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过的哥特传统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12 13: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英美文学中过的哥特传统

尽管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Gothic tradition)。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据笔者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哥特”(Goth)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即日耳曼民族)的哥特部落。从公元3世纪起,条顿人不断涌向南欧,在这场改变欧洲历史的民族大迁徒中,骠悍的哥特人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征战,条顿民族终于在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而哥特人也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部以及北非建立了许多王国。然而同历史上许多征服了先进文明的民族一样,哥特人也被迅速同化,很快失去其民族性,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他们所遗留下来的,主要是一部由巫尔费拉斯(Ulfilas,一位哥特人主教,死于383年)所翻译、现在已经残缺不全的哥特文《圣经》。 但哥特人的英勇善战在南欧人特别是意大利人心目中留下的创伤和既怕又恨的复杂心情并没有随之消失。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l一1574)在历史的封尘中又找出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在12世纪至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体现于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真是再适合不过。这样,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到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特别是中世纪;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因其开山之作、贺拉斯·瓦尔普(Horace Walpole,1717—1797)的《奥特龙多堡》(The Castle of Otranto,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 Story)。

瓦尔普出身显贵,其父罗伯特·瓦尔普爵士乃辉格党领袖,于1721年当选首相,连任达21年之久。瓦尔普本人后来也当选国会议员,并受封为伯爵。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曾就读于著名的伊顿学院,专攻古希腊罗马人文典籍,深受古典文化熏陶。尽管他对罗马文明景仰有加,但他对当时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占统治地位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过分强调理性、忽视想像、贬低情感、斥责神秘和超自然现象的极端倾向并不苟同。他对古建筑颇有研究,对哥特风格更是情有独钟。哥特建筑乃中世纪人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美学趣味之物化。在这些古老建筑或者废墟面前,瓦尔普感到一种超验的神秘,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他甚至将自己的住所“草莓山庄园”也改造为哥特式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上,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成为西方建筑史上“哥特复兴”的开始。

但瓦尔普最突出的成就仍是小说《奥特龙多堡》,这部作品成了哥特小说的奠基之作。故事发生在中世纪,地点是意大利南部一座古城堡。小说主要写曼弗雷德家族的败落。这个家庭的祖先曾篡夺了城堡,因此有预言称该家族将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曼弗雷德家庭的历代子孙为此都生活在预言的阴影之中。在小说里,曼弗雷德惟一的儿子在举行婚礼这天被一个巨大的头盔掉下压死。为了保住家族的财产和延续后代,曼弗雷德抛弃不能再生育的妻子,竟然试图娶儿子的未婚妻为妻。为此目的,他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甚至误杀了女儿,最后落得家破人亡。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扣人心弦,并且还有神秘的预言以及盔甲抖动、肖像叹气等超自然现象。《奥特龙多堡》从时间、地点、主题、情节、人物类型到艺术手法都为哥特小说特别是早期的哥特小说确立了基本模式。

《奥特龙多堡》的巨大成功使许多作家竞相效法。到18世纪90年代,随着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的《乌多芙堡之谜》(死e Mysteries of Udolpho,1794)和《意大利人》

(The Italian,1979)、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The Monk,1796)以及其它许多引起轰动的作品相继问世,哥特小说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在英国逐渐定型,而且还影响了其它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文学创作。

二百多年来,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哥特文学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诗人和作家,如 英国的司各特、柯尔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康拉德、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霍桑、马克·吐温、詹姆斯、福克纳、奥康纳、托妮·莫里森等人,或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或将其手法大量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且使哥特小说得以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进入文学发展的中心和主流,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亨利·詹姆斯曾说过,需要大量的社会和文化沃土才能哺育出一支文学之花。哥特小说能产生于英国并在英语文学中繁荣和发展,自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虽然哥特小说与哥特人毫无关系,但日尔曼民族(即条顿民族)中流传的极为丰富的民间传说是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这些传说之不仅为哥特小说提供了素材和创作灵感,而且造就了产生和接受哥特小说的“心态”(mentality)。在民族大迁徒中征服了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哥特人同属条顿部落,他们在北欧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在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迁徒及无休止的征战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传说,其中许多都以他们的英雄同具有超自然力的“妖怪”(monsters)之间惊险恐怖的斗争为内容。古英语时期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和一些中世纪浪漫故事就产生于这样的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正因为英国人和德国人同是条顿民族后裔,所以,虽然法国离英国最近,但受英国哥特小说影响最大的却是德国,英国哥特小说特别是拉德克利夫的作品在德国极受欢迎。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出现了哥特小说大繁荣的局面,甚至大量牧师也参与哥特故事的写作,成了哥特故事作家中人数最多的一群,约占百分之二十二。这些

哥特作品大量取材于日尔曼民间故事,如有关浮士德的传说。德国哥特小说反过来又影响了英美作家如司各特、刘易斯、华盛顿·欧文、爱伦·坡等人,刘易斯还把浮士德用灵魂同魔鬼做交易这一母题用于《修道士》中。浮士德成了哥特小说中的原型人物,而“浮士德式交易”至今仍是哥特小说最突出的主题之一。

