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_以湖南城头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为例

更新时间:2023-03-29 10:31:01 阅读量: 建筑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2中原文物 2010年第5期

试论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

以湖南城头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为例

袁建平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 长沙 410005)

Abstract:Asoneofthehundredgreatestarcheologicaldiscoveriesinthe20thCentury,ChengtoushanRuinswasfamousforthediscoveryofQujialingCuturalSite,claimingtobe China!sFirstCity Cheng toushanCultureisaprotogeneticcultureoriginatedfromthenativeculture Asaearlystateculture,Cheng toushanCulturewentthroughthreestages:FarmingSettlementClusters,CenterSettlementClustersandCityCulture Cicy(includingconvenanceandarchitecture),writing,clothing(includingjadeaccessory)areo riginationfactorsandshapingstandardoftheChengtoushanCulture,whichdevelopedintoamaturecultureandatlastblentintothehistoryofChinesecivilizationwithmultielementintegrationpattern

Keywords:Chengtoushan;ruins;China;earlyculture;produce

摘 要:城头山遗址作为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因发现屈家岭文化城址和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家岗文化水稻田而著名,号称 中国第一城 。城头山地区文明为本土文化发展起来的原生型文明。作为早期邦国文明,城头山地区文明起源经历了农耕聚落 中心聚落 邦国三个阶段。城市(包括礼仪建筑)、文字、服饰(包括玉佩饰)是城头山地区文明起源的要素和形成的标准。城头山地区文明向成熟文明发展最后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城头山地区邦国文明的产生是中国早期文明产生的一种模式,在长江中游乃至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中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中国早期文明经历了一个小国寡民式的邦国文明阶段。

关键词:城头山;遗址;中国;早期文明;产生 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常德市澧县车溪乡南岳村,地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地带的澧阳江湖冲积平原中心。自1991年冬始至2002年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12年对其进行了发掘。因发现屈家岭文化城址、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家岗文化水稻田,1992、1997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被评为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为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城址,号称 中国第一城 。该遗址是长江中游一处非常重要的遗址,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意义非凡。本文试从该遗址及周边的考古发现论述其早期文明的产生。

一、城头山地区文明的性质:早期邦国文明

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城头山遗址及其周边地区(大致相当于澧阳平原)所见屈家岭文化时期邦, #

明 。其是中国南方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邦国文明

的典范。顾名思义,早期国家是相对成熟国家而言。恩格斯指出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国家即我们要探讨的早期文明。

西方学者较先注意到了早期国家这一历史现象,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从人类学或世界历史进程研究的角度提出了 未开化的王国 、 类似国家的结构 之说,进而提出了 早期国

%

家 的概念。西方最有影响的早期国家理论家克莱森(HenriJ Claessen)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早期国家 (EarlyState)中,则是运用弗里德(MortonH Fried)的社会分层理论展开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依据社会结构分析把社会划分为平等社会(egalitariansociety)、等级社()()

试论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 以湖南城头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为例23

家(state)四种类型,并把它们作为社会发展依

(

次演进的四个进化阶段。塞维斯(ElmanR Service)的酋邦理论则依据社会组织形态把社会划分为游团(band)、部落(tribe)、酋邦(chiefdom)和国家(state)四种类型,并把它们视为依次演进的四个进化阶段。

国内早期国家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6年林沄先生即主张我国古代文献中提到的 邦 、 国 就是早期国家,并以考古所见自龙山时代即以出现的都鄙群这种聚落形态作为我国早期国家的组织形式。苏秉琦先生提出了中国国家起源问题可以概括为发展阶段三部曲,即 古国 方国 帝国 。并指出古国时代可以从 古文化、古城、古国 谈起; 古文化指原始文化;古城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必专指特定含意的城市;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 。王震中先生则认为 都邑 城市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最早出现的,大多是都邑国家或城市国家式文明 ,并把国家发展修正为 邦国 王国 帝国 三个阶段,提出国家起源之路为 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 中心聚落形态 邦国形态 ;指出所谓中心聚落形态,

.

