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
更新时间:2023-05-20 04: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教育学各章必背知识点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4、教育起源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
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
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文士(书吏)学校。 ★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
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填空题
《学记》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讽刺、定义、助产三阶段,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填空题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著作《政治学》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和谐发展”。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填空、简答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
a.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b.在此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c.教育适应自然、学制系统、班级授课制、
d.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 填空题
(3)康德:1776年,在大学哲学课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4)洛克:他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亦称教育万能论) 名词解释:白板说★。
洛克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体系。
(5)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注意与夸美纽斯比较)“现代教育学之父”
a.1806《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b.赫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c.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后被学生席勒发展成五段: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形成了传统课堂中学、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 c.赫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主张教师中心论。 (2)杜威
a.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b.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赫尔巴特针锋相
对。(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c.杜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d.“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无目的论、五步探究教学法 (三)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十世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实验教育学(代表:拉伊&梅伊曼);文化 ;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 ;批判主义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阐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并极其重视智育及教养的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的教育学著作,并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Ps: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舒尔茨。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布鲁纳:《教育过程》 结构教学论 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谐教育,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简答题、论述题 全重点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而教育有对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受教育权; 3. 教育目的;
4. 教育内容的取舍; 5. . 教育体制。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具体也要看)
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维护、巩固和加 强的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每条具体看) (Ps: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简答题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又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0世纪60年代,美国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论述题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 教育技术。
Ps: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高校尤其明显)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 内容的选择;
3. 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 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 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 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华勒首先提出此概念)
1.概念: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最高层次)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名词解释
2.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3.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1)主题统揽策略 2)个性塑造策略 3)传统拓展策略 4)重点突破策略 4.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平行性;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简答题、名词解释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1、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之一,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代表人物:
孟子:性本善 佛洛依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尓: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霍尔:一辆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1、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填空题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简答题 (一)遗传(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注:但遗传素质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王安石的《伤仲永》中的仲永就是其中的例子。“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生活实践的深入等作用而发生变化。)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与阶段。
(注:个体的遗传素质是逐步发展成熟的,教育必须按照遗传素质发展的水平进行,超越或落后于遗传素质成熟水平都不利于人的发展。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外部条件) 填空题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为现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孟母三迁”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出淤泥而不染)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因素的根据)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 d.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简答题 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c.学校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 名词解释
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Ps: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填空题、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整体上有一定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有一定顺序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启示:人的发展顺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 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此为阶段性。
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即由一定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学生的发展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跳一跳,摘个桃) 3. 不平衡性:
表现: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相反。 心理学家劳伦兹据此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的概念: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称为敏感期、最佳期。此时,对个体某一方面的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反之错过了关键期,效果可能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4. 互补性:
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之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者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的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 5. 个别差异性:
概念: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表现:首先,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少年得志VS大器晚成);其次,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再次,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另外,也表现在群体之间(男女性别差异)。
据个体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a.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b.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
论述题:
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
(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 (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 (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重视人生观教育。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
★一、概念: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名词解释 二、意义与作用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a.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b.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的体现的。 (二)作用 填空、选择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 对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 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4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简答题、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名词解释 (三)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 名词解释 (ps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最可靠的标准是教学目标。)
★关系: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标是更为具体的概念,微观到每堂课、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日积月累的得以实现就会渐次达到培养目标,以致教育目的。
(Ps:教育目的VS教育方针:a.方针包含的内容比目的更多些;b.“目的概念”,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办教育方面“更突出。)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人的本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共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方法。
五、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一)个体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本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而不是为了某个社会集团或者阶级服务。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
(二)社会本位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
(三)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 简答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注重提高全民素质。
Ps: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义现建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义世界建接人。
(二)素质教育(全重点) 论述题
