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弱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03 22: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目 录 .......................................................................................................................................... 1 1. 总体概述 .......................................................................................................................................... 2

1.1 工程简况 .......................................................................................................................... 2 1.2 编制依据 .......................................................................................................................... 2 1.3 施工阶段划分 .................................................................................................................. 3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 3 3. 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保证措施 .................................................................................................. 5

3.1 工期目标 .......................................................................................................................... 5 3.2 编制原则 .......................................................................................................................... 5 3.3 编制依据 .......................................................................................................................... 5 3.4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 5 6.4 进度控制的保证措施 ............................................................................................................... 1 4.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 4

4.1 综合管路系统 .................................................................................................................. 4 4.2 综合布线系统 .................................................................................................................. 5 4.3 有线电视系统 .................................................................................................................. 7 4.4 公共广播系统 .................................................................................................................. 8 4.5 安全防范系统 .................................................................................................................. 8 4.6 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 .................................................................................................... 11 4.7 多媒体会议系统 ............................................................................................................ 11 4.8 智能一卡通系统 ............................................................................................................ 12 4.9 质量保证措施 ................................................................................................................ 13 5.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 21

5.1 文明施工措施 ................................................................................................................ 21 5.2 安全施工制度和保证措施 ............................................................................................ 21 5.3 环境保护措施 ................................................................................................................ 23 6. 项目经理班子的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 ............................................................................ 23

6.1 人员配置 ........................................................................................................................ 23 6.2 组织机构图 .................................................................................................................... 23 6.3 人员职责 ........................................................................................................................ 24 7. 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 26

7.1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 .................................................................................................... 26 7.2 施工劳动力投入计划 .................................................................................................... 27 7.3 材料投入计划 ................................................................................................................ 28 8.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28

8.1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 .................................................................................................... 28 8.2 施工难点的解决措施 .................................................................................................... 33 9. 季节性气候施工、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 ........................ 33

9.1 已有设施、管线的保护措施 ........................................................................................ 33 9.2 季节性施工措施 ............................................................................................................ 35 10.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36

1. 总体概述

1.1 工程简况

新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工房及辅助用房建筑智能化工程由多个子系统集合而成,施工招标文件对施工工艺和精度要求严格和苛刻,经过反复论证,本次我司施工组织设计文件遵循合理性、安全性、科学性、经济性,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施工总包单位及其他施工队伍的协调与配合作出正确的实施预案。本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进度计划及各阶段保证措施、各子系统的详细施工技术方案;保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技术措施;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及其他对招标文件承诺的内容等。

本次施工组织方案涉及的范围包含:整个物流中心的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公告广播系统、有限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信息显示系统、指挥调度中心背投拼接屏系统、综合管路系统、联合工房大会议室舞台设施系统管线预留。计算机网络系统(甲供)、智能化系统机房(甲供,不包含气体灭火系统)、联合工房大会议室舞台设施系统(甲供系统)。

1.2 编制依据

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79 《大楼通用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2-1997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32-8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GJ32/D01-200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新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工房及辅助用房建筑智能化工程招标文件》

1.3 施工阶段划分

新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工房及辅助用房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阶段大致划分为如下阶段:

1) 各子系统方案优化设计 2) 施工图优化设计与细化阶段 3) 设备采购阶段 4) 现场安装调试阶段 5) 预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6) 验收阶段

7) 系统维护售后服务阶段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同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沟通之后由总包单位统筹安排临时设施,包括办公、仓库和现场生产加工场地,面积及数量要求见下表:

序号 1 2 3 地

临时设施布置 临时设施布置图 称 项目办公室 现场仓库 现场加工场统筹安排 统筹安排 统筹安排 以能容纳5-8人办公为宜 面积在40-50平方米为宜 面积在20-30平方米为宜 临时建筑名面积 备注 3m m 6m 65m 现场办公 仓库 加工车间

