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题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7-24 21: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名词解释:

1、美学;

美学是什么,或什么是美学,即美学的定义,是美学学科六大核心概念(美学、美、美

感、艺术美、审美、美育)之一,但是美学的定义,却并不象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哲学,什

么是新闻学等那么明确,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同学们可以在下面所提供的概念中作出

自己的选择,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自己的结论)

a、美学即是在审美关系中,全面研究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形态,审美经验,艺术美

和审美经验等的学科。

b、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

艺术)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简洁的说,美学是通过具体审美活动

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王一川《美学与美育》)

c、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辨证关系。美学的基本

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在研究艺术时,也是从审美的角度,把艺术作为审美

意识和审美对象的集中表现,以区别于艺术概论。(杨辛《美学原理新编》)

d、美学是关于人的(人性的)审美的高峰体验的人文学科。人的、(人性的)、审美

的都是一个意思,即正面的积极的有助于人性的提升。即通过审美活动,研究人在现实生活

中怎样获得更多的有助于人性提升的审美高峰体验的人文学科。——

2、鲍姆加通

德国哲学家,美学的提出者。他在1750年发表了《美学》第一卷,首次使用“爱斯特

惕克”来为美学命名,认为美学应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

此确立。鲍姆加通也通常被尊为美学之父。

3、美是生活

“美是生活”是俄国19世纪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什么是美的著名论断,他指

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4、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是人类已经、正在、即将或者象征性的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

然(包括内在自然、外在自然)。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的基础是劳动实践,人化自然即

人类劳动实践的文明成果。如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宏伟工程,我们的科技文化成果。等等。

5、美的规律

劳动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美的规律就是生产中的造型规律,即主体目的与自

然规律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实际上美的规律是一个没有具体内涵的概念,

在实践中把美的追求,美的体验,美的理想等,审美的加以实现便体现了美的规律。

6、美感

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

美态度、审美感受等的总和;狭义的美感是指具体的审美感受,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

时的综合心理反映。

7、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指在美感活动中,审美主体用某种感性的形式,对客体的意蕴和审美活动

的价值整体把握和领会。与一般理解不同,审美理解不需要一个独立的思维阶段,而表现为

一种美感直觉。

8、艺术美;

艺术美的本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1、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艺术

美是审美活动的多重载体:3、艺术美是审美教育的典型素材。

9、科学美;

科学美是指自然界本身的美与和谐的特征在理论上的表现,包括理论美与实验美,通常

以理论美为主。许多科学家都把科学研究过程当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科学未知数的揭秘

能使他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以至产生强烈的生理性变化。

10美感直觉

美感直观性的两层涵义:形象直观性,身心直接面对审美对象;瞬间生成性,审美不必

借助抽象的思考,逻辑的推演,无须深思熟虑,就能获得审美享受。

11、技术美;

技术美即英语国家“迪扎因”理论所研究的美,包括生产环境、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的

美等方面。“迪扎因”即“design”愿意为设计创意,因此,技术美的目的在于“研究物质

生产,即工业、建筑、交通、农业以及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审美因素”。

12、优美;

优美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相对平衡的状态;从美感上看,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和

心旷神怡的感受;从形式上看,优美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沙上并禽池

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3、讽刺;

讽刺:以夸张的方式对不合理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辛辣的嘲讽和非难——热刺:对我友的

缺点弱点进行戏谑,批评;令刺:对敌人的反动本质进行无情的揭露批判。

14、“有意味的形式”

[英]贝尔《艺术》:“在各个不同在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的方式组成某种

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

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15演出艺术

是以人工符号和表情姿态符号展示呈现富于情感的活的形象的艺术。流动的乐音和美妙

的人体动作,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最充分地表现人内心深处最微妙的情感情绪轨迹。演

出艺术主要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

16、诗歌;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种类之一,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想象力,

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17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是数字化生存时代随着媒体革命新兴的一种以互连网为载体的超文本文学样

式。它不是一种文学样式,即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只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发布方式。

18、小说;

小说是语言艺术的种类之一,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生活环境

的文学体裁。除分为长中短篇外,还可以分为人物小说,情节小说,环境小说。

19、舞蹈;

以经过编排的精美的人体动作将内在思想感情直观化肉身化的艺术。即通过有节奏有韵

律的人的形体运动,抒发人的审美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必须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20审美净化

审美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品味和领悟,从而受到激励与鼓舞,使情

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的一种接受效果。

21审美活动

广义的审美活动,即是涵盖全部美学内容的美学活动,美学也就成为审美学,被誉为“美

学之父”的鲍母加通就使用了这样的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就是接受者对于美的对象或对

象的美的体验、品藻、和鉴赏活动,即接受活动;借用经济学术语,就是对美的对象或对象

的美的消费。(审美活动实际是审美主体倾心的投入对象的境界,以对象的唤情结构对主体

实施“格式化”,从而使主体获得再生性体验的活动。)