1.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名词解释
2.意义(why开展素质教育):
a.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b.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改的必然趋势; c.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3.内涵、特征 论述题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 个性发展的教育
(4) 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概念: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有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名词解释 (ps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主体)。 ★二、建立教育制度的依据(注意与教育目的的比较)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的沿革 填空、选择
1.1902年的“壬寅学制”,是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 实行。 2.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是实行的现代学制。“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反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首次规定男女同校。
4.1922年的“壬戌(xu)学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首次划分学校教育阶段)。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6月2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据此:今后一
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填空题 Ps:《中长期 规划》中要解决的问题有:择校问题、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殊教育问题。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在学制方面,《中长期规划》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 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改革)任务(趋势):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6.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7.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进代学制。
(二)现代教育制度(学制)的发展趋势 简答题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展、大众化以及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6.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7.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Ps: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X<50%属于大众化阶段;>50%属于普及教育阶段) 题目:
1.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 2.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3.西方三种基本的现代学制: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学制(产生于前苏联)。
4.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的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职业概述:
(一)概念: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 教师是教育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较为明确的教师职业出现在学校之后。
2、职业化阶段: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出现,春秋战国的“士”堪称中国第一代教师群。
3、专门化阶段:该阶段以专门培养教师机构的出现为标志。最早的示范机构由法国1681年兰斯创办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我国最早出现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其中的师范院为最早的师范教育。
4、专业化阶段:1966年巴黎会议通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
★二、教师的职业特色(特点):
教师角色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具体: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朋友、知己角色;6.研究者&学习者角色 ★新课程倡导的师生角色教师角色: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
征。 其内涵包括: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 复杂性。表现:(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2)教学任务的多样性;
(3)劳动对象的的差异性。 2. 创造性。表现:
(1)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词解释) 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的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可以用四个词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2. 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四) 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全体性。
四、教师劳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新课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 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
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在此,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五、教师威信
(一)概念:是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望和信誉。有两种:一种是权利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应追求后者而非前者。 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威信的结构:人格威信、学识 、情感 。 (二)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基本条件)
2.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必须的心理品质) 3.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六、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道德素养
1. 概念: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 2. 内容: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核心);
(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3.(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1)师德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师范;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Ps: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最高层次。 2008.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 本质 ; 3.关爱学生——师德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知识素养(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 简答题 1. 政治理论修养;
2.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3.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 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三)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 简答题
1. 语言表达能力;2. 教育教学能力;3. 组织管理能力; 4. 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5. 运用教育机智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6.科研能力;7.学习能力 8.创新能力;9.观察学生的能力; 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
1. 高尚的师德。包括: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2. 愉悦的情感;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健康的人格。 七、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训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核心)。
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二)内容:1. 专业理想的建立;
2. 教师的专业人格;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4. 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
5. 专业自我的形成;
6.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三)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三)教师专业的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或者: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职业信念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提高自主反思意识;进行教育研究;丰富专业知识)。
Ps:名词解释: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表达困惑。以便日后矫正或引起他人思考的文字。
(四)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国家&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加强教师教育;
制定法律法规; 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努力:善于学习、
恒于研究、 勤于反思、 勇于实践。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特点 简答题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表现:1.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2.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三层含义:
1. 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2. 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 学生有发展的需要。
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二、现代学生观(学生的本质属性) 简答题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五性”);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 是完整的人;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 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内在机智和内因。这表现在:a. 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这是他作为主体的基本条件。b.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c. 教学在于构建学生主体) 3、学生是权责主体;
(把学生作为权责主体来对待,是现代教育区别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在教
育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学校负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必然要对学生权力有所制约。)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概念: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互相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
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名词解释
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教师中心论(代表:赫尔巴特&凯洛夫)和儿童中心论(代表:杜威&卢梭)。
二、师生关系的意义: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是多种需要;
三、内容 简答题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1. 从教师与学生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 2. 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 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强大的人格力量是,是理想的师生关系。 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具体: 1. 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3)教师的智慧; (4)教师的人格因素。 2. 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 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课堂的组织环境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论述题 A、教师方面: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群体关系、学习生活环境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尊重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4.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5. 发扬教育民主;
6.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 正确的处理师生矛盾;
8. 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B、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C、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纯洁性 ★六、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 论述题 1. 尊师爱生。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2. 民主平等。不仅是现代社会民主化趋势的需要,也是教学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现代人格的具体体现。 (师生平等的要义在于理解学生)
