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审计监督方法研究

更新时间:2024-06-08 19:0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审计监督方法研究

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最大化地充分、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审计监督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该发挥积极而重要作用。

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强审计监督

气候变化,一方面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尤其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更敏感。由于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使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可以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比。能源的低消耗和高效利用是低碳经济的实质所在。开发新能源和实现绿色GDP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低碳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这种经济形态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手段,通过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使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以便减缓气候的变化,使人类能够实施可持续发展。

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1

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5年2月16日,1997年在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了法律依据。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标志着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这将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在全球发展。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表示,中国愿意同各方一道,以哥本哈根会议为新的起点,切实履行承诺,加强合作,尽早完成“巴厘岛路线图”谈判,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但是,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尚需要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十分清晰,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审计监督的漏洞需要补充和完善。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节能可能不减排、减排可能不节能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可能对企业的决策产生误导。如果把不利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于企业发展中,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这方面的审计监督还没能及时跟进,审计监督的方法需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审计监

2

督的作用,探索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审计监督新方法是客观需要的。

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审计监督方法创新

低碳经济审计的目的应该是督促被审计单位把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目标落在实处。所以,在实施低碳经济审计时,应该以“低碳”为核心,根据审计对象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审计。 (一)建设低碳审计制度

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是审计信息的重要特征。审计信息的这种特征对于补充市场缺陷,找出并纠正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审计关系中有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另一方面审计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力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立低碳审计制度,可以规范审计主体的行为,有利于审计动机的转化,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可以成为低碳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为了对低碳消费成本和效益进行客观评价,需要建立信用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这样还可以加快低碳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建立低碳经济的评价标准是实施低碳审计的关键所在。目前,在低碳消费审计监督方面,没有完善的标准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的正确判断和决定,使低碳审计没有足够的依据可循,审计风险也会由此而生。在建立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时,应该关注低碳消费的某些特殊性。鉴于低碳消费在社会责任方面具有更

3

丰富的内容,可以使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具有现实性。在不同行业,低碳消费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在审计中也应有所区别。总之,企业只有做好结构低碳、基底低碳、方式低碳,才能满足低碳消费要求,企业应该发挥高新技术、低碳技术的作用,对传统的产业结构进行更新改造;通过运用新能源使低碳消费得到实施;把低碳消费方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以此作为建设低碳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

(二)强化企业低碳审计

建设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在短期内的付出将会大于收益。为了促使企业自觉开展低碳消费,需要强有力的监管,需要对企业实施低碳审计。企业低碳审计(企业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审计),是依据低碳审计标准,委托低碳审计主体,运用低碳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所承担的低碳消费社会责任,从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方面进行鉴证。经过企业的低碳审计,可以找出低碳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促使企业实行低碳消费模式。

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变化有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可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对相关人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定(低碳经济审计)并应用其审计结果,调整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低碳经济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作为审计主体进行低碳经济审计。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它们将会把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一外部性仅仅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办法

4

彻底消除。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其权威性,组织税务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环保部门等单位进行联合审计,这样便于监督企业低碳消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在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如果低碳消费对企业的产品销售产生影响或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产生影响,那么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对相关部门低碳消费的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力保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优势。

为了提高低碳审计效率,需要明确低碳审计的重点内容。一方面,要目标明确。企业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出低碳消费的合理目标;明确低碳消费的社会责任,坚持节约与高效并存;明确企业低碳消费的管理目标,给出经营活动的预期效果;明确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高效率实施低碳消费活动。另一方面,企业的经济活动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把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贯穿于产品生产、制造、使用的全过程。

在企业的低碳审计方面,考察一个真正的低碳产业,一方面要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排放的碳量;另一方面要考察企业采购的产品是否为低能耗和低碳量,考察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链条上的碳排放量。对于一个产品的低碳性质,一是要考察该产品碳的直接排放量;二是要考察该产品碳的间接排放量,包括与该产品有关的配套设备、生产该产品时所消耗的能量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包括该产品在不同环节中的增加的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量。由此可见,在低碳行业中的企业未必就是低碳公司,在新能源行业中的企业也未必就是低碳公司。

5

同样,某产品具有节能和减碳的效果,但其未必就是节能或低碳的产品。例如,广泛使用的太阳能能源,它的应用是非常环保的。但如果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的是单晶硅或多晶硅时,那么它仍属于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把这些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叠加起来,所形成的碳排放量就会非常大。而当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非晶硅时,所形成的产业则是低污染和低能耗。因此,企业可以借鉴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进行低碳审计。在低碳审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或事后审计的方式,发现的问题及时追究。企业的低碳审计,既可以通过政府进行审计,也可以由事务所进行审计。 (三)发挥财政低碳审计作用

财政低碳审计应重点关注财政预算草案的编制过程、追加预算的审批和拨付等环节、材料采购、设备购置以及减少排放、节约资源等方面。审计人员还应检查监督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对企业和社会实行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激励政策的情况,应该检查监督补贴资金的拨付情况。

对于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审计,审计人员需要检查监督这些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在资金的使用上是否符合预算安排及低碳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选择的交通运输设备、照明设备、材料等,是否符合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节能减排要求。在绩效审计方面,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节电、节油、节水方面的措施是否得力,成效是否明显,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是否发挥了国家机关应有的表率作用。

6

(四)做好低碳审计宣传

为了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应该做好低碳审计的宣传工作。采用正面宣传、从严处罚和公开披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适当的媒体进行宣传。宣传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并以审计机关的影响力,推广它们的先进经验。对那些管理混乱、浪费严重、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不力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坚决给予从严惩处并曝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倡导自觉节能减排,逐步建设成节约型社会。 (五)其他方面的低碳审计

1. 关于政府推行的低碳经济制度实施效果的审计,一是要把握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二是要为低碳经济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好服务工作。

2. 关于对低碳经济资金方面所进行的绩效审计。主要对资金预算方面、资金筹措方面、资金管理方面、资金使用方面、资金投资方面等进行审计,对其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做出评价。

3. 关于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项目计划是否科学、目标执行是否有效等所做的评价。 低碳经济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地出现,低碳审计的方法需要作出及时的调整、更新和完善,使审计监督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7

参考文献:

[1]叶祖达.碳审计在总体规划中的角色[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2]李兆东.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

[3]钱英莲,樊鹏燕.煤炭企业低碳审计内容与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1).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yx6.html

Top