22审美批评

审美批评是审美对象(比如艺术美)和审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和

审美创造活动基础上,理性地探寻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以及对审美公众的启迪意义。

23、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

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特殊

教育方式,其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潜移默化。

24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以审美情趣为核心的对审美对象形式整体的一种直观感悟能

力---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是指具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够欣赏形式美的眼睛。

25家庭美育:以家庭为单位和载体实施审美教育的方式,家庭美育是通过音乐,舞蹈,

美术,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创作实践以及自然美的体验,人生行为美的训练等对

儿童和成人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家庭美育有着亟待开发的潜力、领域和十分重大的意义。

《美

学专

题》

期末

复习

指导

2005

年07

月06

教学

兰州市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美学专题》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美学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为《美学概论》,主编董学文,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六章,包括美论、美感论、美的形态论、艺术美论、审美论、美育论等。一个学期内授完,3学分。

本课程的期末复习指导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美学概论》的各章教学重点做简要的介绍,供同学们在复习和考试时参考。同学们在复习时仍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以下是各章节的重点辅导:

导 论

重点:

1.美学研究的对象。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要立足于“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全面研究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形态、艺术美、审美鉴赏和审美教育等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使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一,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等伟大命题,为探讨美的本质和审美创造的规律,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奠定了美学研究的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继承了康德-席勒-黑格尔对审美主体的高扬,康德“自然向人生成”的命题和黑格尔 “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被马克思用“劳动实践”带入了广阔的社会历史。

第三,以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探讨具体文艺作品时,提出了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美学研究要广泛借鉴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发生学和解释学等学科的方法,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又要面向人类日益丰富的审美实践,拓展美学的学科领域。

第一章 美 论

一 美的探索

重点:

1.讨论美的三种模式。

美的三种模式是:美在于自然属性,美在于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美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三种模式对于发现“美的本质”都有着重大的理论贡献。

二 美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美学“劳动创造了美”和“自然人化”的思想,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科学地解答了“美是什么”和“美从哪里来”的问题。人类的历史性劳动实践为美的提供了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条件,从而真正使美以及对美的欣赏成为了可能。

重点:

1.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一,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

经过认识的自然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这两方面就是自然美的根源所在。人在劳动中结成的关系也是社会美形成的根源所在。 其二,劳动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人。

主体自身通过历史性劳动的“人化”问题。

主体自身的自然“人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的、形体的、物质的和生理器官方面的(脑、手等);另一方面是内部的、精神的和心理素质的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在不同方面发展了自身的感观的特性。

2.“人化自然”的美学意义。

所谓“人化自然”,是人类已经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前提,“人化自然”则是从“自在自然”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表现为一个历史地扩大的过程,转化的基础便是劳动实践。

(1)“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人化自然的产生)

(2)“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扩大的。(人化自然的扩大)

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生产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创造的活动。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自身;劳动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本质的自我获得;人类通过劳动获得了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又将人的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物化在客观世界中。在劳动实践中对象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便体现了美的本质。

三 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范畴

重点:

1.审美关系。

人同世界的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精神关系又可以分为审美关系、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只有在审美关系中才能真正理解美的本质。审美关系的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体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审美关系的特性。

第二章 美 感 论

一 美感的历史生成

重点:

1.美感的形成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

美感的生成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形成了既有共同性,又有时代性、民族性和个体性的特征。 在劳动工具上以及在劳动成果上,人们通过思维肯定了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感觉观照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获得了愉快喜悦,即审美享受。人类的审美意识这时就开始出现了。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制造工具的水平逐步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强大,人类才逐渐从自然的压力和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方面,人类对于客观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劳动创造了人自身”。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

界史的产物。”

从美学的角度理解这段话,就是对以上内容的最好总结:对象的意义要靠人的感觉来发现,包括美感在内的人类感觉的产生,是人类长期劳动、使自然界得以人化的结果。自然界人化的过程是全部世界史的过程,因此,美感也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

2.美感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不断丰富。

既然美感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那么,它必然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丰富而逐渐变得精细、复杂、丰富。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突飞猛进、人们眼界的扩大、人化自然领域的迅速扩展,人类的审美意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首先表现在审美领域的扩大和审美观念的丰富。

其次,是审美感受的细致和深入。

20世纪,在整个文化领域表现出鲜明的反传统倾向。这些情况表明,人类的审美意识不会局限于、满足于已有的内容和形式,它必定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出现更多、更新、更丰富的内容和形态。

总之,美感的发展受到人类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的制约,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实用到审美、由简单到复杂、由狭窄到广阔、由粗略肤浅到细致深入的过程。

二 美感心理结构和美感的特征

重点:

1.情感在美感活动中的中介作用。具体的美感活动,是在人的认识机制和意志机制的协同作用下,其情感机制行使感受功能、进行审美判断的活动。美感主要是一种情感活动。

情感的调节沟通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从历时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结构是社会劳动实践积淀的结果。

其次,美感活动是借助于想象力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因此,准确地说,美感活动是以情感机能为主体,以情感运动为中介,从而调节人的智力结构(以美启真)和意志结构(以美向善),提升人从认识必然到意志自由的心理过程。

2.美感产生时的心理结构。

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首先是一个双重的动态结构。审美心理结构的动态过程,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功能在精神活动领域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整个身心都被情感激活,形成了外在器官与内在心灵,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和谐、呼应,因此,得到了对精神需要的满足和情感的愉快。美感产生时的心理结构,表层表现为审美对象作用于主体审美感官,深层表现为主体的审美意识系统在审美对象上的外化。

同时,审美心理结构不仅是共时的,而且是历时的。就其共时性而言,美感活动始终表现为感官的直观把握和情感的体验,是一个具体的审美感受的过程。就其历时性而言,一方面,人的审美意识系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因此,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从产生到形成较为稳定的定向的和整体的心理结构,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行程。另一方面,就审美个体而言,审美心理结构又会随着个人的社会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个性、气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各具特征,显示出形态上的千差万别。

3.美感的特征。审美心理有着既矛盾又统一的特殊性,美感的特征因之而表现为直觉性、愉悦性和超越性。

(1)直觉性。 美感的直觉性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形象的直观性。对美的感受必须由审美主体亲自去体验,只能用眼去看、用耳去听,让身心直接面对审美对象。

其二是,瞬间生成性。审美不必借助抽象的思考,逻辑的推演,无须深思熟虑,就能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它是在刹那间得到的舒畅、愉悦。

(2)愉悦性。愉悦性是美感最鲜明的特征,也是美感心理形成的一种总体效应。美感是人的知、情、意三种心意能力的谐和运动。美感愉悦是情理交融的、情中寓理的愉悦,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状态。另外,美感愉悦不是单一的快乐感。整个审美愉悦感是各种情感的复合体,它包含了非常复杂的人生内容和情感体验,不可能指向某种单一的情调。

(3)超越性。美感的超越性在于:

其一,超功利性。审美活动并不是无功利的,而是超越功利的。它不否定与人的认识、欲求和道德功利的关系,但它只是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上表现人的生存和追求,而不是为着满足人们认识和实用功利方面的需要。

其二,美感的超越性在于它是走向自由理想的精神通道。如果说超功利性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超越,那么,美感引导人的精神,则是主体对自身的超越。

审美作为一种愉悦身心、陶冶情志和不涉及实际利害的精神活动,往往带给人最大的和谐感和自由感。

三 美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要素

美感的生理基础主要是人的感觉系统和人脑。

美感的心理过程,是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以及理解等诸心理要素的相互渗透、层层深入的综合运动。审美感受诸种心理要素的组合方式,因审美主体个性和审美客体的种类、形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重点:

1. 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首先是审美客体刺激审美主体的感官,引起主体的各种感觉,接着便是知觉综合各种感觉,形成对审美对象的完整把握。由于知觉活动的存在,主体的审美感知与客体的审美属性,就不是简单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这表现在:

首先,审美感知具有选择性。客观事物是无限丰富的,客观事物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审美感知的选择性在艺术欣赏和创造中尤为突出。

其次,审美感知具有完整性。审美感知的选择性,不是对审美对象的肢解和割裂,而是以对审美对象的形象的整体性把握、即以感知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为前提的。

再次,审美感知注重形式的表情性。审美感知注意的是事物外在形式结构的式样如何才能契合对应主体内在的心理结构,从而使情感得到表现。

2.审美想象。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的过程。它与感知、联想都发生联系,但它是在知觉表象和联想基础上的新的形象创造。想象综合了人的许多心理功能,在审美活动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人们一般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以现成的语言或其他手段的描绘(如文字解释、图示、符号和模型等)为基础,在知觉对象的激发下,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在人脑中生成新的形象。创造想象则并不需要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对原有的知觉和记忆

中的表象进行较彻底的改造,创造出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科学活动和审美活动都需要想象。但是,科学想象是直接表达确定的概念和理性的东西。而审美想象恰恰相反,它始终不脱离感知的具体形象,并要求保持和发展形象的个性特征,创造出新的表象和审美情境。因此,审美想象是充满情感、以情感为动力的。

第三章 美的形态论

一 美的存在形态

美的存在形态,是从审美客体存在领域的角度对美的分类,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

重点:

1.自然美的产生和特性。

自然美的产生既有自然属性的根据,又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人们对自然美的发现、感受和欣赏都联系着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换言之,自然美是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相关联的积极生活内容的赏心悦目的形象展示。

