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3-05-09 09: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

第二框知法于心守法于行

教学目标

1、掌握学习法律常识的方式和途径,自觉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宣传法律;增强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2、懂得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增强维权意识,懂得依法维权;明确积极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争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

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

教学难点

用法我也行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尚小,法律意识淡薄,通过学习普及法律常识,让学生认识学法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守法用法,去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侵权遇到的问题。教学方法

情景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环节一: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

小林的想法你赞成吗?

如果你是小林的朋友,你会怎么劝说?

抓壁虎锒铛入狱!

1.他们锒铛入狱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个案件告诉我们什么?

学习法律常识的方式和途径

师:小林不知法,差点违了法。在同学的劝说下,小林打算好好学习法律。我们

3

大家都来帮帮他,看看都有哪些好的方式和途径来学习法律知识!

为了帮助更多的同学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学校可以开展什么活动?

在我们周围仍然有一些人还不懂法,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师:对,做法律的义务宣传员,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促进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学法、知法、多多宣传法律,做法律的义务宣传员!

(板书学法)

环节二:从遵守规则做起

在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之后,小林打消了辍学的念头,重新回到了校园,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QQ群又聊上了,我们再去看看他们聊什么!

小林取得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规、家有家规,不同场所有不同的规则,在以下场所中,大家应该怎样遵守规则呢?

填一填!

说到公园,我不由得想到了宁波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的事件,咱们大家一起再来看一看当时的视频!

该男子被老虎咬死谁之错?

我们要从该男子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我们要时时处处守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强化规则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遵守法律,养成守法习惯!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自觉守法呢?

大家一起来辨一辨

评析漫画中的行为

说说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守法

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不允许的坚决不做!

我们同学们要从遵守规则做起,按照法律的要求自觉守法!

(板书守法)

守法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享受自由!

环节三:用法我也行

3

小林遵守规则,自觉守法,最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是他今天竟然又没来上学,他怎么了呢?

1.请你设想:小林一家可能采取哪些方式解决问题?(请各组交流后派代表上台表演)

2.请你评价爸爸、妈妈、小林的做法?

忍气吞声暴力法律手段

学法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要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法律常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要善于用法同违法犯罪现象做斗争

你会怎么处理?说出你的理由

积极同违法犯罪现象做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用法灵活机智的与其做斗争!(板书用法)

我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交流和学习,我收获了…….

今后我将…….

知识梳理

教师寄语:

法律无处不在,法律融进生活

让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文化。

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种习惯。

让法律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守护我们健康成长。

让法律推动我们的中国梦走向辉煌!

附板书设计: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

学法

守法

用法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学情分析

3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内容,所面对的学生是刚接触法律,对法律知之甚少。本班共有学生36名,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本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具有主动性。大部分同学能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个性、有思想,在老师的诱导下,能调动起探究问题的兴趣;另外学生对法律常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十分深刻。为了真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同时增加了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平时不敢发言的同学有话可说。通过这些有目的的活动设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时,由于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胆子较小,我又实施平行分组,合作交流探索的模式上课,课堂气氛明显改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做好学情分析,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学习情况,从而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效果分析

今天,本人执教了《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下面结合上课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如下:

环节一:视频导入新课:

在本环节,我从老师开车来上班这一事例引出课题。让学生评价老师的行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环节二、从学习法律常识:

本环节我采用材料、图片展示,运用自读课本、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引出学法的重要性,学法的方式和途径,并宣传法律。此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三、从遵守规则做起:

通过小林的进步让学生思考原因,通过不同场所的规则引出老虎吃人的真实事例,通过观看视频进而感受不遵守规则的严重后果,逐渐引出该怎样守法,让学生通过观看漫画中人物一天的表现,得出按法律要求去做,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从而达到了预期效果。

3

环节四、用法我也行:

本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案例1,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而明确依法维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权。接着让学生进入情景分析,假如你遇到抢劫,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旨在帮助学生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的方法和技巧。此环节遵循三贴近原则,学生畅所欲言。课堂达到了高潮。

通过这些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大涨,环环相扣,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学习法律常识的方式和途径,自觉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宣传法律;增强

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2.懂得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养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

为的能力。

3.增强维权意识,懂得依法维权;明确积极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是公民义

不容辞的责任,争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法维权,如何机智灵活地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教材分析:

本课时有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层次是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第二层次是从遵守规则做起,第三层次是用法我也行。本项目是本单元的结束课,包括学法和知法,守法和用法,最终引导学生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3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评测练习

【达标反馈】

1、七年级学生小刚因替朋友保管偷来的电脑,因而被警察带走,给予处罚。小刚一头雾水,认为自己没偷电脑,怎么也犯法?这告诉我们()

A、要学法懂法

B、不要帮助朋友

C、为朋友两肋插刀D应该帮助朋友严守秘密

2、下列属于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是()

①同犯罪分子搏斗到底②拨打110电话

③机智应对④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然后报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某中学初中生小林放学后,在校外遇到几个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个社会青年强行将小林身上的钱搜走,并要求他每周一放学后都要在校外指定的地方交出20元钱。

假如你是小林,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知法与心,守法于行》教学反思

预见到的问题:

1.因为是初一新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2.担心学生不能动起来,不能积极参与课堂。

3.在小组交流环节,每个小组长不能很好的组织本组学生参与讨论。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些紧张,不能很好地发挥。

2.课堂语言组织不是很满意,特别是普通话,今后要加强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

3.最后一部分在引导学生时把如果你看到有人正在遭遇违法犯罪,你该怎么做。

3

3 紧张之下忘记了。

4.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要向优秀的老师学习。

总之,通过本节课,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加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林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学习法律常识?学法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初中生要掌握学习法律的方式和途径,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课标解读】

下面我来谈谈本节课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首先要正确定位三维目标。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充分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知道违法与犯罪的危害性,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之后进行的,教材将本节课主要内容分成了三个板块,即:从学习法律开始、从遵守规则开始、用法我也行。在每一板块中,都是从生活实际中具体可感的形象的图片及真实事例出发,引出较为抽象的理论,然后指导学生在现实中应该怎么做,遵循了从生活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这一规律。因此,我将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了解学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的情感,从而提高守法的意识和用法能力。而这些,肯定不能像以前的传统课堂那样灌输或者说传授给他们,而是要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为此,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能够割裂开来。在整个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如何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当然,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过,真正的困难在于,教师能否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摆脱过于强调知识学习的教学习惯。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我们想,我们就能行。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3t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