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更新时间:2024-05-21 13: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封面

学号 G1010060 姓名 魏启海

班级 国会1002 班 指导教师 章银平

论文题目 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一)会计国际化的概念??????????????????3 (二)会计国际化的表现及其在我国的体现??????????3 二、会计国际化的动因和必然性???????????????4 (一)会计国际化发展的根源和社会原因、历史背景??????4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5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和进程??????????????5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5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特点?????????????6 四、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注意的问题、我国的对策?????8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8 (二)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我们与要注意的问题????????8 (三)我国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对策?????????????9 参考文献????????????????????????11

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变化,各国经济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特征,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下,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发展会计国际化的方向和进程。探讨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完善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制度和准则,为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提供制度保障和加快会计国际化的统一步伐,为我国经济保驾护航。

本文通过对会计国际化的理解,分析其发展的原因和历史趋势,g重点阐述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从而对于应对会计国际化提出一定的对策和方法,更进一步的探索发展的方向以及会计国际化的状况和未来,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本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会计国际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的起源,为我们对会计国际化的现状的理解和探索提供明确的目标

第二部分:分析了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原因和历史背景,及其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并为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事实。 第三部分:分析了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其中展示了我国近年来会计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和特点。

第四部分:本部分在前三部分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前进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会计国际化 ; 现状 ; 发展趋势 ; 对策

一、会计国际化的理解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会计国际化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会计国际化也就是指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它是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它的最终目标是达成一个全球的、统一的会计处理标准。

二、会计国际化的表现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国际化的表现从会计专业分类角度看,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即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在内容、结构体系、制定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趋同国际会计政策惯例,其中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因为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2)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主要是指会计组织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两方面趋同国际会计管理惯例,它包括本国会计管理机构设置、企业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模式、民间会计组织设置与运行模式,特别是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计组织等内容。(3)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包括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专业层次的设置、课程体系的编排、教育管理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4)执业会计惯例国际化。包括注册执业人员的认定、考核方法、机构的审批、民间审计的运作和监管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5)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与会计报告惯例国际化。即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同的会计确认标准、计量记录方法和报告体系等,促进所供会计信息满足国际经贸往来和国际资本市场等的需要。 (6)积极引进和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先进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7)促使与各国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8)积极参加国际会计活动,努力促使其他会计事务处理方法趋同

国际惯例。然而在形式上,各国会计在向财务软件和会计电算化方向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业务中的效率。在人才结构上,世界各国都向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发展。会计人才交流越发频繁,综合能力也不断提高。

二、会计国际化的动因和必然性

(一)会计国际化的原因

随着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个整体,为了提高各方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飞发展和国际性、区域地区组织的存在,为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推动力量。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1.我国会计国际化是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会计记帐凭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就是市场已突破了时空界限,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市场国际化的结果要求会计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会计国际化提供真实、公允、可比并能满足国外投资者、债权人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要求我国会计必须国际化。 2.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发展的需要。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政策特别是会计政策,母公司为了加强各子公司间的经济联系和实施国际经营,需要了解公司整体及其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为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这些都要求会计国际化。

3.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资本市场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会计向国际接轨的最主要动力,它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实现会计国际化。目前,我国沪深交易所已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100多家为B股公司,在境外市场有50家H股公司,还有大量在其他国家注册并上市的中资公司。随着中国企业在

香港、纽约等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中国企业也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4.是为我国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避免资源浪费的需要,不同的会计准则所产生的财务资料是不同的。投资者的资金是有限的,而市场需要的资金是无限的,怎样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地方,这就需要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方便他们作出投资选择。如果会计准则不一样,不仅投资者无法比较判断作出正确决策,还会导致资源浪费。如国内一家大型企业在到海外上市之前,为了使其近3年的会计报表符合国际投资者的要求,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花费了约一年半时间去调账,整个审计工作共花了53万人时。

三、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和进程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目前,世界各主要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奔驰公司到美国上市时,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奔驰公司是盈利的,但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它就变成了亏损公司。为此,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东南亚各国,都在认真考虑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差距首先表现在会计准则的数量上。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制定了41项具体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已经比较完备。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已制定了一百多项。而我国目前只有十几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效果。但我国由于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上市公司的面比较窄,以致会计准则的实施受到了限制,如企业合并、金融工具、坏账准备等都有一些特定的标准和运用范围。客观地讲,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1992年以来,已陆续修

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十多项具体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所规定的已基本相同。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按照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要求企业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它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会计的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我国还将根据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台企业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等新的准则,这些都将逐步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特点

我国会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像我国的其他事物一样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过去的20年里,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和特点。