,

+

)

冶炼铸造的初期,在中国历史编年中大体相当于考古学的龙山时代,即夏王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时代 。苏秉琦先生率先提出的 区系类型理论 ,把中国古代文化划分为六个区域,即陕豫晋邻境地区、山东及临近一部分地区、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 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和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

本文所论早期文明即为苏秉琦先生所指方国、王震中先生所指的邦国文明。城头山地区文明是中国早期小国寡民式的 以国立城 的邦国文明。城头山古城为其都邑,是其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周边散布着一系列邑落, 平时民耕于野,战时民保于城 。

二、城头山地区文明的类型:原生型文明苏秉琦先生把中国国家起源模式概括为三个类型,即原生型、次生型和续生型。囿于当时的考古发现,关于长江中游地区国家起源的模式苏先生没有论及。

城头山地处的澧阳平原,位于洞庭湖西北岸,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南、北、西三面环山,东部与开阔的洞庭湖平原连为一体,澧水从南部台地流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古往今来,这里即是人类繁衍生息之所。30年来的考古发掘、调查,在这一作为冲积平原的南方黏土地区,发现史前遗址将近

400处(包括旧石器遗存37处)。

20世纪80年代,湖南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了突破性的发现。现已发现200多处地点分布于湘、资、沅、澧四条河流两旁阶地上。大多有确切地层,澧水流域最多。在澧阳平原即发现七八十处之多。澧水中下游为中心的 澧水文化类群 是具有独自特点的区域性文化。其最早

%

的文化遗存年代可追溯到约50万年以前。

澧水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是澧阳平原新石器文化的根系。从现有资料看,距今14000年前后,澧阳平原开始了新石器时代文化进程。华垱、八十垱遗址下层等遗存中,石器可见继承当地旧石器晚期小石片石器传统,也出现了陶器等新的文化因素。距今9000~4000年前,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传承有序,谱系清晰,先后为彭头山文化(距今9000~7900年) 皂市下层文化(距今7900~6800年) 汤家岗文化(距(#

!

大体与弗里德

社会分层学说中的分层社会和塞维斯酋邦理论中的酋邦社会相当 ;邦国显著区别于之前的酋邦

(或叫中心聚落阶段)是强制性权力的出现,与王国的区别则在于有无王权的存在;主张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中提出的国家形成的两个标志 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修正为:一是阶层或阶级的存在,二是强制性权力机构的设立。

许多学者论述了铜石并用时代(公元前3500~前2000年)为文明诞生时代。如苏秉琦先生指出 不迟于四五千年前,全国六大区系大都进入古国时代即城邦、万国林立的时代 ;张忠培先生则认为 公元前三千二三百年,中国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和燕山南北及西辽河流域的诸考古学文化,已从父权制社会中脱胎出来,进

入了文明时代 ;王震中先生认为 都邑 城市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最早出现的文明,大多是都邑国家或城市国家式的文明 ,

中国的城邑

,

/

24考古研究

5500年) 屈家岭文化(距今5500~5000年) 石家河文化(距今5000~4000年)。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已发现彭头山文化遗址12处、皂市下层文化遗址21处、汤家岗文化遗址4处、大溪文化遗址54处、屈家岭文化遗址57处、石家河文化遗址209处。

城头山遗址所在地区,是稻作农业发展起来的文明。原始农业文化是其走向文明的坚实基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力推动了城头山地区文明化进程。

目前,澧阳平原经过科学发掘的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城头山遗址东面约2公里处的彭头

山与东北10公里处的八十垱遗址。迄今为止在澧阳平原发现了10多处彭头山文化遗存。彭头山遗址发现有稻作遗存,在其陶器胎内和红烧土块中有稻壳实物;在年代略晚的八十垱遗址中出土的稻谷和稻米有9800余粒,经研究属于原始古栽培稻类型;199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湘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了迄今所见最早的距今1 4万~1 5万年前的栽培稻标本,说明稻作农业在湖南地区起源较早。

