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第三章 牛顿运

更新时间:2024-03-28 19: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 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 C )

解析 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t2成正比,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零

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速度不断增大,表示运动状态有所改变,故必受力的作用,A选项正确.物体位移增大,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不一定受力的作用,B选项错.物体位移与时间t2成正比,说明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有变化,必受力的作用,C选项正确.物体速率不变但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即运动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就会受到力的作用,D选项错.

3.(2009·山东临沂期中)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物体惯性大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因为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解析 由于两物体材料不同,摩擦力可能不同,因此不能判断其质量关系,A选项错;惯性由质量决定,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力也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B、C错;选D.考查惯性的概念.

4.如图6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

( C )

( D )

A.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

( AC )

1

图6

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析 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

5.(2009·内江市三模)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当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B.当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6.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如图7(a)所示,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b)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

( ACD )

图7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7.请根据图8中的情景,说明车子所处的状态,并对这种情景作出解释.

图8

答案 从图(1)可以看出,乘客向前倾,说明乘客相对车厢有向前运动的速度,所以汽车在减速.从图(2)可看出,乘客向后倾,说明乘客有相对车厢向右运动的速度,说明列车在加速.

2

【反思总结】

第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1.(2010·海南华侨中学月考)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故事中,汽车的刹车线的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g=10 m/s2.则汽车开始刹 车时的速度为

( C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μmg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a==μg=7 m/s2,则v20=2ax,v0=

m2ax=14 m/s,C正确.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如图6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

1

因数都相同.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F的外力沿水平方

2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令a1、a2、a3分别表示物块1、2、3的加速度,则( C )

图6

A.a1=a2=a3

B.a1=a2,a2>a3 D.a1>a2,a2>a3

C.a1>a2,a2<a3

解析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cos 60°-μ(mg-Fsin 60°)a1= m

3

(1+3μ)F

-μg 2mFcos 60°-μ(mg+Fsin 60°)(1-3μ)Fa2==-μg

m2m

1

F-μmg2Fa3==-μg,比较大小可得C选项正确.

m2m=

3.如图7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C )

图7

A.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B.在1 s~3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 s~4 s内,外力F不断减小 D.在3 s~4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解析 在0~1 s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外力F恒定,故A错.在1 s~3 s内,物块做匀速运动,外力F也恒定,B正确.在3 s~4 s内,物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所以外力F不断减小,C对,D错.

4.如图8所示,物体P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

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 图8 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

A.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也不断变化 B.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但方向只改变一次

C.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 D.有一段过程,P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

解析 P的加速度由弹簧弹力产生,当P压缩弹簧时弹力增大,然后弹簧将P向左弹开,弹力减小,因此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方向始终向左,A、B两项错;加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P的速度为零,C对;向右运动时,加速度增大,但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向左运动时加速度减小但与速度同向,速度增大,D项错.

5.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 s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5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f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3)设游客滑下50 m后进入水平草坪,试求游客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

4

( C )

答案 (1)80 N (2)

1

解析 (1)由x=at2得a=4 m/s2

2

3 (3)100 3 m 15

由mgsin θ-Ff=ma,得Ff=mgsin θ-ma=80 N

3(2)由Ff=μmgcos θ可求得μ= 15

23

(3)在水平面上:μmg=ma′得a′=μg= m/s

3由v=at,v=2a′x′,可得x′=1003 m

6.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F=2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 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θ=37°,如图9所示.力F作用2秒钟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

滑了1.25秒钟后,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 图9 物体的总位移x.(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

答案 0.25 16.25 m

解析 设力F作用时物体沿斜面上升的加速度为a1,撤去力F后其加速度变为a2,则:a1t1=a2t2

2

有力F作用时,物体受力为:重力mg、推力F、支持力FN1、摩擦力Ff1 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cos θ-mgsin θ-Ff1=ma1

② ③

Ff1=μFN1=μ(mgcos θ+Fsin θ) 定律得

mgsin θ+Ff2=ma2

撤去力F后,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N2、摩擦力Ff2,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

④ ⑤

Ff2=μFN2=μmgcos θ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 a2=8 m/s2 a1=5 m/s2 μ=0.25

物体运动的总位移

112?1122?x=a1t21+a2t2=×5×2+×8×1.25 m ?2?222=16.25 m

7.(2009·杭州市模拟5)如图10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 为θ=30°,斜面AB与水平面BC连接,质量m=2 kg的物体置于水 平面上的D点,D点距B点d=7 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当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 N作用t=2 s后撤去该力, 图10 不考虑物体经过B点时的碰撞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 m/s.求撤去 拉力F后,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经过B点?