3. 教学相长。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4. 心理相容。指的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内涵 一、概念:
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1918年美国博比特《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
域的诞生。他提出“活动分析法”。
意义: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简答题
(一)学科课程VS活动课程(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 论述题:比较两种课程的不同
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它是最古老、最广泛的课程类型,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
2
组织的课程。学生的兴趣、动机和经验是其基本内容。 代表人物杜威。 (二)分科课程vs综合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
1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核心课程”都隶属于综合课程。
2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限和期限。 (三)必修课程VS
选修课程(从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来划分)
1和地方课程。
2 (四)显性课程VS隐性课程(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看)
1、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计划性是区分显性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杰克逊1968《班级生活》提出的。
(五)国家课程VS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划分) (六)基础型课程vs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任务来划分)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简答题 (注意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比较)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技发展水平。Ps课程内容是人类历代积累的丰富知 识中精选出来的。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理论。
★四、课程理论流派 简答题 (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要素课程论主要观点:
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国家&民族利益; 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三)社会中心论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补充:结构课程论
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其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编制学科课程时,要依据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在课程实施上,结构课程论倡导发现式学习法,重视培养学习者的直觉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构课程理论与活动课程理论存在本质差别。前者是在学科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学科结构的重
要性,主张课程分科设置,每门学科的课程要根据科学的联系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Ps 1.“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唐宋期间)
2.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学家泰勒于194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问题。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内涵: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他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据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一)学习者的需要(基本依据)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三)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三、三维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改纲要》确立的课程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第三节 课程内容
课程是学习教育的核心。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这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设置是课程设计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填空题★ 二、课程标准
展开。 名词解释 作用、意义:
1.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 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应该将课程标准作为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三、教材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的最主要载体,是对课标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论述题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三)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方法要求的统一; (四)理论与实践统一;
(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四节 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概述:
课程结构式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课程结构式课程
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课程结构可分为课程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纵向结构有直线型课程和螺旋型课程两种形式。 二、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一)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二)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四)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补充:新的高中课程的基本结构是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总学分144学分,必修116学分。)
第五节 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管理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三级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 2.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论述题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需要,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能力。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作用: 1. 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 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3.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4. 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教育民主化既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也要求学校真正将教师、学生当做“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 “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校本开发更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重视学生个体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 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 2. “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 “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是校本开发的价值追求
校本课程开发至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教育追求个性化思想:①满足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②在编制、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教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③校本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等的个性差异,力求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优势得到展示与发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的需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 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2. 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3. 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4. 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智。 (四)校本开发的开发程序
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 (五)校本开发的途径 1. 合作开发;
2. 课题研究与实验;
3.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 知识结构的完善;
3. 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 4. 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 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Ps:
1.新课改关于课程结构的要求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小学以综合课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一)概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的活动。 Ps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
问题是:课程设置。
(二)主要模式 填空题、简答题 ★1.目标模式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学家,他于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①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②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③怎样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
④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①确定课程目标;②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③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④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 二、课程实施
(一)概念:将已经编订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合理性、和谐性、明确性、简约性、可操作性、可传播性。 2.教师的特征。教师的参与、态度、能力、交流和合作。
3.学校的特点。领导的态度、学校的支持、系统的保障和学校环境的氛围支撑。 4.校外环境。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第七节 课程评价 一、概述: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目标、
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包括对课程本身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二、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课程评价之父”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利文 (3)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 (4)CSE评价模式:斯太克 三、基本阶段:
1、把焦点集中到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搜集信息 3、组织材料 4、分析材料 5、报告结果
第八节 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二、分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二)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三、筛选机制:优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 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一)进行社会调查 (二)审查学生活动 (三)开发实施条件 (四)研究学生情况
(五)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六)建立资源数据库
五、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特别关注的课程资源:教师、学生、教学过程。
第六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概念: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二、教学的本质和特点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特点如下: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目的;
2. 由教与学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三、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四、基本任务(主要目的) 简答题
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填空题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5.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Ps:1.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活动。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概念: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二、本质 论述题