1临时设施布置表 设施名称 现场办公 设施情况及布置 15平方,放置四张办公桌,一张为项目经理,一张为工程师,另二张为其它人员使用。设饮水机一台,空调挂机一台,文件柜一个,白板一个,三人沙发一张。开通宽带网络,设电脑两台,一台台式机,一台便携。 30平方左右,开通三相电源,放置电焊机、切割机等常用设备。 30平方左右,设货柜若干,用于堆放精密仪器和散件设备。 临时设施设独立电表,以便费用核算。 可不需要用水。可与总包方协调后,到就近水龙头上使用。 设值班宿舍一间,面积5-10平方;有条件可设食堂和就餐处。厕所可使用工地现场临时厕所。 加工车间 设备及仓储 供电 供水 生活

2临时用地表 用途 面积(m2) 位置 需用时间 现场临时办75平具体位置从进场开始到完工,完工公及仓库 方 待与总包方协后还需要售后服务一段时间。商 合计 方

75平 所以需用时间为180天。 180天

3. 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保证措施

3.1 工期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工期要求2010年1月计划开工,2010年7月计划竣工,施工总工期:180日历天。我公司承诺严格遵守施工总工期安排(具体开工日期以甲方开工令为准)。

3.2 编制原则

坚持统一计划的原则,认真做好综合平衡、切合实际、留有余地;坚持施工工序,注意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3.3 编制依据

工程合同范本的要求;

施工图概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 企业内部的人力、资金等保证条件。

3.4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新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工房及辅助用房建筑智能化工程总体计划安排,室内部分主要采用分工序施工作业法,根据施工情况分阶段进行。室外部分施工则密切配合外网工程有步骤的组织施工。我们运用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工具Microsoft Porject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书,并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度进行动态的追踪及调整。

3.4.1 施工准备阶段

? 工程实地勘测; ? 精读图纸,; ? 技术方案论证; ? 施工技术交底;

? 材料和设备采购计划及洽谈;

3.4.2 主体施工阶段

? 支、吊架制作安装

支、吊架制作 放线定位 支、吊架安装 ? 线槽安装

槽及配件材料进场报验 线槽敷设施工

线槽隐蔽工程记录与验收 ? 管线预埋、预留施工

管线及预埋箱、盒、材料进场报验 管线预埋、预留 管道隐蔽工程记录与验收 ? 线缆敷设:

线缆材料进场报验 线缆敷设

线缆检测、记录和验收

3.4.3 内装修施工阶段

? 设备进场报验 ? 设备安装

? 综合布线系统 ? 计算机网络系统 ? 有线电视系统 ? 安全防范系统 ? 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 ? 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 ? 多媒体会议系统 ?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 拼接屏系统

3.4.4 内装修完工阶段

? 系统调试

? 综合布线系统调试 ? 计算机网络系统调试 ? 有线电视系统调试 ? 安全防范系统调试 ? 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调试 ? 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调试 ? 多媒体会议系统调试 ?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调试 ? 竣工资料整理及交付 ? 系统自检及整改 ? 系统培训

?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6.4 进度控制的保证措施 ? 进度计划管理模式

1

采用四级计划管理模式,即总进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四级环环相扣。

? 计划的施行与控制

(1)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法施工的要求,对本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项职能。

(2)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星期召开1次工程例会。检查上次例会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布置下次例会前的计划安排,对于拖延进度要求的工作内容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计划完成。

(3)采用施工总进度计划与月、周计划相结合的三级网络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管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动态管理。在施工生产中抓主导工序,找关键矛盾,组织交叉作业安排合理的施工程序,做好劳动力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保总工期控制进度计划的实现。

(4)根据业主的使用要求及各工序施工周期,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形成各分部分项工程在时间、空间上充分利用与紧凑搭接,从而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

(5)根据工作需要,主要工序采取每日两班制度(即24小时连续作业),实行合理的工期目标奖罚制度以确保工期的实现。

(6)作好施工配合及前期准备工作,拟订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由专人逐项落实,保证后勤的高质、高效。