城头山遗址所见农业已相当发达。在遗址东北部发现了距今约6500年以前汤家岗文化时期的水稻田和配套的原始灌溉系统,稻田底、原生土表层含稻谷、稻叶硅质体。在遗址南部发现时代为大溪文化之初甚至更早的稻田及稻草、稻谷和炭化米遗物。这些充分说明了城头山遗址是在当地农业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适宜的气候、适中的地理位置是城头山地区文明起源、形成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城头山地区文明的起源、发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发生的过程,以本土文化的承传和演进为主流。在发展过程中虽也与长江下游地区以及黄河流域古文化有过互相影响,在彼此长期交往中都从对方吸收了一些对自己有益的因素。但外来因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头山的文化特质和发展方向。城头山地区文明成为中国南方原生型文明的典范。

三、城头山地区文明起源三部曲:农耕聚落 中心聚落 邦国

从澧阳平原考古发现看,如王震中先生所论,早期文明之路经历了农耕聚落、中心聚落、 ( (

)(

&

郭伟民、裴安平、尹检顺等先生对澧阳平原

史前聚落的形态特点和演变规律都有过深入的探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彭头山文化时期,该地即已形成定居聚落。彭头山、八十垱时期聚落 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初具规模00具备了早期定居性农业聚落的一般规模及特征 。在八十垱遗址 聚落边缘两个发掘地点都发现了较明显的土围,以及与之配套的壕沟,从而证实长江中游地区墙、壕聚落雏形 环壕土围聚落,早在距今8000年左右即已出现,为新石器时代城邑聚落及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城头山遗址的营造分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四个阶段。汤家岗文化时期还只是农耕聚落阶段,大溪文化时期已是中心聚落阶段。一是因该遗址屈家岭城墙之下叠压有距今6300~6200年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墙和作为礼仪性建筑的祭台,而相邻同时期遗址则未见城墙;还发现木梢、木桨、木矛等器物。古城功能可能已不单是为防水。城址较澧阳平原高数米到十多米,1998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对其未产生任何影响,

这似乎可以反证城头山

筑城的原因并不是、或主要不是考虑水患00看

%(

来还是为了防御00 这些至少说明古城当时已有水陆交通体系具有防御功能。目前仅在其周围5公里范围内即发现大溪文化遗址20余处,说明大溪文化时期该遗址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耕聚落,而是一座作为中心聚落的古城;二是第三、七区发现了大溪文化陶窑9座,有料坑、蓄水池、工棚等相关设施。有的窑专门烧制陶支座,有的窑专门烧制用作建筑材料的红烧土块,分工已很明确。该期还出土各式纺轮168件,说明有专门从事纺织的工匠。意味着制陶、纺织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三是因为该期墓葬随葬品有了较大区别,说明贫富分化和阶层的产生。在东墙中段一座大溪文化时期的祭坛上共有瓮棺葬9座、土坑墓8座。在这8座土坑墓中,5座为屈肢葬,无任何随葬品,而M678、M679、M680三墓的随葬品却很丰富。其中M678显得地位更高,发现随葬品29件,其中陶釜、陶豆、陶鼎似成组合的陶礼器;2件精美的玉璜置于颈上,说明其地位的显赫。在M888、M893、M803、M894等随葬器物较多的墓葬中发现10多件既可用作武器或工具,也可能是用于礼仪象征等级、&(

(

#( (

!(

试论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 以湖南城头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为例25

!

