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保护 - 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更新时间:2023-09-28 14: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大 学

工业遗产保护

——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教师:

工业遗产保护

——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内容摘要:德国鲁尔工业区曾走过“彻底清除与毁灭”、“毁灭之后再重建”、“回收再利用”到“综合性开发战略”的曲折过程,最后达到了区域复兴的效果,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文章综述了工业遗产的概念和价值, 分析了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最后针对鲁尔工业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成熟有效的操作模式,以期对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保护与再生;鲁尔工业区;蜕变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载着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 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城市原有功能结构发生了拆解和重组,许多曾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业遗存如今也因丧失实用功能面临着闲置、废弃、甚至消亡的窘境,“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渐渐凸显于人们的视野中。

一、工业遗产的概念及价值

1. 工业遗产的概念

2003 年7 月, 在俄国下塔吉尔大会上通过了专用于保护工业遗

产的国际准则,即《下塔吉尔宪章》,其中阐述的工业遗产定义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移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居住、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由此可见,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范围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2. 工业遗产的价值

工业遗产的主要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这五个方面, 只有具备了这些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才能成为工业遗产。因此, 价值的认定是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基础。

(1) 历史价值

工业遗产是研究近现代工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凝结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历史价值的核心要素是时间性和真实性。时间性是指遗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过。时间越长, 相对越珍稀,历史性就越长。真实性是指现存工业遗产的历史信息必须是可信真实的。

(2) 科技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 科技价

值是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 体现在机器设备、工艺流程、工业企业建筑物等中, 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为以后的科技发展产生了启迪作用。如1921 年兴建的大连金州纺织厂一纺车间率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锯齿形屋顶, 体现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

(3) 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城市文明的进程, 不仅承载相对完整和真实的工业时代的历史信息, 记录普通工人的日常生活, 而且传承产业工人的优秀品德。作为城市景观一部分的工业遗产承载了社会的共同记忆, 是普通劳动群众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对于长期在此工作的企业职工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价值。

(4) 经济价值

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利用工业遗产厂房建筑结构坚固、空间宽敞、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开展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以开发它的商业价值。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5) 审美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 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立性。城市的差别性在于文化的差别性, 认定和保存这些有着特殊形象的工业遗产, 不但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维护城市的地方特色, 而且可以成为城市鲜明的识别标志。

二、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各个具体项目是众多学者一直共同关心

的问题。欧盟、欧共体各国政府为利用“废弃工业区”,改组城市内部空间,控制大城市盲目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在目前,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出现了如下7种典型模式:

1.主题博物馆模式 重点展示某些工艺生产过程,从中活化工业企业的历史感与真实感。如建于1854年的德国亨利钢铁厂,现变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导游人员由原厂工人志愿者担当。

2.工业遗址公园模式 如德国鲁尔蒂森煤-铁景观公园,杜伊斯堡、盖尔森基兴的“北极星公园”,以及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都是成功例子。

3.公共休憩空间模式 即在工业旧址上兴办休闲娱乐场所。实例有起重架用于攀崖训练场,冷却池用作潜水训练基地,废瓦斯槽变“太空馆”。

4.购物旅游中心模式 如德国奥博豪森市的旅游中心购物区,将壮观的工业设备改建成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房、服装城及儿童娱乐场所。

5.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开发模式 欧、美、日等国,此举获得长足发展,即开办特色工业博览会,开展招商、商务交流等旅游活动。 6.出租转让定性使用模式 让某些文化艺人进驻集群经营文化艺术产业,并形成特色新社区——艺术家群落。如英国曼彻斯特、香港等工业区全走进SOHO时代。

7.区域一体化治理模式 如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区域综合治理计划的产物,产生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三、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蜕变

