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3-07-25 12: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题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中,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5只250mL集气瓶,向5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 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②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中

(1)集气瓶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21%计)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A.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C.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上述实验表明: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请

【解析】

(1)集气瓶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36.8% 故答案为:36.8%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看出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故答案为:B

2、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的纯度(其中所含杂质不与酸反应),某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用盐酸溶解矿样→干燥所得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根据NaOH溶液的增重量计算矿样的纯度.实验过程中所取矿样的质量为10g.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A为溶解矿样的装置,若已经准备了长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为了完成溶解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_____

(2)A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3)B中所盛的试剂是______

实验题

(4)根据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情况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______

①实验开始A、B装置以及导气管内残留有少量空气

②进入C装置的气体中还混有少量HCl气体

③气体通过速度过快,CO2来不及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

④实验结束时,系统内还残留有少量CO2气体

(5)将插入溶液的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D),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

(6)改进实验装置并进行正确操作可以准确测出矿样的纯度,若此时C装置在实验前后其质量增加了3.6 g,则该矿样的纯度为______.

1)要完成此实验,需要的实验仪器有长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广口瓶(或锥形瓶、大试管、烧瓶),故答案为广口瓶(或锥形瓶、大试管、烧瓶);

(2)石灰石的化学式是CaCO3,盐酸的化学式为HCl,故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故B中所盛的试剂是浓硫酸;

(4)①实验开始A、B装置以及导气管内残留有少量空气,这样溶液使实验不精确,不能正确计算反应物的生成;

②说明在前面的反应过程中没有完全反应;

③气体通过速度过快,CO2来不及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会使计算结果不准确;

④实验结束时,系统内还残留有少量CO2气体,说明CO2没有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会使计算结果不准确;

(5)多孔的球泡可以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被充分吸收,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故答案为:可以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被充分吸收;

(6)【解析】

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6g

解得x≈8.2g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82%

答:该矿样的纯度为82%.

3、为监测某厂排放的污水中银离子的含量,需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请你帮助解决以下问题:(注:有些空白填“变大”“变小”“不变”)

(1)图示的操作中,______操作有错误,改正方法是______;

(2)若在进行B操作时,砝码与氯化钠的放置位置颠倒(1g以下用游码),则所配溶液的

实验题

溶质质量分数______;若天平指针偏左,不作任何处理即称量(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3)若其它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4)若在进行F操作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5)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解析】

(1)A中瓶塞正放在了桌子上,故选A、应将瓶塞倒放在桌子上.

(2)称量时,砝码与氯化钠的放置位置放颠倒,则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天平指针偏左说明加的食盐过多,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3)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水多了,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4)装瓶保存时有少量溶液洒落,溶液具有均一性,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5)E操作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是加快溶解速度;

故答案为:(1)A;应将试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2)变小;变大;(3)变小;(4)不变;(5)加快氯化钠溶解速度

4、如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玻璃棒,量筒、烧杯和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

(5)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举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②______.

(6)食盐水能导电的原因______.

【解析】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玻璃棒,量筒、烧杯和广口瓶;

(2)用天托盘平称量物质时要左物右码,装置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

(3)配制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100g×0.9%=99.1g,由密度公式可得水的体积为99.1mL,所以,所选用的量筒是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由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可知,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

(5)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较多,例如:水算多了,氯化钠算少了,氯化钠中混有杂质,天平未调零,量取水读数时仰视等等.(6)食盐溶于水时解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食盐水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故答为:(1)广口瓶;(2)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3)100;(4)④②①⑤③;(5)量取水读数时仰视,氯化钠中混有杂质;(6)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5、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如图是某学生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实验题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B操作中应称NaCl的质量是______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3)D操作中需要量取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mL(蒸馏水的密度为1.0g/mL),仪器③的规格应为______(填“l0mL”或“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______保持水平.

(4)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5)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NaCl放错托盘②C操作中烧杯内壁原来附着有水珠

③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④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⑤D操作中量筒内壁原来附有少量水珠⑥F操作中溶液洒落.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①是药匙,②是烧杯,③是量筒,④是玻璃棒;

(2)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5%=2.5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说明药品的量不足,所以应继续添加药品;

(3)所需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其体积为47.5mL,量筒应选择1--mL的,减小误差,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即平视;

(4)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5)①B操作中砝码和NaCl放错托盘,即物码倒置,则所称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减少,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

②C操作中烧杯内壁原来附着有水珠,造成所配溶液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

③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造成溶液的质量减少,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

④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实际量取的液体>47.5mL,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

⑤D操作中量筒内壁原来附有少量水珠,不影响量取液体的体积,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⑥F操作中溶液已配制好,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洒落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

(1)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

(2)2.5;继续添加氯化钠粉末;

(3)47.5;100mL;凹液面最低处;

(4)搅拌,加速氯化钠粉末的溶解速度;

(5)①②④;③;⑤⑥.

