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知识点B5

更新时间:2024-07-03 13: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历史Ⅰ必修》学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指:夏、商、西周时代

夏朝: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禹 西周:建立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周武王 (一)夏商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 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有相、卿士、卜、祝、师等,地方有侯、伯 (二)周 1、分封制

(1)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2)目的: 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标准、对象:爵位高低分封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4)内容:周王分土地、人民;诸侯尽义务 (5)结果:周王成共主,后期遭到破坏 (6) 特点:

分封对象相对广泛,以同姓为主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和人民”与“义务”是周王同诸侯间关系的关键 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层层分封 (7)作用:

进步性:①通过分封制,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③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局限性:诸侯再分封易形成割据势力,是春秋战国国家分裂的政治根源 2、宗法制

(1)含义:是一种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以血缘为纽带,以嫡庶亲疏定

差别的保护嫡长子继承权的等级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

(3)主要特点:

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

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作用:

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 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1

3、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以宗法制为核心,以分封制为表现

(1)西周进一步完善了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按礼制原则,形成层层

相属的等级严密的“大宗”“小宗”的国家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建立子国。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实施的法则,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主要表现:

一是分封制以宗法的“亲亲”关系为基础和原则,从而使“分封”与“分宗”相一致;

二是分封的土地既是建国、立家的经济基础,也是宗子“立宗”的经济条件,这是西周春秋时代宗统与君统相结合的最深刻的经济原因;

三是不仅宗族组织与统治组织、宗法等级与政治等级是相一致的,而且其管理方法也是相一致的。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神权与王权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3、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4、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5、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建立时间: 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 秦王嬴政 都城在 咸阳 。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 首创皇帝制度;

② 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

丞相的职能:百官之首,帮助 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 御史大夫职能:是副丞相,职能是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 太尉职能: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但是虚设,军权实际上掌握在皇帝手中。 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 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 加强和完善 。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即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调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影响:出现王国问题; 汉武帝措施:颁布“ 推恩令 ”;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唐朝中后期:地方设置节度使;影响: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③北宋实行分权 措施:

军事上:收兵权归中央;

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同时设通判监督。

2

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控制。

影响: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④元朝:

地方实行 行省制度 ,另设宣慰司 管理边远地区事务。元朝开创了省制。 二、君主专制的演变(即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调整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 (1)为加强皇权,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

(2)魏晋南北朝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先后出现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3)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 特点:三省指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 作用:

①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牵制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使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

(4)宋朝设中书门下,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

(5)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实行汉蒙结合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的特点: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总体上看是屡经变化,不断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在中央政权中,是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是地方权利削弱,中央权力加强 ; 但由此造成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地方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废除行中书省 ,创设三司 。

2、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主要原因是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荡.

3、明成祖时设置内阁:

原因: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忙,力不从心。

形成: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称内阁。

职能:内阁大学士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阁务的首辅权压众臣,如万历时的张居正,

性质: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但它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作用:保证了君主的绝对权力,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内阁不能制约皇帝。 二、清

1、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设置南书房 ,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结果: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 ,三足鼎立,互相制约,

3

最后集权于皇帝。 2、军机处的设置:

原因: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 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职能: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拟写诏令,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去执行。 特点:机构简单,办事效率快,保密性强.

作用: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三、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认识 (一)产生原因:

1、经济基础:由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决定。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必须要求 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及对抗自然灾害和 外族的入侵,以保证小农经济健康地发展。

2、政治基础:地主阶级要求强权以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能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地调动人力、物力来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地主阶级 的统治

3、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则适应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

4、社会基础: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 (二)基本特征、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1、基本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实行世袭、独断随意、借助神权

2、基本矛盾: A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3、发展总趋势: A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C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4、影响:

A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

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B消极影响:

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地理条件:环海、多山、多岛

4

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商业活动 3.政治条件:城邦体制

4.文化条件:汲取亚非文明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公民: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外邦人、奴隶、妇女、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 古中国与古希腊对比 古中国 古希腊 地理环境 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海岸线曲折,多山多岛,成片,河流旁聚集人口 地区彼此独立隔绝 适合从事的经济行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灌海外贸易,适合从事商业 溉,适合从事农业 业活动 选择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小国寡民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摇篮 文明特征 大河文明(黄色文明) 海洋文明(蓝色文明) 二、雅典民主的发展历程 名称 时间 主要改革措施 对民主进程的作用 公元1按财产划四等;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 前62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定基础 梭伦世纪3四百人议事会; 改革 初 4建立陪审法庭; 5废除债务奴隶制 公元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克利前6设五百人会议; 斯提世纪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尼改末 扩大公民大会权 革 5、实行陶片放逐法; 公元 1、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前52、改革公民大会; 到顶峰,被称为雅伯利世纪 3、改革五百人会议; 典民主的“黄金时克里4、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 代” 改革 5、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 6、发放工资和津贴 三、辉煌中的阴影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实质

特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公民内部的平等、轮番而治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2.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见课本P24)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罗马法的起源、发展与完善: 1、起源:共和国早期的习惯法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z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