本矛盾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再推动生产关系

变革的结果致使澧阳平原 大约在距今6500千年前后,私有制已经起源 。种种迹象表明,此时城头山地区早期文明已经起源。

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址直径已达到315~325米,面积达8万平方米。城墙宽约50米,高约5米,再加上宽约35米、深4米的护城河,显得更为壮观。城内布局也更为严格,居址和墓葬区的界线更加明显。已发现的数百座屈家岭文化墓葬,绝大多数分布在城中偏北部的墓葬区,流行瓮棺葬小型土坑墓中随葬品一般只有几件至十余件,大型土坑墓有数十件,特大型墓如M425随葬品则多达百余件,表明等级分化更为剧烈。居址多位于城中部及城西南地区,除大量小型居址外,还出现了大型夯筑高台式中心建筑。该建筑相当规整,位于一处高60~80厘米的方形土台上,土台系夯筑而成。建筑分前后套间,左为大居室,右为大厨房,内有一排4个方形灶,并留下多件较完整的陶炊器,周围环绕数十个大小柱洞。在该建筑周围还发现了多座小型排房,并有红烧土路面与之相通。根据城头山遗址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墙的解剖情况计算,筑城土方量当在15万立方米左右。这么庞大的城垣,需要大规模地组织调动大量的劳动力,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营建而成;而城垣之大型中心建筑,也需要动员众多的人力物力之资源,这一切都显示出在其背后有完善的社会协调和支配机制来为其作保障和进行运营。以城头山城址为中心,在澧阳平原上分布着57处屈家岭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说明当时城头山古城已是控制这些聚落的一个早期邦国文明的政治、经济中心,早期邦国文明已经诞生。社会分层和战争是其产生的原动力。作为一个邦国,其地域范围相当于澧阳平原。

四、城头山地区文明起源因素与形成标准:城市(包括礼仪建筑)、文字、服饰(含玉佩饰)

要判断文明是否起源、形成就需要一定的判断标准。摩尔根将人类社会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时代,认为文明时代 始于标音字母的

发明和文字的使用 。恩格斯发展了这种观点,指出正是 由于文字的发明以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

)

(

的出现是文明的标志。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剑

桥大学考古学系主任格林 丹尼尔在他于1968年出版的&最初的文明 一书中补充完善了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提出的只要具备有高墙围绕的城市、文字、复杂的礼仪中心三项因素的两项就是一个古代文明的观点,并提出世界上独立发展起来的最古老的文明有六个: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墨西哥(包括奥尔密克和玛

雅文化)和秘鲁。

西方有关文明形成的理论传到东亚后,我国和日本学者提出加上一个标准,即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因而,城市(包括复杂的礼仪建筑)、文字、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被认为是文明形成的标志。这是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观点。其中以夏鼐先生提出的 都市、文字、

#

青铜器 三项标准最有代表性。就此国内外学者还相继提出过种种不同的判断标准。如张光直先生的 青铜冶金术、文字、城市、国家组织、宫殿、复杂礼仪中心 六项标准。

因文明形成的标准直接关系到文明起源研究中要确定的文明要素,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讨论文明形成的标准同时又是探讨文明起源的要素。除上述标准被认为是文明起源要素外,又有学者主张将玉器等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要素,也有学者主张将考古发现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物化形态因素,如城市、文字、礼仪建筑、冶金术、玉器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物化因素,而将国家、阶级等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因素作为隐含在物化形态背后的社会形态因素。有学者认为 所谓文明起源的标志或要素,只是文明起源到来的一些现象 ,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没必要对文明起源要素进行专门探讨。

笔者认为只有透过这些现象方可看到文明起源的本质。从文明起源要素角度探讨中国文明起源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被越来越多的考古新发现所佐证。尽管城市、文字等因素不是普遍的文明起源的标准,但其与中国文明的产生密切相关,应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并认同玉器是中国文明起源特有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一个被中外学界长期忽略了的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

+

服饰。衣、食、住、行自古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衣在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不可低估。&易经 系辞下 云:

黄帝尧舜垂衣裳

)+

&

%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

26考古研究

表的制度文明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城市(含礼仪性建筑)、文字、服饰(含玉佩饰)是城头山地区早期文明起源和形成的重要因素。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城市(含礼仪性建筑)的兴建密切相关。正如恩格斯指出: 在新的设防城市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如前所述,城头山遗址在大溪文化时期已开始筑城,已是一个控制周边地区的中心聚落古城。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古城进一步扩张,城内建筑有了质的变化。日本学者安田喜宪先生研究认为,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稻作祭祀遗物,发展了太阳、鸟崇拜,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烧成砖。宫本教授研究指出: 屈家岭文化前期的建筑压在用烧成砖铺垫后的大溪文化末期的墓地上。建筑平面上排列有正殿、前殿和侧殿,从这里看其建筑物具有祭祀祖先的宗庙或举行仪式的神殿性质。 在神殿西侧还发现了大型居址,东西长9 7米,南北宽8 7米,存在敷垫烧成砖的台子状结构,其南边可能铺有木地板。宫本教授认为这是首领举行仪式的祭政殿。安田喜宪先生则认为,在城头山遗址 既发现了祭祀场神殿(神殿),又发现了祭政殿(王宫)。这样,加之祭坛的发现,王宫、神殿、祭坛,这都市文明的三要素都已齐全。可以断言,城头山

+

遗址是长江文明最早的都市 。

刘庆柱先生把古代都城、城邑分为单城制、双城制、三城制三种类型,并指出 单城制的1城!的出现与1邦国!社会形态是一致的,双城制的1郭城!与1宫城!的出现与1王国!社会形态是一致的,三城制的1郭城!、1内城!、与1宫城!的出现与1帝国!社会形态是

%+

一致 。显然,到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头山古城已是一个邦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或可称之为邦都。

文字、服饰尽管没有像古城遗迹那样为我们提供更多直观的材料,但其在城头山邦国文明起源和形成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早在彭头山文化时期的陶器上发现有刻画符号,大溪文化时期符号增加,相距不算太远的宜昌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大量刻画符号。有学者认为 比仰韶文化的陶文更具1意识!,更为进化,在考察文 + &+

#+

+

!+

+

了各式陶纺轮168件外,还出土可用作服装面料

麻织品5件,均为平纹织物,纤维粗细和密度不均匀。粗线直径为0 5~0 7毫米,细线直径为0 2~0 3毫米,密度为9~24根/厘米。我国先民最早利用的纺织纤维是麻、葛类纤维。古时所称的布主要指此类织物。麻在古代文献中一般指大麻。&诗经 所谓 丘中有麻 、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就是指这种植物。还出土了用作佩饰的玉玦、玉璜、玉笄、玉坠和绿松石坠、珠。纺织技术的发明是人类技术史上一大进步。玉佩饰则蕴含了当时人们审美等方面的社会文化意义。

五、余论

城头山地区文明起源、产生在长江中游地区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长江中游地区古文化是参与中国文明形成进程,并发挥重大作用和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地区之一。城头山古城作为一个邦国古城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兴盛达到高峰,到石家河文化时期,其地位逐步被曾受控于它的鸡叫城古城取代。鸡叫城东距城头山古城近20公里,其作为聚落最早出现的年代为屈家岭文化早期。屈家岭文化中晚期第一次筑城。第二次筑城为石家河文化早期。城圈内面积15万平方米。在鸡叫城的西北和东北方向,发现有众多水道平行排列,并与引水渠、外壕、护城河相连,既有防御功能,也有抵御水患的作用。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鸡叫城古城规模和功能设施高于城头山古城,笔者认为不排除随着古国文明的发展,城头山古城作为邦都迁至鸡叫城古城的可能性。关于古国迁都史书中不泛记载。早期该地已发现200多处石家河文化聚落遗址,说明邦国人口增长,面积也增加。城头山古城设施、功能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需求,邦国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政治控制中心。当然也不排除鸡叫城居民是从城头山居民中分化出来的一支而后来居上。

郭伟民先生在&新石器时代澧阳平原与汉东地区的文化和社会 一书中精辟指出:石家河文化时期 以石家河为中心的汉东地区实际已经混合或掌控了包括澧阳平原在内的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后者也首次作为一个整体,开始参与

