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更新时间:2024-04-28 16: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如何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现代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素质教育,这对德育提出更高要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既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又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在改革创新德育工作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结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走出德育误区,提高教育实效。这既是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有时更加重视德育工作的行为实践。 一、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德育结合体糸形成。 1.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系统。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是实施中小学德育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组织体糸,其中,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是整个体系中的主体,学校成立的校长主抓,副校长负责,政教处实施,党政工团班主任参与的德育小组,制订科学计划。由政教处具体实施学校的德育工作,协调家庭、社会及学校内部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做为德育工作,抓好年级班主任工作,指导学生会开展各项有意的活动,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应当从组织领导上和具体实施上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和保证作用。 家庭德育系统是整个体系中的基础,家庭德育系统通过家长学校具体指导家庭德育工作,又通过学校联系卡,家庭教育座谈。家庭教育咨询,开放教学,以及其他活动,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社会德育系统是整个体系的依托,社会德育工作系统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社区教委统筹社会参与。形成学校与社会对下一代齐抓共管之势,实现德育社会化。 2.整体规划德育体系工作.

首先整体规划校内外德育工作,根据中央和地方有关德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既要制订德育工作整体实施规划和德育活动方案,又要建立建全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和义务责任制,德育工作常规、学生礼仪常规、班主任工作制度,以及学校、社会、家庭体系联席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这样就把学校日常德育工作投入到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工作轨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严格抓落实,为了充分发挥德育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应当重点抓执行方面措施。一是运用综合管理的方法抓落实,重点实践教育,严格检查督促,重视常规指导。坚持德育学期计划、月部署、月安排、日检查,切实落实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二是三位一体的德育相互配合,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把执行制度的过程看成深化教育过程,是严格依法治校的过程,从而使各途径的德育工作过程形成制度化。 二、增强学校德育实施

1.增强德育实效,必须进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重视基础强化实践,改以往封闭的防范控制式德育为开放的主体参与式德育,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独立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2.增强学校德育实效。还应该多条途径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课,德育活动课,学科渗透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学生会工作,劳动和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上述多途径应发挥各自的独特功能,密切配合,增强合力。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效果。二是德育方法根据内容对应途径,对应不同的途径选择不同的方法。鼓励教师在德育实践中开拓创新,为学生实现自己教育自己搭建实践的舞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展示才能的氛围,在德育改革中变“他律”为“自律”。 3、构建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一是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校内外体系建

设。形成校家社会三方一致共同管理的育人氛围。二是要建立学校班级学生三级评价体系。改革学生操行评语和评定方式。评定采取“四级评价制”即自评、互评、家评、师评,采取第二人称写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操行评语,从而保证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为素质教育评价奠定基础。 三、提高家庭育人水平

现在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有的过度溺爱,有的严厉惩罚,有的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忽视品德和心理,有的家长言行不一、正人不正已等,要提高家庭育人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素质协调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使两者趋向一致和谐统一。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家长学校发挥了很大作用,对家长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使家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从家教的角度看,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倡导民主理解式的教养方式,在反省、检查改进教育方式中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一是教育孩子“先做人”,发现孩子的教育问题,对症下药,辩证施冶;二是与孩子交朋友,平等相处,以身示范。注意身教和言教的统一,尊重孩子,了解孩子,三是积极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谋求家庭、学校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协手才能营造育人天地。 四、实现德育社会化 实现德育社会化,一是把学校德育纳入社区大系统,改变德育看做仅是教育部门责任的观念,建立全社会参与监督管理的机制,形成共管共育之势;二、是优化社会环境,发动社会支持,参与学校教育;三是搞好青少年校外教育,充分发挥基地(学工基地、学农基地、学军基地、德育基地)、设施(文化娱乐场所、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作用,四是通过各种形式教育活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在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体系创新格局的实践中,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德育发展的生长点,为培养21世纪我国创新人才争创佳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2z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