1. 鲁尔工业区的介绍

鲁尔区在柏林的西南方向,范围涵盖了20多个城市,50万人口以上,东西长80多公里,南北则有50多公里,整个区域的范围超过4000平方公里。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现在仍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形成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鲁尔区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发展了炼焦、电力、化学煤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氮肥工业、建材工业等,同时,为大量产业工人服务的轻工业,如服装、纺织、啤酒工业等也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随着全世界产业发生结构性大调整,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景观已经不再是国力的象征。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重工业成为污染的代名词。作为传统重工业带的鲁尔工业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传统重工业区一样,衰败在所难免,工厂关闭,失业人口剧增,生态环境破环殆尽,到处是废弃的厂房和机械设备,整个工业区已无生机可言。如何对待和处理大量废弃的工矿、旧设备和工业空置建筑成为重要的问题。

2. 鲁尔工业区的蜕变

德国人试图通过创新性的改造使这个200 多岁的奄奄一息的巨人“复活”:将这些工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区域振兴等相结合进行战略性开发与整治。著名的亨利钢铁厂被改造成一个露天博物馆;废弃铁路和旧火车车皮变成了当地社区儿童的艺术表演场地;蒂森钢铁公司“擦去了脸上的煤灰”,成为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废弃的旧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高雅的交响乐也别开生面地以巨型钢铁冶炼炉为背景演出,艺术灯光工程使公园之夜充满魅力。此外,在一处有色金属矿加工区奥博豪森,巨大的厂房改建为大型摩尔购物中心,同时开辟了工业博物馆;焦炭厂则变成了吸引众多艺术、创意和设计公司的办公和展览场地。就连原本作为整个工业区废水污水排放管道的埃姆舍尔河,也恢复成为景观优美的生态流域。鲁尔区由此成了享誉世界的工业遗址旅游城。2001 年,德国鲁尔区的埃森煤矿,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以工业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环境问题解决了,工人就业解决了,工业遗产得到了保护,人们又多了一个极具趣味的空间,工业遗产这个巨人正在“复活”。

3. 鲁尔工业区的成就

经过20年的更新,鲁尔工业区走上了健康发展道路,为其他地方的老工业区改造创出了一条新路。它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产业结构多元化。无论从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规模,还是从工业和服务业的范围看,都显出了多元化趋势;

2 从封闭式纵向合作模式向更加开放的横向合作模式转变; 3 引入及扩大创新活动;

4 在新建及现有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创立新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环境技术);

5 建立了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多元化基础设施,包括教育、研究机构以及融资服务机构等;

6 灵活的管理,包括地方政府与不同部门、行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四、结语

对于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利用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要结合具体基地情况来分析之外,它也将随着新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出现的而更加合理。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概念的诠释、价值的分析以及几种国外成功保护再生模式的探讨,最终的鲁尔工业区详细研究分析,为国内目前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参考。鲁尔工业区的成功蜕变,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国内工业废弃的改造利用的理论研

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也同样应该看到,这样成功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经济背景,对于我国现状条件下的工业遗址而言,建设后工业景观公园是否具备条件,应该采取怎样的设计方法,实施过程和运营模式,尚需要依据客观的研究分析做出慎重,科学的解析于求证。

本文的研究还仅是初步的尝试,从中国的具体现状来看,各种不同案例背景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理性分析和对遗产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每一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尝试性探索都以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为使命。只有这样,工业遗产才能避免沦为城市发展的历史包袱,转化成真正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财富,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岳宏. 从世界到天津—— 工业遗产保护初探[M] .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

[2]邢怀滨, 冉鸿燕, 张德军.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J] .东北师范大学

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1) : 16-19.

[3]单霁翔. 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N] . 中国文物报,2006- 06- 02( 01) . [4]如何科学认识工业遗产的内涵与价值[J].www.xinhua.net.com [5]杨宏烈.发展广州工业名企旅游的思考[J].经济地理(核心)2006.(2).43-45. [5]黄怀海,译. 文献中心·纽伦堡·德国[J]. 世界建筑,2006,9:71 ~ 7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0j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