,

史前中国文明的总进程 。郭先生在此所指文明,笔者理解应为更高级的文明即方国文明。石家河古城为中心的国家笔者认为已不是一个邦国, , ),

中原文物 2010年第5期27

年。

/ 王震中:&文明与国家 ,&中国史研究 1990年第

3期;王震中:&邦国、王国、帝国:先秦国家形态的演变 ,中:

&河南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王震&从邦国到王国再到帝国 先秦国家形态的

&从中原地区国家&东岳论丛 2005

&故

山等古城衰落的社会原因。

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邦国文明起源、形成早于黄河中游地区,大致起源于大溪文化,形成于屈家岭文化,发展于石家河文化,至此滞后。尽管因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没有发展到更高级文明,其文明的成就汇入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之中。而黄河中游地区邦国文明起源于仰韶文化中晚期,形成于龙山文化时期,在二里头文化

!,

时期确立其中心地位。尽管该地区早期邦国文明起源、形成晚于长江中游地区,其文明之路却经历了从中心聚落形态 邦国形态 王国形态 帝国形态这样典型、完整的国家形态演进阶段。至迟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成为中国文明的中心。因此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更能反映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模式。

城头山地区邦国文明的产生是中国早期文明产生的一种模式。探讨城头山地区文明起源、产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中国早期文明经历了一个邦国文明阶段。邦国的形成标志着早期文明的产生,因六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邦国形成时间先后不一,因此中国早期邦国文明呈现出复杂多样性。

演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2004年1月,第7期;王震中:形态的演进看其文明化进程 ,年第3期。

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 ,

宫博物院院刊 2000年第2期;张忠培: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几个问题 ,2002年第5期。 苏秉琦、殷玮璋:

&国家文物局主编:

&关于考古学的区系类型问题 ,&中国文物地图集 湖南分册 ,

&中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文物出版社,1984年。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

% 袁家荣:&略论湖南旧石器文化的几个问题 ,

1992年;袁家荣:

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湖南旧石器文化的区域性类型

1996年。

及其地位 ,&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岳麓书社, )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彭头山与八十垱 ,

&关于中

&中原文物

618、646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何介钧:&洞庭湖区的早期农业文化 ,&华夏考古 (

1997年第1期。

# ( (% (&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7年。

&澧县城头山

! 郭伟民:( &澧阳平原的考古学启示 ,&中原文物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恩格斯选集 4卷,人民出版社,% H J M 克列逊、P 斯卡尔尼克:

时事出版社,

&马克思

2005年第5期;裴安平:&澧阳平原史前聚落形态

&考古

的特点与演进 ,&考古 2004年第11期;尹检顺:&湖南澧阳平原史前文化的区域考察 ,2003年第3期。 裴安平:(

摩尔根:

1971年。! V G Childe ,

1983

TheUrbanRevolution ,TheTown

3,1950。

PlanningReview21,No 1,

&史前私有制的起源 湘西北澧阳平原个&古代社会 ,

11~27页,商务印书馆,

案的分析与研究 ,&文物 2007年第7期。

1972年。&关于早期国家

的各种学说和假说 ,&古代世界城邦问题译文集 ,

1985年;A M 哈赞诺夫:&关于早期

国家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 ,&古代世界城邦问题译文集 ,时事出版社,1985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

年。) 易建平:

社,

&部落联盟与酋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吉

2004年。

50页,三联书店,

G Danie, lTheFirstCivilization:TheArchaeologyof

theirOrigins,ThamesandHudson,1968。#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文物出版社,

张光直:

1985年。

&从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国文明的形

&水稻、蚕丝和玉器 中华文

&故宫文物月刊

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 ,

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6期。+, #苏秉琦: . ! 王震中:

中:成 ,&考古学专题六讲 ,文物出版社,1986年。% 牟永抗、吴汝祚:

德:

明起源的若干问题 ,&考古 1993年第6期;尤仁

254~

&玉器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商务印书馆&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

(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256、13、431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王震