2

进入进度临测系统 进度调整系统运行过程 出现进度偏差 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分析偏差对后续工作、工序的影响 确定影响后工作、工期的限制条件 采取进度调整措施 形成调整的进度计划 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组织、合同措施 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进度实施 建立进度数据采集系统 收集实际进度数据 数据整理、统计和分析 实际进度与计划比较 否 是否出现偏差 是 进入进度调整系统

在施工计划执行过程中,要经常地(定期和不定期)收集现场施工进度实际情况,为计划调整提供依据,施工计划实行动态控制。循环程序如上图。对影响工期的各种复杂因素,均应予以充分的估计和留出调整时间,对因各种因素而影响的工期,必须指定赶工计划,加大人力、设备或材料的投入。

3

4.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4.1 综合管路系统

主干桥架与分支管线的施工是最影响工程工期的关键工序。因此必须先期定货先期施工,以保证在吊顶龙骨安装前施工结束。

在楼层吊顶设备层内,除弱电系统的主干桥架与分支管线外,还有强电部分的供电桥架、空调系统的通风风道、给排水系统的上下水管道、消防工程的主干管道等等。因此在进行该项施工时,必须与其它施工单位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尽量避免“管线打架”相互扯皮,而造成返工。根据小让大的原则,弱电系统的主干线的主干桥架最好在上述管道基本完成后再进行(可分区进行)。

A、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桥架安装→分支管路安装。 B、桥架安装

主干桥架的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在开始敷设前要进行放线定位,其走向应与建筑物轴线平行。主干桥架的安装方式,吊顶内宜采用倒龙吊架和Ф10—12mm圆钢,沿墙采用三角型支架。吊架或支架的间距一般为2000mm。考虑到桥架在调整、布线及今后检修维护过程中可能会上人蹬踏,必须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因此倒龙门吊架每隔6—8米应采用角钢制作。考虑到吊顶内还有灯具(嵌入式)的安装,主干桥架与分支管线的最低安装高度应高于吊顶200mm。

C、支架安装应注意以下要点: 在金属结构上,采用焊接方法固定; 在混凝土结构上,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支架必须固定牢固,整齐美观,支架间距要保持均匀;

支架不得安装在具有较大震动、热源、腐蚀性液滴的位置,也不得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设备、管道以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为了保证弱电系统的可靠接地,桥架的节间除用连接板连接外,还应在其连接处外加大于6.0mm2铜导线连接,以保证整个弱电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在桥架的交插、转弯、分层、分支部位,应保证各段桥架之间接地的连续性。工程实路证明,良好的接地系统是弱电系统中各类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可靠保证。

D、分支管路施工

分支管线的施工敷设在墙体内、地面内和吊顶内三种方式。在墙体内、地面内的敷设应与土建、装修工程密切配合,须追踪相关专业的施工进度,协调埋管线问题并相应做好管线敷设及出口保护问题。在吊顶内安装的分支管线采用吊杆

4

固定。吊杆采有8—10mm圆钢,吊杆固定角钢为30×30×3mm、长度60mm,用膨胀螺栓加以固定。

镀锌钢管由桥架侧面引出,端部采用端接头,并用锁母固定。采用钢管的分支管线与桥架连接时,还应在连接处用不小于6mm黄绿双色接地线与等电位铜带连接。

钢管管口锉光滑平整,接头处牢固紧密,被连接管管口应对严,连接时,管箍选用与钢管相适配。

当不同用途的钢管在同一吊杆上安装时,按以下要求实施: 电源线管(安装在上层),与中层间距250—300mm; 控制线管(安装在中层),与下层间距250—300mm; 信号线管(安装在下层),与中层间距250—300mm。

管路超过一定长度需加装接线盒,其位置便于穿线,需加接线盒的情况: 无弯曲,管路长度超过30m; 有一个弯曲,管路长度超过20m; 有二个弯曲,管路长度超过15m; 有三个弯曲,管路长度超过8m。