答案 1 s 1.8 s

解析 在F的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1,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μmg=ma1 解得a1=2 m/s2

5

2

F作用2 s后的速度v1和位移x1分别为 v1=a1t=4 m/s x1=a1t2/2=4 m

撤去F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 μmg=ma2 解得a2=2 m/s2

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时间t1,则d-x1=v1t1-a2t21/2 解得t1=1 s

此时物体的速度v2=v1-a2t1=2 m/s

当物体由斜面重回B点时,经过时间t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3,则mgsin 30°=ma3

t2=

2v2

=0.8 s a3

第二次经过B点时间为t=t1+t2=1.8 s

所以撤去F后,分别经过1 s和1.8 s物体经过B点. 【反思总结】

??—同时关系??—瞬时关系?—理解―→?—独立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因果关系??—同体关系?

—由运动求力

?—应用―→??

?—由力求运动

??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09·宁夏、辽宁·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解析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正确;笛卡儿《哲学原理》中以

( )

6

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D正确;行星运动的规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错误;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

答案 BD

2.(2008·广东·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1

解析 设斜面的长度为L,倾角为θ.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x=gsin θ·t2,故

2选项A错误;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v=gsin θ·t,故选项B正确;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到达

2L

底端时的速度v=2gLsin θ,小球到达底端时所需的时间t= ,即小球到达底端时gsin θ的速度及所需时间与倾角θ有关,故选项C、D错误.

答案 B

3.(2009·许昌二调)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解析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停止运动,与此观点相反的选项是D.

答案 D

4.(2010·江苏南通期末)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B.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则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解析 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故A错;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只要速度发生变化,必有加速度,必受外力,故D错,C对.

答案 C

5.(2010·吉林长春调研)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达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假设整个运动

( )

( )

7

过程中,子弹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则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是

( )

A.始终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力变小,加速度仍变小.

答案 B

6.(2009·上海杨浦期末)如图1所示,给出了汽车轮胎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时,紧急刹车时的刹车痕(即刹车距 离x)与刹车前车速v的关系曲线,则μ1和μ2的大小关系为( )

A.μ1<μ2 C.μ1>μ2 大,C正确.

答案 C

7.(2009·广东江门模拟)如图2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g、m2=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图2

A.弹簧秤的示数是10 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 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秤的示数不变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解析 以m1、m2为整体受力分析得,F1-F2=(m1+m2)a,求得a=2 m/s;再以m1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得,F1-F=m1a,则F=26 N(弹簧秤示数),故A、B错;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不会发生突变,仍保持原有的形变量,弹簧秤的示数不变,故C正确;突然撤去F1的瞬间,F1消失,m1只受弹簧的弹力F=m1a1,得a1=13 m/s,故D错.

答案 C

8.(2010·福建福州质检)商场搬运工要把一箱苹果沿倾角 为θ的光滑斜面推上水平台,如图3所示.他由斜面底端以初

速度v0开始将箱推出(箱与手分离),这箱苹果刚好能滑上平台. 图3 箱子的正中间是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在上滑过程中其他苹果 对它的作用力大小是 ( )

A.mg

B.mgsin θ D.0

C.mgcos θ

2

2

B.始终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 子弹上升速度减小,阻力变小,加速度变小;下降时向上的阻力变大,向下的合

B.μ1=μ2

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 图1

解析 由题意知,v2=2ax=2μgx,速度相同的情况下,μ1所在曲线的刹车痕小,所以μ1

( )

解析 以箱子和里面所有苹果作为整体来研究,受力分析得,Mgsin θ=Ma,则a=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再以苹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得,合外力F=ma=mgsin θ,与苹果重力

8

沿斜面的分力相同,由此可知,其他苹果给它的力应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相等,即mgcos θ,故C正确.

答案 C

9.(2010·鹤岗市模拟)如图4所示,用绳1和绳2拴住一个小球, 绳1与水平面有一夹角θ,绳2是水平的,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当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时,小球相对于小车仍保持静止,

则绳1的拉力F1、绳2的拉力F2与小车静止时相比 ( ) 图4

A.F1变大,F2不变 C.F1变大,F2变小

B.F1不变,F2变小 D.F1变大,F2变大

解析 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小车静止时,F1sin?=mg F1cos?=F2

向右加速时,F1sin?=mg,F1cos?-F2′=ma 所以B正确. 答案 B

10.(2009·江苏盐城大丰、建湖联考)如图5所示,粗糙的斜面体M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m恰好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f1;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推动物块,使物块加速下滑,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f2;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推动物块,使物块减速下滑,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f3.则

( )

图5

A.Ff2>Ff3>Ff1 C.Ff2>Ff1>Ff3

B.Ff3>Ff2>Ff1 D.Ff1=Ff2=Ff3

解析 三种情况下斜面所受物体的压力均为mgcos θ,所受的都是方向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等于μmgcos θ,所以三种情况斜面受力情况相同,故地面所给的摩擦力均相等,选项D正确.