自然美的特性之一在于其客观性。由于自然物的这一特点,就使自然美所赖以呈现的自然属性(如声音、形体、线条、质地等),也必然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自然美的特性之二在于其形式感。所谓形式感,即大自然之基本外形唯一作用于人的精神、感觉的能力。

2.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现实美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是第一性的美;而艺术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第二性的美,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又比现实美更高、更典型。这是对二者关系的正确理解。

二 美的表现形态

美的表现形态,是从审美主体情感表现方式的角度对美的分类,包括优美,崇高,丑,悲剧性和喜剧性等。美学史上对美的各种表现形态的探索。美的各种表现形态的产生和特征。美的表现形态呈现多样性。

重点:

1. 优美与崇高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1)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在审美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审美对象都可以划分为两种迥然不同的类型。对于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美,有人概括为:

“骏马秋风冀北”的美,就是所谓的崇高;

“杏花春雨江南”的美,就是所谓的优美。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从美感上,它具有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以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从形式上,它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

与崇高不同,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相对平衡状态;在主体的审美感觉中,优美和崇高能给人不同的感官享受。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是单纯的快感,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感受;从形式上看,它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

(2)优美与崇高本质上的共同点

实际上,如果承认美的本质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和积极情感的生动形象,就可以说优美与崇高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优美所代表的匀称、和谐、精细等,正是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结果,它体现的是经过改造的社会现实对人类实践的明确而单纯的肯定。

比较起来,崇高所显示的是剧烈的内在冲突,这种冲突的内容是精细、和谐的外在形式所无法容纳的,所以,它不能不冲破这一切,以极为反常的粗犷、巨大、不规则等特色,以急剧的场景和氛围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剧烈的矛盾冲突,也才能在其结果中体现出美。

2.艺术中的丑

丑作为审美范畴,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不快感的、令人厌恶的东西,也反映完美的缺乏或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不美,不是美的简单否定,而是以反面形式保持了正面的审美理想观念。

大体说来,古典艺术是比较疏远丑的,古典主义的“美的艺术”,要求在艺术中排斥丑的对象。

西方现代艺术对丑表现出的特殊兴趣,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变形、荒诞、奇崛、怪异的趣味与风格。这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即现代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以及艺术本身的异化,被扭曲的艺术集中反映了被扭曲的心灵和社会。

正常艺术中丑的审美价值来自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有些丑的形象外观包蕴着美的意趣与理想,通过形象本身外丑和内美的强烈对比而产生审美效果。

第二种是,作品以丑为题材,但因艺术家真实地展现出丑的事物必然被历史抛弃的命运,以否定的态度对其加以表现,并通过这样的表现寄寓了美的理想,从而使丑的题材具有审美价值。

第三种是,作品以某种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表现丑,但因艺术家高超的技巧和独创的形式而使丑的题材具有可欣赏的外观,其中丑的内容与美的形式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

可以说,以上三种丑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前两种丑符合艺术创作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规律,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第三种丑本身存在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有可能走向反艺术、反审美的道路。

罗丹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探讨了美和丑的关系。提出,艺术的真实可以化丑为美,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事物,只要通过艺术表现了内在真实的意蕴、感情和思想,就具有了审美价值。

第四章 艺术美论

一 何谓艺术

艺术是美感集中表现的物化形态。“何谓艺术”,传统艺术理论的回答是“再现说”或“表现说”;现当代美学、艺术学理论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呈现多元化。科学的回答是: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式和审美的精神生产。

重点:

1.艺术的本质的探讨。

谈起艺术美的创造和艺术的本质,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可以说,再现与表现是艺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也是艺术美创造问题的一对基本矛盾。

谈起艺术美的创造和艺术的本质,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可以说,再现与表现是艺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也是艺术美创造问题的一对基本矛盾。

(1)再现与表现有人把它们看作东方与西方传统艺术观念的对立。众所周知,在西方传统的艺术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艺术观念是“摹仿说”(亦称“模仿说”)。这种模仿说的理论在西方占统治地位长达两千年以上。

在东方的中国,自古代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艺术观念是以“言志说”、“缘情说”等为代表的艺术表现论。

(2)当然,说西方重“再现”,东方重“表现”,这只是就其在古代的主导倾向来谈的,决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西方传统艺术理论中完全没有“表现说”的因素,或东方传统艺术理论中完全没有“再现说”的因子。只不过它们在古代的西方和东方没有形成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形态罢了。

(3)另外,西方重再现、东方重表现这样一种传统艺术理论的基本格局,也并不是从古至今固定不变的,而是在近现代发生了一种根本性的逆转。今道友信称之为东方和西方的“逆现象的同时展开”。他说:“西方的古典艺术理念为再现,而近代转为表现;东方的古典艺术理念为表现,近代转为再现。”总之,“表现”与“再现”不仅体现为东方与西方古典艺术精神的对立,而且也表现为东方和西方各自内部古代与近现代艺术观念上的对立。