6、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如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题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 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_____.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

(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

(6)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7)还可以用其它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解析】

(1)由于称量时左物右码,向左偏说明样品重,砝码轻;

(2)U型管中的碱石灰是为了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但空气中也存在二氧化碳,干燥管B的作用就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入U型管,对结果产生误差;

(3)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也会随着二氧化碳进入U型管,被误认为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也会偏大的,所以结果会偏大;

(4)由于反应完了锥形瓶中存留有二氧化碳,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就是将残留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U型管;

(5)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说明二氧化碳已经被全部排到U型管中;

(6)设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d-b

列比例式:

解得X=

所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7)根据用一种试剂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根据沉淀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取一定量试样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将得到的沉淀过滤洗

实验题

涤干燥后称量,根据方程式由沉淀质量算出碳酸钠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

故答案为:(1)样品重,砝码轻

(2)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

(3)偏高

(4)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

(5)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6);

(7)取一定量试样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将得到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根据方程式由沉淀质量算出碳酸钠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

7、工业纯碱中常含有NaCl、Na2SO4等杂质,可用下图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有效成分的含

量.

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是:

①准确称取干燥试样x g(x>2),放入广口瓶C中;②准确称量装有碱石灰(可吸收CO2)的干燥管的质量y g;③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注入稀H2SO4,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④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将干燥管卸下,准确称量其质量z g.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如果不用装置A,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填“大”、“小”或“不变”,下同).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如果不用装置B,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

(4)第④步中缓缓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如果不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5)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6)现有26.5g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109.5g,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密度为1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mL,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为7.试求:

①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1)反应物是碳酸钠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钠、水、二氧化碳,利用观察法配平即可,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

(2)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进入碱石灰中影响实验效果;(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的;如果不用浓硫酸,就会将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误认为是二氧化碳,会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也偏大,故结

实验题

果偏大;

(4)由于反应完了广口瓶中存留有二氧化碳,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就是将残留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碱石灰中;

(5)设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R

则: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R z-y

列比例式:

解得R=

所以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

(6)【解析】

设与NaOH溶液反应所需盐酸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NaCl的质量为y1.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40mL×1g/mL×10% x×10% y1

=,x=36.5g

=,y1=5.85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M,该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Na2CO3 +2HCl═2NaCl+CO2↑+H2O

106 73 117 44

M (109.5g-36.5g)×10% y2Z

=,M=10.6g

=,y2=11.7g

=Z=4.4g

(1)×100%=40%

(2)×100%=19.5%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0%;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5%.

故答案为:

(1)Na2CO3+H2SO4=Na2SO4+CO2↑+H2O;

实验题

(2)除去空气中的CO2大;

(3)干燥CO2大;

(4)使广口瓶中所有由Na2CO3产生的CO2都排出小;

(5)×100%;

(6)40%;19.5%.

8、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

试回答:(1)你认为,应当选择______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为______

(2)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解析】

(1)应该用A组数据计算,而不用B组数据(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无法确定是否被完全吸收完,故不知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

因为反应前玻璃管和固体样品的质量是43.7g,反应结束后玻璃管和固体样品的质量是41.3g,质量减少2.4g,设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Fe2O3为x则

3CO+Fe2O3=2Fe+3CO2

3×28 160 3×44△=3×44-3×28=48

x 2.4

解答x=8

所以Fe2O3的质量分数=×100%=80%

故选A;80%

(2)CO有毒,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

故答案为:没有处理含有CO的尾气.

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③准确称得6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④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试回答:

实验题

(1)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______;

(3)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1)反应过快会使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没能完全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快速鼓入空气,也会使装置内残留二氧化碳不能被D装置中碱石灰完全吸收;二氧化碳质量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2分);

(2)鼓入空气,可把残留在装置B、C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碱石灰吸收;

故答案为:使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中(1分);

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应把鼓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处理,所以装置A应放入氢氧化钠溶液或其它碱溶液;

故答案为:NaOH溶液或碱性溶液(1分);

(3)C装置中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装置中吸收由B装置排出气体中混有的水分,若少了此装置则会使气体中的水分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而使测定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2分);

(4)如果D装置直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则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所以装置E的作用则是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D中;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2分);

(5)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85.6g-83.4g=2.2g

设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O2

106 44

x 2.2g

106:44=x:2.2g 解之得x=5.3g

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100%≈88.3%

故答案为:88.3%(2分).

