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以笑写悲 走向死亡

更新时间:2024-06-07 09: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笑写悲 走向死亡

-谈《孔乙己》一文特殊的艺术效果 中心词:笑声中出场 笑声中走向死亡

在文学作品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多种: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其个性,而有些作品通过众人的笑反衬出他们的性格特征及社会现实。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对狗咬人事的原告和被告态度的变化,令围观群众捧腹大笑,在他们的笑声中,刻画了一个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欺下媚上、沙皇的忠实走狗形象,更加讽刺了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黑暗。又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的细节描写范进中举之后的疯笑,足见他热衷功名,因喜而疯的丑态,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那么《孔乙己》一文以“笑”为故事情节的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体现了以笑写悲的特殊艺术效果,可以看到当时众生形形色色的嘴脸和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笔者就该文有关“笑”的细节描写呈现给读者,以供讨论。 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在这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显示出这种“笑声”带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污人清白......”,并且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人都哄笑起来。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了一层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课文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并且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在年幼无知的孩子们面前有了一丝自尊,并且得意忘形的乐一乐,而孩子们却在笑声中散去。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死要面子描写的穷酸尽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不一会,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更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鲁迅为什么用这样多的笔墨描写人们的笑声呢?笔者认为: 一, 孔乙己自身可笑。课文中对他的外貌描写:“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他的服饰更可笑:“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

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只此一件长衫,有说明他很懒,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却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厌恶劳动的多余人形象。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揭示的十分深刻,再加上他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令人可笑。他在人前总是摆出读书人的架子,卖弄学问,假斯文,迂腐不堪可笑。他这样是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了他的灵魂,是当时社会造成的。

二 ,“短衣帮”,“小伙计”,孩子们嘲笑孔乙己。是对他迂腐、自命清高、死要面子性格的揭露。这些人缺乏同情心,是麻木、不觉悟的具体体现。那些短衣帮也同样处在社会底层,然而他们在劳苦无聊的生活中,那不幸者的痛苦作为笑料来寻求一时的快乐。孔乙己之后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更暴露出了封建政治的压迫,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文化的毒害,在劳动人中间形成了一种隔膜,冷酷的心理状态。麻木、不觉悟,甚至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丧失了,揭露了黑暗悲凉的社会。

三,“长衫”、“酒客”与“掌柜”对孔乙己是对受苦人的尖刻嘲弄,精神折磨,形象而又深刻的揭露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从而缩短了孔乙己走向坟墓的距离。

作者通过用了几个特写镜头把孔乙己的外貌,遭人轻蔑和奚落的情状表现出来,然后转入孔乙己遭受残害即将死亡的描写。尤其是众人笑声,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时

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孔乙己只有在大众的笑声中必然走向死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3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