结果越精确,B符合题意;

C、也可以选用除0刻线外的另外一条清晰的刻线作为起始刻线,C不符合题意;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符合题意.

8/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故答案为:BD.

【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可以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四、实验探究题

21.【答案】(1)543.19

(2)1mm;B;2.20

(3)热胀冷缩;b

【解析】【解答】由图知:(1)在秒表的显示屏上的示数为:9min3.19s=543.19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3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s,即秒表的读数为3s;(2)A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2cm对齐,估读为2.2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20cm;B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所以是错误的;(3)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a)是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35℃~42℃,(b)是实验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20℃~103℃,所以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实验室温度计.

【分析】(1)根据电子秒表的数字特点读数;显示屏上的数字依次是分、秒和毫秒;(2)刻度尺使用时,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根据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确定测量对象.

②温度计选择不合适,不仅得不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可能损坏温度计.

五、综合题

22.【答案】(1)4.20

(2)6821

【解析】【解答】(1)图1是刻度尺测长度,刻度尺分度值是1mm,读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读数为4.20cm (0不能写掉);

(2)电阻箱读数和数字读数方法类似,从高位向低位读即可,即6821Ω.

故答案为:(1)4.20;(2)6821

【分析】(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记录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以cm做单位时,要保留两位小数;(2)理解电阻箱的读数方法,注意倍率.

23.【答案】(1)甲

(2)减小误差;26.42cm;26.00cm

(3)偏大

【解析】【解答】(1)读图可知,B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甲是正确的;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四次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

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00cm;(3)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分析】(1)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2)多次测量的目的(一个是测量性实验,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一个是探究性实验,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找到普遍成立的规律).

(3)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明显,则分度值变化,由此分析即可.

9/ 10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试测试卷: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24.【答案】(1)4.60;1mm

(2)337.5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9.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60cm﹣

5.00cm=4.6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

故答案为:(1)4.60;1mm;(2)337.5s.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10/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4c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