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10-16 00: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摘要】:正文、问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学科中个性和共性是什么?这是一个语文教学一直处于探讨之中的基本问题。中小学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任务,要解决的是不同的问题,那么语文学科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过去我们比较一致地把语文的基本性质定义为“工具性”,简单说来这个工具就是思维的工具,交流思想信息的工具与探讨问题的工具。过去我们强调语文是各基础学科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的工具,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路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工具性 语文水平 学生 个性 共性 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 操作思路

【正文】:班级授课制主要的价值就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说,这时候的最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告诉和灌输。①显然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信息的传输,而主要是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显然还是应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的问题的“指导”中、在学生与老师就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的问题的研讨中,逐渐地养成。假如这个命题正确,紧跟而来的就有下一个问题:课堂——这十分宝贵的有限时空中我们究竟应该讨论什么样的问题?答案显然是:应该是学生的问题。那么应该是学生什么样的问题呢?比如是学生共性的问题还是个性的问题?或者说是多数人的问题还是少数人的问题?

这实际应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无论是从效率还是公平道德的角度论之,都应该研讨多数人的也即是个性和共性的问题。③

一、个性和共性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

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别人的特性,这种特性外化为一个人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每个人不仅有个性,而且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所以说,个性化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所谓共性是指某一类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共性就是对个性的抽象,是一种理论上的概括,一种抽象化的存在。换句话说,共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定要说它存在,它也只能存在于个性中,或者说借助于个性而存在。共性和个性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无数个性体现出来,没有脱离个性的共性。共性并不是独立于个性之外的自在之物,它只能隐含于个性之中。其次,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又极大地丰富着共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任何一般只能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事物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共性只是包含个性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特性,个性不能全部都表现为共性。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去掉了全部个性的人会是什么样子,那恐怕只能是死人,死人是没有个性的,全都一样。只要他还活着,他就在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存在着。总之,个性是真实的存在,共性是虚假的存在。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更是这样。

二、学生思想教育的个性与共性

我们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遇到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些复杂的关系问题,实践证明处理这些关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只有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才能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是在诸多的关系中较为突出的一对关系。 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也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许多方面。②

三、共性的问题从何而来?

课堂中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比比皆是,老师接到的学生学习问题层出不穷,老师凭什么来判断哪些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是个性的问题,从而取舍决定课堂研讨的重点呢? 实际上,“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之间尽管有着区别,却又是具有天生的内在联系的。共性包含着个性,所有的“共性问题”都是来源于 “个性问题”,多数人相同的个性问题也就自然成为了共性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关键是语文老师如何准确地判断问题的性质。 这可能一方面依自身的经验:对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和现状的认识,就文本难度对班级学生适应性的认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认识等; 另一方面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比如统计等。

在这里,我觉得美国人学习中国语文的一种课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比如学习课文《荔枝蜜》,新授课一开始,老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是我们所谓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的问题可以个别讨论;接着进入小组学习,就个人学习中的问题交流。在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在包括个体和小组的比较充分的学习研讨之后,产生出“各个小组”的比较具有共性的问题。其中包括很有意思的问题:几乎全班所有小组都提出,文章中多次提到“同志”这样一个词,难道中国那一个时期,就那么开放竟然允许“同志”(被理解成了西方意义上的“同性恋”)存在?③ 当这些问题成为“集体”公共的问题,被“提交”到全班的“大组”进行研讨交流,实际也就是真正的课堂的“教学”的开始。这样面对公共的问题进行的公共的研讨,才最具有课堂的价值意义,是课堂中真正的情境。我们通常看到的课堂演示、表演中的“展现”,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班级个别同学“炫示”个体才华,或者叫“裸露”“富有”的一种娇柔做作的做派,这样做的目的,又主要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教学的所谓“顺利”开展,为了自己的通过此一平台和情境一下子“扬名立万”。③

