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莆田农历新年风俗

更新时间:2023-08-15 00:42: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莆田农历新年风俗

摘要:百节年为首,过年是一个除旧布新的喜庆节日,民间对新的一年寄托无限的希望,因此庆贺新年的风俗就特别隆重和热闹,而莆田民俗独特的地方性也在新年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简要介绍了莆田民间的春节活动“五日岁”以及元宵节的盛况,侧重强调了莆田与其它地区新年习俗的不同和由来,力求突出莆田农历新年风俗的独特性。

关键词:莆田 做岁 元宵 游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自古以来莆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展现着种种神秘的色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区域文化的不平衡,也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它展现出自己的民风民俗像万花筒般的丰富多彩而令人感到神奇,而最具典型的要推欢度农历新年的习俗活动。

春节是莆田民间最大的节日,远在异乡的亲人大都回乡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活动为时五天,俗称“五日岁”。其习俗是:

除夕,午夜过后,家家燃放鞭炮,叫“开正”。初一早,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后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吃线面时第一口不喝面汤,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子、糖果、“寿面”接待客人。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日,是禁忌日——“探亡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攻陷莆田,至十二月廿九日撤退,城破,城中人民纷纷避难山区,倭寇撤退的第二天,人们相率回城,城中腥秽,几不可居,家人遭倭寇屠杀,惨不忍睹,初二家家忙于掩埋尸体,所以自此之后,初二就成为全莆田的公共祭日(莆田民间每年在祖先死亡日的祭祀叫做“做祭”),各家例不相往来。只有出嫁的女儿,遇到前一年父母丧,必须备办祭礼,偕丈夫回娘家祭奠,称“做初二”。此外,禁不相访,即使路过亲戚朋友家门也不入,如有违俗至亲友家中,被主人视为不祥之兆,轻则不予接待,遭冷落,重则下逐客令,自讨没趣。因此,正月初二被莆田人民订为“探亡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它是表示不忘倭寇侵莆的血腥暴行和痛悼亲友的日子。

初三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开井门汲水。开店铺的生意人于此日早上也鸣炮开门营业。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在仙游,这天还是“做十”日,祝寿亲友络绎不绝。祝寿的礼品一般有线面、鸡蛋、炮烛(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数量的多

少有一定的讲究。

此外,初三还是莆田民间“接神”的日子。俗传灶公爷于这一天回归本位,所以家家户户于当天午夜当空陈设祭礼,焚香点烛,磕头膜拜,祈求返驾赐福。群众还考虑到灶神回归有先有后,因此祭礼须待次日晨方可收起,此谓之“接神”仪式。①此种接送灶神的习俗,实际是于崇敬之中表示从心底的轻蔑与讽刺。因此鲁迅曾经说过:“胶牙饧的强硬办法,用在灶君身上我不管它怎样,用之于活人是不大好的”。②如今在莆田已鲜有“祭灶”敬灶王爷了,至少虔诚的程度已比解放前大大的淡化了。

初四日晚上做“大岁”。此俗同源于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抢掠。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正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于正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但是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于是,莆田民间约定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约定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上文已提)

正因为有这段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以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额春联的风俗。

贴白额联的习俗,在莆田民间还有一传说,清顺治五年(1648)3月,明朝东阁大学士莆田人朱继祚率义军收复兴化城。清兵多次反攻,城内不少百姓伤亡,家家都有丧事,门贴白联。至年终,清政府强令家家贴红联。城内居民巧妙地贴上红联时,留下原来白联的一段,以示对逝去的亲人和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访亲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莆田的元宵节,不只仅限于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有的村提前十来天,有的村则延长到正月底。莆田闹元宵的时间持续整个正月,从正月初八起,涵江保尾、西天尾后卓等地开始闹元宵,至正月十五六为大部分农村闹元宵(即达到高潮),直至正月底的西天尾洞湖村等地渐渐收

场。莆田元宵节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节日舞台异彩纷呈,好戏连台,民间别开生面的“游灯”活动最为壮观。

元宵之夜,“明月满街流水远,春灯入望众星高。”一支支长达数华里的灯队,宛若一条条金龙蜿蜒蠕动在乡间大道上。相传“游灯”由来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倭寇骚扰兴化(莆田旧称)一带,戚继光奉命率部前来救援。戚家军为了迷惑敌人,命百姓每家于夜晚各点一盏灯结队而游。倭寇以为大兵到来,吓得仓皇逃命,从此“游灯”便成了一年一度于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民间纪念活动,给予人们一种颇为独特的美感和力量。