1、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尚需时间,并且存在很大差距。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其间制定了“两则”、“两制”。在这之前的10年突变是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局部发展阶段。其中表现为,适应外商投资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对会计制度进行了局部的改革,同时开展了会计准则的基础研究,步步推进会计准则建设。这十多年可以理解为会计制度局部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启动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7年,这5年可以理解为我国会计制度的转换阶段。这里所说的转换是从由计划经济阶段的会计模式转向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其最根本的是确立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这些要素是计划经济所没有的,而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从1992年发布“两则”、“两制”,到1993年开始实行“两则”、“两制”,再到新的会计模式深入人心、发挥作用,前后经历了5年,我们可以把这5年称为转换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7年开始实施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发展到现在及以后的10年时间,这是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发展阶段。从1993年到1996年,我

们起草了三十余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草案,当时之所以没有全部正式颁布实施,原因是会计改革不能割断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外部市场环境还没有这么大的需求,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环境还不适合支撑会计准则这样一个体系,所以直到1997年才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发布了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自那时以来,会计准则陆续发布,到现在已有了十几项具体准则。再用10年的时间,我们大体上可以建立会计准则体系。其主要考虑是,到2005年,我们要兑现WTO协议中的所有承诺,会计准则的建设应当适应加入WTO的要求,改革开放进程不能有所延误。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第二期的计划,争取再发布三十余个会计准则,初步建立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当然,这个体系仍然需要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日益更新和增加,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会结束,就像我们在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所见到的那样,会计准则也要与时俱进。

从上述回顾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进程相吻合的。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程也再一次证明了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与我们国家在加入WTO以后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也是相吻合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会计准则也将越来越完善。

2、我国会计国际化中体现了我国国情,需要结合国际上的会计准则和模式,从而形成我国独特的会计模式。

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也就是实现我国国情与国际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我国的会计模式。这种模式与吸收国际上的会计准则,满足国际化的需要,不仅涵盖各种企业的经济业务,而且是符合企业的经营需要。这也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我国会计国际化不是单纯的照搬国际准则,而是选取我国在国际经贸中涉及的,并且结合国情。从而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

1、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就是一个整体,其会计国际化是各国会计所面临的必然趋势。其速度会不断加快,各国将培养国际化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会计人才,也将实现会计上的智能化,科技化。各国想在经济合作中加深彼此的密切合作,统一会计中的相关准则和管理方式,必然成为其关注的一点。在全世界的经济资源配置中,都需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必然离不开一个公允的、统一的会计语言。 2、注意的问题: (1)国际协调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制度及实务与国际惯例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基本原因是中西会计之间的环境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因素:法律环境对会计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可以说,不同的法律造就不同的会计体制。

第二,政治因素: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模式。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行为对会计的影响十分重大;而西方是以私有制为主体,会计体系自然要服从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的基本要求。 第三,经济因素:经济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规法则很不完善,政府过度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现象仍很普遍。 第四,教育因素:教育水平和专业教育状况对会计实务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电相对较高。相比之下,我国受教育的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结构都与西方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仍十分缺乏。

(2)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首先,表现在数量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国际会计准则也在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制定出了41项,美国的会计准则电制定了100多项,而我国目前只有16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们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此外,差距还表现在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所得税及坏账准备等方面。 3、对策:

(1).加速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当前要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突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制订、培训、宣传、研究工作,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一)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时,要充分考虑到我国会计宏观环境的特点。只有那些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所规范相同的交易事项,在其所处环境也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促进我国会计规范与其趋同甚至直接采用。对于那些由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而在经济实质上与外国不同的交易事项,以及中国特有的一些经济交易事项,就应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会计规范。

(二)为了提供更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应该考虑将我国的税收法规与会计规范相分离。由于我国的会计与税法未完全分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同时也导致了我国的企业财务报告过分偏重于历史成本数据,减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此,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我国

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应该考虑将税收法规与相关会计规范分离,使会计信息更能反映投资决策的需要。

(三)(1).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会计职业界。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也没有完全放开,我国的货币价格和外汇格的利率和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而利率和汇率是决定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重要依据,这就使得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上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规范的协调。

(2).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

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依恃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赋予证监会更多的监管权力,如有权确定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有权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予以处罚等等,以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

(3).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水平,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国内事务所。

(4).在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色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有所不同,导致会计原则和方法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会计准则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中国的国情比西方国家更为独特,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会计发展不能一味地强调国际化而忽视本国的特色,过分强调本国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国际化,而强调国际化又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本国的特色,必须要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件如下:郭永清 《会计国际化》

谢铁山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及其国际接轨分析[J

王泽云 当前我国会计国际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 吴革 《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2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