哥特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戏剧在中世纪主要是演绎《圣经》故事,宣扬基督教教义和道德。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在人文主义思想和古典戏剧的影响下迅速世俗化。在欧洲其它主要国家,当时最有影响的是古希腊悲剧,然而在英国最受欢迎的却是古罗马作家塞内加那些充满暴力、复仇与凶杀内容的剧作。英国人之所以更倾向于接受塞内加,多半与上文提到的那种“心态”有关。在塞内加的影响下,英国第一批有影响的世俗剧作家即所谓“大学才子”创作了许多“复仇剧”,其中充斥着阴谋、暴力和凶杀,甚至还有鬼魂出没,最有名的是托玛斯·基德(ThomasKyd)的《西班牙悲剧》(The Spanish Trageay,1580)。英国戏剧的这一重要特点在莎士比亚等人以及詹姆斯一世时期的悲剧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对后世英国文学尤其是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另外,《圣经》和基督教传说,特别是关于地狱的传说,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为了使广大信徒能直接阅读或者至少能听懂“上帝的教导”,开始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把《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各民族的语言。而《圣经》里就有许多极为恐怖的场面,如上帝用“硫磺与火”毁灭堕落的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的故事。特别是《启示录》,它涉及天使同撒旦的战争,人世间的屠杀、瘟疫、灾难和饥荒,以及大量神秘的征兆,极力渲染末日审判的恐怖。《启示录》因其生动的语言、奇异的想像、丰富的象征、鲜明的意象和震感人心的气势,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弥尔顿的《失落园》到今天的许多恐怖电影都直接取材于《启示录》或受到它的启示。另外,哥特小说中的许多典型人物类型,比如魔鬼、恶棍英雄、“流浪的犹太人”等,都能在《圣经》中找到他们的原型(撒旦、该隐等);而兄弟相残、夺人之妻、仇杀、强奸、乱伦、同性恋等等哥特小说中的通常主题,也无不在《圣经》中反复出现;至于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善恶之间永恒的冲突,那就更是一都《圣经》从头到尾的主线。下文我们将谈到,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壮美” (the sublime),而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壮美形象就是上帝本人,而第一个壮美行动或场面就是他创造世界。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哥特小说产生于18世纪还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挑战。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摧毁了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到18世纪,欧洲进入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宏扬人的理性。为了强调理性至高无上,一切有可能削弱、威胁或者颠覆理性的因素,如情感、想像、直觉以及神秘和超自然现象,都遭到反对、忽视和压抑。在文学艺术领域,以启蒙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强调的是教育功能,而不是愉悦作用,是道德训诲,而不是感情抒发;它的美学原则是明晰、简单、平衡、和谐,反对复杂、隐晦、奇异和极端。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理性主义反对极端,它其实已经把自己推向了极端,而且正是因为它走向了极端,它反而促成了它的对立面的发展,理性主义所遭到的强有力挑战突出地表现在文化艺术上。即使在理性主义最盛行的时期,文学艺术中都一直存在着对理性至上的新古典主义的颠覆因素。浪漫主义时代的先驱、自然诗人(nature poets)和墓园派(the Graveyard School)诗人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他们尽情发挥想像,抒发感情,表现超自然现象和探讨神秘体验。在建筑艺术方面,虽然自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建筑就成了中世纪的“黑暗”、“野蛮”与“落后”的象征,但一直有学者对此抱有不同看法。理查德-胡尔德反对用古典原则来衡量哥特风格。他在1762年指出:“当建筑学家用古希腊的原则来检验哥特建筑时,他所发现的只是畸形怪状。但哥特建筑艺术自有其原则,如果用它的原则来检验,我们就能看到它的优点,就如同古希腊建筑有其优点一样。”在美学理论上,同古典主义奉行的以“秀美”(the beautiful)为基础的美学原则不一样,哥特艺术的美学基础是产生超验感受的“壮美”(the sublime)。而恰恰是在18世纪,对壮美的探讨最为积极,也最有成效,其中伯克

(Edmund Burke)的论著《关于壮美和秀美概念的哲学探讨》(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the Beautifuz,1757)至今仍然是这方面最具影响的著作。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哥特小说应运而生并大受欢迎,因为它为“英国文化带来了它所急迫需要的激情、活力和宏大的精神”。但哥特小说真正产生重大影响并且作为一种小说体裁而最终确立,却是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18世纪90年代也许是哥特小说史上最重要的10年,被一些文学史家称之为“哥特十年” (“Gothic decade”)。在这十年里,不仅英国出版了大量哥特小说,其中包括拉德克利夫和刘易斯那些影响深远的杰作,而且在其它一些欧美国家也形成了哥特小说创作的高潮。哥特小说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繁荣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法国大革命,尤其是充满血腥的雅各宾专政。这场摧毁了现存秩序,把恐怖同自由、平等的观念一起带到了欧洲每一个角落的大革命,正如伯克所说,对许多人而言,那本身就是“一个哥特故事”。法国著名作家戴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曾在1800年指出,哥特

小说是“全欧洲所感受到的革命震撼必然结出的果实”。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哥特小说是在欧洲处于深刻历史变革时期,对已走向极端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逆反。它创造极端的情形和场景,致力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探索神秘体验,强调情感、想像、直觉以及人身上其它各种非理性的因素。这其实就是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席卷欧美的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浪漫主义流派开始兴起的18世纪中期,并繁荣于浪漫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特殊流派,评论家们称之为“黑色浪漫主义”(dark romanticism)。所谓的“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情节上,它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上,它不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这两点也正是哥特小说最重要的特点。 哥特小说一产生就大受欢迎,当然还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那就是它能激起恐惧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美国现代著名哥特小说作家洛伏克拉夫特(H.P.Lovecraft)说:“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在阅读哥特故事时,我们既能在幻觉中置身险境,但又从心底知道危险不会真的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时,我们就能感到强烈的愉悦。

伯克在讨论壮美时曾谈到人类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并且把壮美同恐惧联系起来。他把美分为秀美和壮美。一般来说,秀美的事物小巧、精致、和谐,并且为人们所熟悉,它们在观赏者心中所引起的是甜蜜、温馨、热爱、安全的愉悦和激动。与之相对,当面对峻峭高山、亘古荒原、滚滚大河、莽莽林海、雷鸣电闪或者古老废墟时,我们似乎体验到一种神秘的超验力量,心中不由充满敬畏甚至恐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z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