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原型理论视角下《如梦令》英译本的对比

更新时间:2023-10-31 21: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翻译原型理论视角下《如梦令》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摘要】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是建立在经典范畴观之上的,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原型理论重新对翻译活动的实质作出了解释——翻译本质上是通过目的语原型重建原语的活动。将原型翻译观应用于《如梦令》的英译本分析,探索此理论的指导意义是本文的目的。

【关键词】原型理论;翻译原型观;汉诗词英译本

analysis on english versions of ru meng ling under the translation prototype theory

【abstract】there are limits to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the linguistic school. the prototype theory gave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substa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rebuilding the source language through the target language prototype. this paper aims to apply the translation prototype theory to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ru meng ling in order to explor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ory.

【key words】the prototype theory;the translation prototype theory;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poetry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国外学者将原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近

几年我国学者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这些结合原型理论进行的翻译研究,虽然由经典范畴观转向原型范畴观,但对原型概念的理解主要以理论综述为主,且存在局限性。对原型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的细致论证尚鲜有人问津本文拟对经典范畴理论和现代原型范畴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和对比,以《如梦令》两个英译本为例,在例证、分析的基础之上,试图发现原型理论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

1.翻译原型理论背景

1.1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category)”一词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一个用途很广但含义模糊的术语。一种事物(如汽车)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一类事物(如交通工具)及其包含的事物可以构成一个范畴。严格来讲,范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王寅在其《认知语言学》一书中提到,范畴是指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形”概念构成的[1]。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categorization)的过程。对范畴的认知往往反映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历史阶段性,必然会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更加精确。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将事物进行切分、形成概念,进而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涉及对事物特征的估

价和认知决策机制如何组合这些特性。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到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之前的两千多年,是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时期。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概念的类来源于客观世界里既定的范畴,与进行范畴化的主体无关;范畴的归属是由概念的本质属性决定的[2]。经典理论包含以下基本假设:范畴是由一组充分必要特征来定义的;特征是二元的;范畴有着明确的界限;一个范畴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经典范畴理论认为共有的特征决定范畴的成员地位,这个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其决策过程是简单的、明确的——识别某些特征的存在与否即可决定其范畴。经典理论曾普遍存在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并且对上述学科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如在音位学中,一个音位,不是元音,就是辅音;一个元音,要么是高元音,要么是低元音。音位范畴的特征具有二分性、普遍性、抽象性和先天性。由于它的应用,客观事物不再被当作一个囫囵的整体,而被视为是可以分解的集合。lakoff曾将经典理论所论述的范畴比作“抽象性容器(abstract containers)[3]”,即范畴就像一个容器,具备范畴定义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则在外面。众多学者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多理所当然,范畴问题也曾一度被认为已经得到解决。但体验哲学认为经典理论仅是基于先验的猜想,不是经验研究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当运用经典范畴理论来解释更多

现象(特别是自然范畴、社会现象)时,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着诸多缺陷,因为高度抽象化、理想化的二元划分会给人们带来绝对化的认识方法,而大部分范畴不具有二分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4]”。维氏提出的家族相似性原理不仅在哲学界,而且在心理学界、社会学界、语言学界等,乃至在自然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理论性和试验性的研究,使得这一理论不断得到深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针对传统的范畴模式中充分必要条件在实际运用中的缺陷,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充分必要条件不能很好地说明它们,这些成员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5]。

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也表明,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明确的。范畴是以原型为中心建立的,而原型在人们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中又具有认知参照功能。在等级上,范畴有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之分。基本范畴具有明显的原型成员,是人们认识世界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们对世界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有力工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具

有同样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在一定的语言和社会文化中,基本范畴和原型、范畴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范畴等级和原型是有差别的。 1.2翻译原型理论

将原型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我们可以对许多理论问题进行重新考察。根据认知心理学上的原型理论,原型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是对一类事物的抽象心理表征,它整合了所有范畴成员的最典型特征。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抽象性、整合性、优先性和延展性。原型的这些特征使其对许多领域的研究(包括翻译研究)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说服力,于是许多翻译研究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自觉地把原型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他们认为翻译研究是一个原型范畴,对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采取原型分析更为有效。sell-hornby就认为,语篇类型并非能够清晰界定,等值类型也并非那样严格苛刻,因此传统的范畴观已经阻碍了语言学倾向的翻译理论研究。根据原型范畴呈现出典型程度差异和家族相似性,具有模糊边缘并且不能根据一组单纯的必要充分条件进行释义,她提出打破文学翻译、普通语言翻译和专门语言翻译的界限,因为它们并非相互排斥的范畴[6]。

基于现代原型思想,杨炳钧提出了“翻译原型理论[7]”。翻译就是试图通过目的语寻找一个最佳的源语样例的活动。由于最佳样例具有罕见性,接近完美的翻译也同样罕见。在这个活动中,寻找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z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