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如何开发与保护

更新时间:2023-05-14 00: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如何开发与保

【摘要】:呼伦贝尔旅游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质朴的民族风情和异国情趣,成为发展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最佳地区。本文从当今生态旅游定义中生态旅游应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入手,探讨了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如何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呼伦贝尔 生态旅游 开发 保护 宣传促销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呼伦贝尔旅游具有草原的辽阔、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和边境异国情趣的独特魅力,具备发展旅游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优势。呼伦贝尔草原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六个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列为21 世纪重点开发的旅游地区。呼伦贝尔市2003 年通过了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目前,已具备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进而培育成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国旅游精品区域的前置条件。

一、从生态旅游定义看开发与保护的互利关系

生态旅游: 顾名思义,就是到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去旅游。而这种旅游是以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为首要条件的。不仅如此,旅游还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1988 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的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 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地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在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呼伦贝尔市生态旅游的现状

呼伦贝尔市生态旅游地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在旅游收入中的份额。生态旅游已成为呼伦伦贝尔市旅游发展的趋势。

截止目前,我市具备一定接待规模的旅游景区景点50 多个,这些景区集中了我市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中最精华的区域, 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2005 年1 - 11 月,据初步测算共计接待入境旅游者41. 5 万人,国内旅游者282 万人,旅游总收入38. 9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将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已经成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忧论文网整但由于呼伦贝尔市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许多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的破坏。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在开发与保护方面还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

我市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红花尔基森林公园、呼伦湖自然生态旅游景区、金帐汗草原部落、呼和诺尔旅游景区、巴彦呼硕旅游景区、牙克石的凤凰山庄旅游景区等。由于规划设计和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除了红花尔基、达赉湖等景区以外,其它的生态旅游资源或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或处于项目招商阶段,接待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 太少。

(二) 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旗县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地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我市对草原生态的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人匆忙施工开发,造成草原景点多乱杂,景区内容大同小异。开放后不考虑接待能力,不控制游客数量,过多的游客加速了草原的污染和退化。一些草坪已经被踏为平地,尘土飞扬。人们随手扔掉的食品袋、矿泉水瓶以及景区内的日常生活垃圾,使原本碧绿的草坪变得“七彩斑斓”。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三) 生态旅游形式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匮乏

在21 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而目前我市的生态旅游景区(点)较少,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呼伦贝尔开展生态旅游大多数选择的是海拉尔———满洲里一线,而这两地的景区都是以休闲、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基本没有,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四) 宣传促销力度不强,参与者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旅游热点

我市旅游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了我市主导产业之一。不但拥有每年大约300 多万人次的游客市场,以大草原、大湖泊、大森林、大民俗、大口岸等为特色的新老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这与我们近几年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旅游业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尚处于成长期,除了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外,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趣向,宣传工作尤为重要。本目前我市对外的旅游宣传促销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金帐汗部落、达赉湖自然生态旅游景区、红花尔基森林公园等部分重点景区(点) 上,而对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牙克石的凤凰山庄等已初具规模的森林生态旅游景点宣传促销工作明显滞后,导致这些景点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旅游热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达到有机的统一。

(五) 交通不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分散,距离旅游中心城市———海拉尔区等普遍较远,除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少数景区地处中心旅游城市市内,最近的金帐汗旅游景区距离海拉尔区中心也有39 公里左右,而相对较远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距离海拉尔市区有280 公里之遥。生态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是收入较为稳定、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城镇居民。被称为“塞外苏杭”的扎兰屯市,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但较少有人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一下她的旖旎风光,由于没有旅游专线车,乘公交车、火车则耗时耗力,使许多人想去而去不成。目前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毕竟是极少数,导致无法开展“一日游”,本地居民参与人数较少,无法形成人气。同扎兰屯市相比,距离城区较近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金帐汗部落则要好一些。城区居民乘车到这两个景点休闲游览更经济实惠。可见,交通问题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我市发展生态旅游的途径

(一) 高点规划,精心设计,加大开发力度,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成立由旅游、规划、林业、环保等部门以及高校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同时聘请生态旅游方面有关的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通过政府投入、经营权转让、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多个渠道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 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

在21 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以前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游览观光方面,而对参与互动没有太多的要求。其实生态旅游更应该体现在参与体验方面,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如探险、休憩、摄影、作画、体育等。根据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二日游”或“三日游”,让旅游者充分体验野外活动的乐趣。 (三)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著名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热点

二十一世纪,人类迈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通过多种形态媒体构成的信息网络系统传递。如果不注意对自身的宣传,将会很快被淹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我市应该借助“草原明珠”和“绿色净土”的城市品牌,同时结合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达赉湖等著名景区(点) 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我市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

(四) 开辟生态旅游专线,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

可与交通客运部门合作,在重点旅游区与市区之间开辟周末或节假日生态旅

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同时,在景区内部也应提供一定的交通设施,让游客真正能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开。

(五)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加强科学管理

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地管理。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依法兴游”、“依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六) 在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时,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我市的生态旅游还处于研究探索和起步阶段,生态旅游产品存在着类型单一、档次低等诸多问题。因此,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草原型民族型生态旅游产品,重点开发草原生态游、森林风光游、动植物观赏游、民风民俗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七) 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呼伦贝尔学院的人才优势及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我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在生态旅游发展的今天,呼伦贝尔依托资源优势,结合生态旅游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精品意识,加大旅游宣传,突出地域特点与文化内涵,呼伦贝尔的生态旅游一定会成为国内外旅游者最理想的目的地。

参考文献:

〔1〕田里,李常林. 生态旅游〔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斌. 我国生态旅游的几个误区〔J 〕. 环境保护,2002 ,(7) .

〔3〕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 中国. 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介绍材料〔Z〕. 2005.

〔4〕苏文才,孙文昌. 旅游资源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论文网提供代写硕士论文,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travelmanagment/2010/0119/lw201001191148483476-3.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47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