现当代的形式说以及符号说、美的技术说和种种艺术本质否定论,形成了艺术本质论上多元并存的局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拓展了思维空间,促进了人们对“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的思考。不过,这一系列理论学说并未能就艺术本质问题给我们提供比较令人满意的解答,也未能避免各自的片面性。

因此,对于艺术本质问题,还需要自觉地超越传统艺术理论中的再现与表现的对立,批判地吸收包括现当代各种艺术理论在内的人类全部艺术理论学说中有益的、合理的成分,以先进的世界观、艺术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给予科学的、系统的理论解释。

2.在一般生产、精神生产和特殊精神生产这三个层次,理解艺术的本质。

以“艺术生产”范畴为逻辑“凝结点”,必须在艺术生产与一般生产和一般精神生产的逻辑关联中,在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和其他精神生产形式如科学、宗教、道德意识等的同与异的比较中来探讨艺术的本质。

这样,研究艺术本质,就应该从这样三个层次加以考察。

第一个层次是艺术与一般生产的共同规定;第二个层次是艺术与一般精神生产的共同规定;第三个层次是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精神生产的规定。艺术的本质,就存在于这三个层次的种种规定的内在关系之中。

首先,就艺术与一般生产的共同规定而言,实际上揭示了艺术作为人的一种对象化的活动的实践性。人类的艺术创造,作为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归根结底,也是一种实践,具有一般实践所具有的上述各种规定性。

其次,就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而言,具有一般精神生产的各种规定性。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只是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社会分工出现后才逐渐产生的。它作为精神生产系统中的一种形式,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的一般精神生产的基本规定。

再次,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还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定性。这种特殊规定,一言以蔽之,就是审美特性。我们所说的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在肯定艺术是一种生产、一种精神生产的前提下来谈它的审美属性的,这样便能把艺术这种审美价值的创造活动与一般的审美意识区别开来。

如果将上面关于艺术本质的探讨加以概括,我们可以给艺术下这样一个简明的定义,即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创造审美对象

的精神生产。

二 艺术类型的划分及其美学原则

艺术类型可以概括为艺术种类和艺术风格两系列。

重点:

1.艺术的风格和种类,是艺术类型的两翼。

所有艺术类型现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系列。

第一个艺术类型的系列属于艺术种类现象。例如人们常提到的艺术的类别、门类、样式、品种、种类、体裁等,均属于广义上的艺术种类的系列。

另一个艺术类型的系列属于艺术风格现象。在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中常见的艺术风尚、艺术精神、艺术原则、艺术思潮以及一些艺术流派、艺术方法等,都可以归之于广义上的艺术风格的系列。

总之,在艺术世界,各种各样的艺术类型现象尽管林林总总、千变万化,但从美学的角度,从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看,所有的艺术类型现象都可以概括为艺术种类与艺术风格这两大系列。艺术种类与艺术风格构成了艺术类型现象的两翼。

2.各种艺术风格。

可以根据艺术创造的实际和艺术审美的需要,将艺术世界的基本风格类型现象概括为如下六对:

主观表现风格和客观再现风格,阴柔优美风格和阳刚崇高风格,含蓄朦胧风格和明了晓畅风格,抒展沉静风格和奔放流动风格,简约自然风格和繁富创意风格,规范谨严风格和自由疏放风格。

3.不同分类原则下的艺术分类。艺术的逻辑分类,是从某种一以贯之的、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出发,对艺术世界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合乎逻辑的划分。分类原则不同,艺术的种类体系也不同。

第一种是本体论或叫存在论的分类模式。这一模式以艺术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不同存在方式为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对艺术世界进行系统划分。

第二种常见的逻辑分类模式是心理学分类模式。它是按照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知方式和感知途径(主要通过什么审美感觉器官)的不同,对艺术进行系统的划分。

第三种常见的分类方式是符号学分类模式。这是按艺术所使用的审美符号的不同类别为划分的美学标准对艺术所做的系统分类。 第四种常见的逻辑分类方法是功能论分类模式。这是以艺术在社会生活和审美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不同为美学原则对艺术进行的划分。

三 艺术的基本种类及其审美特性

艺术种类的自然体系,是从艺术的客观实际出发,按艺术的门类对艺术的划分,也称作艺术的基本种类。现代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基本种类,可以概括为这样十七种:即一、书法。二、绘画,三、雕刻,四、建筑,五、实用-装饰工艺美术,六、音乐,七、舞蹈,八、曲艺,九、戏剧,十、杂技,十一、诗歌,十二、散文,十三、小说,十四、网络文学,十五、摄影,十六、电影,十七、电视艺术。

这十七种艺术,按照它们在发生学、艺术的材料和传达媒介、艺术的存在方式以及创造方式等方面的“亲缘性关系”这一原则,还可以概括为四个大的艺术部类或称“艺术族群”。第一大部类是造型艺术,第二大部类是演出艺术(“实演艺术”),第三大部类是文学(语