分支管线的施工除符合上述要求外,其路由、焊接、除锈、弯曲半径、与分支线盒的连接等还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

4.2 综合布线系统

A、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水平布线、垂直干线)→安装信息模块及面板、安装配线架→线路通断、线性测试→竣工文档的整理。

B、线缆敷设工艺

线缆的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缆线布放时应有余量。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

5

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主干缆线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C、缆线的终端施工处理方法 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

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光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

光纤融接或机械接续处应加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D、设备安装 机柜安装方法:

机柜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

安装机柜面板,架前留有1.5m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壁挂式机柜底距地面宜为300-800 mm。 配线设备机柜安装方法:

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大于2mm; 接线端子各种标志齐全;

交接箱或暗线箱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为500-1000 mm;

6

各类接线模块安装方法:

模块设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信息插座安装方法: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与地面齐平;

安装在墙体上,高出地面30c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信息插座有标签。 E、系统验收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系统验收和测试,具体的验收测试方案。

4.3 有线电视系统

A、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校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的安装→系统统调→系统测试及验收→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

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电缆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5)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6)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7)电缆敷设完成后应用万用表检测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与线芯是否绝缘。 C、设备安装 分支分配设备安装

a)施工中所使用的部件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室外使用的部件应有良好的防潮、防雨和防雷措施;

b)部件及附件的安装应牢固、安全,并便于测试、检修和更换;终端面板其下沿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30c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

7

尺寸。

D、施工中的注意点

1)施工中应避免由于非正常使用而引起的机械变形;

2)分配器、分支器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 3)分配器、分支器尽量安装在弱电井里面,以便于维护和检修; 4)室内外连接的地方要做好防水处理; 5)所有螺母螺钉均应拧紧。

4.4 公共广播系统

A、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校线→前端扬声器的安装、调试→控制系统设备安装→统调→系统验收→竣工文档整理。

B、缆线敷设

电缆敷设前仔细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在桥架中应用扎带固定,电缆两头应留足够的长度,并挂好标志牌;

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腐蚀性的助焊剂。

C、设备安装

在整个工程装修已基本完好,抹灰、油漆已基本结束后,方可进行公共广播系统设备的安装。

4.5 安全防范系统 4.5.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A、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校线→摄像机安装→单个摄像机调试→控制设备安装、调试→统调→系统验收→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工艺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电缆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避免电缆接续,当

8

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电缆敷设完成后应用万用表检测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与线芯是否绝缘。 线芯是否接地。

C、设备安装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般由摄像、传输、控制、图像处理和显示5部分组成。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工程施工前,应对图纸、现场情况、材料设备的到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具备条件时才可施工,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并做好记录。施工时应配合相关专业。石材上、吊顶上摄像机的安装注意应预留检修口等工作。

(一)前端摄像机安装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且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2.5-5m或吊顶下0.2m处;室外应距地面3.5-10m,并不得低于3.5m。

摄像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定云台的转动起点方向; 检查摄像机在防护罩内紧固情况; 检查摄像机座与支架或云台的安装尺寸。 在搬动、架设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

(二)控制室设备

1)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

9

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

两个机架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机架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架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片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 2)控制台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控制台应安装竖直,台面水平;

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滑痕; 台内接插件和设备应可靠,安装应牢固; 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3)控制室内电缆敷设

监控室内的电缆敷设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须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的要求。

电缆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处10mm处成捆空绑,根据电缆数量,应每隔100mm—200mm空绑一次。

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有适当的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引入、引出房屋的电缆,在出口处应加装防水罩。向上引入、引出的电缆,在出口处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4)监视器安装

监视器安装在固定的机柜上,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

监视器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的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时,应加遮窗帘;

监视器外部可调节部分,应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4.5.2 入侵报警系统

A、施工工艺流程

布管穿线→防区模块安装→探测器安装→控制主机安装→系统调试→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工艺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10