答案 D

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1、12题各16分,第13题18分,共50分)

11.(2009·江苏·13)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 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 s时到达高度H=64 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解析 (1)第一次飞行中,设加速度为a1

9

匀加速运动H=

12a1t

2

由牛顿第二定律F-mg-Ff=ma1 解得Ff=4 N

(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v1,上升的高度为s1,匀加速运动 s1=

12a1t2

2

2

设失去升力后加速度为a,上升的高度为s 由牛顿第二定律mg+Ff=ma2 v1=a1t2 s2=

v122a2

解得h=s1+s2=42 m

(3)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a3;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a4,恢复升力时速度为v3 由牛顿第二定律mg-Ff=ma3 F+Ff-mg=ma4 且

v32?v322a32a4=h

v3=a3t3 解得t3=

322s(或2.1 s)

322答案 (1)4 N (2)42 m (3) s

12.(2009·盘绵调研)一架军用直升机悬停在距离地面64 m的高处,将一箱军用物资由静止开始投下,如果不打开物资上的自动减速伞,物资经4 s落地.为了防止物资与地面的剧烈撞击,需在物资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将物资上携带的自动减速伞打开.已知物资接触地面的安全限速为2 m/s,减速伞打开后物资所受空气阻力恒为打开前的18倍.减速伞打开前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忽略减速伞打开的时间,取g=10 m/s2.求:

(1)减速伞打开时物资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物资运动的时间至少为多少?

解析 (1)设物资质量为m,减速伞打开前物资所受空气阻力为Ff,物资的加速度大小为a,减速伞打开后物资的加速度大小为a2,不打开伞的情况下,物资经t=4 s落地.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mg-Ff=ma1

1H=a1t2

2

解得a1=8 m/s2,Ff=0.2mg

物资落地速度恰为v=2 m/s时,减速伞打开时物资的高度最小设为h,开伞时物资的速度设为v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10

18Ff-mg=ma2

222v0v0-v

H-h=,h= 2a12a2解得a2=26 m/s2,h=15 m

(2)由上面的求解过程,可得开伞时的速度v0=28 m/s

v0

开伞前的运动时间t1==3.5 s

a1

v0-v

开伞后的运动时间t2==1 s

a2故物资运动的时间至少为t1+t2=4.5 s 答案 (1)15 m (2)4.5 s

13.(2008·上海·21)总质量为80 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 m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 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6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象,试根据图象求:

(g取10 m/s2)

图6

(1)t=1 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估算14 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 (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 解析 (1)由v—t图线的斜率可知加速度:

Δv16-0a== m/s2=8 m/s2

Δt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f=ma 阻力为:Ff=mg-ma=160 N

(2)v-t图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该位移的大小为所求的下落高度,格子数为39.5

h=39.5×4 m=158 m

m根据动能定理:mgh-Wf=v2

2m

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f=mgh-v2

2

36?5

=80×?10×158- J=1.25×10 J ?2?(3)14 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H=h+vt2,t=t1+t2 总时间为t=14 s+57 s=71 s

11

答案 (1)8 m/s2 160 N (2)158 m 1.25×105 J (3)71 s

第3课时 超重与失重 瞬时问题

1.(2009·佛山市质检二)图6是我国“美男子”长征火箭把载 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 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

D.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图6 解析 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加速度均是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加速度均是向下,处于失重状态,由此知选项B、C正确.

2.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竖直加速度器,如图7所示. 把轻弹簧上端用胶带固定在一块纸板上,让其自然下垂,在弹簧末 端处的纸板上刻上水平线A.现把垫圈用胶带固定在弹簧的下端,在 垫圈自由垂下处刻上水平线B,在B的下方刻一水平线C,使AB间 距等于BC间距.假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当加速度器在竖 直方向运动时,若弹簧末端的垫圈 ( BC )

A.在A处,则表示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图7 B.在A处,则表示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且方向向下 C.在C处,则质量为50 g的垫圈对弹簧的拉力为1 N D.在BC之间某处,则此时加速度器一定是在加速上升

解析 设AB=BC=x,由题意知,mg=kx,在A处mg=maA,aA=g,方向竖直向下,B正确;在C处,2kx-mg=maC,aC=g,方向竖直向上,此时弹力F=2kx=2mg=1 N,C正确;在B、C之间弹力F大于mg,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但加速度器不一定在加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下降,故D错误.

3.如图8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B )

图8

12

A.0 B.

233g C.g D.g 33

解析 撤离木板时,小球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没变,二者合力大小等于撤离木板前木板

mg23

对小球的支持力FN,由于FN==mg,所以撤离木板后,小球加速度大小为:a=

cos 30°3

FN23=g. m3

4.(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如图9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 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

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D ) 图9

gg

A.都等于 B.和0

22

MA+MBgMA+MBgC.·和0 D.0和·

MB2MB2

5.(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由此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体重为m=50 kg的小芳在校运会上,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80 m的高度,成为高三组跳高冠军.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芳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小芳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芳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的重力 D.起跳过程地面对小芳至少做了900 J的功

6.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里,某同学把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固定在手提包上,手提包与传感器总质量为1 kg,到达某一楼层停止,采集数据并分析处理后列在下表中.