10、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一、粗产品制备

实验题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

二、粗产品成分分析

(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_,理由是______.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三、粗产品含量测定

Na2CO3含量的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粗产品,进行实验.

说明: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E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为NaHCO3十HCl=NaCl十CO2↑十H2O.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称量G 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 48g.

(3)问题探究

F中的试剂应为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H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事实上1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g CO2.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解释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假设操作均正确)______.

(4)数据计算

根据正确值0.44g可求得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NaOH含量的测定:(略)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二、粗产品成分分析

(1)碳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NO3)2=BaCO3↓+2NaNO3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反应.

故填:Ca(OH)2;Ca(OH)2和Na2CO3能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三、粗产品含量测定

Na2CO3含量的测定:

(3)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故填:浓硫酸.

实验题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H 装置能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G 装置.故填: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G 装置.

若没有H 装置,则测定的二氧化碳值偏高,计算出的质量分数偏大.故填:偏大. 装置D 中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装置E 中NaHCO 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值偏大.故填:装置D 中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装置E 中NaHCO 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4)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106 44

X 0.44g =

X=1.06克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0.6%.

答: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6%.

11、某化学活动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 ,氧元素质量为0.96g…

(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

【解析】

(4)仪器的名称是基本的实验常识,本题的仪器是铁架台和试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产生干扰.试管中的石灰水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 故答案为:

实验题

元素质量为0.96g,两元素的质量比为0.48g:0.96g=1:2,而在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不是纯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在本实验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0.48g:0.96g=1:2,而在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不是纯的二氧化碳气体.

12、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

(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 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

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 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5)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解析】

(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2)要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来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首先需记录C的液面,然后使反应进行,当充分反应时在记下C的位置,最后可以对剩余固体进行处理,所以本题答案为:⑤①④③②;);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使D和C的液面相平;

(3)依据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可以来进行,所用的酸可以是稀盐酸也可以是硫酸,所以本题答案为: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

(4)要求氢气的质量,除了知道氢气的体积,还需要知道氢气的密度,所以本题答案为:D;

(5)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锌的质量为(a-b)g,从而可以

求得锌的质量分数为×100%,所以本题答案为:×100%;

(6)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会导致铜的质量偏大,从而锌的质量偏小,得到锌的质量分数将偏小,所以本题答案为:偏小.

故答为:

(1)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2)⑤①④③②;使D和C的液面相平

实验题

(3)Zn+H2SO4═ZnSO4+H2↑

(4)D

(5)(a-b)/a×100%

(6)偏小

13、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这说明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3)婷婷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见,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石蜡的熔沸点较低,受热后易变成液态或气态;石蜡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冰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①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②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③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解析】

(1)如果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它可能会沉入水底,故可判断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小;

(2)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的温度最高,而a正好处于火焰的外焰部分,所以最先被碳化,故答案为a;

(3)①由题意可知,婷婷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石蜡燃烧可生成水,水中含有氢、氧元素;由题意可知,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题

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说明烧杯中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含有碳和氧元素,排除空气中含有的氧元素,故可判定石蜡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②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这样做可以排除偶然的、特殊的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故A是合适的做法;

B.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这样做符合科学探究的要求,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故B是合适的做法;

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这不符合科学探究精神的要求,也会使实验结论不完整,不准确;故C是不合适的做法;

D.询问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这样做符合科学探究的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精神,值得肯定,故D是合适的做法;

故答案为C;

(4)①因为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玻璃导管中没有空气,即使有一氧化碳气体,也不会燃烧,玻璃导管中没有明确现象,如果是一氧化碳,在导管口接触空气燃烧,则导管口有蓝色火焰,故如果观察到玻璃导管中没有明确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②如果芳芳的猜想正确,则导管里的气体不是一氧化碳,导管口不会产生蓝色火焰,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到导管里时冷却,又可凝成石蜡,故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芳芳的猜想正确;

③如果上述两种现象都有,即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则证明婷婷的猜想正确.

14、(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①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 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到约______处.