电缆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C、设备安装

各类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选产品的特性、警戒范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确定设备的安装点(位置和高度);

双鉴探测器安装时要避免死角和盲区,壁挂式安装高度为2.2m,吸顶安装要尽量避开灯具和风口;

震动探测器的安装要与现场设备的位置密切配合; 探测器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固;

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外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

4.6 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

A、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校线→安装系统设备→控制器安装→系统调试→竣工文档整理。 B、设备安装

1)待设备进场后,与装潢公司配合将显示屏安装。 2)控制器安装。

3)信息发布系统软件的安装

4.7 多媒体会议系统

A、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校线→ 甲方在现场提供临时电源 → 前端设备音箱、投影机、会议发言等设备的安装、调试→ 控制部分(如中控、会议讨论主机等)设备安装、调试 → 整体系统调试 →系统验收→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工艺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

11

伤。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缆线布放时应有余量。管口出线1.2米或视设备具体位置距离预留长度。 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C、线缆的终端施工处理方法

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D、设备安装

依据系统设计方案,对即将开工的子系统进行结构化分析。自上向下,逐层细化,尽可能地把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清楚。自上向下,逐层细化,尽可能地把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清楚,并且以书面形式做出子系统施工计划书。

工程实施并行启动,自底向上,逐级整合(包含单元调试)。确保工程进度和降低集成调试的复杂度。

系统调试逐层进行——单元调试,集成调试,验收调试。

4.8 智能一卡通系统

A、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校线→ 甲方在现场提供临时电源 → 前端读卡器、控制器、地感线圈、出入口控制机、消费机等设备的安装、调试→ 控制部分设备安装、调试 → 整体系统调试 →系统验收→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工艺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缆线布放时应有余量。管口出线1.2米或视设备具体位置距离预留长度。 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

12

道为40%-50%,暗管布放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C、线缆的终端施工处理方法

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D、设备安装

依据系统设计方案,对即将开工的子系统进行结构化分析。自上向下,逐层细化,尽可能地把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清楚。自上向下,逐层细化,尽可能地把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清楚,并且以书面形式做出子系统施工计划书。

工程实施并行启动,自底向上,逐级整合(包含单元调试)。确保工程进度和降低集成调试的复杂度。

系统调试逐层进行——单元调试,集成调试,验收调试。

4.9 质量保证措施 4.9.1 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承诺:按照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质量等级为工程一次验收100%达到合格标准。

4.9.2 质量保证措施原则

(1)在施工中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具体为:

我公司将提供包括组织机构、质量职责与权限、资料保证,质量策划、过程、改进等实施方案有关的质量体系程序以及有关的管理、技术的支持性文件等等。 如果我司有幸中标,我司对承接的新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工房及辅助用房建筑智能化工程将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标准和质量方针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项目质量优良,使公司的产品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并达到公司总体质量目标的真正实现。

(2)以合同为制约手段,推行GB/T19001-ISO9001系列标准,强化质量职能,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3)建立以项目经理领导,以总工程师为中间控制,专业质量检验工程师检查的三级质量检验系统,形成从项目经理→各职能部门工程师→各专业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13

(4)质量监督制度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严格隐蔽工程预检制度,上道工序检查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过程中。

(5)严格施工质量控制,编写分部工程质量计划,确定质量标准,控制好各分项工程。

(6)按照GB/T19001-ISO9001质量标准和采购手册,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和控制,把好原材料质量关,进场材料和半成品必须经过检查验收,要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需要复试的材料要经过复试后才能使用。

(7)对成立新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工房及辅助用房建筑智能化工程经理部,实行质量目标责任制。公司将新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联合工房及辅助用房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工程质量目标按照层块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及职能人员;目标实现率是考核项目部人员成绩的重要依据。

4.9.3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项目经理、各专业工程师、预算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参加编制并签字。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报公司工程部,由工程部经理审核后,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上报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4.9.4 建立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1)当项目部接到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并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3)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字不上岗。

4.9.5 建立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2o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