当然,说得直白和尖刻一点,这是一种极为低效的课堂,更是一种极不公平因而也是不道德的课堂。

四、在教学中个性与共性的问题

曾经听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课,教学的是一篇题为《五月槐香》的散文,文章很美,作者于其中融聚的情感很真;老师的教学水平高,很有点艺术,是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整个课堂教学真的如行云流水,算得上是潇洒。但是其中有两处滞涩之处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讲兴正浓之际,有一同学忽然举手,老师未曾注意,待到注意到他并请他发言,已经是不短的时间过去。老师问:“我好像没有问什么问题,你怎么举手?”孩子非常直率地说:“老师,我是要纠正你刚才讲课中的错误。”老师诧异:“我有什么错误?”孩子说:“我昨天晚上在家里预习课文时,网上搜索到关于本文的写作时间地点,作家所说的与你刚才所讲的完全不同。我觉得你是错的,因为网上的信息是最近发布的。”老师听罢愕然,半

天说不出话。待清醒过来,竟然不做任何回应很笨拙地回到原来讲课的主题,把那位直言老师“错误”的可怜的孩子“晾”在一旁。

那么怎么处理好呢?首先是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说话的机会。了解他的问题,进而据此判断其问题的性质。让人说话,天掉不下来。这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处理有失水准和风度,一者已甚,竟然重复上演,令人不可思议。也许是为了赶进度,也许是为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和语文教学的才艺,故而不惜伤损学生的自尊和“问难”之心。这是有违教育的基本精神的,或者这本身便是一种反教育的行径。 其次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分析,常常会发现其中可资转化——由个别转化而为共性——的因素。如果实属个性个别的问题,则巧妙地招呼该同学一定做“另案处理”。但假如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则大可于此大做或者做大文章。比如有学生课堂中当堂“发难”,借最新网络上的“消息”,要否定和纠正老师教学中的“错误”,尽管应该是个别问题,但恰可以借题发挥,引申开去,通过对话、研讨和交流,实现一个很了不得的学习目标。你可以先请该同学畅言问题之“错误”所在。进而充分肯定其分析问题正确的一面,尤其表彰其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大胆求证的“问学”精神。接着则具体分析问题的有关“细节”,比如是否真的有错,如果真的错了,究竟是谁错?是网络上错了还是老师错了?是老师取材错了还是理解错了?如此如层层剥茧般的细致的剖解,带给学生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两处知识点上的收获,而且是学习方法和探究精神上的教益。

显然这早已将一个个性化问题升格为共性的问题,令所有人都能受益的问题。 这需要老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十分的尊重和宽容,需要大度和耐心,需要胆识和勇气。当然也十分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机智。 纯粹个别化问题的解决。 个性毕竟还是个性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问题都可以转化而为共性问题的,假如能够转化,那也就没什么个性和个性问题了。这些问题既然不能一律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来加以解决,那又能怎么办呢? 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定得有保证。这样的保证,既是真实学习的需要,又是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思索、研究自己独立学习发现的问题,并且可以把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和自己的手里。当然也不排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间的“同伴互助”的研讨交流。从魏书生大量的课堂教学实例来看,学生这样解决“个别化问题”的比例大都在90%左右,即使文言文也是如此。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潜力于此可见。 二是老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要求,随机提供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样的支持和帮助应该主要是方法的,思路的,点醒式的,而不是直捣黄龙,告知结果和答案的。而因为这样的“指导”是针对个性的,又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所以非常需要“控制”。 控制对象。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能享受老师的“指导”待遇,一定是那些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少数人,最好在个位数以下。

控制次数。对这些同学的“指导”的人数和问题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最理想的是没有任何人提出任何个别化的问题。这当然比较困难。但老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控制好局面。

控制时间。不论是对谁,对什么问题的指导,都应该将时间缩至最短。要言不烦,点在要害。不影响和阻碍同学自身阅读思绪的延续,不破坏和打乱学生自身既有的观点和想法。 控制音量。与个别同学的交流应该将声音降至最低。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是同伴的支持,是朋友的提醒,不居高临下,不气指颐使。 控制老师在过道间来往的频率。

总之,老师实施对个别同学的个性化指导时,永远不得影响和干预其他同学的静心阅读和思考、专注交流和讨论。这样做才是温文尔雅,才是公平道德,才是因材施教,是一种兼顾包容的教育。