言艺术),第四大部类是影像艺术。

艺术的基本种类具有各自的审美特性。

重点:

1.简述造型艺术的主要艺术门类和它们的审美特征。(绘画、雕塑、建筑)

(1)绘画作为美术中的一个基本门类,主要是运用色彩、线条和形体,在二维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 与雕塑相比,它们二者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点。如它们都要通过相对静止的、凝固的物质材料为手段,塑造直接诉诸视觉的艺术形象。不过,存在于二维空间中的绘画与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雕塑,在许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从反映现实的广度上说,绘画所能够取用的题材十分广泛。在反映现实的物质手段上,色彩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只有在黑白二色的中国水墨画中才不用其他的色彩。

(2)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点,是用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可视而且可触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与思想观念。

与绘画相比,雕塑不适合于描绘特别复杂的对象。由于有这样一些限制,雕塑在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往往要求具有单纯性、高度的集中性和凝炼性等美学特点。另外,雕塑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如木料、石料、金属等,使它具有一定的质感、量感和体积感,从而与人的触觉相联系。

(3)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目的与审美目的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建筑艺术作为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在三维空间中建造立体的、可视可触的形象。

就此而言,建筑与雕塑较为接近。但是,雕塑仅只是在三维空间中造型,建筑则不仅在三维空间中造型,而且还用各种物质材料立体地创造三维的空间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空间需求。绘画、雕塑与建筑在实现空间性上具有明显的区别:绘画实际上是“空间的表现”,雕塑则是“空间存在”的艺术,建筑是“空间创造”的艺术,它实际地构筑出一定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环绕着我们的空间。

第五章 审美论

一 作为接受活动的审美

作为接受活动的审美,其意义在于使潜在的美得以显现,创造美的主体,并且影响着美的创造;审美还具有人道主义的特性和功能,即以艺术的形式把人提升到人的高度,以及审美和艺术具有“反拜物化”的使命。

美的接受方式分为日常式审美,鉴赏式审美,和研究式审美。其中鉴赏式审美是真正意义上的美的接受。

重点:

1.审美接受活动的意义。

如果我们把作为对象的美的创造活动在实质上视为一种“生产”的话,那么审美或美的接受在实质上便是一种“消费”,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关系:人通过生产来消费,生产是人进行消费的中介,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人也通过消费来生产,消费同样也是生产的中介,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于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审美活动或对美的接受活动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首先,美作为一个展示的过程,只有在接受者的具体的接受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其次,审美活动的意义还在于它为美创造主体,审美的对象只有对于这个主体来说才是美的。再次,审美活动也影响着美的创造。消费不仅生产出消费者(即接受者)的素质,也同样生产出生产者(即创造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

2.鉴赏式审美是审美接受最本质性的范式。

鉴赏式审美。这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方式,即接受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对象的美,了解美之为美的特性,并且能够以对象的美的存在方式去采取接受的审美方式。它不仅是对涵义方面的接受,而且也同样地关注对象的形式方面。

鉴赏式审美中,接受者与审美对象均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接受者的主动性激活了对象的主动性,接受者既体验又回味,对象既引导又呈显。一方面接受者得到美的享受或肯定,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提升,实现了接受主体的审美性;另一方面,对象的美的本质也得以显现和张扬,实现了接受客体的审美性。可见,审美接受对象在鉴赏式接受方式中,实现的主要是其审美价值。

二 审美的过程和特征

审美接受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审美注意,审美体验,审美品味,审美领悟和审美净化五个阶段。审美接受的特征表现为超越性,想象性,情感性和个人性。

重点:

1.审美接受过程的五个阶段。

可以把审美过程分成如下几个阶段:即审美注意—→体验—→品味—→领悟—→净化。

首先,是审美注意阶段。审美注意就是审美主体在初次面对审美对象时,由于对象的美的特质而被吸引,也可以说是对象的可以引发美感发生的特质对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点燃。

其次,是审美体验阶段。审美体验就是在审美注意之后主体对于对象的美的特性的体会,或者说是指对象的美带给接受者的一种切身的感受。

再次,是审美品味阶段。审美品味,其实也就是对美的回味,即一种对美的整体意味和内蕴的审视、把玩与反思。

第四,是审美领悟阶段。“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审美领悟就是在对对象的体验与品味之后而对人生之理豁然通达、洞明的审美阶段。

最后,是审美净化阶段。审美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品味和领悟,从而受到激励与鼓舞,使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的一种接受效果。

三 审美批评

审美批评是鉴赏式审美和研究式审美集中的、优化的表现,是审美接受的高级形态。审美批评的特点是既有体验的情感活动,又有反思和理解的判断活动。审美批评大致可以分为印象式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和背景主义批评。审美批评的过程包括描述、解释和评介。

重点:

1.审美批评的过程。

审美批评大致有三个环节:描述、理解分析和评价。

(1)描述: 描述又称为“还原填充”。在审美批评活动中,批评家通过对某一艺术品可观察到的细节的反应来解释自己对该艺术品的

感受时,对艺术品的审美描述就开始了。在审美批评中,不仅有对某件艺术品的特征的描述,而且还有对它的感情反应的描述,甚至包括联想活动的描述,同时,它会把这些反应和联想与艺术品中那些可以从整体上直接把握的审美特性联系起来。

(2)解释: 解释又称理解分析。解释是审美批评过程中一种主要的活动。解释,是批评家对艺术品的感知、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是其对艺术品审美特性反复思考后所做出的分析和判断。解释的功能就是通过对艺术品中那些审美特性(如优美、艳丽、动人等)进行再现、介绍,特别是对造成某种艺术效果的那些特性之间的各种联系给以揭示,让人们可以更好地观察理解艺术品的形式和意蕴。

(3)评价;评价又称审美评判。它是指批评家从一个公认的审美标准对批评对象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估,或做出褒贬判定。此前的描述和解释都是这种审美评价的基础和理由。从审美批评所特有的功能和承担的使命来看,审美评价是审美批评的完成过程和必然结果。一般说来,审美批评中的评价活动有五个阶段:确定审美立场和批评标准;探究作品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价值;指明艺术作品审美形式的价值;探讨艺术构思的价值;最后在总体上给予评价。

第六章 美育论

一 何谓“美育“

重点:

1. 美育的涵义和美育的最高目的。

对于美育,人们的见解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代表观点:一是认为美育就是完人教育;二是以为美育就是关于美的价值的教育和艺术教育;三是认为美育就是美学理论的教育;四是认为美育即美感教育。

我们认为,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美育最高目的是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二 美育的任务和功能

重点:

1.美育的功能。

美育的功能在于:

(1)陶冶性情。陶冶情感、塑造心灵是美育的基本功能。

(2)开启智力。美育引导人走向对审美对象形式及其意味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人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

(3)以美储善。以艺术品为代表的美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情感力量,它能陶冶、净化人的情性,那是因为它有形象的生动性,艺术效果和教化特征。艺术在道德方面的教化作用显然是存在的。因为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必然会对人的行为和性格特征进行某种道德评价。

(4)以美塑形。以美塑形,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化人的形体和塑造劳动产品与生活环境的活动。

2.美育在现代社会的任务。

美育的任务包括: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美育还历史地担当起了新的任务:

(1)美育对重建当代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启悟。

美育可以使人们在美的愉悦中唤起人们的高尚情怀,教会他们以一种人性的目光来看待人的享受,以高雅的精神品位来支配物质的获取和享用。

(2)美育对人格境界的提升。

美育能够使人的人格和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健全的人格是充分张扬个性的,美育作为一种对理想人生境界的培养与向往,将个性的发展置于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活动便是以发展个性为前提,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和欣赏,来涵濡人的个性,提升审美的人生境界。

(3)美育可以推动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美育在当代社会的又一重要使命。美育能帮助当代人找回对自然的亲和力,抚平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的紧张对立。在审美世界里,自然是作为人的活泼灵动、富有生命情调的对象而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限于功利性,而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三 美育的实施

美育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人们在饱览自然景观、历史文物、艺术欣赏、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的活动中得到审美教育。一般说来,美育主要通过家庭美育、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三个方面来实现。

重点:

1. 家庭美育。

家庭美育对一个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家庭美育如果开展适时,采用的方式得当,能够对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家庭可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对生活的一种审美态度。

2. 学校美育。

学校是人生的重要课堂,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和主要途径。由于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美育在学校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强调。学校美育对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与功能。

3. 社会美育。

社会美育的特点,主要是借用可感的物质媒介来造成一种社会的精神文化气氛,通过感性熏陶的方式渗进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社会美育注重的是对人的间接影响和作用,使主客体之间得到感情的交流,其目的是为了促成一种全社会都来追求美、向往善的发展趋向,使社会和人生更加完美。

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无关的美。

答:错。这种说法只承认了人在社会美中的中心地位,而否定了自然美的实质也在于它

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即自然正是在人类的符号实践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对

象,获得了美的属性,成为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自然美与人紧密相关,无法割裂。)

1. 艺术符号具有哪些共同特性?