运动过程 时间(s) 加速度(m/s2) 匀加速 直线运动 2 0.40 匀速直线运动 8 0 匀减速 直线运动 2 0.40 2

( C )

在计算机上画出手提包在此过程中速度v、加速度a、手对手提包的拉力F、位移x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请根据上表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g取10 m/s2)

( C )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知,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2,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也为0.4 m/s2,匀加速运动时手提包受到的拉力为F1=m(g+a)=10.4 N,匀减速运动时手

13

提包受到的拉力为F2=m(g-a)=9.6 N.由图象可以得出,A图中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为0.5 m/s2,B图象中,0~2 s内,加速度越来越小,10 s~12 s,加速度越来越大;D图象中,物体分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综合分析得出,C正确.

7.消防队员为缩短下楼的时间,往往抱着竖直的杆直接滑下.假设一名质量为60 kg、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从七楼(即离地面18 m的高度)抱着竖直的杆以最短的时间滑下.已知杆的质量为200 kg,消防队员着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m/s,手和腿对杆的最大压力为1 800 N,手和腿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当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假设杆是搁在地面上的,杆在水平方向不移动.试求:

(1)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杆对地面的最大压力. (3)消防队员下滑的最短时间. 答案 (1)12 m/s (2)2 900 N (3)2.4 s

解析 (1)消防队员开始阶段自由下落的末速度即为下滑过程的最大速度vm,有2gh1=v2m

消防队员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f=μFN=0.5×1 800 N=900 N.

Ff-mg

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5 m/s2

m减速过程的位移为h2,由vm-v=2a2h2 又h=h1+h2

以上各式联立可得:vm=12 m/s

(2)以杆为研究对象得:FN=Mg+Ff=2 900 N

vmvm-v

(3)最短时间为tmin=+=2.4 s.

ga2

8.(2010·福州综合练习)如图10所示,游乐场有一斜面长为x1

的滑梯,与水平面夹角为θ,在滑梯下端的水平地面上铺设有塑胶 垫.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在衔接处速率的变化, 他还可以在塑胶垫上再滑行x2的距离停止.已知小孩与滑梯表面的

动摩擦因数μ1,试求:(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图10

(1)小孩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

(2)小孩与塑胶垫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值. 2x1x1答案 (1) (2)(sin θ-μ1cos θ)

g(sin θ-μ1cos θ)x2

解析 (1)设小孩的质量为m,在滑梯上他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Ff1=ma1

14

2

2

Ff1=μ1FN1=μ1mgcos θ 所以mgsin θ-μ1mgcos θ=ma1 得a1=g(sin θ-μ1cos θ)

1

由运动学公式x1=a1t2得

21

2x12x1

t1= =

a1g(sin θ-μ1cos θ)(2)由v2=2a1x1得滑到斜面末端速度 v=2a1x1=2gx1(sin θ-μ1cos θ)

在塑胶垫上滑行时,有Ff2=μ2FN2=μ2mg=ma2 得a2=μ2g

由运动学公式0=v-2a2x2得 v2x1μ2==(sin θ-μ1cos θ)

2gx2x2【反思总结】

2

??

超重与失重―→

??—a向下?—失重―→?

?—视重小于重力

??

?—a向上—超重―→?

?—视重大于重力?

?

? ↓

瞬时问题―→?—分析变化的条件

? ↓

?—分析条件变化后受力

—分析条件变化前受力

第4课时 二力合成法与正交分解法 连接体问题

1.(2010·芜湖市模拟)如图7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 A、B用轻质弹簧秤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今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一起向左匀加速 图7 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A )

MFMFA. B. M+mm

15

C.

F-μ(M+m)g

M

m

F-μ(M+m)g D.M

m+M

① ②

解析 取AB整体分析:F-μ(M+m)g=(M+m)a 取B分析:F′-μMg=Ma

M

由①②解得F′=F,故A项正确.

M+m

2.如图8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7°,当载人车厢 沿钢索匀加速向上运动时,车厢的人对厢底的压力为其重量的1.25

倍,那么车厢对人的摩擦力为其体重的 ( B ) 11A. B. 4354C.倍 D.倍 图8 43

解析 当车厢沿钢索方向匀加速向上运动时,人与车厢具有相同的 加速度为a,将a分解为水平方向分量a1和竖直方向分量a2,如右 图所示,则

a1=acos 37°=

45a

① ②

3a2=asin 37°=a

5

对人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对人分别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应 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 水平:Ff=ma1 竖直:FN-mg=ma2

4

由①③解得:Ff=ma

5将④式代入数据得:

3

1.25mg-mg=ma

5F1

由⑤⑥解得:f= mg3

④ ⑤

3.(2008·海南·9)如图9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 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 已知楔形物体b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a和b一个 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a和b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 BC )

A.a与b之间的压力减小,且a相对b向下滑动 图9 B.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向上滑动 C.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静止不动 D.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a相对b向上滑动

解析 原来a受力如图

16

则FNsin θ-Ffcos θ=0 FNcos θ=mg-Ffsin θ

① ②

现给a与b共同向左的初速度后,由于地面的摩擦,b有向右的加速度,a不可能沿斜面下滑,A错.若a相对b向上滑动,则a受到向下的摩擦力,则此时FN′cos θ>mg+Ff′sin θ,与②式比较得出此时a、b间压力增大;b与地面的压力也增大,B对,D错.