三是课间和课后的个别辅导和交流。

严格说来,个别性问题解决的主要时间应该是课堂之外,或是在教室边上的休息室里,过道上的小空间中,或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现在看来,从管理和规范的角度看,最好的方式是在教室外过道中。就近,方便,自由,宽松,自然就效果好。

到我国港台和英美等发达教育的区域和国家考察,总是被一些教育的场景所打动和感动。2009年秋在英国曼切斯特的一所初中参观学习,对其硬件的配备、设施的精良如何早已没有什么印象,最深印象的倒是那些在教室外走廊中零星摆放的小台子和小椅子。低矮的三五张台子并配套的椅子散放在过道的边上,每当下课时分,总有几位老师分别对着同学在对话交流,或是一个臃肿肥胖的黑人女教师对着一位白而瘦削的孩子,或是一位干瘦而高挑的白人男教师对着一个黑人孩子。③那神情态度之亲切,研讨问题之耐心,像朋友间的交心,如同伴间的研讨,促膝交流,无拘无束,如诗如画,那是真的教育。

五、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共性和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发展个性,更要体现共性。这里所说的“个性”,既包括语文学科的个性,又包括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语文学科的个性,就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尤其要注意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比如,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这个命题,对其他学科而言,也许具有普遍意义,可对语文学科来说,却未必完全适用。如果把\识字写字、积累词语、背诵名句名篇\等视为语文知识,还可以说,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因为没有这些基础,读写就无从谈起。但事实上,在大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目中,语文知识主要是指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等学科所讲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仅对语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必备基础。没有学过语法修辞知识的人,完全可以凭着正确的语感使用母语阅读、说话和写作。然而,由于我们把\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奉为语文教学的规律,又把语文知识仅仅理解为语修逻文等静态的知识,于是,我们把大量对中小学生学习语言(不是研究语言)基本无用或用处不大的语文知识灌输给中小学生,结果是费时甚多,收效甚微。再如,\反对死记硬背\这个口号,对其他学科,特别是数理学科来说,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死记硬背\一大堆公式、定理,却并不理解,也不会应用,可以说了无用处。然而,就语文学习而言,需要的恰恰是\死记硬背\。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一篇文章,背熟以后,它的语汇、句式就可以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自然地倾泻于笔端,成章于口头。我们常听见老一辈随口引经据典,如数家珍,常常感到惊奇羡慕,就是因为他们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候,下过一番诵读的功夫。事实证明,不背会数百篇典范的文章,要想在说话和写作时做到意到笔随、左右逢源、吞吐自如是不可能的。然而,不少教师在\反对死记硬背\口号的影响下,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上,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十分有限,更谈不到熟读、背诵了。

2.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是为了发展个性,是为了将知识教学与个性成长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在课堂上,就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性教育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要淡化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创造让学生自主,独立活动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要强化学习参与,为此,要了解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的共性和个性,与学生心理上沟通,形成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设计课堂发言的内容时要具有由浅入深的梯度,创造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都有话可说,要让课堂活动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课堂真正地充满生机,焕发活力。此外,要真正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

3.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要使学生能自由的,大胆地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运用相对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谓相对性评价,就是将学生看成单个的人,承认其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避开学生之间的竞争,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要特别留心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你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正确判定教学状况;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战胜困难;对学生受到的挫折给予理解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树立学习信心。

4.培养创造性思维

个性化蕴涵着创造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发展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和倡导质疑问难的精神。④联想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还要有某种诱因。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就是要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作为诱因,启发学生勾起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从而发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再进行想像创造新的形象。质疑问难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之一,创造性思维的生命力在于质疑问难。没有质疑,人云亦云,就不会有发现,也不会有创造。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多向思维,这种多向思维正是各具特点的个性反映。在这种多向思维中蕴涵着一种质疑问难的精神。对于这种思维苗头,虽然稚嫩,却颇具生命力,不可轻易否定于扼杀,对于其中蕴涵的质疑问难精神应予以倡导。④

① 来源于南昌外语百树学校 佚名 出版日期:2010年5月21日 ② 《思想.理论.教育》谢维卫 出版日期:1996年第11期 ③ 来源于南昌小学教育网 佚名 出版日期:2011年5月27日 ④ 《语文教学》 顾之川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29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z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