A.4mL刻度,B.8mL刻度,C. 12mL刻度,D. 16mL刻度

③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是______

A.装置有点漏气,B.白磷的量不足,C.用干燥的红磷代替白磷做实验

(2)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他们认为不可能生成氯化镁,理由是______.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猜想,她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MgO

实验题

1)①该过程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漏气,活塞就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实验后,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中大约五分之一的氧气,空气的体积为40mL,含有氧气8mL,活塞向左移至约12mL刻度处.故填:C;

③装置漏气或白磷不足,测量结果偏低.故选A、B;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因为空气中没有含氯元素的物质,所以产物中不可能有氯化镁.故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空气中没有含氯元素的物质;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氮化镁的颜色为淡黄色,所以有可能是氮气造成的.故填:氮气;[实验探究]为了证明猜想,可将燃烧的镁带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镁带能否继续燃烧,如果能燃烧,观察产物是什么颜色.故填:将燃烧的镁带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填:2Mg+O2

2MgO,3Mg+N2Mg3N2.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上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打开止水夹后看到.(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1/5.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4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

实验题

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解析】

(一)实验改进时建立在实验原理之上的,本实验的原理是借助对空气中氧气(也可以是氮气,不过初中没有相关反应)的消耗引起装置内压强的改进,从而使外界便于测定体积的液体进入装置内.也就是为了保证结果的精确,加入的物质需要满足能够和空气中的低浓度的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不能使气体,这样就可以满足替代的要求.

(二)木炭对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是不会得到对应的结果的.而镁条不仅仅能够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和氮气反应,这样就造成进入液体的体积远远

超过(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对反应条件中气密性等已经说明的良好,否则很容易就理解为气密性或者药品的量等原因).

(三)而对应用注射器进行的实验改进,相对先前的实验,数据更容易获取,因为注射器有精确的刻度.计算部分要注意反应消耗掉的是试管内的氧气,不包含注射器内的部分,所以

消耗氧气是45的,即9mL,所以注射器活塞应该向左滑动到“1”.(但是也有难度:怎么样减少因为注射器活塞的摩擦造成的误差.)

故答案:

(1)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当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

入容器约容器容积的.

(2)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引起装置内压强的改变,水不会倒流进入瓶内(回答时可以不提一氧化碳)

(3)镁条和空气中其他成分也发生了反应

(4)本身是固体,能够和空气中氧气或者氮气单一物质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

(5)③①②④,1

15、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右图是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样品质量为11.0g,装置D的质量为172.2g).操作步骤为:将样品装入广口瓶中→打开止水夹,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连接装置D→关闭止水夹,向盛有样品的广口瓶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打开止水夹,再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称量装置D 的质量为176.6g.(假设每套装置均反应完全).

实验题

(1)若去掉C装置,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序号).

①偏大②偏小③不变④无法判断

(2)开始时和结束时都要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分别是______.

(3)计算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解析】

(1)去掉C装置不用浓硫酸,就会将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误认为是二氧化碳,会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也偏大,故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①

(2)开始时:排出装置中的CO2,以免空气中CO2对结果有影响;结束时:使生成的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开始时:排出装置中的CO2,以免空气中CO2对结果有影响;结束时:使生成的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3)【解析】

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176.6g-172.2g=4.4g

x=10.6 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96.4%

答: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6.4%

16、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某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

资料:①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②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将一瓶饮料冷藏24小时(未结冰),开封后取一定量样品加入到盛有过量NaOH溶液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作待测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 和______.加入足量盐酸,仪器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反应后持续缓缓通入空气,若缺少装置A,则实验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饮料未冷藏,则实验结果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若冷藏温度过低,饮料结冰,则实验结果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若不测定C中BaCO3的质量,只测定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则实验结果

实验题

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

(4)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的是______.(填字母)

a、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b、在A~B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c、在B~C之间添加盛有NaHCO3的洗气装置.

【解析】

(1)分液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HCO3+HCl=NaCl+H2O+CO2↑)

(2)反应后持续缓缓通入空气,若缺少装置A,则实验结果偏大,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若饮料未冷藏,则实验结果偏小,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故答案为:偏大,偏小(3)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若冷藏温度过低,饮料结冰,则实验结果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饮料结冰后,二氧化碳在冰水中的溶解能力下降;B 中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等进入C装置,如果只测定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则实验结果明显偏高.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饮料结冰后,二氧化碳在冰水中的溶解能力下降;B中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等进入C装置.