仙游县枫亭镇的元宵灯节十分独特,时间长达5个夜晚,其中还有一个典故。传说宋朝年间,连江里(即今枫亭镇)在朝为官者很多,他们把京都灯会中较有特色的品种传回故乡,并与家乡的灯节特色融会贯通,形成独具特色的枫亭元宵游灯,与各地迥然有异。据说有一年元宵节临近之际,枫亭籍在朝的官员各自纷纷邀请皇帝驾临枫亭观灯。皇帝问道:“何日灯会?”众邀者均答是“正月十五”。皇帝颇费心计,为了既不伤臣僚之间的和气,又得给邀请者面子,更要显示皇帝对朝臣的不偏不倚,遂答应驾临枫亭观灯,并谕准从正月十三晚至十七晚,相邀的朝臣各自举办一场游灯盛会。在朝的枫亭籍官员就发动各自原居住地的乡民提早准备,极力操办,都想把各自的灯会办得隆重精彩,以博得皇帝赞赏。于是,从当年的正月十三晚至十七晚,枫亭籍各朝官居住的乡村依次竞办了盛况空前的元宵游灯,皇帝亲临观赏,被那颇具特色的“蜈蚣灯”、“菜头灯”等所吸引,赞不绝口,御赐了“邀来元夜无双景,独占枫江第一春”、“大魁天下”、“天官赐福”的题赠。

从此以后,连续五夜的枫亭元宵游灯盛会相沿成习,而且越办规模越大,人物故事彩架、灯具品种不断增多,绵延数里的“灯龙”穿行于村间阡陌,甚为壮观。

在莆田一带的许多乡村,除在本境内闹元宵外,还到其他村境去“参服”(即出村境外去游灯)。特别是莆田华亭霞皋村的每年元宵晚上,各家各户都按姓氏的男丁出灯笼,把灯笼安装在长约3厘米、宽6厘米左右的条木板上,组织一次有三四千人参加的大游灯。从霞皋村游到城里广化寺前,一串接一串的灯笼,仿佛是一条条火红的蟒蛇,在山间小道上盘旋游动,蜿蜒约一两公里之长。

吃元宵。莆田地区在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有吃元宵,吃“行傩仔”的风俗。行傩、吃元宵是莆田民间以敬神为名,实为互相请吃,增进相互友谊的一种风俗。“行傩”意即神所走的沿途路线。“行傩仔”是元宵夜接待亲朋好友作点心的食品,有用糯米粉搓成实心和用糖做馅的两种,也有用意粿(用糯米粉做的甜粿)替代,将它切成块状.这些汤丸糖粿,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跳棕桥。在莆田,元宵期间,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桥表演活动。跳棕桥即棕桥舞,是莆田地区的一种民俗舞蹈。每队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宽不到30厘米、顶部饰以棕片的竹制小轿。表演需在广场或庭院大坪上进行。表演时,场、院中先燃篝火,一队年轻力壮的男性表演者,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红色灯心绒裤,腰扎黑色布带,脚穿麻编草鞋,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桥,“踏着节奏明快的锣鼓点,绕着篝火游舞。呈‘∞’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熄而止。”

总元宵。在莆田特别是农村的元宵节,其宗教色彩较为浓厚。从正月初六至二十九日,各村社都按举行元宵节的时间(每社1天),人神共庆元宵佳节。在这期间有的宫庙还举行总元宵,如涵江鲤江庙、江口东岳观、头亭瑞云祖庙等许多宫庙都举行总元宵的风俗。总元宵,实际是文艺“出游”,热闹非凡。“出游”队伍中有马队、妆阁、彩旗队阵鼓、十间八乐、弄龙戏狮等,从早上八时起,一直游到晚上十二点回宫庙。

小结

莆田民俗熔铸着莆田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传承着一种正义刚烈、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在看似寻常的岁时令中,透出强烈的爱憎情感。如上文提到的春节贴“白额春联”,以示对侵犯者杀戮无辜的抗争;正月初四“做大岁”,牢记倭寇入侵曾犯下的滔天罪行等等。优良的民俗传统对群体、乃至国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①民国《福建通志》总卷21《风俗卷》卷1

②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③陈国强主编《闽台岁时节日风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④何绵山著《八闽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⑤林成彬,朱宪章,杨祖煌编著《民俗风物》,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⑥黄金恳《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1

⑦朱合浦主编《莆田风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45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