若a、b相对静止,a有向右的加速度a,则有

FN′sin θ-Ffcos θ=ma与①式比较得出a、b间压力增大,C对. 4.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 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 N,A受到

的水平力FA=(9-2t) N(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ABD ) 图10

5

A.A物体在3 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11

B.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对于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FB=(mA+mB)a,开始时合力为11 N,3秒末合力为5 N,故A正确.设A、B间的作用力为FN,则对B进行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FA+FB16-4t

可得FN+FB=mBa,解得FN=mB-FB= N.当t=4 s时,FN=0,A、B两物

mA+mB3体开始分离,此后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而A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t=4.5 s时,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t>4.5 s后,A所受合外力反向,

FA+FB

即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当t<4 s时,A、B的加速度均为a=.综上所

mA+mB述,选项A、B、D正确.

5.如图所示,车厢里悬挂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的球比下面的球质量大,当车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两个小球稳定后所处的位置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B )

解析 两个小球稳定后与车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它们的加 速度相同,先使用整体法求得a=gtan θ,再使用隔离法研究B物体 a=gtan θ,与竖直方向的角度相同,所以OA与AB在一条直线上, B正确.

6.(2009·上海静安区月考)如图11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

17

瓜在水平路面上向左匀速前进.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 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

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C ) 图11

A.ma,水平向左 B.ma,水平向右

C.mg2+a2,斜向右上方 D.mg2+a2,斜向左上方

解析 设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的分力为Fy,水平向右的分力为Fx,由牛顿第

222

二定律知,Fx=ma,Fy=mg,所以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F2x+Fy=mg+a,

方向斜向右上方,故选C.

7.如图12所示,物体的质量m=4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0.2,在倾角为37°、大小为10 N的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

止开始加速运动,(g=10 m/s2,sin 37°=0.6,cos 37°=0.8).试求: 图12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若t1=5 s时,撤去恒力F,物体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和时间. 答案 (1)0.3 m/s (2)0.562 5 m 0.75 s

解析 (1)物体在加速运动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37°-Ff=ma Fsin 37°+FN=mg Ff=μFN

由以上三式可得:a=0.3 m/s

(2)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v=at1=1.5 m/s 撤去F后,物体减速的加速度 a′=?g,由0=v-a′t2得:t2=0.75 s 由x2=

v22

2

·t2得,x2=0.562 5 m.

8.如图13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斜面上, 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 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60 kg,小车的质量为

10 kg,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斜面 图13 对小车的摩擦阻力为人和小车总重力的0.1倍,取重力加速 度g=10 m/s,当人以280 N的力拉绳时,试求(斜面足够长):

(1)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某时刻人和车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为3 m/s,此时人松手,则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多少?

答案 (1)2 m/s2 (2)140 N 方向沿斜面向上

2

18

(3)0.5 s

解析 (1)以人和小车为整体,沿斜面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2F-(M+m)gsin θ-k(M+m)g=(M+m)a

将F=280 N,M=60 kg,m=10 kg k=0.1代入上式得a=2 m/s

(2)设人受到小车的摩擦力大小为Ff人,方向沿斜面向下,对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 θ-Ff人=Ma,可得:Ff人=-140 N

因此,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40 N,方向沿斜面向上

(3)人松手后,设人和车一起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1,方向沿斜面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m)gsin θ+k(M+m)g=(M+m)a1 则a1=6 m/s2,由v=a1t1

v

可得t1==0.5 s

a1【反思总结】

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09·宁夏、辽宁·20)如图1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图1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19

( )

解析 物块相对于木板滑动,说明物块的加速度小于木板的加速度,撤掉拉力后木板向右的速度大于物块向右的速度,所以它们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使物块向右加速,木板向右减速,直至达到向右相同的速度,所以B、C正确.

答案 BC

2.(2009·北京·18)如图2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 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

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图2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

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

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 θ 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 θ 解析 若有mgsin θ=μmgcos θ,则μ=tan θ,滑块恰好平衡;若μ>tan θ,则mgsin θ<μmgcos θ,由静止释放,滑块不下滑;若μμmgcos θ,给滑块一向下的初速度,滑块将加速下滑;用平行于斜面的力向上拉滑块向上匀速运动,若μ=tan θ,拉力为2mgsin θ;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运动,拉力为零,故C正确.