答:艺术符号具有的共同特性是: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交流性。

1.“试举例论述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规范解答应该分三步: 首先答出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即“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之一,其两种基本形态是调和与对比。调和是各种非对立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统一,对比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二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差异因素的趋向性的不同上。”

然后应该分别结合实例具体论述“调和”与“对比”的特点:调和的主要特点是在差异中趋“同”,是两种或多种相近或相似因素的相互联系,使之和谐统一,形成差异不大的变化,产生协调的美感。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在差异中趋“异”,把美的事物中有明显差异的两种或多种因素相互组合,在互相映衬和对照中使各自的特征更加突出。

最后还应该再综合起来谈一谈“调和”与“对比”的关系:“作为多样统一的基本形态,对比和调和,都是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表现出多样统一的和谐美。”这样的论述才可称完整、丰满、具体。

第五部分 综合练习题

注:已通过作业评讲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只标页数。

一、填空题

1. 鲍姆加登 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 《美学》 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 ”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 以往全部世界史 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 我思故我在 ”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 康德 、 席勒 、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 李泽厚 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 贝尔 。

8. 王国维 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

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 ”、“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 叔本华 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 古代社会 》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 蒙昧时代 、

野蛮时代 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 无功利性、形象性、和 感染性 。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 共同的美 。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 实用化、 通俗化 、和 商业化 ,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人类的符号实践 。

17.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 自由感 ,在本质上是对 本质力量 的肯定。

18.形式美的产生,离不开人类在符号实践中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对 形式 的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19.审美意味的情感性,是指 声音 作为富有审美意味的符号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

20.审美统觉又称“联觉”或“ 通感 ”,是感官互相挪移、感受互相渗透的心理现象。

21.人的美主要从个体形象、社会关系、 社会文化 的层面上表现出来。

22.社会美直接地现实地表现了人的 本质力量 。

23.审美想象可分为 感知想象 、 再现想象 、创造想象。

24.纯审美是指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体现出的注重 精神生活 纯粹的意向。

25.美的形象性是指美通过 符号形式 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

26.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形式感 密切相关。

27.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 媒介 ,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

28.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 自然符号 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29.要完整地界定艺术,必须把作品、读者、作者、 创造 和 文化语境 这几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

30.清代著名学者 姚鼐 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论述。

31.所谓含蓄蕴藉性,是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语言符号实践,其语言组织内部包含着丰富的 意义生成 可能性。

32.古典性文化的审美特点:第一, 空灵 ;第二, 流转有韵 ;第三, 蕴藉 。

33.抽象的几何形是 伊斯兰 文化的形式美选择之一。

34.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 造型 艺术。

35. 席勒 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36.历史上不同的美育观念都是围绕着对人、尤其是对“ 理想人 ”的看法展开的。

37.所谓美育,是利用 审美形象 感染作用来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主要特点在于 趣味性 、 感染性 、 多样性 。

38.梁启超主张以美育的方式启蒙,从而提出了“ 趣味教育 ”的主张。 39. 席勒 的《 美育书简 》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这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

40.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一生中所发生的有系统的综合变化过程。它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 情绪的发展 。

41.以 孔子 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君子 ”。

42.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 情感性 、复杂性、浪漫性。

43.在艺术教育中,一切具体手段和方法都应该围绕青少年 审美 能力发展

这个核心。

44.开展青少年美育的原则是以 活动 为中心、激发与传授相结合、个性化原则、 注重交流 。

45.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 目标性 、 系统性 、

连续性 、迁移性。

46.教学艺术包括 设计 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

47.1994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专业人员 ,承担 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 民族素质 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48.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知识修养 、人格特征和 情感经验 。

二、单项选择题

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A )提出的。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美是主观的是( B )。

A.康德 B.狄德罗 C.柏拉图 D.黑格尔

3.美国哲学家布洛克把( D )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来,并从语言学角度作出论证。

A.直觉 B.通感 c.审美移惰 D.审美态度

4.直观具象性,是指( D )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

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 D.造型艺术

5.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C )。

A.席勒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

6.《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B )。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

7.具有“瞬间永恒性”特性的艺术是( D )。

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 D.造型艺术

8.在中国美学史上,具体地论述“艺术意境” “节奏”等概念的现代美学家是( C )。

A.梁启超 B.王国维

C.宗白华 D.朱光潜

9.在中国( B )时代,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

A.先秦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10.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 B )。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1.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 C )提出了“畅神说”。

A.王维 B.刘勰 C.宗炳 D.钟嵘

12.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 B )。

A.点 B.线 C.面 D.体

13.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 D )。

A.古典性文化 B.现代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高雅文化

14.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C )。

A.表现 B.再现 C.写实 D.和谐

15.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 C )。

A.均衡 B.线 C.比例 D.几何形

16.虚拟性表演是下列哪种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 A )

A.戏曲 B.戏剧

C.电视 D.电影

1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 C )的基本特征之一。

A.戏剧 B.戏曲 C.电影 D.电视

18.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A )。

A.凝练性 跳跃性 音乐性 B. 凝练性 节奏性 音乐性

C.抒情性 节奏性 音乐性 D. 抒情性 凝练性 节奏性

19.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B )。P383

A.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

20.提出“趣味教育”的是( B )。P149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鲁迅 D.蔡元培

21.二十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 )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zl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