(4)控制盐酸的滴加速度,可以提高准确度;不能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的是:在A~B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在B~C之间添加盛有NaHCO3的洗气装置,因为a项,二氧化碳生成速度减慢,C装置吸收二氧化碳更彻底,能够提高结果准确度;b项,在A-B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可以吸收水蒸气,但是对结果没有影响;c项,在B-C之间添加盛有NaHCO3的洗气装置,由B中挥发的氯化氢气体与洗气装置中的Na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测定结果偏高;故答案为:b、c

16、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固体)的总质量.(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补充D装置______(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4)有同学认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______.

(5)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A装置连接(A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足量空气.

实验题

①反应前,断开B、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②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③在A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R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______.

【数据处理】

(6)称得的纯碱样品质量为10.8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和79.6g,纯碱的纯度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反思与评价】

(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______.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①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C装置吸收;

②______.

【解析】

(1)反应物是Na2CO3和H2SO4生成物是Na2SO4、H2O和CO2用观察法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因为该反应有气泡产生,没有气泡产生了,说明反应完了;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主要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C装置中反应的反应物是NaOH和CO2生成物是Na2CO3和H20,用观察法配平;

(3)D装置是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所以用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就能达到目的;

(4)反应结束后在AB装置中会残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导致二氧化碳质量减少,结果会偏小;

(5)①鼓入的空气经过了氢氧化钠,已经把空气中二氧化碳除去,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由于原有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②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残留在AB装置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

③如果不处于关闭状态,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进入图1被图1中氢氧化钠吸收;

(6)C装置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9.6g-75.2g=4.4g,设要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质量为X则: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4.4g

根据:解得X=10.6g,纯碱的纯度为×100%=98.1%;

(7)稀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8)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有: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C装置吸收;避免AB装置中原来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1)Na2CO3+H2SO4═Na2SO4+H2O+CO2↑;逐滴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2)除去水蒸气;2NaOH+CO2═Na2CO3+H20;(3)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4)AB 装置中残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5)①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②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残留在AB装置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③避免图1装置吸收反应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气体;(6)98.1%;(7)稀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8)避免AB装置中原来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16、某物质的充分燃烧产物是CO2和H2O,为了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称取1.8g待测物完全燃烧后,称得D装置增重 1.08g,E装置增重

实验题

2.64g.

(1)该物质由______元素组成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装置D、E的位置互换后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______.(3)此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如果去掉装置F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______.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64g××100%=0.72g,而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该物质中含有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题给物质含有的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为:0.12g+0.72g=0.84g<1.8g,所以在该物质中还含有氧元素;

(2)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所以生成氧气的时候会带出一部分水,为了防止干扰实验结果,而用B装置来吸收水分,氢氧化钠容易潮解,也会吸收水分,所以如果将D、E互换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根据(1)的解答可以知道此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0.72g:0.12g=6:1;如果去掉F装置,那么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进入E装置中而使测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

(1)碳、氢、氧三种;

(2)吸收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氢氧化钠容易潮解,也会吸收水分;

(3)6:1;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进入E装置中而使测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17、实验室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铜的一种氧化物的实验来测定该氧化物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a仪器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____

(2)B、C、F装置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 _,C______ ,F______ .(3)在点燃D装置中酒精灯以前,要将氢气通过整个装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4)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已知D装置中铜的氧化物的质量为7.2g,当其完全被还原时,称得E装置增重0.9g,则这种铜的氧化物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的原始计算式为_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_.(6)如果B、C装置的顺序颠倒,将造成铜、氧两元素的质量之偏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

实验题

【解析】

(1)据图可知,a是长颈漏斗,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到液面以下能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逸出,故填:长颈漏斗;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F中的干燥剂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故填: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E装置;

(3)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易产生爆炸,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以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故填:排除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锌,故会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锌粒逐渐溶解,故填:产生大量气泡,锌粒逐渐溶解;Zn+2HCl=ZnCl2+H2↑;(5)E装置增重0.9g,说明生成水的质量为0.9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就是铜的氧化

物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为:,铜元素的质量为:,

故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的算式为:,铜元素的质量为6.4g,氧元素的质量为0.8g,则在该铜的氧化物中铜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该铜的氧化物为

Cu2O,故填:;Cu2O;

(6)若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交换位置,则会使水蒸气进入E装置,导致测得的水的质量增多,从而氧元素的质量偏大,导致铜元素的质量偏小,最终算得的铜氧元素的质量偏低,故填:低;B装置中的水蒸气会随气流进入E装置,使测出水的质量增加,从而导致由水计算出的氧元素的质量增大,铜元素质量减少,最终导致结果偏低.

18、某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要测定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2q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