答案 C

3.(2009·全国Ⅱ·20)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A.

v20

mg-Ff

mg+Ffmg

mg+Ffmg-Ff

mg+Ffmg

mg+Ff

( )

和v0Ff?2g??1+mg?2v0

B.和v0Ff

2g?1+??mg?v20

C.和v02Ff??2g?1+?mg2v0

D.和v02Ff??2g?1+?mg

解析 设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原抛出点的速率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

1

-(mg+f)h=0-mv2 ①

20

1212

-2fh=mv-mv0 ②

22

v20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h= f

2g(1+)mg

mg-f

v=v0所以选项A正确.

mg+f 答案 A

4.(2009·广东中山四校联考)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

20

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 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 中正确的是

( ) 图3

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D.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 解析 设球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斜面给 球的弹力为F1,竖直挡板给球的弹力为F2. 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cos θ-mg=0,F2-F1sin θ=ma

mg

解得F1=,F2=mgtan θ+ma是定值,故

cos θ

A、B错,D正确;球所受斜面、挡板以及重力的合力为ma,故C错. 答案 D

5.(2009·浙江台州调考)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 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劲度

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如图4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且向右运动的 图4 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块在接触弹簧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

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当弹力等于F时其速度最大 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F/m D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压缩量等于F/k

解析 物块接触弹簧后,弹簧形变量逐渐增大,开始一段时间弹力小于F,所以物块会继续向右加速,直到弹力等于F,此时加速度为0,但速度达到最大;物块继续向右运动,弹簧形变量继续增大,弹力大于了F,加速度方向变为向左,开始减速,直到速度为零,故A错,B对;由于无法得到物块接触弹簧时的速度,弹簧的最大形变量无法得知,故加速度不能确定,故C错;物块速度为零时,弹簧压缩量必大于F/k,故D错.

答案 B

6.(2009·江苏镇江第三次调研)传送带以v1的速度匀速 运动,物体以v2的速度滑上传送带,物体速度方向与传送带

运行方向相反,如图5所示.已知传送带长度为L,物体与 图5 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A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与v1无关

B.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大于v1

C.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等于v1

21

D.当v2、μ、I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小于v1

解析 物体在传送带上受摩擦力向右,物体首先向左做减速运动,当v22>2μgL时,物体从A端离开传送带,且所用时间t

答案 ACD

7.(2009·江苏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调研)如图6所示, 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 带左端距离为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传送带分

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v1

A.F1

B.F1=F2 D.t1可能等于t2

解析 无论传送带速度是否相同,物体均静止,故受力情况相同,F1=F2,故A错,B对;如果物体两次到达左端时速度均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则t1=t2,故C错,D对.

答案 BD

8.(2010·江苏泰州联考)如图7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加一水平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

( )

图7

A.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 D.t=2 s到t=3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解析 把A、B作为整体来研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mB)a,F为变力则a也变化,故A错;0~2 s内,两物体由静止开始先沿正方向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由于力的对称性,在2 s~4 s内,两物体接着沿正方向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又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减速运动,4 s末速度恰减为0,此后重复以上两个过程,整个过程速度的方向没变,故B错;对B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mBa,由以上两式可知,Ff与F同向同变化,故C对,D错.

答案 C

9.(2010·辽宁名校联考)如图8所示,不计绳的质量及 绳与滑轮的摩擦,物体A的质量为M,水平面光滑,当在

22

绳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当 在绳B端施以F=mg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A的加速度 为a2,则a1与a2的大小关系是

A.a1=a2 B.a1>a2 C.a1

m

解析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挂m物体时,mg=(m+M)a1,a1= g;用F=mg拉时,

m+M

m

mg=Ma2,a2=g,则C正确.

M

答案 C

10.(2010·海南海口期中)如图9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图8

图9

A.在0 s~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B.在1 s~3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 s~4 s内,外力F不断减小 D.在3 s~4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解析 从图象可得:第1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 s、第3 s内做匀速运动;第4 s内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μmg(向右为正),故B、D正确.

答案 BD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1.(2009·安徽·22)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 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 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 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 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10所示.设运动

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 图10 力加速度取g=10 m/s.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 m/s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解析 解法一 (1)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绳拉运动员的力为F.当运动员和吊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的大小为(M+m)g,向上的拉力为2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F-(M+m)g=(M+m)a 解得F=440 N

23

2

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拉绳的力的大小为440 N,方向竖直向下.

(2)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大小Mg,绳的拉力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N-Mg=Ma

解得FN=27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压力大小为275 N,方向竖直向下.

解法二 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为F,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F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为FN.分别以运动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FN-Mg=Ma F-FN-mg=ma 由①②得 F=440 N FN=275 N

答案 (1)运动员拉绳的力大小为440 N,方向竖直向下. (2)运动员对吊椅压力大小为275 N,方向竖直向下. 12.(2010·山东青岛一检)如图11所示,质量M=20 kg的木楔 ABC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μ=0.04.在木楔倾角 θ=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

下滑.当物块滑行的距离x=2.8 m时,它的速度v=2.8 m/s,在 图11 这一过程中木楔没有动,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

(1)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的大小. 解析 (1)由匀加速运动的公式v2=2ax

得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v22.8222a== m/s=1.4 m/s

2x2×2.8

由于a

分析木楔受力,它受五个力作用,如下图所示.