1997年第十五卷第三期。

&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国家的形成 从聚落到国研 ,陕民,

()

32考古研究

用人的头盖骨祭祀神灵,这种头盖骨在古代称之为 囟 ,&说文 囟部 : 囟,头会脑盖也。 &礼记 内则 : 男角女羁。 郑玄注: 夹囟曰角。 孔颖达疏: 囟是首脑之上缝。 就是儿童头顶上的囟门,专指头盖骨正前方的部位,引申为人的整个头盖骨。囟字卜辞写作

!(

藏在这里的,就是说这条埋藏着众多人头盖骨的

壕沟,也应是商王朝前期商人祭社或祭祀祖先神灵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

,正像

#( %裴明相: &略谈商代祭祀遗迹 ,&中原文物 &郑州商城 ,2001年。

&考古

人的头盖骨之形,又引申 为1头颅!之义 。殷墟卜辞记载商人多用 囟 来祭祀神

灵,如卜辞云:

囟冓00(&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468)女囟五00(&合集 7023)

囟御三牢周妣庚(&合集 22246)乙卯卜:囟御用?囟先御用?22294)

00用古方囟于妣庚,王宾?28092)

(&合集 (&合集

1987年第2期。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94~500、844、480页,文物出版社,% 俞伟超:

1973年第5期;王宇信等:

&铜山丘湾社祀遗址的推定 ,

&关于江苏铜山丘湾商

&华夏

代祭祀遗迹 ,&文物 1973年第12期。) 郝本性:&试论郑州出土商代人头骨飮器 ,(

考古 1992年第2期。 郑杰祥:

&二里头文化商榷 ,

&河南文博通讯

1978年第4期。

+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 ,

版社,

2001年。

&考

125~126页,紫禁城出

其用羌方00于宗,王受有佑?00羌方囟其用?王受有佑?(&合集 28093)

其用兹00祖丁册?羌囟,其暨?其用囟在妣辛必,至母戊?(&屯 2538) 冓 为祭名,

囟冓 即用头盖骨 冓

祭神灵。 女囟 、 古方囟 和 羌方囟 就是指女性的头盖骨、古方战俘或奴隶、羌方战俘或奴隶的头盖骨,它们被商王作为祭品用来祭祀祖先和其他神灵。&尔雅 祭天 云:

祭地曰

瘗埋。 郭璞注: 既祭,埋藏之。 郑州商城发现的这条壕沟埋藏的人头盖骨,可能即商人在壕沟东侧平坦的场地上祭社或祭祀其他神灵以后埋(上接第27页) 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文物出版社, 袁建平:+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 ,

2003年。

, 许宏等:&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 ,

古 2004年第11期。. 郑杰祥:

&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 ,

418页,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5年。

/ 杨树达:&卜辞琐记 释御 御妇好 ,中国科学院

出版,# 唐兰:

1954年。

&天壤阁甲骨文存 ,北京辅仁大学丛书,

&甲骨文字诂林 ,1996年。

3308、2344、

1939年。 (!于省吾主编:(

1035页,中华书局,

(责任编辑:李丽娜)

& 余秀翠:&杨家湾遗址发现陶文的剖析 ,+

古 1994年第1期。

林小安:&中国文字起源之我见 ,+

代化 1993年第3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澧县

&江汉考

&传统文化与现

&论服饰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 ,

&长江文明的环境考古学 ,

&求索 2010年第8期。! + +# + 安田喜宪:+

城头山 中日合作澧阳平原环境考古与有关综合研究 ,文物出版社,2007年。% 刘庆柱:+

&关于深化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的探

&新华文摘

索 ,&光明日报 2010年5月11日;2010年第14期。

&2006年度南方地区考

&中国文物

古新发现 ,&南方文物 2007年第4期。 赵辉:&史前社会研究的考古学个案 ,,

报 文物考古周刊 2010年8月20日。! 高江涛:,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 ,

2009年。

435~45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丽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zy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