(一)为什么说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客观的映像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2.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a.认识对象的间接性&概括性;b.认识方式的简洁性&高效性;c.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传授性;d.认识的交往性&实践性;e.认识的教育性&发展性。 3.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论述题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2.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正确处理此关系关系,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种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应该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3.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
4.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捉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是教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任务)
1.概念不同,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并不同。知识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智力并不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的发展起来。
2.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互统一的和促进的: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 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传授知识或只训练思维。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 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 贯彻此规律时,须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脱离知识进行思品教育,或者是只强调传授知识,而忽视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课的结构的基本环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简答题 1. 激发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
3. 巩固 。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减少遗忘、奠定基础。 4. 运用 。 5. 检查 。 论述题:
教学的规律性与艺术性并存
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四条)+教必有法 2. 教学的艺术性:(1)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艺术化的手法通过优化的语言、情境环节等设计,引导学生去积极的思考问题,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艺术性是一种达到较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水平高的综合体现。 (2)达到教学艺术性的前提是教学的规律性,然后才是艺术性。如果连最基本的教学规律还没掌握,那么多好的艺术性也是没有意义的。 3. 教学的艺术性包括:教学语言设计的艺术性;教学情境 ;教学环节 4. 教学的艺术性应该是教师一生的追求。 简答题:
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2. 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3. 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1. “少一些预设”,这并不是说不要预设。课前教师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积累实践经验,精心设计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案。 2. “多一些生成”,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的教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3. 创设开放课堂,为生成拓展空间。
4.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为”生成“营造氛围。
Ps: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据教学任务&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他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名词解释 ps: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调节性作用。 ★(二)内容( 简答题 全重点) 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的体现)。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b.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c.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形成血栓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d.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e.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2. 直观性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
(2)直观手段种类:实物直观、模象 (图片、图表、模型)和语言直 。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教学手段;b.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 启发性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以及《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都是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 填空题)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a.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b.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c.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将知识运用于实际;d.发扬教学民主。 4. 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涵义:也叫系统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a.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b.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c.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教学;d.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 5. 巩固性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的“复习是学习之母”都体现这一观点)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a.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b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过程来巩固知识.;c.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6. 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此规律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制约)。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要坚持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b.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c.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7.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教学要以马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a.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b.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c.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d.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8.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a.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b.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二、教学方法
(一)概念: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哪些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简答题
1.教学目的&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环境等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简答题
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 简答题(讲授法教学应注意什么?★)
概念:是教师运用连贯地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讲读、讲述、讲解、讲演)
优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的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不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基本要求: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认真组织;b.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c.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d.要组织学生听讲;e.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2)谈话法
概念: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优点:a.能够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b.教师能够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教学效果并作出调整。
基本要求:a.教师要对谈话的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的准备;b.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中、有启发性、形式多样;c.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小结。 (3)讨论法
概念:是全班或者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高年级运用较多。 优点: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基本要求:a.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b.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c.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读书指导法
概念: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基本要求:a.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b.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c.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d.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此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
(1)演示法
概念: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并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a.明确演示目的,做好演示准备;b.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c.演示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观察力;d.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2)参观法
概念: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优点:a.能够使教学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b.更够使学生接触社会,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基本要求:a.参观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好准备工作;b.参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做好必要记录,也可以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或指导;c.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小结。 Ps:参观教学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各章
- 知识点
- 教育学
- 终结
- 整理
- 总结
- 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淮安市2014年中考化学考纲
- 幽默广告的传播效应及其创意原则
- 浅谈公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
- 2014加强党性修养争做优秀党员
- 三维激光扫描分类及工作流程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EN10160--德国超声检验规程
-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教师用书(外研社)
- 高频焊接轻型薄壁H型钢重量表
- 编辑写作要求规范
- Generalized Quantum Theory of Recollapsing Homogeneous Cosmologies
- 省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听课体会
- 150t转炉汽化冷却系统改造设计与应用
- 2021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离骚(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 学习道德模范方案
-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组织及监管模式的改革
- FDA检查员指导手册--中文译
- 文莱汽车市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第4章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