① ②

对于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2+Ff1′cos?-FN1′sin?=0

24

由此可解得地面作用于木楔的摩擦力,又因Ff1′=Ff1 FN1′=FN1

所以Ff2=FN1′sin?-Ff1′cos?

=mgcos?sin?-(mgsin?-ma)cos?=macos? 故Ff2=1×1.4×

32N=1.21 N

此力的方向与图中所设的一致(由C指向B的方向). (2)对于木楔在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得 FN2-Mg-FN1′cos?-Ff1′sin?=0 故:FN2=Mg+FN1′cos?+Ff1′sin? =Mg+mgcos?cos?+(mgsin?-ma)sin? =(M+m)g-masin? =(20+1)×10 N-1×1.4×

12N=209.3 N

答案 (1)1.21 N,方向由C指向B (2)209.3 N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2010·北京丰台区月考)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D )

MmgFmg

解析 在本实验中绳中的张力F=,则小车的加速度a==,在研究加速

M+mMM+m度跟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保持m不变,若横轴为1/(M+m),则a-1/(M+m)图象应是过

mg

原点的直线,当满足M?m时,m可以忽略不计,a≈,a-1/M图象还可以满足图象是过

M原点的直线;当小车的质量较小、不满足M?m时,图象便发生向下弯曲.故选D.

2.关于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者之间的关系

B.通过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的研究,就可以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C.通过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质量的研究,就可以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D.先不改变小车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不改变力,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

25

( D )

A.通过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及受到的拉力F的研究,能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

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析 由于实验中有三个量同时变化,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加速度、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质量的研究,可以得出加速度、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D项正确.

3.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D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选项A中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或小桶)通过细绳栓在小车上,A错;选项B、C、D符合正确的操作方法,B、C、D对.

4.(2009·海淀区质检)若测得某一物体质量M一定时,a与F的有关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

a/(m·s-2) F/N 1.98 1.00 4.06 2.00 5.95 3.00 8.12 4.0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9坐标中画出a—F图象.

图9

(2)根据图象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正比关系. 答案 (1)见解析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分析.若a与F成正比,则图象是一条过

原点的直线.同时,因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可.连线时应使直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予以考虑如图所示.

26

5.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 (包括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

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记为M. 图10

(1)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子,装入沙桶中,称量并记录沙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取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外力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F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1

①a—F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M+m

②你认为把沙桶的总重力mg当作合外力F是否合理? 答: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③本次实验中,是否应该满足M?m这样的条件? 答:否(填“是”或“否”).

(2)验证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保持桶内沙子质量m不变,在盒子内添加或去掉一些沙子,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总质量不变,故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变.

1

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以加速度a为纵轴,应该以为横轴.

M+m

答案 (1)将车内的沙子转移到桶中,就保证了M+m不变,即系统的总质量不变,研究

F合mg1

对象是整个系统,a==,可见a—F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系统的合外

M+mM+mM+m力就等于所悬挂沙桶的重力mg,不必满足M?m这样的条件.

6.(2010·淮安市第四次调研)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

(1)某小组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

x3+x4

x5、x6已量出,如图11所示,计算D点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加速度的表达式2T

(x4+x5+x6)-(x1+x2+x3)

.

9T2

图11

(2)另一小组在该实验中得到了如下一组实验数据

27

F/N a/(m·s-2) 0.196 0.25 0.294 0.58 0.392 0.90 0.490 1.20 0.588 1.53 ①请在图12所示的坐标中画出a—F图线.

图12

②从图中可以发现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A.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 C.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答案 (2)①作图略

( AB )

章末总结

1. 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一 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9所示.一个滑块自 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t0.那么下列选项中能正 图9 确表示滑块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图象是

( C )

解析 设AB长为L1,倾角为α,BC长为L2,倾角为β.滑块沿AB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vAvA2

a1=gsin α,滑块从A滑到B所用的时间为:t1==,由运动学公式得:vA=2a1L1.又

a1gsin α滑块从B滑到C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gsin β,滑到C点的速度为:vC=2a2L2,从B滑

vCvC

到C所用的时间为:t2==,由几何关系可得,L1sin α=L2sin β,联立解得:vC=vA,

a2gsin βt1

28

2.(2010·山东青岛15中质检)如图10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 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 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D )

m

A.mg B.mg

m0+m

m0mC.F D.F 图10 m0+mm0+m解析 以弹簧和重物整体为研究对象,F-(m0+m)g=(m0+m)a,以重物为研究对象,

m

F弹-mg=ma,得到弹簧秤的读数F弹=F,故D正确.

m0+m

3.如图11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 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一物体以水平速度v2从右端滑上传送

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此时速率为v2′,则下 图11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

A.若v1v2,则v2′=v2 C.不管v2多大,总有v2′=v2 D.只有v1=v2时,才有v2′=v2

解析 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在传送带上滑动,则有:Ff=ma,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滑动的位

v22

移为:x=.速度减为零后,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仍为a,

2a若v1>v2,滑到传送带右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2′=2ax,比较可以得出,v2′=v2

4.如图1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 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

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T 图12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 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3μmgA.

53μmgC.

2

3μmgB. 4D.3μmg

( B )

解析 设绳中的最大拉力为F,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对右边的m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3μmg

得:μmg-FT=ma,对左边的两个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T=3ma,联立解得FT=,4正确选项为B.

5.(2009·江苏南通一中阶段测试)在探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13(a)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78 kg.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0,cos 37°=0.80.

29

图13

(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拉力大小应为多大?

答案 (1)0.4 (2)4.5 N

解析 (1)由题图(b)可知,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f=3.12 N

FF3.12由Ff=μFN,得μ=f=f==0.4

FNmg0.78×10

(2)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N、拉力F和摩擦力Ff作用.将F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根据牛顿运动定律

Fcos θ-Ff=ma Fsin θ+FN=mg Ff=μFN

联立各式可得F=4.5 N

6.如图14所示,一质量为M=5 kg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 面上,斜面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斜面高度为 h=0.45 m,斜面体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8,小物块 的质量为m=1 kg,起初小物块在斜面的竖直面上的最高点. 现在从静止开始在M上作用一水平恒力,并且同时释放m, 取g=10 m/s2,设小物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它们之

间的滑动摩擦力,小物块可视为质点.问: 图14

(1)要使M、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至少多大? (2)此过程中水平恒力至少为多少?

(3)当(1)问中水平恒力作用0.4 s时,撤去F,求m落地时M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为多少? 答案 (1)12.5 m/s2 (2)105 N (3)2.275 m

解析 (1)以m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有:mg-Ff=0 水平方向有:FN=ma,又Ff=μ2FN,得:a1=12.5 m/s2

(2)以小物块和斜面体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1(M+m)g=(M+m)a1

水平恒力至少为:F=105 N (3)撤去F后小物块做平抛运动

2h

下落的时间为:t2= =0.3 s

g

30

12

F作用阶段,斜面体的位移为:x1=a1t1=1 m

20.4 s末的速度为:v1=a1t1=5 m/s

撤去F后,对斜面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2 解得a2=5 m/s2

v1

斜面体速度减为0所用的时间为:t==1 s>t2=0.3 s

a2

12

在t2时间内斜面体的位移为:x2=v1t2-a2t2=1.275 m

2m落地时M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为:x=x1+x2=2.275 m 7.如图15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θ=30°,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 m/s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 kg的工件(可看为质

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经时间t=1.9 s,工件被传 图15 送到h=1.5 m的高处,并取得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取g=10 m/s2.求:

(1)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1. (2)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Δx. 答案 (1)75 N (2)0.8 m

h

解析 由题意高h对应的传送带长为L==3 m

sin 30°

工件速度达到v0之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位移为x1,

v0

有x1=v t1=t1

2

因工件最终取得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所以达到v0之后工件将匀速运动,有L-x1=v0(t-t1)

解得:t1=0.8 s,x1=0.8 m

v0

所以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a==2.5 m/s2

t1

在加速运动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mgsin θ=ma 解得:F1=75 N

(2)在时间t1内,传送带运动的位移为x=v0t1=1.6 m 所以在时间t1内,工件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Δx=x-x1=0.8 m.

31

12

F作用阶段,斜面体的位移为:x1=a1t1=1 m

20.4 s末的速度为:v1=a1t1=5 m/s

撤去F后,对斜面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2 解得a2=5 m/s2

v1

斜面体速度减为0所用的时间为:t==1 s>t2=0.3 s

a2

12

在t2时间内斜面体的位移为:x2=v1t2-a2t2=1.275 m

2m落地时M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为:x=x1+x2=2.275 m 7.如图15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θ=30°,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 m/s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 kg的工件(可看为质

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经时间t=1.9 s,工件被传 图15 送到h=1.5 m的高处,并取得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取g=10 m/s2.求:

(1)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1. (2)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Δx. 答案 (1)75 N (2)0.8 m

h

解析 由题意高h对应的传送带长为L==3 m

sin 30°

工件速度达到v0之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位移为x1,

v0

有x1=v t1=t1

2

因工件最终取得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所以达到v0之后工件将匀速运动,有L-x1=v0(t-t1)

解得:t1=0.8 s,x1=0.8 m

v0

所以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a==2.5 m/s2

t1

在加速运动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mgsin θ=ma 解得:F1=75 N

(2)在时间t1内,传送带运动的位移为x=v0t1=1.6 m 所以在时间t1内,工件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Δx=x-x1=0.8 m.

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1k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